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处2010-2011届枯水期航道维护工作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江航道管理处2010-2011届枯水期
航道维护工作总结
在长江南京航道局的关心指导下,在处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上级局的工作布置和要求,全处职工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畅通”的理念,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航道人精神,坚定信心、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乘势而上,不断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圆满的完成了2010-2011届枯水期的航道维护管理工作任务,实现了我处辖区航道的安全畅通,现将我处本届枯水期航道维护工作总结如下:
一、水位变化及对航道的影响
进入枯水期以来,九江水位下降较快,自11月1日的5.99米下降到11月30日的2.30米,水位退幅达3.69米,与往年同期水位相比,偏低约1.8米。
进入12月份,水位退幅减慢,至12月14日九江水位退至1.56米,为本届枯水期最低水位。
之后,水位曲线呈波浪形发展,持续低水位运行,3月份以来,由于本地降水偏少,上游来水量减小,导致九江水位与往年同期月均水位偏低约1.5米左右。
由于本届枯水期,水位整体偏低,水流入槽冲刷时间较往年要长,辖区各水道普遍冲刷较为明显,洲滩纵向变化较为剧烈,尤其是新洲、九江、张南、马当南等水道。
各洲滩头部普遍冲刷下移,河槽放宽,水深减小。
二、主要维护工作措施
1、超前谋划,全面布置,统筹兼顾
本届枯水前期,我处对辖区重点浅险水道进行多次测图,并安排航标技术人员随各现场航道维护船艇工作,实地探测辖区航道尺度,依据测图
和现场探测情况,于11月3日,编织完成了“长江九江航道管理处2010-2011届枯水期航道维护工作预案”,根据预案有条不紊的开展我处辖区航道各项生产工作。
同时,要求测绘处、各非全能处对辖区各重点浅险水道进行跟踪观测,及时掌握辖区航道变化情况,不断完善维护预案,使整个枯水期的航道维护工作,能做到事前有计划,过程有监督、结果有检查。
2、突出重点管理,强化措施落实
枯水期的航道维护工作历来是每年航道维护工作中最为繁忙的季节,期间又有“三保一畅”、“春运”、“春节”、“两会”、“清明”和3次军事运输护航任务,为做好重点时段和特殊时期的航道维护工作,我处分别制定了航道维护工作预案,并成立了由处主要领导参加的维护领导小组,各非全能航道管理处共同参与。
在每一个重点时段、特殊时期,处主要领导数次带队,航标技术人员陪同,对辖区航道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隐患,现场解决问题,检查督促各现场维护船艇的预案落实情况。
3、精心准备,真抓实干,确保辖区航道安全畅通。
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畅通”的理念和航道无小事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强化落实工作责任制,切实抓好航道维护管理工作。
努力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充分利用航道自然水深,认真落实辖区重点浅险水道分周对外发布实际航道维护水深工作,提高辖区航道的通过能力与船舶的运输效率,最大限度地适应和满足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针对我处辖区航道浅险水道多、航道维护任务重、航道维护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等现状,为确保枯水期航道的安全畅通,我们严格按照《航道维护管理工作规定》、《南京航道局枯水期航道维护工作预案》和《枯水期
浅险航道维护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要求现场航道维护船艇严格执行“四勤”制度、守槽制度、夜航查灯制度和水深测报制度等。
遇特殊情况做到早探测、早发现、早汇报、早解决的工作原则。
加强水深探测分析,掌握重点浅险水道变化规律,要求现场航道维护船艇增加巡航、夜航次数,加密测次,严格执行“三防”规定,做到责任到人,落到实处,保质保量的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指标,确保了辖区不出任何航道维护责任事故。
三、维护工作量
1、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15日航道维护工作量
2、航道疏浚工作量
3、航道测量工作量
航道维护测量是及时、充分全面掌握河床变化的科学数据,是科学合理制定预案和维护措施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本届枯水期,我们高度重视航道维护性测量工作,尤其加强对重点浅险水道的测量。
着重加强对辖区突发事件的应急反映,本届枯水期,在张南、东北横水道发生沉船事故后,及时组织对事故水域的扩大图加密测量。
具体如下:
四、重点浅水道航道演变及维护过程
1、武穴水道
