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高二语文下学年期末考试模拟真题-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2018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六)

2018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六)

2018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六)(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1-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滂.沱(páng)谙.习( ān ) 缜.密(zhēn)暴殄.天物(tiǎn)B.商榷.(quâ)摒.弃(bǐng) 拓.本(tà)果实累累(lãi)C.混.沌(hùn)省.亲(xǐng)媲.美(pì)濯濯..童山(zhuó)D.调.度(diào)偌.大(nuò)证券.(quàn)以儆.效尤(jìng)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来自各地的旅游者对具有浓郁乡土风情的农家生态园趋之若鹜....,他们觉得这既亲近大自然,又吃、住、玩一条龙,是极好的休闲娱乐形式。

B.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C.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常常毫无个性和感情色彩,却沾染了现代人某种功利性、庸俗化的人际文化特色,因此很多人对节日期间的一些所谓短信不厌其烦....。

D.欧洲杯足球赛刚刚尘埃落定,伦敦奥运会又已在不远处向我们走来,对于体育爱好者来说,这是个炙手可热....的夏天。

3.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B.我们需要解决在反垄断立法中的根本:一方面是为企业创建一个自由竞争、协调有序的社会经济环境,另一方面是为了使消费者利益和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C.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节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们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

答案版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天河区统考复习模拟试卷一

答案版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天河区统考复习模拟试卷一

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区统考复习模拟试卷一本试卷共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答案】1. A 2. B 3. C【1.A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由文中““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

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知A项正确。

B项由文中““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知强调的是一种关系,并不是“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

C项,文中“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

“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身-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知人格与精神气质是动态变化的,并不能说明“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

D项文中“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

“中庸”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共建一个互动互补的世界”知“中庸之道”可以解决并不能消除文化冲突。

故选A项。

【2.B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最新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最新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河北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78分)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唐人古体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

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

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

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

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

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

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

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

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暗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

倒是明末许学灵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2018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八)

2018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八)

2018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八)一、语言基础(每小题3分,共3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症.(zhēng)结牌坊.(fāng)嚼.(jiào)舌头模棱.(léng)两可B. 临帖.(tiě)匕.首(bǐ) 超负荷.(hè)插科打诨.(hùn)C. 踮.(diǎn)脚纰.(pī)漏挑.(tiǎo)大梁剜.(wān)肉医疮D. 供.(gòng)认贮.(chú)存拗.(ǎo)不过退避三舍.(shè)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研究表明,书写对人的认知发展有重要作用,用手一笔一画地书写会在大脑的语言中枢系统形成特殊映记,这是电脑敲击输入无法形成的。

B. 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这位坚忍乐观的青年漫画家笔耕不辍,创作了漫画《赶走阴霾日志》,用幽默诙谐的笔触记录自己与病魔斗争的经历。

C. 稍有法律常识的人都明白,复旦投毒案最终的判决结果,不会因为舆论的激愤而加重量刑的法码,同样不会因为177名同学的求情而改变。

D. 回乡是一次温暖的旅程。

然而近乡情怯,当不少漂泊者把房价压力、雾霾侵袭等抛在脑后,却发现梦中的故乡已恍如隔世,从而发出“故乡去哪儿了”的感概。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湖北咸宁实验小学副校长洪耀明最近成了网络话题人物。

为了兑现之前与学生的承诺,他在升旗仪式上亲吻了一头小猪,被一些网友称为“中国好校长”。

学习借鉴也好,生搬硬套也罢,至少,洪校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诺言,被点赞“一诺千金”,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也有人质疑其作秀,表示诚信教育也不能通过夸大其词的方式来实现。

A. 兑现B. 生搬硬套 C.质疑 D.夸大其词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来自星星的你》热播后,“炸鸡和啤酒”不仅成为流行生活方式,就连男主角书房中的《爱德华的奇妙之旅》,也成了不少观众的枕边书。

2018最新试题资料-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

2018最新试题资料-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

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高二语下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高二语下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
5 c 高二年级语科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字,完成l—3题。

中国化西说的终结
刘学堂
中国化西说在西方学术界由已久,而在中西学术界产生极大影响则于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仰韶村发现了大量的彩陶,他将其与东南欧的特里波里等遗址的彩陶相比,发现有许多相同的地方。

