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二节 成人非学历教育 一 农村成人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浦东新区成人教育志
(1993-2010)
作者:姚天德
第二节成人非学历教育
根据国务院批转《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成人教育的主要
任务是:岗位培训、文化基础教育、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五个方面,因此成人非学历教育是成人教育的主体。

从浦东新区的实际来看,更是如此:1992年原川沙
1993地区成人非学历教育入学总数达20.41万人次,占入学总数21.14万人次的96.55%。

(2)
年新区建立后,当年入学总数为22.3万人次(不包括市属企业,下同),除了0.8万人次的学历教育外,非学历教育仍然占到96.41%以上。

其中岗位培训9.7万人次,文化基础教育
尽管随着新区对中、0.9万人次,继续教育0.7万人次,社会文化生活教育10.2万人次。

(3)
高级人才需求的增长,成人参加学历教育的人数也急剧增加,如到了1997年,接受学历教
育的总数已经达到了5万人次,但接受非学历教育的仍达24万人次,占82.75%。

(86)随着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非学历教育的发展更为迅速。

1998-1999两年内参加市民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总数就达2.2万多人次;2000年参加外语类学习的有57616人,职技类125618人,艺术类29720人,仅社会文化生活类教育就达到了165756人,比1999年净
增4万多人次,占入学总数的33.8%,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本区劳动者的素质。

(87)随着社区教育的开展,统计范围与口径的变化,2001年起入学人数大幅增长,当年入
2002年,达到72.75万学总数达68.35万人(即人次,下同),比上年增长39.40%。

(5)
人,又比上年增长6.43%。

2003年更是达到了159.98万人,同比增长119.9%。

其中,直
(6)
属校1.53万人,各主管局7.30万人,街道42.15万人,各镇成人学校(以下简称成校)44.43万人,社会力量办学60.72万人,企业和开发区3.85万人。

到了2007年,各类成人教
(88)
育的入学总数更是达到了204.62万人,占280.3万居民总数的73%。

2008年成人教育学
(89)
习人数超过211万人次。

以上数据中,除少量的学历教育外,绝大多数是非学历教育。

(90)
一农村成人教育
1、综述
据1993年6月统计,全区30个乡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有建筑面积13794.6m²,平
均每校有59.82m²;并具备了各项基本教学设施。

专职教职工108人,平均每校3.6人。

有164个村的教学基地面积7584m²,办学面达51%。

300人以上的乡(镇)企业111个,在76个企业中建有教学点,教学基地面积5254m²,办学面达68.5%。

全县共配有405名乡镇企业公司的办学干部,377名村办学干部。

30个乡镇入学总数为46670人次。

到年底,农村
(91)
成校的硬件建设有了新发展:城镇、高桥、东沟乡成校配置了计算机房;洋泾、张江、畅园、北蔡等一批乡镇成校购置了计算机;洋泾乡成校配置了语音室、人口教育专用教室;蔡路乡成校配置供厨工和宾馆服务培训用的专用设施;东沟乡等成校添置了英文打字机。

高东乡成
校改造校舍,杨园乡成校的新校舍已投入使用,7所成校有了阶梯教室。

(92)1995年9月12—13日上海市教委、成教委、农委对浦东新区成人教育进行了综合评估。

评估组认为,浦东新区成教事业兴旺发达,1995年办班4735个,学员总数达267348人;教育资源丰富,教育部门直属学校校舍平均面积3222平方米,乡(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平均712平方米,共拥有教学用电脑335台;理论研究硕果累累,当年有3篇论文获市
级科研奖。

(93)
1995年制定了新区农村地区各类人才培养规划,要求到2000年,农村地区专门人才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达到8%,全员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1.5—2年,使45岁以下从业人员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与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从现在的1:4上升为1:2,乡镇企业
为使规划落到实处,1997年9月—12月,在各镇自技术工人中中级工比例不低于20%。

(94)
查的基础上,新区成人教育小组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全区28个镇实施《规划》的情况作了专项检查。

