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一化学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3 S-32 Cr -52 Fe-56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处处留心皆知识。

生活中遇到下列问题,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变质 B.浓硫酸在空气中体积增大
C.铝表面形成致密的薄膜 D.食醋洗掉水垢
【答案】B
2.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
C.同体积、同密度的N2和CO2 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
【答案】A
【解析】A、由N=nN A=N A知,两种气体的质量相同,摩尔质量相同,所以所含分子数相同,且氮气和
一氧化碳都是双原子分子,所以含有的原子数相同,故A正确;B、气体体积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同温同
体积的H2和N2 ,因为压强未知,所以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同,所含分子数不一定相同,导致所
含原子数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C、同体积同密度的N2和CO2,两种气体的质量相同,N=nN A=N A 知
分子数目不相同,所含原子数不相同,故C错误;D、气体体积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因为温度未知,所以
同压同体积的N2O和CO2,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所含分子数不一定相等,导致所含原子数不
一定相等,故D错误;故选A。

3.在某强酸性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Fe2+、Cl-、NO3- B.Al3+、NH4+、OH-、NO3--
C.Na+、H+、Cl-、CO3- D.Mg2+、Ba2+、SO42-、Cl-
【答案】A
4.一定质量的铝铁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完全反应后产生3.36 L(标准状况下)气体;
用同样质量
的铝铁合金完全溶于足量的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5.6 L的气体。

该合金中铝、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1 B.2∶5 C.3∶2 D.3∶5
【答案】A
【解析】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铝和氢氧化钠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产生气
体氢气3.36L(标准状况),其物质的量==0.15mol,由方程式可知n(Al)=
n(H2)=0.15mol×=0.1mol,铁合金溶于足量的盐酸中,Fe、Al都反应产生氢气,Al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
液、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体积相等,则Fe反应生成氢气体积=5.6L-3.36L=2.24L,其物质的量==0.1mol,根据Fe+2HCl═FeCl2+H2↑可知n(Fe)=n′(H2)=0.1mol,故合金中铝、铁的物质的量之比
=0.1mol:0.1mol=1:1,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方程式计算,确定Al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体积相等是解题
关键,可以利用电子转移守恒计算计算的物质的量。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OH-+H++SO42- = BaSO4↓+2H2O
B.Ca(HCO3)2与过量Ca(OH)2溶液反应:Ca2++HCO3-+2OH- = CaCO3↓+ CO32-+2H2O
C.Na2CO3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CO32-+ CO2+ H2O = 2HCO3-
D.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H++ OH- = H2O
【答案】C
6.将等物质的量的金属Na、Mg、Al分别于100mL2mol/L的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V(已
折合成标准状况)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2.24
B.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
C.反应时,Na、Mg、Al均过量
D.曲线b为Mg与盐酸反应的图像
【答案】C
【解析】钠是活泼的金属,极易与水反应,因此钠与盐酸的反应速率最快,而镁或铝与水不反应,只能与
盐酸反应,因此a表示钠,b表示Mg,c表示Al。

根据图像可知,反应中生成的氢气体积相同,所以参加
反应的盐酸是相同,即金属再与盐酸反应时盐酸不足,金属过量。

但过量的金属钠会继续与水反应放出氢
气,所以根据方程式2Na+2HCl=2NaCl+H2↑可知钠的物质的量只能是0.1L×2mol/L=
0.2mol,则镁和铝
的物质的量也是0.2mol。

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2mol÷2=0.1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即选项A、
B、D正确,C不正确,所以答案选C。

考点:考查金属钠、镁、铝与盐酸反应的有关计算以及图像分析
7.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乙腈(CH3CN)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液体,这时向质量分数为a的乙腈水溶液中加入
等体积的水,所得溶液中乙腈的质量分数为0.4a。

若同样条件下乙腈溶液的密度为d1,水的密度为d2,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1=d2 B.d1>d2 C.d1<d2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假设溶液的体积为V,溶液混合后质量分数为=0.4a,解得:d1=d2,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
8.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CO还原Fe2O3所得到的一种黑色粉末的成分(固定装置略去)。