为了探寻彩陶的传播路线,安氏寻踪西进。

经调查,安特生认为甘青地区发现的大量陶器都属于新石器时代,可归入仰韶化,同时认为它们都是由西方传入,完善了中国化西说体系。

由于安特生的中国化西说是建立在考古学的基础上的,所以一经出笼,便在中国史学界引起极大的震动。

中国的学者们断然不能接受,但同时也感到要推翻安特生的观点,最终解决中国化起这样的大问题,在材料上还有许多实际困难。

1931年留学归国的梁思永,发掘了安阳高楼庄的后岗,发现了中国考古学史上著名的“后岗三叠层”,即仰韶化层、龙化层、商化层由下而上的三层堆积,从地层上证明了中国的历史由史前到历史时期是一脉相承的。

梁先生的这一发现,对中国化西说是一个很大的冲。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年陕西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年陕西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2018年陕西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5 c 3次的受访者占比最高,达72%,其次是计划出行4-6次的受访者,占比19%,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语试题答案
一、(9分,每小题3分)
1D 2D 3B
二、学类本阅读(14分)
4.(3分)c(c项理解有误,没有“细致地描写和渲染”。

主要是白描)
5.(5分)①强调了与他人不同,喜爱下雨天,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总领下,总领下与兩天有关的“那些有趣的好时光”;③强调了对下雨天的喜爱爱,照应题目,【答出要点①(内容)给2分!答出要点②③(结构)给3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6.(6分)①以一个无忧尤虑的孩子的眼光和感受描写童年时代的雨天生活,过滤掉了绵绵雨天带给大人们的现实苦恼,凸显了雨天带给“我”的温馨感受和独特乐趣,如雨天的早晨躺在母亲的臂弯听故亊的温馨,逃学的快乐,从发霉的谷子里挑曲的好玩,等等;②捕捉典型的生活细节表现雨天的祥和美好,如父亲坐在廊下赏兩,给我指点各种花木。

我在洗牌声和雨声中安心读书等细节温馨而祥和;
③在叙亊中融入了对兩天的喜爱之情,由衷地喜爱雨天,所以雨天的一切对她而言都是美好的,如雨天帮母亲的剪线头、到河边去看涨大水等无不让感到快乐;④用细腻温婉的笔触表现人生中的痛苦与不幸,的生活中,有外出求学时思念母亲的痛苦,有父亲病重离世的哀伤,但她并没有渲染这些痛苦不幸,而是用溫婉的字去叙述、追忆,让原本悲痛的话题变得哀而不伤。

⑤用诗化的语言增添雨天和生活的美好与诗意。

如下雨天,真好琦君你喜欢下雨吗?——喜欢,但别下得太久,像黄梅天,闷得叫人喘不过气。

2018最新试题资料-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调研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8最新试题资料-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调研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调研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二语下册期末调研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二语下册期末调研考试试卷(含答案)
5 c 牡一中2018——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学年语试题
第I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言之现代生命
21世纪,社会发展之迅猛令我们应接不暇。

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学习言是否有必要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而且这一问题在今天越加凸显出。

很多人并不否认学习言对继承中国传统化的意义,但认为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

让他们去整理、翻译、介绍言典籍就可以了,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言得不偿失……
其实,言不是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或者说它是改头换面,戴了现代面具而隐身其后;或者说它是体匿而性存。

而且言是现代汉语的头,语言的更新发展是无法脱离母体、阻断泉的。

“总而言之”“闻过则喜”“反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些言的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

中国近三千年的典籍,都是用言写成的。

在这些典籍的滋养下,我们的民族化、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得以形成,我们的面颊上深深刻印上了“中国”的印记。

世界四大明古国。

其明一直延续没有断绝的就是中华明,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言功不可没。

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使地域辽阔、方言差异巨大、民族众多的中华大家庭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

