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第五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测试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水平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第三单元水平测试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日常的语言表达总是受一些因素的制约,使日常语言不得不通过一些非口头的东西暗示出未说出的东西。
语言都有从说出的东西中暗示未说出的东西的特点,这个特点就叫做语言的诗性。
语言一般皆有诗性。
但诗的语言不同于一般非诗的语言之处在于诗的语言具有最强的“思辨性”,它从说出的东西中暗示未说出的东西的程度最大、最深远,而一般的语言毕竟未能发挥语言的诗意之本性。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
”刘勰所谓词外之情即言外之意,这两句话可以说最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诗的语言的本质。
中国传统诗论和传统哲学爱讲“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恰恰是重视诗的语言不同于一般非诗的语言的表现,恰恰说明了诗的语言乃是以说出的东西暗示出未说出的“无穷之意”。
如果语言根本不能表意,那还有什么诗的艺术可言呢?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所以也特别重视发挥语言的诗性,重视用诗的语言表达无穷之意。
诗的语言不能像平常说话或科学的逻辑论证那样铺陈展开,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所谓“言约旨远”“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为了要含蓄不露,暗示较大的未说出的东西的空间,诗中的言辞一定要量少而含金量大,否则,就成为无诗意的散文了。
王力先生曾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为例具体说明了诗的语言的这一特征:“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两联:‘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若依散文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但是诗人的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
李白的诗,清新得像庾信的诗一样,俊逸得像鲍照的诗一样。
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甜蜜的友谊的回忆来。
这个意思不是很清楚吗?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余的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综合检测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咬文嚼.字(jué)令人神往.(wǎng)熟.能生巧(shú)一蹴.而就(còu)B.数.见不鲜(shù)锱铢必较.(jiào)举不胜.举(shèng) 一言难尽.(jìn)C.咄.咄逼人(duō)轻鸢.剪掠(yuān)清沁.肺腑(qìng)醍.醐灌顶(tí)D.遥思远怅.(c hàng) 窸.窣飘零(xī)眉眼颦.蹙(pín)临渊.羡鱼(yuān)解析:选D。
A项,“嚼"应读jiáo,“蹴”应读cù;B项,“数”应读shuò;C项,“沁”应读qìn。
2.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洗练皎洁协调斩钉接铁自鸣得意B.摹本流弊词藻叫嚣呐喊包罗万象C.尺牍纠葛疏郎回肠荡气真知卓见D.篇辐绵密筹划臭名昭著曲指可数解析:选B.A项,“接"应为“截”;C项,“郎”应为“朗”,“卓”应为“灼”;D项,“辐”应为“幅",“曲”应为“屈”.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________通常不很好。
②你如果________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③敏感而有________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A.涵义随意教养B.含意随便教养C.涵义随便修养D.含意随意修养解析:选C。
涵义:(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暗示。
含意:(诗文、说话等)含有的意思.随意:任凭自己的意思.随便:任凭,无论;不加限制,没有明确的目的。
最新人教版高中第五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测试

人教版高中第五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测试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命题人:胡梅发一、基础知识测控(18分,每小题3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传(zhuàn) 传略列传六艺经传阿Q正传B.识(shí) 识别识破博闻强识见识真高C.横(héng) 横行蛮横妙趣横生专横跋扈D.省(xǐng) 省悟省察省视双亲十分省心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深恶痛绝晦气莫齿不忘前途渺芒B.责无旁代唾骂一张一弛成绩斐然C.恰如其分确凿喋喋不休汗流浃背D.味同嚼蜡刹那束之高搁无人问津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______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
②能源短缺,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______着这个小镇经济的发展。
③从先前的阿Q看来,小D本来是______的,但他近来挨了饿,又瘦又乏已经不下于小D,所以便成了势均力敌的现象。
A.遏制限制不耻B. 遏止制约不耻C. 遏制制约不齿D. 遏止限制不齿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阿Q这时很吃惊,几乎魂飞魄散了:因为他的手和笔相关,这回是初次。
B. 刚刚兴起跳交谊舞的时候,我和妻极看不惯。
不但自然不入“舞流”,而且还颇有微言。
