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的CT、MR比较分析
联合应用CT、MRI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

达 ,何 翠 菊 ,刘 凡 , 罗 汀
。
。 。
0
薯。
[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Ms T 摘要] c 和MR增强扫描在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鉴 I
腺 炎 患 者 5 例 。所 有 患 者 在 手 术 或 随 访 前 均 同 时 行M S T MR i 扫 描 。 由 6 C 及 I  ̄强
Re e v d 2 b 2 0; c p e 0 J 01 c i e 6 Fe 01 Ac e t d 2 ul2 0
A bs r t 0 bicie T v laetev le o mbn d a p i t n o h n e t ac e t : o e a t h au f o ie p l ai f n a c d v u c c o e
.
篡 蓑
璺 r 值。 . .
蓊
M I 扫描 合 用 胰 癌 慢 腺 的 别 上, 有 出 临 R 增强 联 应 在 腺 与 性胰 炎 鉴 诊断 具 突 的 床
[ 关键词] 胰腺癌;慢性胰腺炎;多层螺旋c ;MR;增强扫描 T I
文 标 码: 献 识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 if r nta a no i t e n pa r a i a c ra hr n c fe e i l di g ssbe w e nc e tc c n e nd c o i 罗娅红 , 于韬 , , 联 合应 用CT ̄ pa c e ttsby e a e s a i fbo h C T n RI 王洋 等. n r a ii nh nc d c nn ng o t a dM MR 增强 扫描鉴别 诊断胰 腺癌 与慢性 I
D e rm e fM e i a m a e Lion n n e o p tl She ya g,1 0 pa t nto d c lI g , a i g Ca c rH s ia , n n 0 42, i 1 Chna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慢性胰腺炎(CP):是指由于各种不同病因引起胰腺 组织和功能的持续性损害,其病理特征为胰腺纤维化。
临床主要症状:反复发作的上腹疼痛,胰腺外分泌功
能不全,可合并有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胰腺实质钙
化、胰管结石,胰腺假性囊肿形成。
(1)常见病因:酗酒与CP关系密切;胆道系统疾病可 能是其病因之一。
⑥如上述方法无效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内镜治疗:
CP的内镜治疗主要用于胰管减压,缓解胰性疼痛、
提高生活质量。有胰管结石者,可切开取石;并发胰
腺假性囊肿者可作内镜下的引流术或置入胰管支架。
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分为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 急诊手术适应证:假性囊肿出现并发症时,如感染、 破裂及出血。
80%。声像图表现主要有胰实质回声增强、主胰管狭窄或不
规则扩张及分支胰管扩张、胰管结石、假性囊肿等。
影像诊断: (4) CT/MRI检查: CT显示胰腺增大或缩小、轮廓不规则、
胰腺钙化、胰管不规则扩张或胰周胰腺假性囊肿等改变。
MRI对CP的诊断价值与CT相似,但对钙化和结石逊于CT。
(5) ERCP/MRCP检查:是诊断CP的重要依据。轻度:胰管 侧支扩张/阻塞(超过3个) ,主胰管正常;中度:主胰管狭窄 及扩张;重度CP:主胰管阻塞,狭窄,钙化,有假性囊肿形成。
②患者应限制脂肪摄入并提供高蛋白饮食。
伴糖尿病的患者的治疗: 按糖尿病处理原则处理。
疼痛的治疗: ①一般治疗:戒酒、控制饮食。
②止痛药物:抗胆碱能药物,疼痛严重者可用麻醉镇痛药。
③抑制胰酶分泌:胰酶制剂替代治疗、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H2受体拮抗剂或质 子泵抑制剂。
慢性胰腺炎的CT诊断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 . 1病例 资料 总结20年 l月至20年 l月 ,经C 检查 的慢性胰腺炎3例 ,男 07 1 09 1 T 8 性 l例 ,女 性2例 ,年龄2 ̄ 4 ,平均4岁 。2 例有慢性胆 管系统 炎 7 1 4 7岁 3 4 症病 史,其 中1例伴胆 管系统结石 ,l例 曾做过胆囊 或胆总管结石 手 4 7 术 ,8 逆行胆管造 影定位共 同管 过长 。l例 有长期酗酒 病史 。3 胰 例 7 例 管结石并 发慢性胰腺炎 。2 例有急性 胰腺炎史 。2 例无确切病 因 。临床
采用美 国G 9 0Q i 型全 身C 机 。扫描范 围包括肝顶 至胰腺钩 E 80 u k c T
突下方。层 厚为5 1c -0m,窗宽20 u 5H 。检查 前 口服2 一 % 影葡胺混 ・3泛
浊液或饮水50 L 0 m ,使 胃和十二 指肠 充盈对 比剂 。全部 病例均 行增强 扫描 。扫描条件 :10V、10 a s 2k 7m 、2。
胞萎缩 , 体规律性 结构消 失 ,被纤维 和脂肪组织取 代 ,胰 岛组 织也 腺 遭破坏 ;由于结缔组 织增生及 纤维化 ,胰 管系统有狭 窄及扩 张,有 的
有胰腺囊 肿形成 ,扩 张的胰管腔 内有粘稠 液体或胰管 结石 ,结石常 形 成 于胰管 分为 内,胰 管主干结石 少见。整 个病 灶内部 弥漫性钙化非 常
中国医药指 南 2 1 年 1 第 8 第 1 00 月 卷 期
G i C ia d i ,au r 2 1 , o. N . u e f h Me i n J a 0 0 V 1 , o1 do n ce n y 8
临床 研究 I 5 8
占5 %,与 大脑 脚 ,间脑 ,中 脑 导水 管 灰 质 病 有 关 ,偏 瘫 占 2 %, 5 过 去认 为 T B O S没有 明显 的运 动异常 ,近 年来 也有 报道 T B O S以运 动 障碍 居多 ,考 虑与 大脑 后动 脉近 端深穿 支梗 死 致大脑 脚水 平锥 体 束 损害有 关 。
慢性胰腺炎影像学诊断价值