几乎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

它的短小、凝练、意博、。

最新-2018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精品

最新-2018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精品

2018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第Ι卷(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踯躅(zhízhú)哽咽(yè)怆然(càng)摩肩接踵(zhǒng)B.迁谪(zhé)婀娜(ē’nuó)拾掇(duo)夙兴夜寐(sù)C.堆砌(qì)呕吐(ōu)怜悯(mǐn)羽扇纶巾(lún)D.荡漾(yàng)咆哮(xiào)机杼(shú)得鱼忘筌(qu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战栗陨落苗裔既往不究B.皎洁窈窕驰骋络绎不绝C.惊悸嘈杂缭倒铁骨铮铮D.暮蔼萦绕羁旅暄宾夺主3、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与其他国家的同类系统不同,瑞典的“网络防务”体系是以因特网为______,而不是建立一个新的军事网络。

②美国众议院今天通过一项提案,明目张胆地干涉别国内政,______鼓吹占领别国领土的合法性。

③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______没有难住他,______磨练出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

A.依附公开非但/反而B.依托公开不但/而且C.依附公然不但/而且D.依托公然非但/反而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准确预报了台风“云娜”,40万居民安全转移,使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中国获得了世界气象组织颁发的2018年度“台风减灾奖”。

B.清华大学工字楼和主楼工程如期完工,它们将分别以古典主义的华丽多姿和现代主义的整洁大方,迎接来自国内外的校友来宾。

C.环顾四周,对外语能力的强调已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地步,外语考试五花八门,而语法的正确与否几乎变成了技术性苛求。

D.欧盟各国正在联合研发各种先进武器系统,以实现世界军事舞台上顶级势力为目标,缩短与美国之间存在的军事科技差距。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赵老师多年来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如今,他已是桃李满天下了。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水平测试试题(附答案)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水平测试试题(附答案)

2018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水平测试试题(附答案)列传第一百五十八》,有删节)
注①丞相,指秦桧。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守不能夺,卒从之夺强行改变
B.士民丐留不获丐乞求请求
c.登条十余事告之条分条陈述
D.登至,颇革,而登喜其迁善革革除革新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高登刚直不阿的一组是( )
①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

②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日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
③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④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

⑤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

⑥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A.高登兼任贺州学事一职时,力劝上司恢复州学的田舍;任期结束后,他把百姓馈赠的钱财又投放在州学的建设中,可见他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B.任古县令的途中,湖州太守汪藻款待并挽留高登一起修订《微宗实录》,高登坚决予以回绝,有人告诉他可以借此机会升官,高登也不为所动。

c.在古县任职期间,高登因不满秦桧的所作所为,拒绝为秦桧立祠而得罪上司,上司就因他专权杀人报请朝廷下诏治罪,终致高登蒙冤入狱。

D.高登被贬官闲居期间,靠教授学生维持生计,但他的注意力却丝毫不在生计上,还是一如既往为国事担忧,连死前的遗言都是国家大计。

2018最新试题资料-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有答案)

2018最新试题资料-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有答案)

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有答案)高二语下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有答案)高二语下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有答案)
5 c 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教学质量监测(三)
高二年级语科参考答案
1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能力层次为B级。

解答此类问题要抓住词语的本质属性,A B c项都大而空,因而不对,正确答案是D。

2.【答案】A
【解析】此题重在考查理论的推断能力。

能力层次为c级。

A项陈述的对象是“生物”而不是“人类”,不符合体干要求,因而是错误。

B、c、D明显正确。

3.【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内容的判断能力。

能力层次为c级。

A、B、D符合原的表述。

c项和原对比去掉了“这些”二字,这些根据原又是“有毒甚至是致命的物质”这样毫无疑问就扩大了词语的使用范围,因而是错误的。

4、D 解析道前导。

5 、B 解析助词,用于后置定语之后,相当于“的” A因/凭借 c为什么/多么 D给,替/因为
6.c 解析勤政爱民、清正廉洁的何易于考核只“中上”,而勒逼百姓、巴结权贵的酷吏却飞黄腾达,“邑民不对,笑去”是愤懑、含蓄的批判。

7.(1)难道我为了爱惜自己的生命而使一县的百姓都受毒害?我也不会使罪名株连你们。

(2)即使何易于活着的时候没有得到朝廷的奖赏,而死后一定有美名流传,因为有史官在呢。

2018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测试题及答案精编-文档资料

2018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测试题及答案精编-文档资料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测试题及答案精编作为学生一定要尽快掌握所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

