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学案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课时学案

§1、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班级 姓名[前置补偿]破坏旧的化学键时,需要 能量;形成新的化学键时,需要 能量。
在化学反应中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伴随能量变化。
E 1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能量E 2E 1>E 2, 反应(常见的反应有 E 1<E 2, 反应(常见的反应有一、反应热的涵义1、定义:化学上规定,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________或___________热量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
2、符号:用Q 表示 Q>0,表示_________;Q<0,表示_________;3、反应热的测定:反应热与热容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 _(1)简述量热计的构成。
(2)反应热的测定结果往往会偏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让测定结果更加准确!(3)为什么三个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相同?二、化学反应的焓变1、焓的定义: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 来表示,符号为_______。
2、焓变:用焓变(∆H )来描述与反应热有关的能量变化。
△H 为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化学反应的焓变。
△H =H (反应产物)-H (反应物)3、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能量变化只.转化成 时,该反应的反应热就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的改变。
数学表达式:Q .P .=.∆.H .。
反应物生成物【反馈练习1】1molC与1molH2O(g)反应生成lmol CO(g)和1mol H2 (g),需要吸收131.5kJ 的热量,该反应的焓变为△H= kJ/mol,产物H2(g)和CO(g)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或低于)反应物H2(g)和O2(g)所具有的总能量。
【反馈练习2】下列各图中,表示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 )。
4、热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1)意义:既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2)书写注意事项:a、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若为同素异形体、要注明名称),因为物质呈现哪一种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具有的能量有关,即反应物的物质相同,状态不同,△H也不同。
一中高二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案

山东省枣庄一中高二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案实验→生活中如何哪些用品和量热计原理相似5.情景素材线:木材和煤取暖→生活中的放热反应→中和反应热效应的测量实验→生活中如何哪些用品和量热计原理相似5、情景素材线:木材和煤取暖→生活中的放热反应→中和反应热效应的测量实验→生活中如何哪些用品和量热计原理相似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引入古罗马一首拉草料的轮船自然的故事。
了解为什么自燃, 思考草发生变化时, 伴随能量变化的形式。
结合历史典故,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复习【设疑】1、根据必修2的学习, 你认为: 任何化学变化都伴随能量变化, 这句话对吗?2、试从两个方面说明某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化学反应的本质和物质总能量两个方面)讨论、交流、回答1、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断裂,新键生成。
旧键断裂, 吸收能量;新键生成, 放出能量;吸收能量和放出能量不同;该化学反应体现一定的热效应;2、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总是不同, 对外体现释放和吸收能量。
3、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总是不同,对外体现释放和吸收能量。
为“反应热”的定义引入埋下伏笔过渡【总结】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总结、交流认识一些常见的吸热、放热反应新授【过渡】在这些反应中都伴随着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 我们就把这叫——反应热。
【追问】1、这些变化都是什么反应?2、而一个反应在不同条件下, 吸、放热量又不相同, 如何定义反应热哪?3、而一个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吸、放热量又不相同,如何定义反应热哪?4、而一个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吸、放热量又不相同,如何定义反应热哪?形成概念, 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由已有的认知自动生成反应热的概念【自主学习】反应热的概念、符号、测量默读课本:2——3页, 回答问题锻炼学生归纳能力【设疑】如何认识反应热的公理解公式培养学生的式, 试从初中热传导公式来理解。
知识迁移能力【活动探究】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设疑】量热计的构造, 哪些是为了保温, 减少热量的损失而设计的?1、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设计, 和量热计的原理相似?2、板书:3、仪器4、实验步骤操作实验讨论回答有的同学讨论到:夏天, 买雪糕的用被子蒙在箱子上, 防止热量传递。
第一节反应热学案及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学案【教学目标】:1、通过反应热定义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反应热效应的定量描述与反应条件有关。
2、通过中和热的测定活动,使学生初步接触反应热效应的定量测定原理及方法,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及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通过学习反应焓变的定义以及热化学方程式,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热力学的严谨性及其意义。
4、通过学习盖斯定律求算反应焓变,使学生初步接触热力学状态函数的变化与变化途径无关这一重要的基本性质,并能初步运用这一性质正确处理具有实际意义的等压反应热效应数据。
5、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从能量的角度理解化学科学的重要性。
重点:反应热概念的含义、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焓变的计算难点:反应焓变的计算【课前预习】一、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破坏旧键时需要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时又要能量。
2、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的生成,还有的变化,这种变化常以、、等形式表现出来。
3、化学反应据能量的变化可分为反应和反应。
4、任何化学反应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二、化学反应的反应热1、反应热的定义: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反应为吸热时,Q为,反应为放热时Q 为。
常用仪器来测量反应热,该仪器由、两个筒组成,筒的外壁覆盖有。
还包括的仪器、(中和热:在25℃时,酸与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摩尔水时所放出的热量。
)【活动、探究】2、据课本P3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实验思考下列问题:(1)、该实验是定量实验,其实验原理是怎样的?(2)、为了使定量测定实验尽量达到高准确度,实验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3)、实验过程中,溶液的比热采取了一种近似处理,这种近似合理吗?为什么?(4)、为了使反应能够充分进行,实验时可以使酸或碱过量。