检查结果表明:28个镇相继成立了《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或确定相关组织负责此项工作,并先后以政府发文形式下达了本镇的“九五”人才培养规划。

各镇通过多种学习形式提高管理干部的学历层次,全区镇中层以上干部大专学历达标率达到或超过80%的镇达三分之一以上。

作为各镇成人培养基地的镇成人学校的建设得到了普遍的发展,全区镇成人学校建筑面积平均达到926.78平方米,比1996年增加107.81平方米,班子和师资得到加强,28所镇成校有专职教师65人,具有大专以上合格学历的占52.3%;参加培训学习的人数1997年达到104760人次,不少镇成校在扩大培训规模的同时不断调整结构,使成人高、
为确保“九五”人才培养中等学历教育的比例从1995年的1:3提高到1997年的1:2。

(95)
规划的完成,1999年4月中旬,成教领导小组组织各镇分管镇长进行交流汇报,与有关职
能部门一起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要求。

(96)
在制订与实施新区农村地区“九五”人才培养规划的同时,根据国家教委关于有计划地
建立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要求,新区于1995年确定外高桥、蔡路、花木、钦洋四镇开展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的创建工作,为此当年区、乡(镇)共
到1996年,4校校舍面积共达7583平方米,校均1895投入38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

(97)
平方米,比国家教委规定标准高395平方米;各校都配建了电脑教室,外高桥镇成校有61台电脑,成为市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办公室指定的考核点。

蔡路、钦洋2镇成校分别有汽车技能操作维修系列设备和多功能厅音视系统设备,教学仪器设备达到了经济发达地区示范校
的标准。

4校年培训16226人次,校均4000人次,超过规定标准3倍。

(98)1997年浦东新区成教办把组织镇级成校的视导和推动市级示范性乡镇成校的创建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组织实施。

4月16日,在钦洋镇成校召开了示范性乡镇成校建设研讨会。

从6月起到12月,对高桥、黄楼、合庆、严桥、杨思等5所镇成校进行视导,(99)
并于9月完成对蔡路、钦洋两镇示范性乡镇成校的创建工作进行区级评估。

新区蔡路镇成校被市教委确定为市级示范性乡镇成校首轮评估的试点单位,在1997年10月23—25日率先接受市教委组织的专家组评估,为全市的评估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经验。

1998年6月10
(100)
日,浦东新区蔡路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钦洋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被市教委命名为
上海市示范性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

(101)
2008年市教委启动了镇成校的标准化建设,高桥镇成人学校在1994年,被国家教委命名为全国先进乡镇成人学校
的基础上,于12月19日通过了市教委委托的专家组关于标
(102)
准化建设的调研与评估。

(103)
开展燎原计划项目培训是新区农村成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区、市二级领导对此都十分重视。

1997年7月2日,市教委燎原办主任俞恭庆等领导专程到新区了解燎原计划实施到1998年,蔡路、三林、钦洋、杨园、龚路、黄楼、孙桥、北蔡等8个燎原计划
情况。

(104)
1999年又新增了示范镇的工作不断深化,全年参加25个燎原项目培训的有4052人次。

(105)
六团、高桥、东沟、机场、唐镇5个燎原计划示范镇,使燎原计划示范镇达13家,全年4854
从1999年起,根据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特点,突人次参加了32个燎原项目的培训。

(106)
破燎原计划只搞农副业项目的框框,开始在企业中引进管理类项目。

钦洋镇上海隆申气体制造总厂,通过燎原项目《成本目标管理法》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使该厂主要产品乙炔气的直接和间接成本明显下降,市场占有率上升。

1999年销售收入2850万元,利润58万元,比1998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该项目在年内已通过有市燎原办专家参与的评估,属全市首例。

到2000年新区实施了43个燎原计划项目,参加项目培训的总数达到6642
人次。

(107)自2001年
(108)
起新区成教办或主管局教育处每年都对各镇成校组织实施的燎原计
划项目进行检查评选,对其中的优秀项目给予相应的奖励,并一直持续到2008年。