0 ) ERCP( 7 5 ) CT( 8 6 ) US( 4 1 )n tei gn t o so 、 8. % 、 6 . 、 6 . i h ma ig meh d fCP. n lso RCP a d ERCP we et e Co cu in M n r h
维普资讯
・
33 2 7 ・
实用医技杂志 20 0 6年 l O月第 1 卷第 l ( 3 9期 半月刊 ) J MT一Oco e.2 0 ,Vo. 3 No 1 ( e mo tl) P , tbr 0 6 11 , . 9 S mi nhy
慢 胰 炎 影 像iv siaet esg ic n eo gn t o si h ig o i o h o i p n ra is CP) sr c : jci e tg t h inf a c fi v n i ma igmeh d nteda n ss fc rnc a ce tt ( i .
XI ANG , U e— n FAN , ANG u r n Li H W ido g, YiW Xi— o g,ZH ANG Sha — i o b n,L0U i g wu M n-
( n g n nr lH op t lo h n h n h n h n。 a g o g5 8 j C i a Lo g a g Ce ta s ia f S e z e S e z e Gu n d n 1 1 6, h n )
Me h d v la e t er s l ft e i g n t o s o 4 c s s d a n s d wi r n c P n r a i s Th ma i g to s To e a u t h e u t o h ma i g me h d f6 a e i g o e t Ch o i a c e tt . e i g n s h i
探讨联合应用CT、MRI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

的胰 腺癌 与慢性胰腺 炎患者作 为研究对象 ,在术 前或随访前对 所有患 者 均 同时进行MS C T 和 MR I 增强扫 描鉴别 。所有 患者 中 ,胰腺癌 患者 共5 6 例 ,其 中 ,胰头癌 患者3 8 例 ,胰腺体部 癌患者 l 8 例 ,男性2 9 例, 女性 2 7 例 ,年龄 为3 5 - 8 1 岁 ,平 均年龄为 ( 6 2 . 8 ±5 . 4 )岁 l慢性 胰腺
中图分类号:R 7 3 5 . 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5 )2 3 - 0 0 4 9 - 0 2
胰腺癌 及慢性胰 腺炎均 属于胰腺 的常见疾病 ,胰腺癌 属于消 化道 肿瘤 ,其恶性程 度极高 ,预后较差 ,术后复 发率也较 高 ,生存率 低 ,
析,组间通过t 检验,结果由百分比 ( %)构成,当l <0 . 0 5 为显著
性差异 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2 . 1胰腺病变 的影像 学特征 表现 :本 次研究对 象 中 ,胰腺癌 患者共 5 6 例 ,胰头 癌患 者3 8 例 ,胰腺 体部 癌患者 1 8 例 ,慢性 胰腺 炎患 者共4 4
其 发病率呈 显著 的逐年上 升趋势 】 。慢性胰 腺炎 的发病原 因和机 制相
脉注入1 0 0 m L 碘海醇进行三期增强扫描 ,静注速度为3 . 5 m L / s 。MR J 增 强扫描 : 所 有患者于 检查前进行 禁食 、禁水 ,均进行横 断位呼 吸触发 快速 自 旋 回波T 2 WI 抑脂序列扫描 ,扫描参数 :T R / T E=8 5 . 7 m s / 8 7 . 5 ms , 层 厚为7 - 9 m m,间隔约为 1 m m,激励次数为3 次 ;二维快速扰相梯度 回波序列T 1 WI 及抑脂T l wI 扫描,扫描参数 : " I R O  ̄ = 1 7 5 - 2 2 0 m s / 4 . 5 m s , 翻转角为8 0 。 ,层厚 为7 - 8 m m,间 隔约 为1 mm,动态增 强前后脂肪 抑 制F L A S H T WI 扫描 。采 用高压注 射器 从肘静 脉注入对 比剂 1 5 mL G d — D T P A 进行 三期增强扫描 ,静注速度 为2 . 5 - 3 . 0 m L / s 。 1 . 3鉴别特 征 :收集 整理所有 患者 的C T 和MR I 平扫 、增强扫描 影像 资
慢性胰腺炎的CT、MR比较