为什么必须使反应分进行?为达到充分进行的目的,使酸或碱过量,这又是为什么?具体如何操作?(5)、使用温度计时,必须注意什么问题?(6)、所测得的三个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相同吗?原因是什么?(7)、本实验中所用的反应物的浓度都是1.0mol/L,能否改用超高浓度或超低浓度的?为什么?(8)、实验时所用盐酸及NaOH溶液的体积均为50mL,各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J/(g﹒K),实验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试推断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计算式_____________ _。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学案设计

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内能变化◆学习目标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吸热和放热反应的原因。
2.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符号及单位。
3.通过ΔH判断吸、放热反应。
◆学习过程【自主预习】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是(填“不相等”或“相等”)的,在产生新物质的同时总是伴随着的变化。
即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同时遵守守恒和守恒两个基本定律。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形式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通常表现为的变化。
【课堂探究】1.定义:,又叫。
2.表示符号:。
3.单位:(或)。
4.放热反应:即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如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中和反应、燃料的燃烧、生石灰与水化合、铝热反应。
5.吸热反应:即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如H2还原CuO的反应、C与CO2反应、CaCO3高温分解、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注意】吸热反应特征是大多数反应过程需要持续加热,但有的不需要加热。
如Ba(OH)2·8H2O和NH4Cl固体反应,放热反应有的开始时需要加热以使反应启动。
即反应的吸、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
6.计算方法:(1)ΔH=(2)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ΔH<0时,为热反应;ΔH>0时,为热反应。
7.注意:在应用焓变时,应注意ΔH的符号。
当ΔH>0时,其“+”号不能省略。
◆随堂测验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和稀盐酸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2.已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
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Q1+Q2>Q3B.Q1+Q2>2Q3C.Q1+Q2<Q3D.Q1+Q2<2Q3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4.下列变化一定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A.水由气态变为固态B.ΔH>0的化学反应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的化学反应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5.关于化学反应的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都有新物质生成B.化学反应都有能量变化C.化学反应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D.化学反应的发生都需要在一定条件下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总焓的是()A.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B.铁丝在氯气中燃烧C.氧化钙与水反应D.碳酸氢铵分解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不同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焓8.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把试管放入盛有25 ℃的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往其中滴加5 mL稀盐酸。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学案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学案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1课时)班组: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理解反应热、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等概念。
2、明确测定反应热的要点,测定反应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诊断补偿】1、从“参加反应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角度来分析: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小于热反应大于热反应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2、①常见的放热反应有:Ⅰ、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如:Ⅱ、酸碱中和反应。
如:Ⅲ、燃烧反应。
如:Ⅳ、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如:②常见的吸热反应有:Ⅰ、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如:Ⅱ、大多数持续加热或高温的反应。
如:。
Ⅲ、 Ba(OH)28H2O 与NH4Cl的反应。
生成物反应物能量反应过程放热反应生成物反应物能量反应过程吸热反应【练习】下列对化学反应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时不必加热B、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C、一般地说,吸热反应加热后才能发生D、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学海导航】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一)反应热1、定义:2、符号:Q>0 Q Q<03、获得Q值的方法:(1)(2)①4、反应热的分类:② ③ ……(二)中和热1、定义:理解要点:①条件:稀溶液。
稀溶液是指溶于大量水的离子。
②反应物:(强)酸与(强)碱。
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电解质电离的吸热所伴随的热效应。
③生成1mol 水,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1的盐酸和50mL0、5mol•L1的盐酸和100mL 0、5mol•L—1的NaOH溶液。
请你预测该同学两次测得的中和热结果(相等或不相等)。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页,完成:(1)测定中和热的仪器;(2)测定中和热的原理;(3)测定中和热中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3、中和热的测量(1)仪器:(、、)(2)原理:Q= (C为热容)或Q= (C0为比热容)中和热:Q= = 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学案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标研读】1、通过反应热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反应热效应的定量描述与反应条件有关。
2、通过中和热测定活动使学生初步接触反应热效应的测定原理。
3、通过学习反应焓变的定义以及热化学方程式,使学生感受热力学的严谨性及其意义。
4、学习根据盖斯定律求算反应焓变的内容。
【考纲解读】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和热能的相互转化。
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必修二第二章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有初步介绍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再认识。
本节以能量变化的一部分——热效应为主线索,首先定义了反应热的概念,并大体介绍了定量测定反应热的实验方法,使学生对反应热有个初步概念。
然后重点介绍了一种在一定条件(等压、等温)下的反应热——焓变的概念。
其中出于描述一个反应的反应热的需要,本节还对热化学方程式做了详细说明。
在本节学完之后是学生不但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过程有了更充分的认识,而且打下了化学热力学的初步基础,为以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巨大的方便。