(109)
推行“绿色证书工程”是我国农业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大举措,原川沙县于1991年率先在洋泾乡试点,全市第1号“绿证”就由该乡高庙四队队长徐芳获得,并被评为全国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标兵。

1995年新区提出了《关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意见》,将绿色证书培训和农村基层干部、党员实用技术培训有机结合,使新区的两证培训呈现出起点高、适应性
强、范围广的特点。

(110)
1996年新区“绿色证书”培训达475名,创历年纪录;同时向三林
等镇和畜牧业发展,突破了空白点,到1997年共培训了1270名。

(111)
至1998年底,有2794人获得绿色证书,其中包括619名回乡初高中毕业生;1341人获农村基层干部、党员实用
技术证书;并对获得“绿证”的农民落实有关配套政策(如评技术职称等)。

(112)
仅1997年新区就有636名获证人员获得了相应的农民技术职称(其中初级471名,技师164名,高级技师1名),并给予一定的职称津贴。

1999年还对110名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进行了培训,并取得了绿色证书;六团等镇已基本达到了每20户有一名“绿证”获得者的要求,这对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为推进新区农业向现代化都市型农业发展作出了
重要贡献。

(110)
新区农村成人成人教育的发展,也受到了新区领导的重视与关注。

1997年10月7日上午,新区党工委书记周禹鹏,新区城区党工委书记顾国籁、副书记盛朝林等领导,在花木镇党政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花木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

该校是镇政府为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土地置换的办法,投资600多万,1997年6月竣工并交付使用的,同时又投入70万,装备了电脑房、阶梯教室、空调等配套设施,在硬件设施上,基本达到了创建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的标准。

周禹鹏书记等一行新区领导,参观了学校的电脑房等教学设施,对镇党委政府舍得智力投资,建造高标准的成人学校进行了很高的评价,对一个镇拥有这样一所成人学校表示赞许。

同时对今后成人学校的工作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一流的基地设施,要发挥
一流的功能;要加强管理,更好地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113)
2006年2月4日上午,新区区委副书记张国洪、人大副主任岳勇在花木镇党委书记李志林陪同下到花木镇成人学校,听取学校工作的汇报后,又视察了学校多媒体和计算机教室等,并向学校全体教职员工
拜晚年,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教学相长。

(114)
2、农民中专
浦东新区农民中等专业学校前身是川沙县农民中等专业学校,创建于1984年1月7日,
是上海市首批立案的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之一。

新区建立后是新区农发局直属的一所中等
(115)
专业学校,经过改扩建已成为一所拥有花园式校区、集新区农村党校、团校、乡镇工业培训中心等多所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的功能于一体,同时又与市园林学校和市电大等单位挂钩联合办学,充分发挥了学校资源和农字头办学的政策优势,使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新区农村的农业培训,主要依托浦东新区农民中等专业学校进行。

该校在以往开展各种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民教育。

到1997年取得了新进展:一是完善了组织领导。

1995年起将绿色证书培训和农村基层干部、党员实用技术培训二者结合起来,并建立了召开有关部门联席会议进行协调的制度,下设“绿证办公室”,负责两证培训的具体事务。

各镇先后建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并及时调整和充实了成员。

二是落实了培训基地。

浦东新区乡镇干部培训中心挂牌于农民中专,使其培训功能进一步扩大。

三是增加了专业项目。

绿证培训从种植专业增加到园艺、水产、畜牧、农机等专业,并通过各种途径解决了教材等具体问题。

四是拓宽了办学路子。

除正规的绿证培训外,还进行各种短期实用技术培训,开展《会计电算化》教育和举办“现代农业研讨班”。

五是扩大了事业规模。

全年举办绿证培训5个专业11个班,取证506 人,还有465人取得了“基层干部党员实用技术证书”;参加短期
同时新区乡镇企业干部培训中心从1998年8月起,开展了历培训的有4900多人次等。