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C 与MR P T C 检查慢性 胰腺炎患者 的鉴别诊 断上的
腺 炎患者 的C 与MP P T C 进行研究分析 ,现报道如 下 1资料 与方 法
( gec eoac ai ,MR )技术有着 优秀的软组织分辨率 , mant snnem g g ir i n I 能 够清晰 的对 胰腺 的正常解 剖结构与病 变进行 显示 ”,特别 是针对轻 型 或者早 期的慢性 胰腺炎 以及胰 腺功能 的评 估 ,MR 已经展 现出了很 大 的优势 。笔者针对 本 院2 1年 1月 至2 1年6 00 0 0 1 月确诊 的2例慢 性胰 6
中 图分 类号 :R 7 56
文献标 识 码 :B
文章编 号 :17 - 14 (0 2 1- 16 0 6 1 8 9 2 1) 3 0 4 - 2
慢性 胰腺 炎是一 种胰 腺的常 见病症 ,在 过去 经常使 用C T、超 声 来 进行 诊断 ,近些 年来 伴 随着磁共 振 ( a nt eo ac ,MR) m g ei rsnn e c 软 硬 件 设备 的进 展 ,使 得 使 用于 检 测 腹部 变 为 可 能 。磁 共 振成 像
的研究 [ . 医 院感 染杂 志,061() 3 —4. J 中华 ] 2 0,65: 95 1 5
龚梅 等 报 道 ,用 洁芙 柔消 毒凝 胶 进行 手消 毒达 到 了 I 类环 境
消 毒标 准。根据 结果 ,两种 外科手 消毒方法 的合格 率均为 10 ,但 0%
慢性胰腺 炎的C 、M 比较 T R
建议 使 用擦 搓 法 ,它 有 以下优 点 :①可 以减少 我 们 的工 作 量 ,不
采用S S . P S 0 1 统计软 件进行统计 学处理 ,两 组样本均数 比较进 行 1
胰腺炎的CT及MRI解剖

MRI
胰腺局限性增大,该处轮廓不规则。 T1WI上肿瘤呈稍低于胰腺和肝脏信号。 T2WI上肿瘤信号稍高。肿瘤内坏死区呈 低T1高T2信号。 l 胰胆管梗阻性扩张时,管道呈低T1高T2 信号。
l
鉴别诊断
l
慢性胰腺炎:1、胰腺癌更易引起胰腺邻 近血管受到侵犯或被包埋。2、胰腺癌较 早即可能出现肝、腹膜后转移。
胰腺的影像学观察与分析
MRI l T1WI和T2WI上,胰腺为均匀的较低信号 结构,与肝的信号相似。流空信号的脾 静脉勾画出胰腺的后缘。腹膜后高信号 的脂肪描绘出胰腺的前缘。
l
A:SE序列T1WI,门脉前为胰腺;B:SE序列T1WI脂肪抑制;C:SE序列T2WI
急性胰腺炎
临床与病理
临床表现
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T及MRI表现
CT
胰腺局部改变:胰腺肿大,胰腺密度正 常或轻度下降,密度均匀或不均 l 胰周改变:胰腺边缘模糊,邻近的肾前 筋膜增厚,胰周积液,假性囊肿形成。 l 强化扫描:胰腺均匀强化,坏死区不强 化。
l
MRI
l
胰腺肿大,轮廓不清。水肿使T1和T2延 长。出血使T1缩短,T2延长。
A:SE序列T1WI脂肪抑制 B:动态增强
慢性胰腺炎
临床与病理
临床表现
中上腹痛,饮酒或饱餐后诱导或加重; l 体重减轻 l 胰腺功能不全
l
病理
l
胰腺纤维化,质地变硬,体积缩小,正 常小叶结构消失 腺体萎缩胰岛组织破 坏。
CT及MRI表现
CT表现
l l
无阳性发现,占16%,
胰腺局部改变:体积正常、缩小或增大; 胰腺管扩张;沿胰管分布的斑点状致密 影(结石和钙化),胰管可扩张。 l 假性囊肿:壁厚,可钙化,有强化。
胰腺CT、MRI诊断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4月2021/4/122021/4/122021/4/124/12/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4/122021/4/12Apr il 12,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4/122021/4/122021/4/122021/4/12
低信号,增强后清晰;T2WI:囊性高信号 钙化,无信号,难识别
慢性胰腺炎,胰腺实质钙化
慢性胰腺炎,胰腺实质钙化
胰腺假性囊肿
胰腺假性囊肿
胰腺癌
临床与病理
胰腺肿瘤约70%发生于胰腺头部,多导致胆 管梗阻
多见于40~60岁男性 临床表现:进行性阻塞性黄疽、疼痛和上腹
深部肿块等。
胰腺癌
急性胰腺炎
临床与病理:
是最常见的胰腺疾病,其病因主要由胆系疾病或饮 酒所引发
临床:起病急,发热,恶心,呕吐,腹胀,上腹部 持续性剧烈疼痛,严重者可有休克。血尿淀粉酶升 高,WBC升高
病理分型:
急性间质性(水肿性)胰腺炎:仅显示胰腺水肿 和细胞浸润,胰腺体积增大,胰腺内散在少数小 的局灶性坏死,胰腺周围脂肪轻度皂化)
胰腺检查方法
CT
检查胰腺病变的首选方法 检查前空腹5~6h 检查前30min口服2%泛影葡胺500ml,上床前即刻
口服500ml 取仰卧位 3~5mm的层厚和层间距(薄层) 动态增强扫描
MRI
T1WI,T2WI,脂肪抑制技术 MRCP
正常胰腺CT、MR表现
CT表现 带状,横跨于腰1、2前,胰尾位置高,胰头钩 突最低 由头向尾变细,头、体、尾垂直径线为3、2.5和 2cm 实质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后密度均匀增高 前方肠系膜上动、静脉,外侧十二指肠降段, 下方为十二指肠水平段 脾静脉沿胰腺体尾部后缘走行,是识别胰腺的 标志 胰管位于胰腺前部,不显示或表现为细线状低 密度影
胰的CT与MRI诊断

