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护理查房完整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以确保母子安全。若血压高于150/100毫米 汞柱,应接受药物治疗,降压目标为130~ 140/80~90毫米汞柱。
.
探讨问题
• 1、患者血压170-220/100-130mmHg,诊断继发 性高血压,由什么原因引起?
• 2、患者持续高血压,跌倒后情绪焦虑,如何预防 患者再次受伤?
.
问题探讨
.
病人资料
入院后血压控制欠佳,维持170-220/90130mmHg,17/7自觉头部轻胀痛,19/7早上血 压190/100mmHg,予口服长嘱降压药后(特拉 唑嗪),复查血压170/100mmHg,无自觉头晕。 09:40上厕所小便期间出现头晕,跌倒在地,致 后枕顶部头皮血肿,约4*4cm,轻疼痛。查血压 170/100mmHg,P74次/分,R20次/分,安抚患 者,嘱卧床休息,加强安全防护知识宣教,协助 生活护理。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21/1患者头 痛缓解,活动后轻头晕,情绪较焦虑。于22/7 09: 00患者要求出院返家乡治疗,予出院处理。
.
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新看点
• 降压目标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普通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值为
140/90毫米汞柱;大于65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 降压目标是150/90毫米汞柱;老年收缩期高血压 患者,若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收缩压高于 150毫米汞柱,宜低剂量用药,以免舒张压进一 步降低而诱发心肌缺血、脑梗死等问题;伴有冠 心病、心绞痛、糖尿病和慢性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的降压目标为130/80毫米汞柱;有脑出血、脑梗 病史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值为140/90毫米汞 柱。
.
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新看点
• 新指南指出,我国高血压的防治必须从儿童抓起, 从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儿童高血压的基 础。目前,我国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2~5 岁>115/75毫米汞柱;5~10岁>125/80毫米汞柱; 10~14岁>135/85毫米汞柱。
• 妊娠高血压受关注 • 确诊为妊娠高血压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正规
.
.
.
P1:知识缺乏---缺乏疾病预防、保健和 高血压用药知识。
目标:患者能掌握高血压相关知识 措施: 1、 告诉病人及家属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
法、作用与副作用,并提供书面资料 2、根据个人的工作睡眠习惯,协助病人制定服药时
间,必要时提供一个服药时间表,以便病人每天 有规律的定时服药 3、饮食宜清淡,低盐、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超 重者应控制食量。 4、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和进行蒸汽浴,避免长时间 站立 评价:病人能够讲解高血压的预防及正确用药。
(“轻度”)
90 ~99
2级高血压
160 ~179
(“中度”)
100 ~109
3级高血压
≥180
≥110
(“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 ≥160 压
<90
.
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新看点
• 新指南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高血压的 进展、降低血压、控制高血压并发症的危害,并 降低高血压的病死率。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预防高 血压的五大目标是:少吃钠盐——每人每日6克; 控制体重——体重指数<24;规律运动——每周3~ 5次,每次30分钟;低脂饮食——每人每天食用 植物油25克(半两)、肉类50~100克(1~2 两)、蔬果500克,蛋类每周5个;戒烟限酒—— 彻底戒烟,少量饮酒(每天饮酒量的上限为白酒 50毫升、葡萄酒100毫升、啤酒300毫升)。
.
P4:焦虑----与血压控制不佳有关
目标:患者情绪稳定,能够理解和讨论病情。 措施: •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高血压病相关知识。 • 2、勤巡视病人,及时解决患者所需,安抚患者情
绪,做好心理护理。 • 3、家庭支持:指导家属陪伴,关心、安慰患者。 评价:患者焦虑情绪减轻,能理解病情,配合治疗
护理。
.
合理安排运动
指导病人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选择适宜的运动方 式,中老年人应包括有氧、伸展及增强肌力的3类 运动,如:步行、慢跑、太极拳等。运动强度因 人而异,常用的运动强度指标为:运动时最大心 率达到170减去年龄,运动频率一般每周3~5次, 每次持续30~60分钟。注意劳逸结合,运动强度、 时间和频度以不出现不适反应为度,避免竞技性 和力量型运动。
.