(116)
时近一年的农村集体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培训的动员组织和实施工作,全区共有839名农集专技人员参加了7个专业初、中两个级别的培训学习,其中中级489名,初级350名。


后有720名参加了考核,518人合格,合格率为参训人数的61.74%。

(117)
新区农工委于1999年在农民中专建立了新区农村党校、团校后,大力开展干部培训工作。

仅上半年就有近千名干部参加了该校组织的不同层次与要求的培训。

其中有22位文教镇长、435名村和居委的党支部书记、300名农村团干部和60位农口事业单位的党政领导和
来自机场等4个镇的150多名中青年骨干,有效地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的素质。

(118)到2001年学生总数达1360多人,其中:中专350多人;大专900多人。

此外,还有7
到了2003年,个行业的农村技术职称晋升考试培训,参加学习的总量达近万人(次)。

(119)
全年各类教育培训总量达19970人次,其中各类党员、干部培训班29个1954人次;再就业培训有绿化、蔬菜、保洁、水电、电子商务、叉车驾驶和流水线操作等7个工种的培训班31期,1025名学员领到了市劳动局颁发的技能证书,另有3058人参加了各种非正规就业的公共课程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43期9979人,以及农村专技人员职称考试、绿化项目经理、预算员、施工负责人培训11期1066人,信息技术类培训5期185人;大、中专学历教育也有较大发展,通过与相关大、中专院、校联合办学的方式,实现了多赢:目
前在校的大专生1430名,本科生245名,中专生1028人(内有全日制中专学生有797名)。

新区农民中专(包括农村党校、乡镇企业培训中心)已成为浦东农口的核心教育基地。

(120)
3、镇成人学校
1992年底,原川沙地区有城镇、城厢镇等共29所乡镇成校
(121)。

1993年浦东新区建立时,将原上海县的三林乡划入后,浦东农村地区共有30所乡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

随着新区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后经撤乡建镇和多次街镇行政区划的变动,新区到2006年时成为11成人学校,具体变更情况见下表:
浦东新区乡、镇、街道成人学校撤、并、更名一览表
年份1993-1994 1995-1996 1997 1998-1999 2000 2001-2004 2005 2006-2009
乡镇街道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
城厢镇川沙镇
川沙镇川沙镇
川沙镇川沙镇
川沙新镇川沙新镇城镇乡东城镇
六团乡六团镇六团镇六团镇
黄楼乡黄楼镇黄楼镇黄楼镇
施湾乡施湾镇施湾镇
机场镇机场镇机场镇
江镇乡江镇江镇
合庆乡合庆镇合庆镇合庆镇
合庆镇合庆镇合庆镇合庆镇蔡路乡蔡路镇蔡路镇蔡路镇
高桥镇高桥镇高桥镇
高桥镇
高桥镇高桥镇高桥镇高桥镇高桥乡外高桥镇外高桥镇
凌桥乡凌桥镇凌桥镇凌桥镇
三林乡三林镇三林镇三林镇
三林镇三林镇三林镇三林镇杨思镇①
杨思镇杨思镇杨思镇
杨思乡
北蔡乡北蔡镇北蔡镇北蔡镇北蔡镇
北蔡镇北蔡镇北蔡镇六里乡六里镇六里镇六里镇六里镇
东沟乡
东沟镇东沟镇东沟镇东沟镇高行镇高行镇高行镇高南乡
杨园乡杨园镇杨园镇杨园镇
高东镇高东镇高东镇高东镇高东乡高东镇高东镇高东镇
龚路乡龚路镇龚路镇龚路镇
曹路镇曹路镇曹路镇曹路镇顾路乡顾路镇顾路镇顾路镇
金桥乡金桥镇金桥镇金桥镇
金桥镇金桥镇金桥镇金桥镇张桥乡张桥镇张桥镇张桥镇
张江乡张江镇张江镇张江镇张江镇
张江镇张江镇张江镇孙桥乡孙桥镇孙桥镇孙桥镇孙桥镇
唐镇乡唐镇唐镇唐镇
唐镇唐镇唐镇唐镇
王港乡王港镇王港镇王港镇
花木乡花木镇花木镇花木镇
花木镇
花木镇花木镇花木街道②严桥乡严桥镇严桥镇严桥镇
洋泾乡钦洋镇钦洋镇钦洋镇钦洋镇
校数30 29 28 27-26 18 13 12 11
说明:①杨思镇原未建立镇成校,1995年杨思乡与杨思镇撤二建一,成立新杨思镇后,原杨思乡成校更名为
杨思镇成人学校。

