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南昌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 涸辙(hé)婆娑(shuō)蕈菌(xùn)
B . 纤细(xiān)猗郁(yī)淅沥(lì)
C . 愤懑(mèn)瞥见(piē)茁壮(chù)
D . 了截(jíe)爱憎(zēnɡ)倔强(jué)
2. (2分) (2016八下·丹东期中)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鹤立鸡群不可名壮粗制滥造任劳任怨
B . 千山万壑众目睽睽莫衷一是油嘴滑舌
C . 相形见拙沧海桑田深恶痛疾美味佳肴
D . 慷慨大方繁花似锦随机应变长嘘短叹
3. (2分) (2018八下·东莞开学考)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项是()
A . 美国总统奥巴马非常有人格魅力,他在篮球场上驰骋,带女儿吃刨冰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但鲜为人知的是,奥巴马还写过诗。
B . 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我差点没认出你。
C . 驴友,一个活跃在名山大川或人迹罕至地带的特殊人群,他们是具有冒险精神的背包客,是专业的野外生存达人,更是旅行者中的权力派。
D . 秋天来了犯秋困。
这不,数学老师才讲一道题,我就心会神凝,一会儿就进入梦乡了。
4. (2分) (2018九上·成都开学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广受好评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
B . 电影《西虹市首富》爆笑连连,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所欢迎。
C . 劝阻青少年戒烟,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D . 川航执飞的3U8633航班迫降成功,机长刘传建被称为中国现实版的“萨利机长”。
5. (2分)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填入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睡安稳了。
②我母亲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③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④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地飞翔。
A . 居然管教荒凉高傲
B . 果然管束荒寒勇敢
C . 居然管束荒寒高傲
D . 果然管教荒凉勇敢
6. (2分)(2019·广州模拟) 下列语句中表达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刘老师的一孔之见让我受益良多。
B . 我的令尊大人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很棒,吃嘛嘛香。
C . 这是我的大作,请各位老师多多指点。
D . 这是我的一点拙见,供在座的各位参考。
7. (2分)(2012·徐州) 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一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往往是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的保尔柯察金,《骆驼祥子》中老实坚忍、吃苦耐劳却一步步走向堕落的祥子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 《伊索寓言》中的不少故事都是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的,如《狼和小羊》《狐狸和山羊》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C . 《变色龙》《最后一课》《威尼斯商人》《范进中举》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科夫,法国的都德,英国的莎士比亚和我国清代的吴敬梓。
D . 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的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二、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13分)
8. (7分)(2020·港南模拟)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答案】隔江犹唱后庭花
(1) 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2)微动涟漪,________。
(欧阳修《采桑子》)
(3) ________,君子好逑。
(《关雎》)
(4)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5)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一句是:________。
(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自己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9. (6分) (2017九上·房山期末) “三顾茅庐”“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的故事分别出自于我国古典章回体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10. (10分) (2019九上·腾冲期末) 为了重视手写汉字,传承中国汉字文化,学校将举行“书写的力量”主题活动。
作为此次活动的志愿者,请你依据下列材料参与活动。
作为世界唯一表意文字,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
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存在着书写的审美。
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正是如此。
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会感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见到舒展悠扬的笔画,能感受到作者的不拘一格。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所取代。
(1)请你根据材料的信息,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小岚认为现代化的汉字输入方式更便捷,手写已经不再重要,这样的活动没有必要参加。
请你以朋友的身份劝说小岚积极参加此次活动。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
11. (19分) (2020七上·新昌期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选自《列子》)
(乙)沈屯子多忧
沈屯子入市,听唱书,至杨文广①被围柳城内乏粮外阻救蹙然兴叹不已。
友拽之归,其日夜忧念不置,曰:“文广围困至此,何由得解?”自此悒悒②成疾。
家人因劝出游,以纾其意。
忽见负竹入市者,则又念曰:“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
”归忧益重。
夫世之多忧者类此也。
(选自《贤奕编》,有删减)
(注释)①杨文广:北宋名将。
②悒悒yì:闷闷不乐。
(1)解释下列画线的字词。
①若屈伸呼吸________ ②舍然大喜________
③兴叹不已________ ④归忧益重________
(2)请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
至杨文广被田柳城内乏粮外阻救蹙然兴叹不已。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②家人因劝出游,以好其意。
(参考)纡:①解除,缓解;②宽裕;③同“抒”抒发。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局)
(4)(乙)文中讲述的沈屯子“多忧”的两件事都是杞人忧天吗?结合(甲)文“杞人忧天”的寓意,阐述你的看法。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
12. (30分)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那个孩子
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
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
小小的孩子总爱做梦,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孩子懊悔,为什么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医生或是老师也好啊。
于是孩子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果然,孩子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
孩子早晨醒来,母亲和邻居正拉家常,嗓门很高,充满喜悦和激动,说孩子如何如何有出息。
孩子很烦,他忽然感到这个家的狭窄,还有粗鲁。
他心头火起,冲到厨房,大声对母亲说:“你怎么这么烦?”母亲炒菜的手一下子僵在那儿。
孩子发过火以后又回到了房里。
母亲一如往常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
这一刻,孩子很后悔自己对母亲的态度。
但他是个沉默的孩子,从来不会说抱歉的话。
父母就要送孩子上火车去外地了。
孩子本来不要父母送的,但或许是因为那一次他对母亲莫名其妙地发火以后,心里总有歉疚,便同意父母和他同去了。