胰的CT与MRI诊断CT可显示胰腺的大小、形状、密度和结构,易于区分实体性与囊性病变,是检查胰腺病变首选方法之一。
(一)CT检查方法检查前口服1.5%泛影葡胺300~500ml,以显示肠管,可避免将肠管影误认为胰腺增大或肿瘤,而十二指肠显影有助于勾划出胰头的轮廓,确定胰头是否增大。
通常先作平扫,然后作增强扫描,可更好地显示胰及其病变。
邻近的脾静脉和其他血管显影也对判断胰腺有助。
(二)正常CT表现在横断面上,胰腺呈凸向腹侧的带状影,自胰头至胰尾逐渐细小。
胰腺实质密度均匀,略低于脾。
随年龄的增长,腺组织脂肪变性趋于明显,则密度低且不均匀,常呈羽毛状。
钩突是胰头部最低部分,表现为胰头部向肠系膜上静脉后方的楔形突出。
脾形脉沿胰腺后缘走行。
是识别胰腺的重要指标。
胰管位于胰腺的前半部,常不显示或显示为2~4mm大小的低密度影。
增强扫描胰腺密度均匀增高。
由于胰尾位置高于胰头,常需连续几个层面才能观察全部胰腺(图3-17)。
图4-3-17 正常胰腺CT解剖示意图目前认为MRI对胰腺的诊断价值不如CT。
所使用的检查方法和措施与检查肝大致相同。
在T1WI和T2WI上,胰腺表现为均匀的较低信号结构,与肝的信号相似。
其背侧的脾静脉由于流空效应呈现为无信号血管影,勾划出胰腺的后缘,可作为识别胰腺的标志。
腹膜后脂肪组织显示为高信号,描绘出胰腺的前缘。
十二指肠内液体常表现为较高信号。
MRI对胰腺疾病的诊断原则与CT相似。
1.急性胰腺炎 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较大价值,峄了解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很有帮助。
急性胰腺炎的典型表现是胰腺增大,密度稍减低。
上述表现大多是弥漫性的,但也可只限于胰腺的某一部分。
胰腺周围常有炎性渗出,导致胰腺轮廓不清,左肾筋膜增厚。
渗出较多时胰腺可形成明显的液体潴留,呈现多个水样密度囊性低密度区,多在网膜囊、肾前间隙等处。
胰腺内也可有积液。
液体潴留被纤维囊包围即形成假囊肿。
水肿型(或浆液-渗出型)胰腺炎病变程度较轻,胰腺的低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时胰腺实质均匀增强。
胰头慢性胰腺炎的多层CT分析

假性囊肿 的形成也是胰 头慢性胰腺 炎较特 征性表现 , 这
得到大多数学 者 的 共识 , 为假 性囊 肿是 积 液末 能 及时 吸 因
收, 被纤维组 织粘连包裹所致 ; 可发生在 胰头 内或胰头周 围 , 本 组中有 5例 出现假性 囊肿 , 以小囊 肿多 见 , 因为囊 壁无 上
胰 头慢性胰腺炎 是指 各种 致病 因素 造成 的胰 腺局部 慢 性进 展性炎症 , 致 胰腺 实质 和胰管 组织 的不 可逆 性损 害, 导 并伴有不 同程度 的胰 腺外 分泌或 内分 泌功能 障碍[ ; 1 致病 因 素包括 长期酗酒 , 种原 因所致 胰腺 管 的阻塞 等 ; 各 因此 我们
但在本组病 例 中, 1例病 灶在 动脉 期仅 轻度强 化 , 有 强化 程 度低 于周 围正常胰 腺组 织 , 形成 密度 差 , 而且周 围不伴有 假 性囊肿 , 术前我们误 诊 为胰 头癌 。回顾 性 分析 , 我们 认 为病 变既有其特殊性 , 因为病 理结 果显示 病灶 内腺 泡萎 缩 , 纤维
ca c r ts1 . I , 9 , 0 1 3 12 . hr t i c ] AR 1 8 1 :3 — 37 aes [ i 9 7 2 [ ] E n B W io b C C r iP nr t s d go s c s fao 4 t ' , h em . h n a e i : i ns , l s ctn e ̄ t D o c c at a i a i i i i a wg ec ed l ̄ t J . a r n ro 2 0 ,2 :8 — n I nt v o d1 e id e m s ] G so t o  ̄,0 1 l 6 2 [ tee l o
慢性胰腺炎的CT诊断