武穴水道从枯水期测图和现场维护船艇探测情况来看,航槽5米等深线贯通,宽度约450米, 4米等深线贯通,宽度500米以上, 鸭儿心滩右侧主航道冲刷较为稳定,航槽发展较好,整个枯水期仅进行常规维护。
2、新洲水道
新洲水道本届枯水期变化较大,新洲潜滩头部萎缩尾部下延明显,枯水初期,11月16日在横河口水域发生德胜一号轮搁浅海损事故后,在横河口对开水域形成二个约90×70米的沙包,最小水深3.6米。
导致航槽4米等深线宽度缩小至220米,5米等深线宽度仅20米。
根据现场情况,我处在横河口水域增设了新洲#3-1红浮、白浮各一座,并适当缩小航宽,并要求测绘处每10天对浅区测图一次。
其后,随着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河床冲刷明显,航槽4米等深线逐渐放宽至400米,5米等深线宽度也扩大至350米,河床也逐步保持相对稳定。
3、九江水道
该水道近年来变化较频繁。
本届枯水期,鳊鱼滩头部冲刷下挫较为明显,枯水初期4米等深线宽度在500米以上,从11月16日测图及现场维护船艇探测情况来看,新洲潜滩尾部下延,航槽内有多个浅包,最小水深2.3米,我处在新洲潜滩尾部增设九江#4-1红浮,并要求测绘处每10天对浅区测量一次。
进入1月份,在大树下水域,4米等深线宽度进一步增大,水流进一步分散,新洲潜滩尾部进一步下延,在大树下水域航槽分心处有一200米×70米零星浅包,位于反“S”弯段中间过渡段上,上下行船舶在此河段避让操作困难,我处本着“三个服务”的原则和确保“春运”期间辖区航道安全畅通,特申请挖泥船对该水域进行挖槽施工,航浚16号轮于1月19日进槽,24日离场,共累计对九江水道大树下水域施工挖泥37180立方米。
经过挖泥施工和水流自然冲刷后,九江水道在枯水后期5米等深线宽度一直保持在400米以上,河床稳定。
4、张南水道
张南下浅区航道整治项目已交工验收,张南水道上浅区航道整治工程已上马,主体工程已完工,随着航道整治效果的逐渐显现,张南水道本届枯水期航槽冲刷情况较好,4米等深线宽300米左右,官洲头边滩完整,下浅区河床水深条件也较往年要好,左侧新洲边滩滩形较完整,航槽较顺直,航槽稳定,要求测绘处每15天对上浅进行一次扩大图测量,密切关注河床变化。
五、经验体会
(一)领导重视,各项工作能得到快速开展
2010-2011届枯水期,我处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始终把枯水期航道维护工作作为我处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常抓不懈,成立了由处主要领
导任组长,其它领导共同参与的枯水期航道维护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处领导亲自抓,航道科具体抓,各非全能处全力抓,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为我处搞好枯水期航道维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预案完备,工作效率事半功倍
枯水前期,我处就安排测绘处对辖区重点浅险水道进行二次以上的测图,安排航标技术人员对辖区航道进行全面检查,依据测图和实地检查情况,不断优化完善各项航道维护预案,使各项工作能有条不紊的进行。
(三)航标养护器材准备充分
为搞好本届枯水期的航道维护工作,由南京航道局为我处新购入10米单船浮50座,我处也购置了锥、罐形架各60个,钢丝2000公斤,锚1000公斤,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120只等,本届枯水期,九江辖区航道地处气候变化较为剧烈地区,雾、雨、雪、风、浪等恶烈气候经常发生,累计航标被打失常127座次,航标器材损失严重,但由于我们做好了充分的物资源共享准备,各项工作都能顺利的进行。
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进一步完善航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航标大型化后的配套设施建设。
我处共有各种类型岸标16座,目前,仍有4座锥、罐形岸标仍属原始状态,没有进行大型化改造,目标较小,驾引人员较难发现与引用,另所有岸标都没有修建与之相配套的专用道路,岸标维护较为不便。
2、大力提高全体职工能力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抓住机遇、不拘一格、开拓创新地进行航道基础知识培训,为全体职工营造“愿学习、能学习、会学习”的良好氛围。
各维护船艇驾驶人员对航道维护基础知识,主航道分月维护水深、海轮航道开放期、航道整治建筑物的检查技术规范、航标
检查的内容、航道尺度测报规范等基础知识还掌握的不够全面。
部分航道员在定位上图,推算方位距离、航标检查内容等方面还不能够完全熟练。
3、积极稳妥的推进航道行政管理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地方、企业的沟通协调,共同促进流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由于众多小型吸砂船,非法占据航道或在航道附近偷采黄砂,引起了河床非正常性与不可预知的剧烈变化,造成了过往船舶行驶的安全隐患,由于航道的行政管理权利范围所限,虽然我们尽最大的可能在制止纠正这些情况,但效果甚微。
部分岸标、测量控制点、基准架等,由于相应的委托管理机制也有部分的损毁。
长江九江航道管理处航道科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