父母好像得到恩赐一样,非常兴奋。
但不敢把这种兴奋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只在边上听孩子和同学高谈阔论,不插一句嘴,生怕惹笑话,让孩子没面子。
父亲承担了泡水的任务,这些同学的茶杯都是他给装满水的。
他一趟趟地跑开水房。
几个同学开始过意不去,后来就无所谓了。
孩子本来也无所谓,但看到同学以略带轻慢的口气和父亲说话,就有些愤怒,有些酸,还有一些……大概是来自血缘的天然亲密,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侮辱似的。
在下一个同学让父亲去开水房时,他坚决地冷冷地说:“你自己去。
”那个同学怔了一怔。
父亲看有些僵,忙说:“我来我来。
”“不,让他去,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孩子一点儿都不让步。
那个同学便自己去了。
在后来的旅程中,孩子还和同学一起打牌,父亲还为同学打开水,但这些同学变得很客气了。
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
望着相依相守的父母,他心里涌起了一股怜悯和抱歉,还有杂七杂八包含在一起的感情。
到了学校,父母很起劲儿地帮他报名找宿舍。
他又觉得他们烦了,说了他们几句。
他们也不回嘴,还是很起劲儿地跑前跑后。
到了宿舍,父亲帮他挂帐子,把床量了又量,孩子觉得烦,还有些害羞,好像他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似的。
母亲说:“这床没有护栏,你晚上会不会摔下来啊?”他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便不回答。
母亲又说:“你翻身小心些啊,你小时候曾经从床上滚下来过,把我吓死了。
不过你嘴馋,看见手里还捏着吃的,便哭都不哭了。
”孩子那一刻心变得很软,他想在他那样小的时候,必定很依恋父母,会笑着往父母怀里钻,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嫌这嫌那的。
他的父母那时必定还很年轻,有乌黑的头发和活泼的笑。
他看了看母亲掺着银丝的头发,心更加软了。
便说:“我会当心的,我不会掉下来的。
”母亲好像就等他这句话似的,神情一下子放松了。
孩子让他父母去招待所住。
父母嫌贵,说不远的一个地下室很便宜,才4块钱一张床。
孩子一定要他们去住招待所。
最后发了火,他们才很不情愿地去住了。
第二天母亲告诉孩子,招待所有热水洗澡。
“我和你爸洗得很舒服。
好久没洗过这么舒服的澡了。
”母亲的表情很舒畅。
父亲却很紧张地告诉孩子,说其他学生家长说,食堂饭菜很差,“你千万不要省啊!”父亲说,“人是铁饭是钢,你吃不惯就到外面去吃,不要心疼钱,知道吧?”孩子答应了,父母就有些放心有些不放心地乘火车回去了。
晚上,孩子无论如何睡不着。
他想洗了一个热水澡便如此快活的母亲,想殷殷关照他的父亲。
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太好,父母平时都很节俭。
他们是那样平常,但是这世上最爱他的就是这两个人,贴心贴肺地爱他,甚至忍受他的不耐烦、冷淡。
他想像、崇拜明星啊,市长啊,甚至医生啊、工程师啊,他在他们眼里什么都不是。
但他小人物的父母,那般那般地爱他,爱得那样深。
孩子又哭了,哭得好伤心。
后来,孩子长大了,工作了,有了一点成绩。
他知道,他的这些成绩一半是给父母的,让父母可以骄傲。
但孩子表面上对父母还是淡淡的,偶尔的关心也是粗着嗓门,但心里却很爱很爱他的父母。
那种爱,或许与生俱来藏在心底,只是那个夏日方才浮出水面。
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
(1)选文形象地描写了孩子成长的过程。
请根据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母亲嗓门很高地和邻居说话时,孩
子父亲给同学倒水受到轻
慢时,孩
子;
时,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心软了;父母殷殷关照乘车回去后,孩子。
(2)孩子对父母由烦到尊重的情感变化缘于哪件事?请把文中表现这一变化的句子写在下面。
(3)简要概括文中父母的性格特点。
(4)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画线词的含义。
①母亲一如既往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
②母亲的表情很舒畅。
(5)文章表现手法独特,虽然通篇都以孩子的视角叙写故事,但结尾却说:“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
”如果将这句话改为“那个孩子是我”好不好?为什么?
(6)从文中孩子的情感经历中,你一定明白了许多道理。
请把你的理解和感悟简要地写在下面。
13. (12分)课内阅读,回答相关问题。
我的老师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
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
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并且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
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
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香祈祷。
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
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呦!”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一个老师排除了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
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
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母亲喊住了:“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吗?”哦,我才醒了。
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
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
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呵!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可惜我没有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从此,我就和我们的蔡老师分别了。
(1)下列对文章各句的理解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抒发了“我”对老师的理解和热爱之情)
B .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句中“接近”和“爱好”的位置可互换,换后也能很好地抒发“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C . “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对老师的高度评价,抒发了“我”对老师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D . “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抒发了我对老师的依恋、热爱之情)
(2)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思?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3)联系上下文,比较下列两个句子哪个好?说出点道理来。
①我很想再见到我的蔡老师。
②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4. (5分) (2019九下·广州期中) 按要求作文。
走怎样的路,就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人们总是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道路,属于自己的风景。
寻一条幽径捡拾恬淡的心情,寻一条险径终得绝境揽胜。
寻一条竞争的路收获胜利的欢呼,寻一条退避的路赢得礼让美名。
面临中考的你,有过或正在经历怎样的寻路历程?请以“寻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内容具体,感情真挚,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等。
④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二、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13分)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答案:8-4、
答案:8-5、
答案:8-6、
考点:
解析:
答案:9-1、
考点:
解析:
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答案:10-1、
答案:10-2、
考点:
解析: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
答案:11-1、
答案:11-2、
答案:11-3、
答案:11-4、
考点:解析: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答案:12-1、
答案:12-2、
答案:12-3、
答案:12-4、
答案:12-5、
答案:12-6、
考点:
解析:
答案:13-1、
答案:13-2、
答案:13-3、
考点:
解析:
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4-1、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