慢性胰腺炎的CT诊断摘要為提高对慢性胰腺炎的CT诊断水平,根据被临床证实的30例慢性胰腺炎的CT资料,对CT征象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发现慢性胰腺炎表现多样,主要应与胰腺癌鉴别。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断层摄影术CT资料与方法本组慢性胰腺炎患者30例,男24例,女6例,发病年龄30~76岁,病程6个月~10年,其中10例有明确的急性胰腺炎病史,主要症状与体征:间断性上腹疼痛,消瘦,脂肪泻,急性发作时表现为急性胰腺炎症状类似,剧烈腹痛,常伴恶心,厌油等。
检查方法:采用GE螺旋CT扫描机。
全部病例均进行了平扫,10例进行团注增强扫描,层厚5mm,间距5mm。
结果慢性胰腺炎的胰内异常CT表现:①病变区体积:慢性胰腺炎病变区体积增大20例,其中弥漫性增大6例,局限性增大8例,正常大小4例,萎缩20例。
②病变区的密度:平扫时,病变可呈等、低、低与等混杂和高密度的钙化灶,显示钙化灶20例,占炎组总例数67%(20/30),特别是弥漫、分散、沿胰管走向分布的钙化具有特征性,是慢性胰腺炎的重要诊断依据。
③胰管扩张与胰腺囊肿:显示胰管扩张10例,其中可见扩张胰管贯通病变8例;显示胰腺假性囊肿6例。
慢性胰腺炎的胰外异常CT表现:①胰周脂肪层模糊15例。
②肝内、外胆管扩张:肝内胆管扩张4例,肝外胆管扩张3例。
③胆囊炎20例,表现胆囊壁增厚、毛糙。
④肾前筋膜增厚15例,左侧10例,双侧5例。
讨论慢性胰腺炎最常见的原因是胆道疾病及酒精中毒,其他原因可有遗传性、结石、肿瘤、纤维化等引起胰腺分泌液引流不畅,造成胰腺局部、节段或弥漫性的慢性炎症,少部分患者有急性胰腺炎病史,这种炎症反复发展,胰腺的组织结构受到破坏,常有不同程度的腺体萎缩或胰管变形,有部分或广泛的纤维化、钙化及假性囊肿形成,胰腺的分泌功能呈逐渐衰退状态,慢性胰腺炎的改变可能为局灶性的、阶段性或弥漫性的,这种形态和功能上的损害都是不可逆的。
近年来慢性胰腺炎发病率不断增高,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断改进,大大提高了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
慢性胰腺炎的CT报告书写技巧与提示

慢性胰腺炎的CT报告书写技巧与提示慢性胰腺炎 1 【临床线索】慢性胰腺炎可由反复发作的急性胰腺炎迁延而成,并与胆石症及胆管炎症有关。
另有流行病学资料报道,该病也与长期大量饮酒有着密切关系。
临床表现有中上腹部疼痛等非特异性症状%另外患者多存在胰腺功能不全表现。
2 【检查方法】平扫、增强扫描。
3 【CT征象】①胰腺缩小或增大,也可完全正常。
②胰腺增大可以是弥漫性增大,也可以是局限性增大。
轮廓可以不规则,此时与肿瘤难以鉴别。
晚期慢性胰腺炎可致胰腺萎缩、变小。
③胰腺钙化,呈结节状、斑点状、条状或星状,沿着胰腺管分布,为慢性胰腺炎较为可靠的征象。
④胰管扩张,典型者呈串珠样改变,整个胰腺管及其分支呈不规则扩张。
慢性胰腺炎的胰管扩张程度常轻于胰腺癌,而管腔更不规则。
扩张的胰管内有时可见结石。
⑤胰内、胰周假性囊肿或积液,胰周筋膜增厚,邻近血管受累(如假性动脉瘤形成和阻塞性静脉曲张)。
⑥慢性胰腺炎炎性肿块及假性囊肿可压迫胆总管下端,导致胆管扩张。
4 【报告范例】报告书写:平扫显示胰腺形态不规则,胰腺内见多发钙化影,沿胰管分布。
胰腺边缘见囊性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后囊性低密度不强化。
腹膜后淋巴结未见增大(图1。
图1慢性胰腺炎(A)(B)5 【报告技巧与提示】部分慢性胰腺炎表现为局限性隆起增大。
由于该慢性炎症主要病理变化是腺体纤维化,因此在增强扫描中病灶的强化程度要低于正常胰腺实质,与胰腺癌CT表现类似而难以鉴别。
对于以局限性增大为主要表现的病例,需提示进一步MRI平扫增强扫描甚至穿刺活检。
另外,由于慢性胰腺炎进展为胰腺癌的风险相对较高,对于可明确诊断慢性胰腺炎的病例,也需提示其定期复查。
【读书笔记】急慢性胰腺炎CT分析