【教学思路】本节课内容较多,在课堂设计时以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为主线索,适当提及回顾了以前所学过的相关知识,在进行时过程较紧张,可能与上课时放的较开有关系,应该稍微紧一下,或许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
学生要能理解概念基本的区别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由于本节内容较抽象难懂,与以前联系较少且新概念较多,故在教学中采用多台阶、小步幅的方法,层层推进,使学生能与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具体教学环节在引入时可通过蜡烛燃烧、Ba(OH)2与NH4NO3的反应吸热和放热的不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此时提出反应热的定义,同时进行讲解与说明。
再介绍反应热的测量装置——量热计,大体介绍其结构、工作原理等,此时可比较热容和比热的概念的区别,然后做量热计使用的试验,同时体会反应热的求算公式。
高一化学上册《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教案、教学设计

6.家作业: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包括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热的计算等,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作业完成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作业布置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要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2.交流分享:每个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点评。
3.深化理解: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课堂练习,500字
1.设计练习题: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难易适度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等。
2.学生作答: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教学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
-设计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和实验技能考核,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他们的反思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学活动:教师进行一个简单的燃烧实验,如点燃镁带,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其中的能量变化。
2.提出问题:为什么镁带在燃烧时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并放出热量?这个现象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有何关系?
3.引发思考:通过)讲授新知,500字
1.知识讲解:介绍化学反应中热效应的定义,区分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并解释其能量变化原理。
5.注重思维培养: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案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案本节教材在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知识基础上,对反应热进一步深化认识,引入含的定义,再进一步分析化学反应中的物质的焓变,最后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反应中涉及物质变化及焓变。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学会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及焓变。
(2)了解焓的定义,了解化学过程中的焓变,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掌握盖斯定律及焓变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1)学习通过过程分析的方法,运用抽象与概括、对比异同点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概念。
(2)提高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起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体验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2)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感受理论知识的科学美。
(3)增强认识科学世界的信心。
二、教学分析本课时的重点、难点放在对焓的理解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上。
三、重点、难点1.知识上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焓、焓变的含义;焓变与化学反应吸热、放热的关系;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知识难点:焓的概念的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方法上的重点、难点学习焓以及焓变这些比较抽象的概念,要通过具体实例提出问题、分层剖析、形成概念。
四、教学方法探究法,引申法,问答法,阅读法,讲练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引入课题】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教学案【DOC范文整理】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教学案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目标要求] 1.了解反应热的概念,知道化学反应、热效应与反应的焓变之间的关系。
知道反应热与化学键的关系。
3.知道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
焓变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有能量变化。
.焓和焓变焓是与物质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单位:j•ol-1,符号:H。
焓变是在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
单位:j•ol-1,符号:ΔH。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分子中旧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生成时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这需要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子,即新化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
ΔH=反应物分子的总键能-生成物分子的总键能。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当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当ΔH为“-”或ΔH0时,为吸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升高。
.反应热思维模型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反应热的本质+cl2===2HclΔH=-186j•ol-1为例)E1:E+EE2:2EΔH=E1-E2知识点一反应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答案 B解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放热或吸热。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发生。
反应开始时需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开始加热,反应后需不断加热才能使反应继续进行下去;放热反应开始加热,反应后会放出一定的热量,如果此热量足够大,可使反应维持下去,则反应过程不需要再加热,如煤的燃烧,一旦加热使煤燃烧起来后就可继续燃烧下去,不需外界再加热。
初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初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初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如何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3. 能够应用热效应的知识解释化学实验和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化学教材。