接下来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测试题及答案,希望能提高大家的成绩。

一、基础知识(1~4题每小题3分,共l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A.喟(kuì)然长叹???? 举一返三??? 暴虎冯(píng)河??? 祸起萧墙B.屏(píng)气凝神??? 发奋忘食??? 箪食(sì)瓢饮????? 循循善诱C.粢盛(chéng)既洁?? 礼崩乐坏??? 斐(fěi)然成章??? 文质彬彬D.色厉内荏(rěn)???? 耰而不辍??? 曲肱(hóng)而枕?? 杀身成仁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有些人取得一点成绩,便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有大的作为。

B.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C.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纠纷经常发生。

临渭区高二语文一l一(共8页)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该录音笔的录音时间长达l0小时以上,这对于需要长时间进行会议录音或不能及时整理录音的记者来说特别实用。

B.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今天就日本海上保安厅在东海海域击沉、追逐可疑船只的事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C.蓝图鼓舞人心,目标催人奋进。

党的十七大吹响的激越号角,把喜悦、信心和激情传递给了每一个中国人,传递给了全世界。

D.文件明确规定一把手完不成任务的,视情节分别给予电视通报、黄牌警告、停职观效或降级免职,所在单位干部的提拔予以冻结。

4.依次填人①②③处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白莲水库是群山中的一座大型水库。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2018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2018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8—2018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018—2018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试题 2018—2018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试题
5 c 2018—2018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试题
第Ⅰ卷(36分)
一、(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湖泊/水泊梁累赘/连篇累牍押解/浑身解数
B.隆重/安土重迁拾遗/拾级而上菲薄/日薄西
c.纾难/别出机杼咀嚼/咬嚼字扛枪/力能扛鼎
D.脉搏/一脉相承屏风/屏气凝神泄露/藏头露尾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逾庖而宴桅竿力能扛鼎毁家纾难 B.哀声叹气衣砧衰鬓先斑绰约
c 水面清圆萦纡自出机杼或棹孤舟 D.诚皇诚恐箜篌茕茕孑立梵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推”可以无声,“敲”就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②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也不肯轻易把它放过。

③比如说“烟”,它的直指意义,凡是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

④蝙蝠必须几乎连续不停的发出声音,借助声呐察知周围的物体。

它们也彼此交流,也发出咔嗒声和高调的问候。

A 不免奥妙琢磨从而
B 未免奥琢磨从而
c 未免奥捉摸以便D 不免奥妙捉摸以便。

2018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十一)

2018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十一)

2018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十一)注意事项: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老师李永彩,审题老师吴鹏尧。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牛虻.(méng)窠.(kē)臼偌.(nuò)大未雨绸缪.(móu)B.蟊.(máo)贼烘焙.(péi) 禀.(bǐnɡ)赋既往不咎.(jiù)C.臧否.(pǐ) 契.(qiè)合戏谑.(xuè) 乳臭.(xiù)未干D.载.(zài)体编纂.(zuǎn) 泊.(bó)位安土重.迁(zhòng)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那样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B.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故有领土,这在历史和法理上都是清楚的。

C.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而不是急言厉色,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

D.对峙的双方情绪激动,箭拔弩张,幸亏民警及时赶到,才避免了一起暴力事件的发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批发市场就喧闹..起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B.4月以来的多轮强降水使鄱阳湖水体面积由668平方公里扩至2 370平方公里,以致..极大地改善了江豚等珍稀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C.老王一心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之对这些文物非常熟悉,给考察团汇报时,他洋洋..洒洒..地说了一个多小时。

D.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在这里,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

2018最新试题资料-高二语文下册期末测试试题

2018最新试题资料-高二语文下册期末测试试题

高二语文下册期末测试试题
5 c 2018~2018学年度语第二学期2018级期末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30分)
一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恣肆zì 欢谑xuè 荆杞qí 槛阱ǐn
B.濯淖nà 睥睨pì 气馁něi 旧醅pēi
c.剖析pā 缧绁léi 驽钝nú 渣滓zǐ
D.盘飧sōnɡ 忖度cǔn 蹙頞è 惨怛d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诡辩负荆请罪劳苦倦极有志者事竞成
B.凝滞弹冠振衣博闻强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c.温蠖毛骨耸然怀瑾握瑜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精彩略陈固陋完壁归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科学无禁区,不过并非没有科学伦理的规范。

