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孝昌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感市孝昌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谈论东坡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球视野,不盲目乐观。
B . 漫步这里的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厚淳朴的苗家风情及风姿绰约的民族歌舞给景区增添了人文情趣。
C . 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对它趋之若鹜。
D . 蓝牙版自拍杆,利用手机蓝牙功能,使用方便,拍照效果好,投放市场后果然不孚众望。
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为了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切实维护广大用户的正当权益,今天我们实施电器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售后'三包'的规定。
B . 秋天的田野里,到处能看到果实成熟的景象和芳香。
C . 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
D . 我们通过并讨论了中队计划。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3. (5分) (2017七下·顺德月考)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2)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3)
________,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4)
________,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
(5)
《陋室铭》中运用对偶句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
请将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4. (4分) (2016九上·单县期末) 根据拼音写汉字
nèyìxiāo qì
木________云________________鸟________约
póyín yín xǐng qù
玄鬓已________________不止________鼻子面面相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分)
5. (1分)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中国网4月16日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6日发布《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陆军机动作战部队包括18个集团军和部分独立合成作战师(旅),现有85万人,集团军由师、旅编成,分别隶属于7个军区。
据白皮书介绍,陆军主要担负陆地作战任务,包括机动作战部队、边海防部队、警卫警备部队等。
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陆军积极推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加快发展陆军航空兵、轻型机械化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加强数字化部队建设,逐步实现部队编成的小型化、模块化、多能化、提高空地一体、远程机动、快速突击和特种作战能力。
陆军机动作战部队包括18个集团军和部分独立合成作战师(旅)、现有85万人。
五、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
6. (8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甲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文: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
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①之外。
人皆以予自上国②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
夷之人好言恶詈③,直情率遂。
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④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
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
予因而翳之以桧⑤竹,莳⑥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
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⑦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
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⑧孔子之言。
——《何陋轩记》明代王守仁
【注】①蔡:周代古国。
②上国:国都。
③詈:骂。
④郁:阴暗潮湿。
⑤桧:一种柏树。
⑥莳:栽种。
⑦通都:四通八达的都市。
⑧信:伸张。
(1)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斯是陋室(这)
B . 苔痕上阶绿(上面)
C . 守仁以罪谪龙场(贬谪)
D . 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认为……简陋)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文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面陋室也具有“名”、“灵”的性质。
B . 甲文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C . 乙文以亲身经历,赞扬了苗族、仡佬族(獠)人民质直纯朴、乐于助人的品格,批驳了人们称之为“陋”的说法
D . 从乙文中可见,作者作为封建士大夫中的一员,能排除对少数民族的偏见,实在很难得。
(4)
联系甲文,说说乙文从哪几个方面阐述来“陋室不陋”的?
六、课外阅读 (共1题;共12分)
7. (12分) (2017八上·义乌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夏翁,江阴巨族。
尝舟行过市桥,一人担粪,倾入其舟,溅及翁衣。
其人旧识也,僮辈怒,欲殴之。
翁曰:“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因好语遣之。
及归,阅债籍,此人乃负三十金无偿,欲因以求死。
翁为之折券①。
长洲尤翁开钱典②。
岁底,闻外哄声,出视,则邻人也。
司典者前诉曰:“某将衣质钱,今空手来取,反出詈语③,有是理乎!”其人悍然不逊,翁徐谕之曰:“我知汝意,不过为过新年计耳。
此小事,何以争为?”命检原质,得衣帷四五事④,翁指絮衣曰:“此御寒不可少。
”又指道袍曰:“与汝为拜年用,他物非所急,自可留也。
”其人得二件,默然而去。
是夜竟死于他家,涉讼经年。
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或问尤翁:“何以预知而忍之?”翁曰:“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
”人服其识。
(冯梦龙《智囊·知微》)
【注释】①折券:撕毁债券,不再索取,即免债的意思。
②钱典:当铺。
③詈(lì)语:骂人的话。
④事:量词。
件,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尝舟行过市桥________ ②因好语遣之________
③某将衣质钱________ ④其中必有所恃________
(2)给下列句子断句。
(标四处)
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
(4)夏翁、尤翁各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8. (9分) (2018八上·深圳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离开手机,你能活下去吗?