2. 实验器材:量热器、试管、酒精灯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三、教学过程导入:老师将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显示了一杯冰水被加热后逐渐变为热水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到加热后冰水变为热水的过程中会释放热量。
进而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一、热效应1. 定义热效应是指化学反应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变化。
2. 分类根据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不同,热效应可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两种。
二、热化学方程式1. 定义热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反应过程中热效应的化学方程式。
2. 示意将教师分发的实验报告中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展示解读,让学生明确热效应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示方法。
三、计算热效应1. 通过实验测定(1)进行示范实验,向量热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溶液,并记录溶液的温度变化。
(2)根据温度变化计算反应的热效应。
2. 根据焓变计算通过已知物质的热效应值计算其他反应的热效应。
四、热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展示多个实例,在教学案例中介绍热效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过程中的应用。
比如:吸热反应在冰袋中的应用、放热反应在火柴燃烧中的应用等。
五、综合应用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布置小组作业,要求学生寻找并解释三个化学反应在生活中的热效应现象。
六、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小组作业,并提交解释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现象的报告。
七、教学反思对本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态度,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八、拓展延伸鼓励有兴趣的学生阅读相关的化学书籍,深入了解更多关于热效应的知识。
九、板书设计(展示热化学方程式和热效应定义)十、教学资源多媒体环境、实验器材十一、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学案(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1.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课时)【课程标准与考纲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实质。
2、掌握反应热和焓的概念。
3、能准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学习目标】1、反应热与化学键的关系2、热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3、△H单位的含义、△H大小关系比较相关知识回顾:放热反应:举例吸热反应:举例知识点一、反应热的涵义1、化学上规定,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________或___________热量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
2、符号:用Q表示:Q>0,表示_________;Q<0,表示_________;3、单位: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4、热量与比热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例题1】、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反应热。
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实验仪器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反应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若上述HCl和NaOH溶液的密度都近似为1g/cm3,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0C-1),实验起始温度为t℃,终1℃,则该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为 J止温度为t2(5)该实验常用0.50mol/lHCl 和0.55mol/l的NaOH溶液各50ml。
NaOH 的浓度大于HCl的浓度的作用是。
当室温低于100C时进行,对实验结果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其原因是。
知识点二、化学反应的焓变1、焓的定义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一个物理量来表示,符号为____。
用焓变(∆H)来描述与反应热有关的能量变化。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学案1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标三维定向】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理解反应热、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焓及焓变等概念。
⑵明确测定反应热的要点,测定反应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⑶能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利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实质。
且会利用量热计测定反应热。
⑵能从能量的角度说明“焓”及“焓变”的意义,能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⑶掌握盖斯定律,并能进行有关发应热的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常见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结合物质的结构,体会化学反应的实质,感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能源危机,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习重难点】1. 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实质。
2.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3.掌握盖斯定律,并会计算反应的焓变。
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自主学习】问题一、什么是反应热?反应热是怎样表示反应过程中热量变化的?确定一个反应的反应热通常有哪些方法?⑴化学上规定,当化学反应在下进行时,反应所或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通常用符号表示。
⑵反应热时,反应热(Q)为正值;反应热时,反应热(Q)为负值。
⑶确定某一反应的反应热通常方法有用测定的实验方法和通过理论计算来求得。
问题二、什么是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试从“参加反应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角度来分析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实质?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有哪些?⑴① 的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这是一个把 能量转化为热能等而被释放出来的过程。
如 等。
② 热量的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这是一个把热能等转化为 能量被“贮存”起来的过程。
如:灼 等。
⑵从“参加反应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角度来分析:热反应⑶①常见的放热反应有:Ⅰ.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如: 。
Ⅱ. 酸碱中和反应。
如: 。
2020版高考化学专题四第1讲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学案(2021-2022学年)

第1讲化学反应的热效应【2020·备考】最新考纲:1。
能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原因,知道化学变化中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