②2006年花木撤镇建立街道,镇成校也成为街道成人学校。

本表乡镇撤并资料来源:浦东新区年鉴1994-2010相关材料。

随着新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也在探索中前进。

2000年各镇成校的入
2001年,配合镇的撤并,调整管理体制,使撤并后组建的镇成人学学总数达97501人。

(122)
校正常运转,积极参与农村社区教育,张江、北蔡等部分镇的学习化社区创建工作启动。

5个“燎原计划”示范镇的8个重点项目通过专家组评审。

8个镇的成人学校通过上挂横联等
2002年,形式,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助学工作,拓展办学空间,促进农村成教稳定发展。

(123)
13所镇成校进一步拓宽办学思路,把发展社区教育作为新的增长点。

镇成校入学总数达
到2003年,完成了镇成校单独列编,为有教师编制的专职24.78万人次,是历年之最。

(124)
人员开设养老金专户。

13所镇成校校舍建筑面积达2.05万平方米,教室152个,计算机667台。

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指导农民就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随着农村社区教育的
(125)
发展,接受教育培训的总数迅速增加,据对12所街镇成人(社区)学校办学情况的统计,2005年入学总数为148137人次,2006年为168112人次,平均每校分别为1.23万人次和到2009年,仅各镇成校就培训农村劳动力5498名,其中1797人获上岗证
1.4万人次。

(126)
书,3601人获各类等级工证书。

全年各镇完成信息化培训2930人。

(127)
4、部分镇成人(社区)学校简介
高桥镇成人(社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
现址:江东路1380弄110号。

高桥镇成校建于1987年11月24日,
(128)
1995年高桥乡更名为外高桥镇,1998年高桥镇与外高桥镇合并建立新的高桥镇,同年9月原高桥镇成校与外高桥镇成校合并建立新的高桥镇成校(有花山路校区和小浜路校区)。

校长由分管教育的副镇长担任,常务副校长郭丽英(社发局系统教师编制)。

2000年原高桥镇与凌桥镇合并建立新的高桥镇,2002年9月,原高桥镇成校与凌桥镇成校合并建立新的高桥镇成校(有花山路、小浜路和凌桥三个校区)。

2003年5月成立高桥镇社区学校,社区学校与成人学校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2008年12月,学校在原浦东新区率先通过了上海市乡镇成人学校标准化建设验收。

2009年除指导帮助村居办学外,全年入学总数2479人次,其中有联办的高等学历教育10个班,351人,高复班、会计证、办公自动化、老年书画等非学历长班12个,313人,千村万户信息化培训等短训班9个,1228人次,各
类讲座5个,587人次。

建校以来,在不同历史阶段,围绕党政中心工作,根据镇(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开展了文化双补、紧缺人才培训、成人中、高等学历教育、岗位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社会文化生活教育等各类教育培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并获得了多项荣誉。

1989年1月,被上海市教育局评为“乡镇成人学校办学成绩显著单位”;1992年11月,被市政府教卫办、市成教委评为“上海市成人教育先进集体”;1994年11月,学校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学校”;1995年11月25日上海市副市长、浦东新区管委会主任赵启正同志亲临学校视察,并题词“外高桥成人学校为城乡一体化作贡献”。

2000年10月,学校被评为《九十年代上海紧缺人才培训工程》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先进考点。

近年来,高桥镇成人(社区)学校在开展社区教育、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工作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特别是2005年开始,高桥镇成立了社区教育办公室(在社区学校办公),重点抓好对基层村市民学校的指导、服务和管理。