B.有关部门对某小区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c.努力提高思想觉悟,认真学习科学化知识,对于将能否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是至关重要的。

D.气候条和地理环境尽管都极不利,登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2018学年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2018学年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2018—2018学年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题1916)是美国近代著名的作家。

他和马克吐温,也许是我国读者最熟悉的两个美国作家了。

可是两个人的结局大不一样。

马克吐温以七十五岁高龄病死在写作岗位上,实践了他的“工作是世界上最大的快乐”的信念。

杰克伦敦却在四十岁壮年之时,吞服了大量吗啡,在自己豪华的大牧场中结束了一生。

②杰克伦敦的童年是很不幸的。

他是一个在旧金出生的私生子,生父是一个占卜者。

后,母亲嫁给已经有十一个孩子的约翰伦敦,继父的境况也不好。

杰克伦敦的童年在穷苦的日子中度过。

十一岁他就外出打零工谋生,十四岁到一家罐头厂做工,每天工作十小时,得到一元钱,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干了不多久,这个十四岁刚出头的孩子借了一些钱,买了一条小船,参加到偷袭私人牡蛎场的队伍中,希望用这种手段改善穷困的处境。

偷袭中他被渔场巡逻队抓获,被罚做苦工。

不久,他放弃了“牡蛎海盗”的营生,当水手去远东。

航海生涯,增长了见识,扩大了眼界,遍地的贫困、剥削和暴力,深深地印入杰克伦敦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心灵中。

③航海归,境况并未好转。

1894年,十八岁的杰克伦敦参加了“基林军”,这是当时由平民党人领导的向华盛顿“进军”的失业者组织的一部分。

这次“进军”的领导人考克西等在华盛顿以“践踏国会草坪”被捕,进军组织亦遭取缔。

杰克伦敦在退出“进军”行列之后,又继续过流浪生活,监牢、警察局成了他常进常出的地方。

④长年的流浪没有使杰克伦敦丧失生活的信心,他强烈地追求知识,不甘于自暴自弃。

即使在飘泊无定、随时会以“流浪罪”被拘捕的困境中,书也总是他的伴侣。

1896年他二十岁时,甚至还考进了加州大学。

然而,大学的门毕竟不总是向穷困如杰克伦敦这样的人敞开的。

1897年他就被迫退学,同姐夫一起去阿拉斯加淘金。

“黄金梦”又很快破灭,身染重病回家。

⑤一条条的路走不通,一的事碰壁。

杰克伦敦萌发了写作的愿望。

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有满腔的对穷苦人的同情,在二十三岁。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文科)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文科)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2018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文科)期末考试题(含答案)5 c 江苏省宿迁市剑桥国际学校21题。

(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的言中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夫未尝深究其言之是非,见有稍异于己者,则众起而排之,此不足以论人也。

人貌之不齐,稍有巨细长短之异,遂斥之以为非人,岂不过哉!居高以临下,不至于争,为其不足与我角也。

至于才力之均敌而惟恐其不能相胜于是纷纭之辩以生是故知道者视天下之歧趋异说皆未尝出于吾道之外故其心恢然有余。

夫恢然有余,而于物无所不包,此孔子之所以大而无外也。

(节选自刘大櫆《息争》)20.刘大櫆与_____________、姚鼐并称清代“_____________”派三大家。

(2分)21.这段字主要思想是什么?(2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边城》中,天宝与傩送相约“走马路”竞争,两人唱三年零六个月的情歌给翠翠,看谁先打动翠翠。