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新看点
• 新指南强调,要用经国际标准验证的血压 计,诊室宜推荐使用水银柱血压计,家庭 自测宜使用电子血压计,并强调应用上臂 式血压计。诊室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动 态血压是目前常用的3种血压测量方式。使 用电子血压计时应注意:测定前30分钟不 要吸烟、进餐、饮咖啡和剧烈运动;测定 前,应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测2次,相隔 至少1分钟,取两次平均值。
.
心悸气短
头痛
耳鸣
临床表现
头晕
失眠
肢体麻木
.
保健指导
合理饮食 指导正确服药
合理安排运动 定期复诊
.
合理饮食
• 1、限制钠盐摄入,每天应低于6g。 • 2、保证充足的钾、钙摄入,多食绿色蔬菜、水果、
豆类食物。(油菜、芹菜、蘑菇、木耳、虾皮、 紫菜等食物含钙量较高) • 3、减少脂肪摄入,补充适量蛋白质,如蛋类、鱼 类等。 • 4、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预防便秘,因用力排便 可使收缩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 • 5、戒烟限酒。 • 6、控制体重,控制总热量摄入。
.
P2、舒适改变:头痛、头晕与血压升高 有关
目标:病人血压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少或避 免头痛 的发作。
措施: 1、减少引起或加重头痛的因素:安静、舒适环境,防止过
多干扰;头痛时卧床休息,抬高床头;避免劳累、激动、 紧张、嘈杂;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 2、指导患者改变体位缓慢,床上或床旁二便,协助生活护 理。 3、用药护理:遵医嘱规范应用降压药,监测血压变化,观 察药物不良反应。
.
指导正确服药
• 1、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用降压药物使血 压降至理想水平后,应继续服用维持量,以保证 血压相对未定。
• 2、告知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 不良反应,嘱病员必须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否 则可导致血压波动。
• 3、不能擅自突然停药,经治疗血压得到满意控制 后,可遵医嘱逐渐减少剂量,但不可突然停药, 否则可导致血压突然升高。
24小时尿:VMA 5.22mg/24h。 血常规:白细胞 14.9*10e9/L,中性粒细胞数 13.0*10e9/L; 肝功能: 总胆红素 27.9umol/L、直接胆红素 6.9umol/L、ALT 47.0U/L; 血钾 :3.01mmol/L; 空腹血糖 :4.95mmol/L。
四肢血管及腹部大血管彩超、肾上腺彩超、胸片未见异常。
• 考虑:醛固酮增多症。(血钾偏低,肾上腺CT提示增生) • 跌倒措施:1、加强巡视,做好防跌倒措施,嘱改变体位
缓慢,做至3个半分钟。2、注意药物及不良反应,特别是 特拉唑嗪(血药浓度高峰1-2h),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 无力、心悸、恶心、体位性低血压等。这些反应通常轻微, 继续治疗可自行消失,必要时可减量。 • 服药注意事项: • 1、初次服药应从睡前顿服0.5mg开始,以防止和减轻晕 厥和"首剂"效应的发生,在确定无明显不适应后,逐渐增 加剂量。停服本药数天后再服本药时,仍应从小剂量开始, 逐渐增加剂量。 2、使用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压。
高血压护理查房
.
主要内容
• 病例汇报 • 护理问题及措施 • 疾病知识 • 问题探讨
.
病人资料
• 42床aaaa,男性,32岁 • 主诉:发现血压升高2个月。 • 现病史:于2个月前体检发现血压高达180/80mmHg。无
明显的头晕、心悸、胸闷、耳鸣等不适。未接受降压药物 治疗。近1周来监测血压维持在190-200/100-110 mmHg。 16/7来诊收入院。 • 入院体查:T36.8℃,P90次/分,R20次/分, BP220/140mmHg。心前区无异常搏动,未触及震颤,心 界不大,心律齐,未闻杂音。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 • 诊断:继发性高血压 • 家史:母亲可能患高血压病。弟弟29岁左右患高血压。
• 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 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其它: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 猝死等。
.
类别
收缩压
舒张压
(mmHg ) (mmHg )
理想血压
<120
<80
正常血压
120~129
80~84
正常高值
130~139
85~89
高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
140 ~159
• 分类:(1)原发性高血压 (2)继发性高血压:肾实质性高血压、肾
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 瘤、皮质醇增多症、主动脉缩窄
.
发病原因
• 遗传因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 精神应激: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或长期环
境噪声、视觉刺激等均可引起高血压。 • 其他危险因素:肥 胖、烟酒、饮 食、年 龄
.
