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办法之阿布丰王创作
手术部位感染(SSI)是外科患者最罕见的医院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器官腔隙感染.其不单增加病人痛苦,增加病人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时间,招致死亡率和再次住院率明显高于未感染者.I类切口指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因感染后预后差,涉及心脑肾肝等重要脏器,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关注.为有效预防与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特别是I类切口感染,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以下办法:
一、手术前患者准备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
2、控制感染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抵当力.如纠正低氧血症、低卵白血症,控制血糖、鼓励病人戒烟等.
3、尽量缩短病人术前等候日.
4、提倡手术前夜用抗菌药皂洗澡.
5、采纳正确的术前皮肤准备方法:①用消毒皂沐浴.②尽可能不除毛发,如果需除毛发尽可能在术前剪除毛发.③严格进行手术区皮肤消毒,注意消毒范围与顺序.④铺无菌巾之前应敌手术部位做标识表记标帜,铺巾后不得移动无菌巾.无菌巾力求干燥,提倡使用防渗透材质的无菌巾.
6、对肠道手术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应口服抗菌药物.
二、手术工作人员准备
1、进入手术室前应修剪指甲,除去各类手部饰品,不成涂指甲油;
2、正确穿着口罩、帽子、手术衣、无菌手套和规范的外科刷手;
3、有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手术把持.
三、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
1、I类切口: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年夜、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眼内手术等;(3)有植入物的手术,如骨折固定器植入等;(4)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2、需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手术时间超越3小时,或失血量年夜(>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越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I类切口,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需要时延长至48小时.
3、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选用品种和注意事项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四、手术中预防控制办法
1、手术病人安排遵循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分开的原则,如果选择同一手术室应该先非感染性后感染性手术.
2、特殊感染病人(如气性坏疽等)手术须安排在“特殊感染手术间”进行,医务人员严格控制把持人数,并执行隔离预防技术的规定,手术结束后敌手术间进行终末消毒.
3、手术室温度22-25℃,维持病人正常体温,需要时使用温热盐水,保温垫进行保暖.
4、手术室至少坚持换气15次/每小时,减少手术室内空气中尘埃粒子和细菌浓度,如控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坚持手术室收支门关闭状态、减少人员收支、防止不需要的走动和交谈.
5、正确消辣手术部位的皮肤.
6、严格执行无菌把持技术和手术规程,不竭提高手术技巧,坚持有效的止血、最小的组织损失和异物存留以及消除手术部位死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7、手术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手术器械、物品等如遇污染随时更换.
8、糖尿病和血糖不稳定者应在围术期监测并采用办法坚持血糖稳定;
9、需引流的切口,首选闭式引流,根据病情尽早革除引流管.
五、手术后的预防控制办法
1、切口缝合后覆盖吸附能力较好的敷料,渗湿后立即更换.对无敷料的开放性伤口不成用水冲刷.
2、手术后24~48h内须用敷料覆盖封闭的伤口,应严密监视切口变动情况并及时陈说给主管医生,不提倡覆盖时间超越48h.
3、换药应遵循“先清洁切口、再污染切口、最后感染切口”的次第,遵守无菌技术把持原则.
4、在病程中须做好切口情况记录.做好术后护理,强调正确的咳嗽方法和引流管的处置.
5、严密观察有无手术部位感染征象和临床暗示,并积极防治.
6、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六、其他预防控制办法
1、临床发现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病例,立即陈说院感科,院感科根据情况适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采用控制办法.
2、对医务人员进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办法宣教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