结果当傩送开口唱歌后,天宝自知不敌而退去,翠翠在傩送的歌声里做了一夜的梦。

B.《家》中,大哥觉新,对旧制度忍让作揖,对新生活怀疑抗拒,断送了自己的人生幸福;二哥觉民,有新思想,毅然抗婚,争取了婚姻自主;三弟觉慧受新思想影响较大,早早觉醒。

c.《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一篇中篇小说。

阿Q是社会底层人物,现实处境十分悲惨,但在精神上却“常处优胜”。

他听说革命到了,十分向往,但不知去何处“投奔革命”。

D.《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告诉哈姆雷特,他是在午休时被自己的亲弟弟克劳狄斯用水银灌进了嘴巴而亡的。

但是,克劳狄斯却对哈姆雷特谎称他的父王是被一条蛇咬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高二语文下学年期末考试模拟真题作为学生一定要尽快掌握所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

接下来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二语文下学年期末考试模拟真题,希望能提高大家的成绩。

一、(12分)1.下列各句中,注音正确、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A.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灸(zhì)做奖赏。

B.同学们现在来读莎士比亚戏剧这样的精典,可能会有些隔膜(mó)。

C.国产影片在好莱坞大片压力下步履为艰,但也不断显露(lòu)生机。

D.父爱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duō)咄逼人和专横的。

2.下面语段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近年来,私家车的迅猛发展,催生了美轮美奂(A)的车贴语文(粘贴在车身上的告示语)。

一些个性张扬、以另类为时尚的年轻车主大都舍弃了“保持车距”、“小心驾驶”之类千篇一律(B)的表述,别有用心(C)地选择了“奥特曼”、“移动障碍物,请绕行”、“距离产生美”、“女司机+磨合+头一年=女魔头”等告示语,五光十色(D)、争奇斗怪。

“车贴”逐渐成为这些年轻人表达自我的新平台。

3.下面句群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A)“织围脖”是当今时尚的人群。

(B)其中的“围脖”,指的是“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织围脖”即“写微博”。

(C)与博客相比,“微博”的使用方法更简便,更迅捷。

(D)如今互联网已迅速进入“微博时代”,名人不仅热衷于“写微博”,普通人也乐于成为“微博写手”。

4.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使之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在今天这样的竞争时代,应该怎样理解“和”的精神呢????????????? 。

????????? 。

?????????????????? 。

竞争要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通过竞争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以达到“和”的境地。

①?“和”是多样性的统一。

②?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

”③?动听的音乐,美味的菜肴,都是多样性的统一。

④?“和”并不是善恶不分,是非莫辨,不是简单的混同。

A. ④②①③?????B. ④③②①???????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二、(9分)阅读下面两组对话,回答5~7题。

(甲)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我今天没有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乙)周朴园:(打量大海)你叫什么名字?鲁大海:你不要同我摆架子,难道你不知道我是谁么?周朴园: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代表。

鲁大海:对了,一点儿也不错,所以才来拜望拜望你。

周朴园:你有什么事吧?鲁大海:董事长当然知道我是为什么来的。

周朴园:(摇头)我不知道。

5.下列对选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甲语段表现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者之间的冲突。

B.乙语段表现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阶级之间的冲突。

C.甲语段括号中的文字,具体、准确地提示了周朴园和鲁侍萍对话时各自的内心情感。

D.乙语段括号中的文字,在戏剧场景的转换过程中有铺垫情节、渲染气氛的作用。

6.下列对话体现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请指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暴露了周朴园自私冷酷、奸诈多疑的真面目。

B.“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代表。

”体现了周朴园冷酷、唯利是图的本性。

C.“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表现了鲁侍萍内心软弱、逆来顺受、听天由命。

D.“你不要同我摆架子,难道你不知道我是谁么?”体现了鲁大海的坚定和不畏强暴。

7.戏剧人物的语言往往有潜台词。

下面对画线句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3分)A.周朴园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只知道矿工代表已经在复工合同上签字了。

B.周朴园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只知道矿上的工人们已经复工了。

C.周朴园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只知道你是来这儿拜望拜望我的。

D.周朴园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只知道你被蒙在鼓里,上当受骗了。

三、(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

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

王死后,人众徙去。

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会论虞常??? 论:谈论B.畔主背亲??? 畔:同“叛”C.天雨雪????? 雨: 下D. 羝乳乃得归? 乳:生子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何谓相坐????? 何:副词? 多么B.空以身膏草野? 以:介词? 凭借C.后虽欲复见我? 虽:连词? 即使D.匈奴之祸?????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10.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卫律在劝降苏武时,采取的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的方式。