P5: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
目标:住院期间未发生高血压急症
• 和不必要的活动,协助生活护理。
• • ③遵医嘱给予速效降压药、镇静药及脱水剂。 • 评价:住院期间未发生高血压危象及脑血管意外等
并发症
.
健康教育相关内容
高血压概念
临床表现
发病原因
保健指导
.
高血压概念
• 定义: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140mmHg和(或) 舒张压≥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 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 变。
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 肾上腺CT示:1.左侧肾上腺稍增粗,不排除有肾上腺增生;2.胆囊结石;
3.脂肪肝。
.
病人资料
治疗:予氨氯地平、特拉唑嗪、卡托普利、硝酸甘 油等降压,疏血通改善血液循环,阿奇霉素抗感 染等对症处理。
.
护理诊断:
• 1、知识缺乏 • 2、舒适改变:头痛、头晕 • 3、有受伤危险 • 4、焦虑 • 5、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
.
病人资料
辅助检查:
卧位高血压四项:AI5.80ng/ml,AII 101.81pg/ml,PRA 4.05 ng/ml/h,AlD
124.22pg/ml.
立位高血压四项:AI 7.20ng/ml,AII 115.11 pg/ml ,PRA 4.85 ng/ml/l,
ALD 106.68 pg/ml.
效果评价:病人血压控制欠佳;头痛缓解、头晕减轻。
.
P3:有受伤的危险—与口服降压药有关
目标:避免病人受伤,患者住院期间无受伤事件发生。 措施: • 1.瞩病人头晕、视物模糊时立即就地休息,上厕
所外出时有人陪同。 •,
尤其在服药后最初几小时内,改变体位宜慢,避 免用过热的水洗澡。 . 3.指导床上或床旁二便,协助生活护理。 评价:患者住院期间跌倒1次.
.
定期复诊
根据病人的总危险分层及血压水平决定复诊时间。 低危或中危者,可1~3个月随诊1次;若为高危者, 则应至少每1个月随诊1次。
.
并发症
• 高血压危象:血压≥260mmHg,头痛、烦躁、眩 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及视力模糊
• 高血压脑病:脑水肿症状:弥漫性严重头痛、呕 吐、意识模糊、精神错乱,甚至昏迷、局灶或全 身抽搐。
.
探讨问题
• 1、患者血压170-220/100-130mmHg,诊断继发 性高血压,由什么原因引起?
• 2、患者持续高血压,跌倒后情绪焦虑,如何预防 患者再次受伤?
.
问题探讨
.
病人资料
入院后血压控制欠佳,维持170-220/90130mmHg,17/7自觉头部轻胀痛,19/7早上血 压190/100mmHg,予口服长嘱降压药后(特拉 唑嗪),复查血压170/100mmHg,无自觉头晕。 09:40上厕所小便期间出现头晕,跌倒在地,致 后枕顶部头皮血肿,约4*4cm,轻疼痛。查血压 170/100mmHg,P74次/分,R20次/分,安抚患 者,嘱卧床休息,加强安全防护知识宣教,协助 生活护理。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21/1患者头 痛缓解,活动后轻头晕,情绪较焦虑。于22/7 09: 00患者要求出院返家乡治疗,予出院处理。
.
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新看点
• 降压目标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普通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值为
140/90毫米汞柱;大于65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 降压目标是150/90毫米汞柱;老年收缩期高血压 患者,若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收缩压高于 150毫米汞柱,宜低剂量用药,以免舒张压进一 步降低而诱发心肌缺血、脑梗死等问题;伴有冠 心病、心绞痛、糖尿病和慢性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的降压目标为130/80毫米汞柱;有脑出血、脑梗 病史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值为140/90毫米汞 柱。
.
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新看点
• 新指南指出,我国高血压的防治必须从儿童抓起, 从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儿童高血压的基 础。目前,我国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2~5 岁>115/75毫米汞柱;5~10岁>125/80毫米汞柱; 10~14岁>135/85毫米汞柱。
• 妊娠高血压受关注 • 确诊为妊娠高血压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正规
.
.
.