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
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焓变)等概念。
3.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根据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新课标要求:能说明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能分析化学变化中能量吸收或释放的原因。
能定量分析化学变化的热效应。
能依据化学变化中能量转化的原理,提出利用化学变化实现能量储存和释放的有实用价值的建议。
最新考情: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考查,一是在选择题中单独设题,考查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反应热的比较及盖斯定律的计算,如2017年、2016年、2014年高考;二是在选择题中某一选项出现,多与图像分析相结合,如2016年T10A,2015年T3B,2011年T10A;三是在填空题中考查,考查盖斯定律的计算或结合盖斯定律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如2015年、2013年高考.预测2020年高考延续这一命题特点,一是在选择题某一选项中出现,二是考查有关盖斯定律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考点一焓变与反应热[知识梳理]1。
反应热和焓变(1)反应热: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焓变: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其符号为ΔH,单位是kJ·mol-1或kJ/mol。
2.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E-—活化能(反应物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的能量):①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如水结成冰放热但不属于放热反应。
②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发生的条件没有必然联系。
如吸热反应NH4Cl与Ba(OH)2·8H2O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
[题组诊断]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图像1。
(2012·江苏化学,4)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ﻬ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学案).doc

我们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地完成对基础知识的落实!1.化学反应过程中既有物质变化,又有变化。
3.有下列反应:①氧化钙与水反应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③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④ 燃烧煤炭取暖⑤钠与水反应⑥胆矶受热失去结晶水,其中为吸热反应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一化学反应的焙变2.反应热、焙变的概念(1)反应热是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时,所____ 或____ 的热量。
(2)在___ 、 _____ 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________ (即: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所具有的焰与反应物所具有的焰之差)。
符号是 ______ ,单位是____________ 。
探究点二热化学方程式700 °C1.氢气与碘蒸气化合反应的能量(或热量)变化,可用下式表不:H2(g)+l2(g)==2HI(g) AH =—14.9kJ・molT,它与化学方程式H2+I2 A 2HI相比较而言,其特点为(1)__________________ 指明了反应时的和:若在25 °C、101 kPa时进彳丁的反应,可不注明。
⑵用括号注明了各物质反应时的状态:必固体)、1(液体)、g(气体)或aq(溶液)。
(3)在方程式的右边注明了的____ 、______________ 及______ o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及要求(1)遵循一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一般不写反应条件)。
(2)在右端注明热量的变化:吸热反应,_______ ;放热反应,__________ o(3)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____ 。
(4)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______ ,也可以是________ o(5)化学计量数改变,___ 要相应改变;逆反应的A/f数值与正反应的相等、符号________ o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 变化遵循规律 原子守恒 原子守恒和能量守恒P 4A. (6a + 5J —4<?—12Z?) kJ mol 1C. (4c + 12Z?—4« —5</) kJ-mol 1 10.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s)+O 2(g)=SO 2(g) \H=a kJ ・molT@=—297.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沾化一中2011级化学学案姓名班级
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教师寄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学目标】
1、理解反应热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2、了解反应热效应的定量测定原理及方法。
【课前预习案】
阅读教材70–73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一、反应热
⑴概念:化学反应在一定下进行时,反应所
的热量。
通常用符号表示,单位为。
⑵反应热与反应类型的关系
Q>0 反应
Q<0 反应
二、反应热的测定
⑴仪器—量热计
⑵原理
Q= 。
其中C表示溶液及量热计的。
单位是
T1 、T2分别表示
⑶中和热和燃烧热
强酸、强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强酸和强碱的中和热:
【课堂导学案】
【回顾旧知】
1、化学反应在物质发生变化的同时还伴随着哪些能量变化的变化?(至少列举三例)其原因是什么?
2、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有哪些?
【质疑】我们如何定量地描述一个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呢?用什么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这些热量呢?通过理论方法能够计算出这些热量吗?
一、反应热
1、定义
2、表示方法
3、计算公式
【活动.探究】
教材P3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把实验所得数据填入下表:
4、中和热:
燃烧热:
【思考】
(1)结合量热计的结构和实验的操作,总结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过程中可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热量的损失?
(2)实验中对所用的酸、碱有什么要求?能否用浓硫酸或弱酸、弱碱?
(3)只要是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其热效应均为57.3kJ·mol-1吗?为什么?
【归纳小结】
【随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②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③所有的
氧化反应都是放热反应④所有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⑤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⑥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均能很容易发生
A、①②④⑤
B、②④
C、②③④
D、全部
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盐酸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3、下列各项与反应热的大小无关的是()
A、反应物的状态
B、温度
C、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D、表示反应热的单位
4、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
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中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
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