B.面对卫律的劝降,苏武的表现是:“不动”“不应”“大骂”。

C.北海牧羊时生活异常艰苦,但苏武的爱国意志却历久不磨。

D.苏武的爱国心不仅感动了虞常等人,也让匈奴人对他敬若神明。

11.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②单于愈益欲降之。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12~13题。

定风波? 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2.下列对这首词中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狼狈”指同行人在雨中进退都感到困难,“不觉”意思是“不在乎”。

B.“吟啸”的意思是“吟咏长啸”,“徐行” 的意思是“慢慢地走”。

C.“轻”说明在雨中行走,拄竹杖、穿芒鞋要比骑马更加省力、快捷。

D.“风雨”二字,既指野外途中所遇自然界风雨,又暗指政治上“风雨”。

1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小序中的“已而遂晴,故作此”,看似闲笔,却是点睛之笔,与词的结尾形成自然的呼应。

B.“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抒发词人豪迈旷达的情怀。

C.“一蓑烟雨任平生”含义丰富,引人沉思,抒发了词人不受外界风云变幻干扰,坦然自信的生活态度。

D.“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既是词人面对政治“风雨”的超然态度,也是他归隐田园的具体行动。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1)谈笑间,??????????????? 。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可惜流年,忧愁风雨,??????????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3)????????????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5)?????????? ,到黄昏、点点滴滴。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6)吾所以为此者,???????????????????? 。

?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四、(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

春天里种植自己王清铭三岁的时候,他的在一个小煤窑打工的父亲因塌方被埋在土中,撒手而去。

父亲被埋葬的那天,母亲哭得声嘶力竭,他黑着脸,就是不哭。

大人就对他说,你爸过世了,再也回不来了。

他不说话,只是把头摇得像风中的小草。

他不相信那个老是用宽大的手掌抚摩他,用粗硬的胡须扎他小脸蛋的父亲,会永远消逝,像一颗不发芽的种子。

他跟母亲在房前的空地种过南瓜,一粒种子点下去,浇一些水,隔一段时间,就长出嫩叶,然后藤蔓爬满架子,最后结出很多很大的瓜。

他问母亲:把爸爸种植①进土里,什么时候再长出来呢? 母亲看着他明亮的眼睛,不忍心伤害一个孩子的心,就连声说:快了,快了,明年春天的时候。

于是,他经常坐在屋门前,眼望着后山,希望看到婆娑的树影里他的父亲正大步地走回家中。

第二年清明节时,他跟母亲去上坟,坟上的树跟他一样高了,但他的父亲还是没有从地里长出来。

他问母亲:爸爸怎么还不长出来,是不是我们没有浇水呢? 母亲的眼泪顿时流了下来,他有点明白过来了,也哭了,眼泪把整个衣襟都弄湿了。

十三岁的时候,祸不单行,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又被一场车祸吞噬了生命,他成了孤儿。

埋葬母亲的那天,天下起瓢泼大雨,但他不哭。

也不再相信娘种植进土里后,会再长出来。

十三岁的孩子没有谋生能力,邻居东凑一把米,西给一捆柴,衣服破了,有人争着拿回家缝补。

他和村里的孩子打架了,那些孩子回去肯定挨父母的打。

谁家里煮了好东西,一定要派孩子来叫他,以至于有些孩子怀疑他是父母送给别人的兄弟。

父亲就对孩子黑着脸,说:就是,就是,你以后要把他当兄弟。

十三岁的时候他在村里有了许多的兄弟姐妹,虽然村里的生活很贫困,但他的生活很幸福。

二十三岁时大学毕业,他要求分配回村里的小学任教,他的理由很简单,他要报答村人的恩情,他的学费是村里人用米和鸡蛋换来的。

他的工资除了留一点生活费,全部补贴给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孩子。

为了报恩,他娶了村里一位大字不识一个的女子,只因为这女子的母亲把家里最后一只母鸡卖了,为他凑足了学费。

恩情似山顶的天空压在他的心头,但他瘦弱的身体不是嶙峋的山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