P1:知识缺乏---缺乏疾病预防、保健和 高血压用药知识。
目标:患者能掌握高血压相关知识 措施: 1、 告诉病人及家属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
法、作用与副作用,并提供书面资料 2、根据个人的工作睡眠习惯,协助病人制定服药时
间,必要时提供一个服药时间表,以便病人每天 有规律的定时服药 3、饮食宜清淡,低盐、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超 重者应控制食量。 4、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和进行蒸汽浴,避免长时间 站立 评价:病人能够讲解高血压的预防及正确用药。
(“轻度”)
90 ~99
2级高血压
160 ~179
(“中度”)
100 ~109
3级高血压
≥180
≥110
(“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 ≥160 压
<90
.
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新看点
• 新指南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高血压的 进展、降低血压、控制高血压并发症的危害,并 降低高血压的病死率。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预防高 血压的五大目标是:少吃钠盐——每人每日6克; 控制体重——体重指数<24;规律运动——每周3~ 5次,每次30分钟;低脂饮食——每人每天食用 植物油25克(半两)、肉类50~100克(1~2 两)、蔬果500克,蛋类每周5个;戒烟限酒—— 彻底戒烟,少量饮酒(每天饮酒量的上限为白酒 50毫升、葡萄酒100毫升、啤酒300毫升)。
.
P4:焦虑----与血压控制不佳有关
目标:患者情绪稳定,能够理解和讨论病情。 措施: •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高血压病相关知识。 • 2、勤巡视病人,及时解决患者所需,安抚患者情
绪,做好心理护理。 • 3、家庭支持:指导家属陪伴,关心、安慰患者。 评价:患者焦虑情绪减轻,能理解病情,配合治疗
护理。
.
合理安排运动
指导病人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选择适宜的运动方 式,中老年人应包括有氧、伸展及增强肌力的3类 运动,如:步行、慢跑、太极拳等。运动强度因 人而异,常用的运动强度指标为:运动时最大心 率达到170减去年龄,运动频率一般每周3~5次, 每次持续30~60分钟。注意劳逸结合,运动强度、 时间和频度以不出现不适反应为度,避免竞技性 和力量型运动。
.
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新看点
• 新指南强调,要用经国际标准验证的血压 计,诊室宜推荐使用水银柱血压计,家庭 自测宜使用电子血压计,并强调应用上臂 式血压计。诊室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动 态血压是目前常用的3种血压测量方式。使 用电子血压计时应注意:测定前30分钟不 要吸烟、进餐、饮咖啡和剧烈运动;测定 前,应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测2次,相隔 至少1分钟,取两次平均值。
.
心悸气短
头痛
耳鸣
临床表现
头晕
失眠
肢体麻木
.
保健指导
合理饮食 指导正确服药
合理安排运动 定期复诊
.
合理饮食
• 1、限制钠盐摄入,每天应低于6g。 • 2、保证充足的钾、钙摄入,多食绿色蔬菜、水果、
豆类食物。(油菜、芹菜、蘑菇、木耳、虾皮、 紫菜等食物含钙量较高) • 3、减少脂肪摄入,补充适量蛋白质,如蛋类、鱼 类等。 • 4、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预防便秘,因用力排便 可使收缩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 • 5、戒烟限酒。 • 6、控制体重,控制总热量摄入。
.
P2、舒适改变:头痛、头晕与血压升高 有关
目标:病人血压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少或避 免头痛 的发作。
措施: 1、减少引起或加重头痛的因素:安静、舒适环境,防止过
多干扰;头痛时卧床休息,抬高床头;避免劳累、激动、 紧张、嘈杂;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 2、指导患者改变体位缓慢,床上或床旁二便,协助生活护 理。 3、用药护理:遵医嘱规范应用降压药,监测血压变化,观 察药物不良反应。
.
指导正确服药
• 1、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用降压药物使血 压降至理想水平后,应继续服用维持量,以保证 血压相对未定。
• 2、告知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 不良反应,嘱病员必须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否 则可导致血压波动。
• 3、不能擅自突然停药,经治疗血压得到满意控制 后,可遵医嘱逐渐减少剂量,但不可突然停药, 否则可导致血压突然升高。
24小时尿:VMA 5.22mg/24h。 血常规:白细胞 14.9*10e9/L,中性粒细胞数 13.0*10e9/L; 肝功能: 总胆红素 27.9umol/L、直接胆红素 6.9umol/L、ALT 47.0U/L; 血钾 :3.01mmol/L; 空腹血糖 :4.95mmol/L。
四肢血管及腹部大血管彩超、肾上腺彩超、胸片未见异常。
• 考虑:醛固酮增多症。(血钾偏低,肾上腺CT提示增生) • 跌倒措施:1、加强巡视,做好防跌倒措施,嘱改变体位
缓慢,做至3个半分钟。2、注意药物及不良反应,特别是 特拉唑嗪(血药浓度高峰1-2h),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 无力、心悸、恶心、体位性低血压等。这些反应通常轻微, 继续治疗可自行消失,必要时可减量。 • 服药注意事项: • 1、初次服药应从睡前顿服0.5mg开始,以防止和减轻晕 厥和"首剂"效应的发生,在确定无明显不适应后,逐渐增 加剂量。停服本药数天后再服本药时,仍应从小剂量开始, 逐渐增加剂量。 2、使用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压。
高血压护理查房
.
