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房黏液瘤致脑栓塞4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房黏液瘤致脑栓塞4例分析
心源性脑梗死是临床脑梗死常见原因之一,以心房颤动多见,心房黏液瘤也是致心源性脑栓塞的原因之一,临床上易误诊及漏诊。

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从2000年2月至2006年6月共发现4例左房黏液瘤致脑栓塞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 女,38岁,已婚,因突发右侧肢体抽搐1次,右眼视力下降3d入院,行头颅MRI示双小脑、左基底节、双卵区、左颞及左枕叶多发病灶,以“多发性硬化”收治,入院后查体无阳性体征,查心超示左心房内有-26 TI/YI×40mol实性团块在二尖瓣口,3周后复查头颅MRI示双小脑病灶消失,左颞、左基底节及左枕病灶稍增大,予转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术后诊为左房黏液瘤。

例2女,34岁,因言语不能、右侧肢体活动不灵4h以“脑梗死”收治,人院查头颅MRI示左基底节、左颞顶病灶,入院后查无明显脑卒中高危因素,查心超示左心房内有30mm×35 mm实性团块(黏液瘤可能),转外院手术治疗,术后诊为黏液瘤。

例3女,36岁,因突起眩晕,耳鸣、呕吐1次,言语不清9h入院,人院查体:鼻唇沟左浅,构音障碍,余颅(一)。

入院后查血沉22mm/h,无脑卒中高危因素,查心超示左房及二尖瓣区有一62mm×29mm蒂宽云雾状稍强回声团块,3周后行手术治疗,术后诊断:左房黏液瘤。

例4男,14岁,学生,因发作性意识不清两次、运动性失语1d入院,伴轻度低热,查体除心
2讨论
心源性脑梗死多发于颈内动脉系统,以大脑中动脉最常见,尤以左侧为多,其主要基础疾病有房颤、急性心梗、心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及心房黏液瘤等。

心房黏液瘤是最常见的心脏心内膜下问叶组织的良性肿瘤,易发于心房腔,易脱落可造成栓塞和猝死,而较大的心脏黏液瘤常造成相应心腔房室梗阻,继而引起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它可由黏液瘤产生IL-6来介导而致相关的全身毒性症状,阻塞二尖瓣口时有栓塞表现及血液梗阻表现;可
以脑栓塞为首发症状,心脏症状可有可无,大多以晕厥,单侧肢体偏瘫、失语、视力下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易误诊为多发性硬化、脑血管炎及单纯性脑梗死或漏诊,应引起临床神经内科医生重视。

本组例1即因缺少经验入院时开始误诊为“多发性硬化”。

黏液瘤瘤体组织学特性很松脆,脱落后血流冲击形成许多小栓子,故脑栓塞有时病灶常较多发及松散;报道心脏黏液瘤存在脱落后种植、转移及复发的可能性,故临床发现后首先尽早手术治疗。

对于中青年脑栓塞患者,无动脉硬化、风湿性心脏病等房颤脏听诊示心尖区可及Ⅱ级DM外皆无阳性体征,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查未见脑卒中高危因素,心超示左房及二尖瓣口有-16mm×18mm实质性包块,转上海医院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术后诊断:左房黏液瘤。

病史,无颈内动脉狭窄及其他脑梗死高危因素,突然起病者,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除炎性血管病同时,应考虑到心脏黏液瘤或血栓性心内膜炎可能,应将心超作为常规检查以尽早排除心脏黏液瘤等可能而尽早行手术治疗。

据Martin 等报道,心房黏液瘤栓塞可致多发颅内动脉瘤,本组病例数较少、随访时间短,未见此情况,需在今后作更多追踪观察及随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