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勘查:探槽原始地质编录(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绘制探槽展开图
的基本方法
(1)合理布置各图 面要素
探槽展开图上包括的 图面要素有:图名、比例 尺、素描图、样品分析结 果表、图例、责任栏等, 对这些图面要素应布局合 理,使图面紧凑、整齐美 观。
展开图总体布局呈矩 形,布置的各图面要素要 使各部分留有一定的间隙 (一般2-3cm),所空图 边要大于间隙,并尽量使 间隙、空边各自对称。
本次课将讲述绘制探槽展开图的步骤和方法。
下面开始讲述:
3.绘制探槽展开图 探槽展开图(素描图) 是通过测量槽壁及槽底上 的各类地质编录要素(界 线、产状、标本及样品位 置等)与基线的相对位置, 按比例缩小后描绘到坐标 纸或图纸上,得到的一张 真实地反映探槽中各种地 质现象的槽壁、槽底展开 图。 探槽素描图一般只作 一壁一底展开图,有时也 作两壁一底展开图。 探槽展开图一般在室 内使用手工和计算机绘制。
探槽一壁一底展开图 探槽两壁一底展开图
1)绘制探槽展开图的基本要求
(1)素描图比例尺
根据探槽长度和水文地质复杂程度,素
描图比例尺一般为1:50~1:200。
同一勘查区的探槽工程素描图比例尺必
须统一。垂直比例尺应与水平比例尺一致,
1:20
2
有时垂直比例尺也大于水平比例尺。
TC1- 0
1
槽壁
一般按比例缩小后宽度大于1mm的地质
A为工程起点 B为槽底实际起点
探槽工程起止点的表示方法示意图
4)作大坡度槽壁图时,槽壁图可分段垂直上下移动,形成锯齿状(槽底图仍连 续)。这时要注意各段之间的地质要素应严格吻合(下图)。
2 1
0
3 槽壁
槽底
0
10
20
30
40
50m
上下移动槽壁示意图
90°
槽底连续而槽壁上、下移动
4.绘制探槽柱状图 根据野外记录数据,换算出岩(土)层、含水层、隔水层等的真厚度,按标准岩 性符号绘出探槽柱状图。 5.室内整理工作 根据各种测量成果和样品的鉴定、测试成果对野外编录资料进行修正、补充、归 纳整理,按规定格式编制、完善必要的图表。 6.探槽原始地质编录应提交的资料 1)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 2)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 3)坑探工程采样及分析结果记录表 4)音像记录表 5)照片、音像及各种样品的实物资料 6)探槽素描图和柱状图 7)测量成果 除基点外的地层分界点、水文点、构造点等坐标资料 8)工程登记表、工程验收报告(表)、地质小结 通常,自探槽施工结束后10日内应向项目组提交探槽编录原始资料,由有关人员 审查,15日内检查修改完毕。
探槽一壁一底展开图
※绘制探槽展开图的注意事项: 1)槽底、槽壁地层产状变化的处理 具体作法如下图所示——将槽壁上岩层分界点垂直投影到槽底AB上,AB表示探槽 方位105°。含水层下部岩层走向195°,与探槽方向直交;含水层上部岩层走向185°, 与探槽方向以80°夹角斜交。如果中间没有断裂构造或角度不整合,只是由于地层产 状的局部变化引起的,那么在两测点间不同岩层产状采用逐渐过渡的方法,使上下岩 层走向逐步协调起来。同样,槽壁上岩层倾角的变化也可这样处理。
探槽方向拐弯时,展开图的绘制方法示意图