【读书笔记】急慢性胰腺炎CT分析读者信息: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人民医院初艳龙所读书籍:《消化系统CT诊断》原著主编:林晓珠、唐磊一、急性胰腺炎1.临床概述胰腺炎为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胰酶活化后的胰腺炎性病变,胆石症和暴饮暴食是最常见的原因,血、尿淀粉酶及血清脂肪酶升高。
形态学分为:间质水肿型和坏死型(包括胰腺实质的坏死和胰周脂肪的坏死)。
2.CT表现①胰腺肿胀、渗出,胰腺密度减低、强化减弱,坏死型可见胰腺实质低密度灶或不强化,胰周脂肪坏死表现为胰周渗液内不均匀的低密度,可合并胸腔积液、盆腔积液、胰周脏器水肿。
②急性胰腺炎并发症:胰周积液超过4周不能完全吸收,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包裹形成假性囊肿。
3.急性胰腺炎的CT严重度指数①将CT分级(A-E级)和增强CT胰腺坏死程度相结合得到CTSI,并且依此分为3个等级:I级为0-3分,Ⅱ级为4-6分,Ⅲ级为7-10分。
②Balthazar分级:A正常胰腺:0分;B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1分;C胰腺密度不均匀伴胰腺边缘模糊及条状脂肪信号:2分;D胰腺周围积液:3分;E至少两个部位的积液且边界不清或至少一处积液或胰腺内含有气体:4分;③胰腺坏死CT评分:0分没有坏死;2分胰腺坏死小于30%;4分胰腺坏死为30%-50%;6分胰腺坏死大于50%。
二、慢性胰腺炎1.临床概述本病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胰腺间质纤维化、实质萎缩、钙化或胰管结石形成,最终导致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受损,我国最常见的是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后。
2.CT表现①大部分表现为胰腺萎缩;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发病时可表现为胰腺肿胀,治疗后缩小。
②胰腺实质内钙化灶、胰管多发结石。
③胰管扩张伴狭窄交替出现,呈串珠样改变;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胰管主要表现为狭窄。
④弥漫性胰腺炎胰腺整体强化减弱;局灶性胰腺炎表现为进行性强化。
⑤慢性胰腺炎并发症:最常见为假性囊肿,其他有假性动脉瘤、脾静脉栓塞、胰腺癌。
3.鉴别诊断①局灶性慢性胰腺炎需与胰腺癌鉴别:胰腺癌病灶大多表现为乏血供,肿瘤上游胰管以扩张改变为主,一般不合并狭窄。
慢性胰腺炎诊断标准

慢性胰腺炎诊断标准
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包括腹痛,黄疸,腹部肿胀,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
临床诊断慢性胰腺炎基本上通过腹部超声,CT,MRI,内镜
检查等影像学检查获得。
以下是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a) 临床表现: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包括腹痛,黄疸,腹部肿胀,
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
b) 血清检查:常用的血清检查如脂蛋白甲酮(TKP),胰蛋白酶(PEP),α-胰肽酶(α-amylase),胆碱酯酶(CEA),胰腺素(INS),珠蛋白(CA19-9)等都可以表明慢性胰腺炎可能性。
c)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内镜等)是确定慢性
胰腺炎的重要检查项目,可以检测到胰腺萎缩,肿瘤,胆囊结石,胰腺炎
性病变等。
d) 病理组织检查:病理组织检查是病理学实验室的微生物细胞学检查,其目的是为了确定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
总之,由于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因此,最好的诊断标准
应该是综合使用以上检查方法,以便确诊慢性胰腺炎。
5种胰腺炎的CT鉴别诊断,一表总结

5种胰腺炎的CT鉴别诊断,一表总结胰腺炎是一种生活当中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在一些节假日期间更容易发生,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死亡。
而在医院对胰腺炎进行诊断的过程当中,医生通常会选择使用CT获取图像来判断胰腺炎的类型。
那么,不同类型的胰腺炎究竟在CT图像上有着怎样的区别呢?什么是胰腺炎?胰腺炎是一种在人体胰腺组织发生的炎症类疾病,但与其他由外界因素感染所形成的炎症不同,胰腺炎这一疾病通常都是由于胰腺分泌的胰液当中含有的胰蛋白酶对胰腺本身形成了自我消化而引发的,此外也有因为自身免疫因素引发了促炎症性反应,进而导致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逐渐增加而引发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对于人们而言。
胰腺炎这一疾病发病不仅难以预料,而且还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尤其是急性胰腺炎一旦未能得到及时治疗甚至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
因此,只有对胰腺炎这一疾病加强了解和重视,并且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更好的远离胰腺炎这一疾病的影响。
胰腺炎的危害上文提到,胰腺炎这一疾病的发生有可能致人死亡,这可不是在开玩笑哦!作为一种在人体内部出现的炎症疾病,胰腺炎不仅会导致患者胰腺的破损,更会因此使胰腺分泌产生的胰液在人体内部发生直接的扩散,从而使更多的器官在胰液的消化作用下呗逐渐的溶解,进而使患者因为器官受损而遭受巨大的痛苦,有时甚至还会因此而死亡;另外,胰腺炎这一疾病的产生还会引发多种类型的并发症,比如假性囊肿、医源性腹水、胸腔积液、假性动脉瘤以及呼吸窘迫综合症等,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恶化成为胰腺癌,进而使患者的生命面临更加严重的威胁。
5种胰腺炎的CT表现1.急性单纯性胰腺炎在使用CT对胰腺炎患者的检查过程当中,如果患者发生的是急性单纯性胰腺炎,就会在CT检测结果当中展现出相对明显的特征:这种胰腺炎的主要特征是患者胰腺周围的脂肪发生水肿,一般会导致胰腺发生轻度的肿大,但有时也会呈现出正常的大小;同时,这类胰腺炎与其他胰腺炎还有明显的区别,那就是患者胰腺的沟回能够呈现出正常的状态,同时也不存在胰腺坏死、胰腺出血、胰腺钙化、胰周包膜等现象,同时患者的胰管也会表现出正常的状态。
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在慢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