①你有感觉到视力模糊吗?总隐约听到手机铃声?无论上厕所还是进卧室,手机都24小时不离身?手机没带就好像失去了方向感?……如果你发觉自己有这些“症状”,恭喜你!你很可能已经患上了“手机依赖症”!手机在今天已经亲密得俨然我们的一个身体器官,在家也好出门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手机已经全面占领我们的生活。
离开手机,你能活下去吗?在“手机依赖症”已经严重泛滥的今天,要回答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容易。
②患上手机依赖症,给人带来诸多苦楚,轻则患上知识焦虑,看不完的文字图像令人烦扰;重则遭受身体精神双重折磨,眼疲劳,手臂肌肉酸痛,形成“触屏手”。
五光十色的手机屏扰乱了正常生活作息,导致机主难以深度睡眠,第二天精神萎靡,生物钟全盘紊乱,长期下来免疫力下降疾病滋生。
更主要还是对精神方面的影响。
如果说电子通讯能起到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作用,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隔着屏幕恐怕不太好抒发。
长此以往,人类的人际交流能力也可能慢慢退化,让位于所谓的“人机交流能力”。
③从客观上看,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日益发达,手机智能化给大众带来更多选择,也让大众不知不觉“囚禁”其中。
以前手机只能通话、发短信,现在手机的娱乐、休闲,甚至办公功能大大丰富。
无论身处何地、任何时刻,手机提供丰富的娱乐、休闲方式,都能让人投入其中,停不下来。
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手机智能化带来不少“掌上业务”,很多工作必须随时用手机保持联系,如淘宝客服、微店、APP运营商等。
工作被“绑在”手机上,久而久之也难以摆脱。
另外,现在不少单位利用手机便捷、通用的特点,建立各种各样的QQ群、微信群,不少工作都在手机上讨论,人际关系也在各类群的“打情骂俏”上活络起来,因此,用不用手机有些时候已经无关个人选择,而是被科技绑架、被工作所迫。
④而从主观上看,一方面,用手机填满空白时间,给人提供一种“不虚度光阴”的假象。
以前发呆、走神、等候或冥想、深思的时间,现在逐渐被刷屏的快感代替。
另一方面,手机也是一种“人际焦虑”的转移。
试想下,一群人聚会,如果没有手机,又没法很好融入话题,呆愣着多尴尬;而在陌生人环绕的空间,为了避免和陌生人对话,或者避免自己被关注,埋头玩手机“体面”地躲避他人,自得其乐。
主客观因素作用下,“低头族”数量的剧增也不足为奇了。
⑤去年,大意为“与人网上聊天不如现实中一起吃饭”的文章,一度在社交网刷屏,引起了不少人共鸣。
文章讲的是,美国一男子对网上聊天、虚拟空间对话感到厌烦,发起了当面请吃饭“运动”,先后与几百位朋友面对面交谈,当真实、立体的个体隔桌对话,眼神交流,言语气场共融,都是网络上文字或语音交流达不到的效果,他得出结论:面对面的交流更有助于互相理解。
⑥有人说,放下手机是治疗手机依赖症的最好方式。
但调查显示,手机依赖症偏爱性格孤僻、缺乏自信的群体,不喜外出的宅男宅女、不乐与人交流是此症状的重灾区。
对于有的人来说,手机跟毒品没什么两样,不是想放就能
放得下,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在于机主自身的决心和毅力。
(根据网络文章改编)
(1)下列对“手机依赖症”的成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智能手机提供丰富的娱乐、休闲方式,对人的吸引力极大。
B . 手机智能化带来不少“掌上业务”,很多工作必须随时用手机保持联系。
C . 使用手机能给人带来刷屏的快感,转移“人际焦虑”。
D . 玩手机可以帮助性格孤僻、不喜外出的宅男宅女找到自信。
(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开篇一连串的问题,列举了“手机依赖症”的具体表现,既引出说明对象,又形象地展示其危害。
B . 本文采用逻辑顺序,围绕“手机依赖症”展开说明,先分析其危害和成因,再探讨解决方法,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C . 用不用手机其实无关个人选择,而是被科技绑架、被工作所迫。
所以要治疗“手机依赖症”,必须从客观原因入手解决问题。
D . 文中提及美国一男子发起了当面请吃饭“运动”的事例,与“网上聊天”“虚拟空间对话”作比较,说明面对面的交流更有助于互相理解。
(3)假如你目前也苦于摆脱不了“手机依赖症”,学完本文,你打算如何克服这种症状?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看法。
9. (20分)(2017·龙东) 阅读《培养自己的“静能量”》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①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年轻人。
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待起来可不好受:远离了都市的繁华,朋友圈就那么几个人,洗个澡、看个电影、吃顿料理都不太方便。
虽说是为了创业,怎么能待得住?有个做茶的年轻人杨景润这样回答: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26岁的崔亚蕾说得更简单:静下来就好了。
②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
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
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
遇事急躁,做事浮躁,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怎么干好,就急吼吼做方案拿计划,一旦遭遇挫折,又不知如何是好。
