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明白得石灰的形象和特点,体会诗人的崇高品质。
3.了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
3.有气概、有节奏地诵读,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教学过程:
一、梳言:明白得诗歌的意思
1.导入解题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墨梅》,体会到了墨梅的纯洁、高尚。
记得画家王冕如此赞颂道(学生接背):“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天地。
”墨梅把迷人的幽香与纯洁的品质留给了人间。
这节课,我们还要去认识一位闻名的诗人――于谦,他同样吟诵出如此的诗句……(屏幕出示全诗,师范读)
(2)诗的题目读作……(生读诗题)“吟”在那个地点指的是古代诗的一种体裁,如《暮江吟》、《游子吟》、《女儿吟》等。
2.读通诗句
(1)通过自由读、抽读、齐读,让学生能读准每一个字的音。
(2)师生相机正音,重点提示平舌音和翘舌音。
3.明白得诗意
(1)讨论:学生同桌讨论,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不明白的画出来。
(2)解疑:请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字词,师生解答。
(重点讲解“若等闲”的含义:“若”是“看起来”的意思,“等闲”是平常的,整句诗的意思是烈火焚烧看起来是专门平常的事。
)
(3)讲述:让学生完整地说说全诗的意思,不恰切的地点师生补充。
(全诗意思:石灰经受了千锤万凿才从深山里出来,烈火焚烧也看起来是专门平常的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全然不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
)(4)吟诵:这确实是石灰的一生,平平凡凡,轰轰烈烈,难怪于谦如此佩服地赞颂道……(诵读全诗)
二、造境:走进石灰的世界
1.信息共享:石灰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了人间。
只要我们细心留意周围的墙壁,到处可见洁白的石灰身影。
石灰如何会如此洁白呢?它怎么说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让学生交流有关石灰的知识)
2.石灰自述:我的名字叫石灰。
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和珊瑚礁、大理岩的成分一样,将我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
通过烈火的焚烧,我的要紧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
假如把我放进水中,水赶忙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
通过这次沸腾后,我又变成了熟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
这时,把我和水混合就成了石灰水。
你们看,我们教室的白墙确实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
3.体会诵读:听了石灰的自述,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正是因为石灰通过了如此复杂而艰巨的演变过程,因此诗人于谦才这么动情地写道……(诵读全诗)
三、显象:再现物我的形象
1.历尽磨难:对比感受石灰和于谦的形象
(1)在诗人的眼里,石灰力尽了千辛万苦,可谓“千锤万凿出深山”;面对磨难与危险,石灰又是那么的镇定自若,真是“烈火焚烧若等闲”。
读一读第一句诗,想一想,你看起来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比如:石灰被铁锤击破了头,砸断了腿;被凿子挖开的心,掏出了肚;被熊熊烈火焚烧着,折磨着;然而,坚强的石灰面对这一切磨难,无所恐惧。
真是太了不得了!……)
(2)这确实是坚忍不拔的石灰,这确实是宁死不屈的石灰。
难怪诗人如此佩服地吟诵道……(诵读全诗)
(3)读到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诗人于谦,想起他的伟大一生。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于谦资料,老师补充:于谦是明朝闻名的民族英雄,浙江钱塘人――今杭州。
中进士,任地点官十几年。
在任期间,于谦严格执法,廉洁奉公,救济灾荒,关怀百姓,具有专门高的威望。
公元1449年,明英宗贸然率大军出征与北方的瓦剌军作战。
土木堡一战明军大败,50
万人马全军覆没,明帝英宗被俘。
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扶英宗之弟为景帝,并亲自督战五昼夜打败了瓦剌军,赢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英宗也得以归国。
但是回朝后,于谦不仅没有受到嘉奖,反而遭到朝中恶势力的迫害,以叛逆罪被杀害。
《石灰吟》是于谦十六岁时写下的一首诗,正值热血青年的于谦大方激昂地吟诵道……(诵读全诗)真是诗如其人啊!石灰吟确实是于谦一生的写照。
2.永留清白:对比体会石灰和于谦的品行
(1)对比讨论:石灰留给了人间什么东西?于谦又把什么留给了后人?(同桌讨论)
(2)交流体会:(学生交流看法,老师引导升华)石灰被用在建筑物上,它留给人间的是洁白的墙;石灰哪怕粉身碎骨也全然不怕,它更给了人们精神的启发――要做一个坚强不屈、纯洁高尚的人。
而于谦确实是像石灰一样的人,他的人一辈子确实是石灰的人一辈子,他的精神确实是石灰的精神。
(3)拓展联系:你还明白哪些像石灰一样、像于谦一样的英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等)这确实是于谦。
在他的诗作中,我们还发觉了一首《咏煤炭》,同样表现出了于谦的高尚品行。
(引着学生诵读,难读的字加上拼音)
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劳出山林。
四、抒情:抒发诗人的情志
1.一诵――青年抒怀
十六岁的于谦就写下了《石灰吟》如此大方激扬的诗。
想想当时的青年于谦什么缘故要写下这首诗?(学生交流,如:于谦是个专门有志气的人,从小就怀有精忠报国的理想,就想做一个品行高尚的人……)假如你确实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于谦,你会如何高声诵读这首诗?(学生诵读)
2.二诵――为官感悟
为官后的于谦依旧不忘自己年轻时写下的《石灰吟》。
当他回首自己十几年的为官生涯时,一定会感叹万千。
他会有什么深刻的体会呢?(学生交流,如:嗨,我于谦一生清清白白,为国为民,总算无愧于自己年少时的誓言。
)假如你是为官后的于谦,你会以什么样的心情再次吟诵这首诗?(学生诵读)
3.三诵――临刑陈词
本该受到重奖的于谦,却惨遭陷害。
试想临刑前的于谦一定有许多的话想向世人诉说。
他最想说什么?(学生交流)千言万语道不尽于谦的心怀,不如化作声泪俱下的吟诵……(音乐起,诵读全诗)
4.四诵――后世评判
于谦的一生如石灰一样,后人评判他:“有巍巍定难之功,有侃侃立朝之节,有孜孜及民之惠,有徼徼律贪之洁。
”今天我们学习他的《石灰吟》,确实是学习他的崇高精神。
人已远去,精神长存,无限的感动,化作深情的诵读。
(学生深情背诵全诗)记住于谦,记住《石灰吟》,用你手中的笔写下于谦的这首诗。
(指导难点字“锤”、“凿”、“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