3)槽头、槽尾空白的问题 一般槽头、槽尾都有一定的坡度, 地质人员在作探槽素描图时,常把槽 底的起、止点与槽壁的交点作为工程 的起、止点(下图中的B、D点);而测 量人员往往把槽口某角顶作为工程的 起、止点(下图中的A、C点)。为了防 止混乱,这两个表示方法均应在图上 分别注明。工程起、止点(A、C)在水 平面上投影(A′、C′)与槽底的实际 起、止点(B、D)间有一段距离,作空 白处理,并在文字记录中注明“O~ ××米为槽头”。
1~1.5cm
F1
槽底
长方形,其宽度一般为1~
1.5cm;若遇特殊情况,需 绘另一槽壁时,应投绘在
南 壁 1′ 2
槽底的下方。
槽壁、槽底位置示意图
(3)尽量将工程的北东、东、南东端置于图的右端。 (4)保证素描图的真实性 作图时,应根据地质体的形态(如透镜状、波状、分枝状等)特征勾绘,保持 素描图中地质体的形态与实际吻合。
探槽一壁一底展开图
(5)绘槽底图(槽底素描) 槽底素描一般采用以壁投底的方法,作槽底水平投影图,通常画在槽壁剖面图的 下方。其方法是:先在槽壁剖面图的下方画一水平线,并据槽底的宽度作一条与之相 平行的线;然后将槽壁两端点及槽壁底界上的岩层、含水层、隔水层分界点和断层点、 采样点等垂直投影于水平线上;再按岩层走向绘出分层界线并填绘岩性符号、按断层 走向绘出断层等,即绘出了槽底剖面图(下图)。 (6)清图 将手工绘制好的探槽展开图,要求在MAPGIS平台上整理转绘成清图。
体均应勾绘到素描图上;有特殊意义的地质 现象虽小于1mm,也应放大表示 。
比 例尺1:100
特殊地质现象放大素描示意图
(2)槽壁、槽底位置
地形线
3
槽壁图一般绘于素描
图的上方、槽底图绘于素 TC3-0
北壁
2′
1
浮土
基岩
描图的下方、槽底与槽壁
之间应留1cm以上间隔(以
>1cm
便标注产状、样号等);
槽底按正投影绘成等宽的
3.4坑探工程原始地质编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槽原始地质编录(二)
前课回顾
上次课我们主要讲述了探槽原始地质编录中野外编录步骤和方法, 请问某同学:“槽形三线”是什么?在野外需要测定哪几个数据来确 定它们?
课程引入
通过对探槽的野外原始地质编录,我们把获得的原始数据及文字 资料记录在“探槽原始地质记录表”中。回到室内后,据此我们就可 以绘制探槽展开图了。
槽底、槽壁地层产状变化的处理示意图
2)当探槽拐弯时,展开图的绘制 探槽拐弯即方位角发生变化时,则以拐弯处为界,分段素描;槽壁在拐弯处划一 铅垂线,标出探槽方位,而槽底按实际延伸方向划出(如下图)。采用此法时,应注 意以下两点: ①槽壁出露上、下岩层的真倾角相同,但由于方位的改变而使槽壁表现出的视倾角 发生了改变。 ②以壁投底时,将拐弯后的槽壁底界上的拐弯点、分层界线点和槽壁底部端点,垂 直投影到拐弯前槽底方向的延长线上。如下图所示——aa′和bb′垂直于AB的延长线 BC,取Ba″和Bb″分别等于Ba′和Bb′。
(2)绘制基点、基线 以图上确定的第一条基线的0号基点为起点(为使作图和检查方便,尽量将编录起 点放于5mm或1cm方格线上;基点位置画2mm直径的园圈、园心加点,下同),用测出的 坡度角在坐标纸上画出基线并按比例尺确定基线在图上的长度,第一条基线的终点为 基点1。
(3)绘制槽形 根据“探槽原始记录表”中记录的数据并在基线上找出槽形特征点和基岩起伏特 征点后,按比例尺截取点上距、点下距及基岩深度,并将相同性质的点连接起来,即 绘出地表线(槽顶线)、基岩线、槽底线,构成了槽壁轮廓。 (4)定分层界线及构造点、水文点 在基线上定出分层界线及构造点或水文点位置,用伪倾角画在图上,按图例填上 岩性、标明产状和采样点等,即绘制出探槽一壁剖面图(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