主要内容
• 病例汇报 • 护理问题及措施 • 疾病知识 • 问题探讨
.
病人资料
• 42床aaaa,男性,32岁 • 主诉:发现血压升高2个月。 • 现病史:于2个月前体检发现血压高达180/80mmHg。无
明显的头晕、心悸、胸闷、耳鸣等不适。未接受降压药物 治疗。近1周来监测血压维持在190-200/100-110 mmHg。 16/7来诊收入院。 • 入院体查:T36.8℃,P90次/分,R20次/分, BP220/140mmHg。心前区无异常搏动,未触及震颤,心 界不大,心律齐,未闻杂音。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 • 诊断:继发性高血压 • 家史:母亲可能患高血压病。弟弟29岁左右患高血压。
• 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 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其它: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 猝死等。
.
类别
收缩压
舒张压
(mmHg ) (mmHg )
理想血压
<120
<80
正常血压
120~129
80~84
正常高值
130~139
85~89
高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
140 ~159
• 分类:(1)原发性高血压 (2)继发性高血压:肾实质性高血压、肾
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 瘤、皮质醇增多症、主动脉缩窄
.
发病原因
• 遗传因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 精神应激: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或长期环
境噪声、视觉刺激等均可引起高血压。 • 其他危险因素:肥 胖、烟酒、饮 食、年 龄
.
P5: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
目标:住院期间未发生高血压急症
• 和不必要的活动,协助生活护理。
• • ③遵医嘱给予速效降压药、镇静药及脱水剂。 • 评价:住院期间未发生高血压危象及脑血管意外等
并发症
.
健康教育相关内容
高血压概念
临床表现
发病原因
保健指导
.
高血压概念
• 定义: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140mmHg和(或) 舒张压≥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 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 变。
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 肾上腺CT示:1.左侧肾上腺稍增粗,不排除有肾上腺增生;2.胆囊结石;
3.脂肪肝。
.
病人资料
治疗:予氨氯地平、特拉唑嗪、卡托普利、硝酸甘 油等降压,疏血通改善血液循环,阿奇霉素抗感 染等对症处理。
.
护理诊断:
• 1、知识缺乏 • 2、舒适改变:头痛、头晕 • 3、有受伤危险 • 4、焦虑 • 5、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
.
病人资料
辅助检查:
卧位高血压四项:AI5.80ng/ml,AII 101.81pg/ml,PRA 4.05 ng/ml/h,AlD
124.22pg/ml.
立位高血压四项:AI 7.20ng/ml,AII 115.11 pg/ml ,PRA 4.85 ng/ml/l,
ALD 106.68 pg/ml.
效果评价:病人血压控制欠佳;头痛缓解、头晕减轻。
.
P3:有受伤的危险—与口服降压药有关
目标:避免病人受伤,患者住院期间无受伤事件发生。 措施: • 1.瞩病人头晕、视物模糊时立即就地休息,上厕
所外出时有人陪同。 •,
尤其在服药后最初几小时内,改变体位宜慢,避 免用过热的水洗澡。 . 3.指导床上或床旁二便,协助生活护理。 评价:患者住院期间跌倒1次.
.
定期复诊
根据病人的总危险分层及血压水平决定复诊时间。 低危或中危者,可1~3个月随诊1次;若为高危者, 则应至少每1个月随诊1次。
.
并发症
• 高血压危象:血压≥260mmHg,头痛、烦躁、眩 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及视力模糊
• 高血压脑病:脑水肿症状:弥漫性严重头痛、呕 吐、意识模糊、精神错乱,甚至昏迷、局灶或全 身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