又或者“这山看着那山高”,职业规划变了又变,跳槽成了家常便饭。
有些年轻人想当然以为动比静好,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
于是整日忙于交朋友,参加酒场聚会,钻研“成功学”,寻找成功的“终南捷径”,希望一蹴而就。
③静的好处很多。
《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诸葛亮告诫过我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显然,安静也是一种“能量”,甚至是一种很强大的“能量”。
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曾国藩给自己定了“静坐”的“日课”:每天不管在家还是外出,总要独坐两小时。
④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
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自
找苦吃”,带领林场职工绿化荒山,20余年造林5万多亩。
来访的记者问他,那么艰苦怎么待得住?老书记笑答,山上鸟语花香、清风阵阵,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
应该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如此寂寥漫长的精神考验,并把它转化为郁郁葱葱的“精神绿洲”吧。
⑤培养“静能量”,要学会追求安静。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安静并非召之即来,要想静下来,须下一番修炼功夫。
让自己“静下来”的法子挺多,古人说“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读书,钓钓鱼,下下棋,练练书法,只要有心,无论哪种,久久为功形成习惯,心沉下去,“静”的境界就升上来了!
⑥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
当你烦躁不安、百无聊赖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失败了又如何;当你小有成就、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来,想想初衷是什么,得到的算什么。
⑦培养“静能量”,当然不一定要去茶山等偏远的地方“修行”,只要心无旁骛,处处可以历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
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是朝气蓬勃的。
不过,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请为第④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4)
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八、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命题作文:
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珍藏着许许多多来自亲人、朋友、师生甚至是陌生人的动人表情。
这些表情或兴奋,或痛苦,或惊讶,或愤怒……触动着你的心灵,描画着爱的感动,传递着正能量,鼓励我们直面人生,振作精神,昂然前行。
请以“最是难忘那表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可能泄漏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九、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
11. (15分)(2018·安徽)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用苦痛换来欢乐”是他写给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信中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
他是()
A . 罗曼,罗兰
B . 贝多芬
C . 米开朗琪罗
D . 托尔斯泰
(2)“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看。
”
上面文字中【甲】指的是《西游记》中的________,他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终成正果,受封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3-1、
3-2、
3-3、
3-4、
3-5、
3-6、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4-1、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分)
5-1、
五、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
6-1、
6-2、
6-3、
6-4、
六、课外阅读 (共1题;共12分)
7-1、
7-2、
7-3、
7-4、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8-1、
8-2、
8-3、
9-1、
9-2、
9-3、
9-4、
八、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
九、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 11-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