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教程毛概第八章统筹区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统筹区域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邓⼩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个重⼤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
邓⼩平在1988年提出了"两个⼤局"的思想:沿海地区要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的⼴⼤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个事关⼤局的问题。
内地要顾全这个⼤局。
反过来,发展到⼀定的时候,⼜要求沿海拿出更多⼒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局。
在20世纪末达到⼩康⽔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沿海地区和内地的协调发展问题。
邓⼩平"两个⼤局"思想对于解决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是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理论依据。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是指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发展基础和潜⼒,按照发挥⽐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民⽣活⽔平差距趋向缩⼩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新时期新阶段,缩⼩区域发展差距的的基本⽬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具体举措:(1)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推进西部⼤开发,全⾯振兴东北地区等⽼⼯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2)加强国⼟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
(3)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带动⼒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
(4)加⼤对⾰命⽼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度。
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
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开放和⾃主创新中的重要作⽤。
(5)⾛中国特⾊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地、功能完善、以⼤带⼩的原则,促进⼤中⼩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
以增强综合承载能⼒为重点,以特⼤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