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睡眠障碍中24 h动态脑电图的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睡眠障碍中24 h动态脑电图的应用分析
庄朝晖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睡眠障碍中24 h动态脑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收治76例儿童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全部观察对象均分别接受常规脑电图和24 h动态脑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方法检查情况.结果 24 h动态脑电图对于儿童睡眠障碍检查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且不同类型异常的检出率更高,因而两种方法用于儿童睡眠障碍检查的应用价值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4 h动态脑电图是一种准确性和应用价值较高的儿童睡眠障碍检查方法,对于不同类型异常的检出率更高,能够对儿童睡眠障碍疾病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并为疾病的治疗和改善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年(卷),期】2019(008)003
【总页数】2页(P60-61)
【关键词】儿童睡眠障碍;24h动态脑电图;常规脑电图
【作者】庄朝晖
【作者单位】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 5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睡眠障碍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精神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中的行为异常、入睡和觉醒障碍、睡眠结构和睡眠周期异常、神经、精神和其他躯体疾病等[1]。

本文对
儿童睡眠障碍中24 h动态脑电图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我院门诊2017年1月-2018年12月之间收治76例儿
童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男40例,女36例,年龄3岁-12岁,平均(7.3±3.5)岁。

全部观察对象均存在程度不同的睡眠障碍表现,部分表现为睡眠过程中忽然大汗淋漓、出现恐惧感和大哭症状,醒后能回忆梦境两眼凝视;部分表现为睡眠过程中忽然坐起或是下床行走,且意识朦胧,事后不能回忆;部分表现为睡眠过程中忽然哭闹、喊叫、恐惧和坐起,且外界安抚无效。

1.2 方法全部76例观察对象均分别接受常规脑电图和24 h动态脑电图检查,本
研究所用检查设备为上海世伽动态脑电图仪,根据国际10-20系统要求放置头皮
电极,并通过火棉胶进行固定。

检查开始前告知患儿保持意识状态清醒,安静闭眼描记30 min,随后进行3 min睁闭眼试验以及过度换气,以此作为常规脑电图对照,检查完成后将患儿送回病房。

告知患儿家长对其24 h内的脑电图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特别是症状发作情况、入睡时间和睡眠中发作时间等信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诊断。

1.3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7.0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儿童睡眠障碍患者接受常规脑电图(REEG)检查后,结果证实,全部76例观察
对象中,4例背景节律偏慢,2例高幅慢波阵发,4例尖波或尖慢波发放,常规脑
电图检查异常率为13.2%;而接受24 h动态脑电图检查后,结果证实,全部76
例观察对象中,4例背景节律偏慢,16例高幅慢波阵发,16例尖波或尖慢波发放,常规脑电图检查异常率为47.4%。

由此可见,24 h动态脑电图对于儿童睡眠障碍
检查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且不同类型异常的检出率更高,因而两种方法
用于儿童睡眠障碍检查的应用价值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对于儿童睡眠障碍的检查结果对比分析检查方法例数异常类型异
常率背景节律偏慢高幅慢波阵发尖波或尖慢波发放24 h动态脑电图(AEEG)
76 4 16 16 36(47.4%)常规脑电图(REEG) 76 4 2 4 10(13.2%)
3 讨论
睡眠障碍是儿童阶段常见精神系统疾病,主要发生于非快速眼动期(NREM期),常见特征包括觉醒错乱、梦魇及梦游等。

儿童睡眠障碍主要发生于NREM III-IV
阶段,且发作频率在每月1次-3次左右,症状发作时间可持续5 min以上,并诱发精神压力、疲劳、作息改变等问题。

白天脑电图检查通常无明显异常,部分患儿入睡时脑电图会出现α波暴发或是高波幅慢波等表现,且未见癫痫样放电特征[2]。

儿童睡眠障碍症状的发生不仅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还容易与额叶癫痫、癫痫的精神运动性发作等疾病相互混淆和影响,甚至导致误诊和漏诊。

而24 h动态脑电图是一种较为方便、自由、准确的检查和诊断技术,能够对患者的睡眠周期进行完整观察和记录,且能够与睡眠相关性癫痫相互区别,并为疾病治疗提供准确参考[3,4]。

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常规脑电图(REEG)检查证实,4例背景节律偏慢,2例高幅慢波阵发,4例尖波或尖慢波发放,异常率为13.2%;24 h动态脑电图检
查证实,4例背景节律偏慢,16例高幅慢波阵发,16例尖波或尖慢波发放,异常率为47.4%。

两种方法用于儿童睡眠障碍检查的应用价值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

综上所述,24 h动态脑电图是一种准确性和应用价值较高的儿童睡眠障碍检查方法,对于不同类型异常的检出率更高,能够对儿童睡眠障碍疾病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并为疾病的治疗和改善提供参考,因而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黄莎,肖波,冯莉,等.187例成人睡眠相关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视频脑电图分析[J].癫痫杂
志,2019,5(1): 16-17.
2 黄练红,周瑞玲.儿童睡眠异常患者动态脑电图检查及药物治疗[J].海峡药学,2010,22(12): 120-121.
3 方秀英,叶红莲,张楠楠,等.儿童睡眠障碍54例临床与脑电图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3): 8261-8262.
4 李介民,易著文,罗雪梅,等.6-12岁儿童行为问题与睡眠障碍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
志,2009,24(3): 194-1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