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在慢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分析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在慢性胰腺炎中的价值。
方法:选用2020年3月-2022年3月40例确诊慢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40例确诊胰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采用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比较两组影像学特征指标。
结果:观察组胰腺增大、周围组织血管侵犯及周围淋巴结肿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灶囊肿、病灶内钙化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在慢性胰腺炎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在诊断中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CT;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慢性胰腺炎;影像学特征慢性胰腺炎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症状隐匿,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诊断有很多相似之处,胰腺主干周围肿瘤和体内细胞的生长是胰腺癌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导管周围浸润[1]。
我国胰腺炎发病率逐年增加,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功能组织发生不可逆变化引起的疾病,有过度饮酒、暴饮暴食和高脂血症等症状,慢性胰腺炎会损害患者的消化系统,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由于癌症和胰腺炎一些症状有重叠,所以在诊断和鉴别上存在一些问题,而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提高了诊断水平,用于识别患者胰腺大小、形态、周围组织、血流等,从而提高诊断胰腺癌和胰腺炎的准确性。
基于此,本文对2020年3月-2022年3月40例确诊慢性胰腺炎与40例胰腺癌进行分析,研究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资料选用2020年3月-2022年3月40例确诊慢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40例确诊胰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
观察组与对照组男女比例为:男23/24,女17/16,年龄比较为32-67/31-67岁,平均年龄(42.67±3.16)/(42.37±3.01)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意义(P>0.05),可比。
1.2方法对患者采用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CT扫描前要求患者至少要禁食约12h,检查前1h就开始口服800-1000mL左右水,使患者十二指肠得以充盈,首先对患者胰腺区予以平扫,增强扫描给予患者碘海醇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326)前臂静脉高压注射100mL,注射流速保持在mL/s左右,注射后延迟扫描时间为24-30s、35-45s、60-70s。
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

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胰腺疾病,主要由于胰腺组织的炎症引起。
影像学是诊断和评估胰腺炎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以便供参考。
一、病因分类根据病因的不同,胰腺炎可以分为两类,即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
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影像学表现。
⒈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多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CT表现: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主要为胰腺增大、密度增高,并伴有周围炎性浸润。
此外,还可见到胆总管扩张、胆管结石、胆囊炎等。
(2)MRI表现:MRI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可以显示胰腺的结构和病变的范围。
MRI的优势是无辐射,适合儿童和孕妇。
(3)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显示胰腺的形态和大小,并可观察到胰腺内的液体积聚和囊肿形成。
⒉慢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慢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较为复杂,常常伴随有胆囊疾病和胆管疾病。
以下是慢性胰腺炎的常见影像学表现:(1)CT表现:慢性胰腺炎的CT表现包括胰腺体积缩小、密度减低、胰管扩张等。
此外,还可见到胰腺内的钙化灶和胰腺囊肿。
(2)MRI表现:MRI对于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可以显示胰腺的结构和病变范围。
(3)内镜超声:内镜超声是一种新型的影像学方法,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胰腺的病变,并且可进行活检。
二、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阅附件。
附件1:急性胰腺炎CT图像附件2:慢性胰腺炎MRI图像附件3:内镜超声图像三、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急性胰腺炎:指由于胰腺组织的急性炎症导致的一种胰腺疾病。
⒉慢性胰腺炎:指由于胰腺组织的长期炎症引起的一种胰腺疾病。
⒊ CT(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影像学方法,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可以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获取人体组织的三维图像。
⒋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无辐射的影像学方法,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对人体组织进行成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解剖信息。
慢性胰腺炎的CT诊断分型及其对鉴别诊断的意义