2006年,高桥镇被列为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镇,学校先后组织开展了四项市级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社区教育(特别是村市民学校办学工作)的发展,促进了学习型社区的创建。

2009年,高桥镇被评为上海市学习型社区创建单位。

同年,社区学校组织开发的《浦东高桥地区历史文化》课程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

2010年,社区学校的市级实验项目《居村委社区教育教学点建设》
被评为上海市社区教育优秀实验项目。

(129)
合庆镇成人(社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
浦东新区建立后,1995年撤乡建镇;
合庆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创建于1986年7月。

(130)
2000年,合庆镇和蔡路镇合并,两镇成校也合并成新的合庆镇成校,并迁入现址:东川公路7136号。

2003年又加挂了镇社区学校校牌。

学校由合庆镇人民政府主办,区社发局主管,成为面向社区全体公民的、从事非营利性教育学习活动的教育机构。

校长由分管教育的副镇长担任,常务副校长徐明洁(社发局系统教师编制)。

学校占地面积9亩,校舍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建有9个标准教室,配置有100多座的多功能教室和32台计算机的电脑房。

学校树立“立足社区谋发展,全心全意做服务”的办学理念,开展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学习活动,并发挥对35所村(市)民学校的指导服务等功能。

原蔡路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于1998年6月,被上海市教委命名为上海市示范
近年来,学校还获得了上海市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优性乡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

(101)
秀培训点、浦东新区镇成校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以及浦东新
区职工技能比武竞赛三等奖、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优秀组织奖、浦东新区社区教育展演二等奖等奖项。

近年来成校每年技能培训总人数近千人,为合庆镇劳动力就业开创了良好的前景。

2009年共有1234名学员参加培训,1089名学员通过了职业资格考试,获得了等级证书和上岗证书。

同时秉承“促进终身教育,提升本镇居民综合素质”的工作目标,每年围绕镇中心工作开设近20个项目的讲座,20门左右文化休闲、体育健身、人文知识等方面的长班课程,利用35
所村(市)民学校这个平台送教上门,年培训总量达2.6万人次。

(131)
唐镇成人(社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
2002年,王港镇与唐镇合并,建立新唐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成立于1985年10月,
(132)
的唐镇,二镇成校也随之合并,现在唐镇唐兴路495号。

2003年4月,唐镇社区学校在镇成人学校基础上挂牌,以“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模式运行。

学校不仅拥有能适应不同规模需要的大、中、小教室,镇文广服务中心,东方信息苑等还为其提供电脑培训室、放映室、图书阅览室、信息苑、健身房等共享资源。

该校还接受政府委托,对镇域内19所村(市)民学校进行业务指导与工作考核。

学校适应“发展新市镇,建设新唐镇”的需要,以“为新农村、新市镇建设服务”为学宗旨;以让社区居民“思想跟上时代的脉搏,技能满足就业的需要,工作适应形势的发展,生活变得充实与美好”为工作的目标。

开展了“分人群、分层次、按需求”的各类成人(社区)教育,逐步形成了职业技能培训、新市民素质教育、推进镇、村(居)委二级载体建设等地域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效。

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培的人数从2005年的317人到2009年的1981人,连续三年名列新区第一,多次获“优秀组织奖”。

学校与镇各部门条线合作,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搭建诸如“文明星期六”、“全民终身学习周”、“阳光讲坛”等平台,吸引更多的新市民参与到各类教育活动中来,不断提升新市民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

2009年的世博知识和文明礼仪宣传就有30场次5000多人参加。

世博知识和文明礼仪宣传效果显著,为此社区教育讲师团获得了上海市“迎世博宣传教育贡献奖”和浦东新区“迎世博文明行动风尚奖”。

同时还荣获2008—2009年度上海市浦东新区“学习型家庭示范工作站”称号。

同时重视村(市)民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农家书屋、多媒体投影、远程卫星网等已日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