(已
知:Fe2+遇到K3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请回
答问題:
(1)按气流方向,各仪器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h→__________→__________→j → 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编号)
(2)证明Fe2O3己被还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小组对黑色粉末的成分提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黑色粉末的成分可能是Fe。

【猜想二】黑色粉末的成分可能是FeO。

【猜想三】黑色粉末的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并完成实验如下:
①根据实验现象,则猜想_________成立。

②研究小组又向步骤3的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发现溶液红色褪去。

可能的原因及验证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装置还有不妥之处,改进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d (3).a (4).b (5).f (6).e (7).F中的固体由红棕色变黑色,C中溶液变
浑浊。

(8).Fe3O4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 (9).三 (10).假设SCN-被Cl2氧化,向溶液
中加入KSCN溶液,若出现红色,则假设成立(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11).在整套装置的尾气出口
处,放置一燃着的酒精灯(或用导管将尾气引至C处酒精灯点燃)(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9.某厂废水中含5.00×10-3mol·L-1的Cr2O72-,其毒性较大。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变废为宝,将废水处理
得到磁性材料Cr0.5Fe1.5FeO4(Fe的化合价依次为+3、+2),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1)第①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步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步过滤得到的滤渣中主要成分除Cr(OH)3外,还有____________;
(4)欲使1L该废水中Cr2O72-的完全转化为Cr0.5Fe1.5FeO4。

理论上需要加入____FeSO4·7H2O。

【答案】(1).Cr2O72-+6Fe2++14H+==2Cr3+ +6Fe3++7H2O (2).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
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Fe(OH)3、Fe(OH)2
(4).13.9
【点睛】本题以工业废水处理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关系式计算等。

关键根据实验流程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判断发生的离子反应,也是不同的易错点和难点。

10.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的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

利用下图所
示装置(夹持仪器略去),对该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

(1)C中反应生成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

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_(填标号)。

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5)实验中准确称取10.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g 。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6)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答案】(1).CO2+Ba(OH)2=BaCO3↓+H2O (2).防止空气进入C装置(合理即给分)
(3).把生成的
CO2气体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吸收 (4).cd (5).20% (6).B中的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进入装
置C中(或其他合理答案)
影响碳酸钡质量的测定,可以提高测定准确度,故a不符合;b、滴加盐酸过快CO2,CO2来不及被吸收,
就排出装置C,滴加盐酸不宜过快,使二氧化碳吸收完全,可以提高测定准确度,故b不符合;
c、在AB
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吸收水分,不影响CO2,不能提高提高测定准确度,故c符合;d、在
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Ba(OH)2,可以吸收CO2中的HCl,影响CO2,不能提高测
定准确度,故d符合;故选:cd;(5)BaCO 3质量为3.94g,则n(BaCO3)= =0.02mol,则
n(CaCO3)=0.02mol,质量为0.02mol×100g/mol=2g,所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20%,故答
案为:20%;(6)B中的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进入装置C中,导致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测定的碳酸
钙的质量偏大,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偏高,故答案为:B中的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进入装置C 中。

【点睛】考查对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的理解及评价、化学计算、物质组成的测定等,难度较大,需要学生
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实验原理是解答的关键。

11.今有一混合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4+、Cl-、Ba2+、CO32-、SO42-、OH-,
现取三份各100 mL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每步实验均仅进行完全),根据实验内容填写相应结论:
(1)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68gNH3气体,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
(2)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

综合以上实验,原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
(3)第三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原溶液中还一定存在______,可能存在_______(若没有,两空均可不填)
【答案】(1).OH- (2).SO42 (3).CO32- (4).Ba2+ (5).Na+ (6).Cl-
Ba2+;(3)第三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与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的离子有:Cl-、CO32-、SO42-;根
据电荷守恒,正电荷为:n(+)=n(NH4+)=0.04mol;n(-)=2n(CO32-)+2n(SO42-)=0.06mol,正电荷总物质的量大
于负电荷,故原溶液中一定有Na+,至少为0.02mol;不能确定是否存在Cl-,故答案为:Na+;
Cl-。

【点睛】本题考查常见阴、阳离子的检验方法。

注意掌握常见离子的化学性质及检验方法,本题中根据电
荷守恒判断钠离子的存在为易错点,做题时需要细致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