慢性胰腺炎的CT诊断分型及其对鉴别诊断的意义
胡雪灵
【期刊名称】《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年(卷),期】2006(015)003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 CT表现特征,试图就其不同 CT表现进行分型并探讨分型的意义.方法 59例慢性胰腺炎,男 43例,女 16例,平均年龄 40岁.36例有急性胰腺炎病史.常规上腹部 CT平扫加增强,重点观察胰腺及病灶的大小、形态、密度等.结果 27例(46%)表现为全胰腺萎缩型,均伴有不同程度胰实质钙化;13例(22%)表现为单发囊肿型伴囊壁不定型钙化;7例为多发囊肿型(12%)表现为胰腺及其周围多发假性囊肿;7例(12%)表现为单纯胰管扩张型;5例(8%)为肿块型,表现为局限性胰腺软组织样肿块,边缘清楚.结论慢性胰腺炎的 CT表现可分为萎缩型、单发囊肿型、多发囊肿型、胰管扩张型和肿块型 5型,CT诊断的分型对鉴别诊断及其病因的分析有一定的意义.
【总页数】3页(P124-126)
【作者】胡雪灵
【作者单位】317300,浙江省仙居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R5
【相关文献】
1.慢性胰腺炎的CT诊断分型及其对鉴别诊断的意义 [J], 张冬云;赵新宇
2.慢性胰腺炎的CT诊断分型及其鉴别诊断的意义 [J], 吕超颖
3.联合应用CT、MRI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J], 高俊田
4.联合应用CT、MRI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效果分析 [J], 孙彦
5.胰腺癌合并慢性胰腺炎与慢性胰腺炎CT鉴别诊断探讨 [J], 陈欣;赵建农;张小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胰腺炎的CT、MR比较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慢性胰腺炎的ct及mr表现。
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5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给予ct、mri增强扫描,观察并分析其影像学征象。
结果:慢性胰腺炎患者胰腺肿块部位相对于周围胰腺组织成等信号或等密度,肿块边界不清。
门静脉期呈等密度,胰腺期呈低密度强化,肿块边界清晰。
mr显示胰腺t1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 呈低信号或混杂信号,胰腺期呈低信号强化,肿块边界清晰,门静脉期与延迟后期呈等信号。
mr诊断准确率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t与mr增强扫描对诊断慢性胰腺炎均有较高的准确性,而mr对胰腺病变信号差别显示效果更好。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ctmr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87-02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迁延性胰腺炎症,胰腺发生形态改变与功能异常往往是不可逆性的[1]。
慢性胰腺炎患者胰腺发生的组织学改变主要有钙化、纤维化、胰腺腺体萎缩,或胰腺局部肿大,后者常被误诊为胰腺肿瘤[2]。
因此,采用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慢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对治疗并改善患者胰腺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5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比较了ct与mr
影像特征,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5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龄37~66岁,平均年龄为49.3岁。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探查,组织或细胞病理确诊为慢性胰腺炎。
1.2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胰腺ct平扫与增强扫描。
使用美国ge lightspeed螺旋ct扫描仪。
患者在检查前8h禁食,检查前1h口服1000ml温水,在检查时再口服500ml温水。
对无禁忌症的患者在检查前10min进行20mg 654-2肌肉注射,以降低胃十二指肠的蠕动。
首先,对患者进行胰腺平扫,扫描范围自肝叶顶向下。
完成后再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100ml非离子型对比剂欧乃派克,注射速度为3ml/s。
注射后35s~40s进行胰腺期增强扫描,60s~70s进行门静脉期增强扫描。
层厚为5mm,螺距为1∶1。
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平扫与增强扫描。
使用美国ge signal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设备。
患者在检查前给予禁食,禁水。
采用fset2wi抑脂序列扫描,设置参数为tr/te=85.7ms/87.5ms,层厚7mm,间隔1mm;2d fspgr t1wi抑脂序列扫描,设置参数为
tr/te=170~210ms/4.5ms,层厚7mm,间隔1mm;并进行动态增强扫描。
使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15ml对比剂gd-dtpa,注射速度为2.5ml/s。
注射后30s进行胰腺期增强扫描,60s进行门静脉期增强
扫描,90s进行延迟期扫描。
观察并对比ct与mr图像的衰减值,信号强度,胰腺肿块情况,胰管扩张与钙化情况。
统计并比较ct与mr对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慢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像学表现,42例(93.33%)患者胰腺肿块部位相对于周围胰腺组织成等信号或等密度,肿块边界不清。
37例(82.22%)患者胰腺在ct平扫与门静脉期增强扫描呈现等密度,而在胰腺期增强扫描呈现低密度强化,且肿块边界清晰。
mr检查显示,慢性胰腺炎患者胰腺t1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或混杂信号,胰腺期动态增强显示低信号强化,肿块边界清晰,门静脉期与延迟后期呈现等信号。
比较ct与mr对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显示,mr诊断准确率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胰腺炎患者病理改变可有囊性变、纤维化,与胰腺癌常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因此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3]。
近年来,ct 与mr影像学检查技术发展迅速,在胰腺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
本文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5例慢性
胰腺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比较了ct与mr 影像特征。
研究结果显示,慢性胰腺炎患者胰腺肿块部位相对于周围胰腺组织成等信号或等密度,肿块边界不清。
门静脉期呈等密度,胰腺期呈低密度强化,肿块边界清晰。
mr显示胰腺t1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或混杂信号,胰腺期呈低信号强化,肿块边界清晰,门静脉期与延迟后期呈等信号。
mr诊断准确率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慢性胰腺炎肿块在ct与mr增强扫描图像上可呈现不同的强化形式,其主要原因为胰腺肿块组织与周围组织纤维化程度不同。
ct与mr增强扫描对诊断慢性胰腺炎均有较高的准确性,而mr对胰腺病变信号差别显示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梁国义.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机械阻塞原因的慢性胰腺炎73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2,33:130
[2]曹晖.9例胰头部肿块型胰腺炎ct误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8):74
[3]杨坤兴,杨世勇,席鹏程,等.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误诊为胰腺癌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6):8938-8939 [4]杨勇,徐健,魏梦绮,等.16例慢性胰腺炎误诊为胰腺癌ct 征象分析及文献回顾[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1):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