C. 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D. 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像这一类的问题还有不少,________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动摇我们的方针,影响改革的全局。
城乡改革的政策,________要长期保持稳定。
________,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政策要坚定不移。
________没有新的主意也可以,就是不要变,不要使人们感到政策变了。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必修五单元三测试☆本单元难点、考点、要点1.学习分析文章结构,理清写作思路,把握文章蕴涵的主旨。
2.丰富对生活的艺术感受,学会准确、客观、全面、深刻地分析事物。
☆本单元快速解题要诀1.反复诵读,增强语感。
2.着重体悟重点语句的含义。
一、基础知识(共18分,每题3分)1.下列加点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咬文嚼字(júe)神往(wǎng)熟能生巧(shú)一蹴而就(còu)....B.数见不鲜(shù)较量(jiào)举不胜举(shēng)一言难尽(jìn)....C.一字之差(chā)槛车(kǎn)轻鸢剪掠(yuān)清沁肺腑(qìng)....D.眉眼颦蹙(pín)惆怅(chàng)窸窣(sū)临渊羡鱼(yu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涵义蕴藉注消酩酊大醉B.含糊烂调疏朗遥思远怅C.因缘圆晕干躁回肠荡气D.啰嗦默契飘零得鱼忘筌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通常不好。
(2)你如果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3)敏感而有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A.涵义随意教养B.含义随便教养C.涵义随便修养D.含义随意修养4.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一个作家不关心社会,不深人生活,而一味地闭门造车,想写出惊世之作,这无异于....缘木求鱼,最终的结果是不难推测的。
B.一位出色的管理人员,他既要有远大的目光,综观全局,又要明察秋毫,尽可能不出....现丝毫闪失。
C.在我国的历史上,一些受到人们推崇、有所作为的君主,总是心怀天下、与民同乐的....明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必修5)一、基础知识(18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相同的一项是( )A.白皙.悉.心哂.笑另辟蹊.径熙熙..攘攘B.诡谲.攻讦.崛.起大放厥.词精神矍.铄C.皈.依龟.缩闺.女规.行矩步瑰.丽多姿D.湮.没殷.红哽咽.恹恹..欲睡姹紫嫣.红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纠葛缠绵蛾眉不易捉磨深恶痛绝B.凝练干燥羡妒点金成铁酩酊大醉C.斟酌注销辩别不求甚解丰富多采D.洗练俨然流弊套语烂调空中楼阁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人们被陈道明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绘声绘色....的表演深深吸引了。
B.经过多次推迟,运行了15年之久的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终于在2001年3月寿终..正寝..,离轨销毁。
C.我市数百名公安干警倾巢出动....,经过数夜蹲守,终于抓获了这起枪杀案的犯罪嫌疑人。
D.在“学雷锋,做好事”总结会上,班长高屋建瓴....地作总结发言:“我们一定要向李明学习,心中有着他人。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面对人类,失去之心的医学是冰冷的,有缺陷的。
(2)只要是那些彰显正义、美德,代表了先进文明的人,都有得到树碑的殊荣。
(3)沙丘上独行的山狮,虽然没有动作,没有吼声,但仍能使人感觉到那股潜在的。
(4)国庆节前夕,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宴会各国贵宾。
A.慈善权利雄姿接待B.慈悲权利雄威招待C.慈善权力雄威接待D.慈悲权力雄姿招待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大自然的生命母体中,缺乏理性的人类就是癌细胞,它们得意洋洋地膨胀着,扩张着,癌变着,最终的结果就是与母体一起同归于尽。
B.在美国所信奉的“民主、自由、人权”背后,不得不支付着沉重的代价。
C.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多动脑子,这样才能避免少捅娄子少出错。
D.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制止了群众揭发的少数商场年终时使用代金券购物的不良现象。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题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题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10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赍zī发解jiē差祈qǐ祷果实累累léiB.氽tǔn着薄bò荷睥睨nì 力能扛káng鼎C.出岫xiù 矫jiáo情簪笏wù 载zǎi欣载奔D.寒砧zhēn 精髓suǐ 埋mán怨千乘shèng之国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出人投地中流砥柱一张一弛如法炮制B.别出心裁呕心沥血不假思索披星戴月C.龙盘虎据明辩是非弹丸之地不可名壮D.余勇可贾永保青春口干舌燥穿流不息3.依次填入下面横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这次活动的_____日期是11月10日。
截至截止2“小月月事件”一经媒体曝光,在全社会引起了巨大______ 反映反应3日本政府不顾中国的一再抗议,妄图将钓鱼岛“国有化”,这是中国人民所不_____的A. 截至反映允许B.截至反应容许C. 截止反应容许D.截止反映允许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李先生认为服饰公司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将之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伤害,并提出30000元人民币的经济索赔和2000元人民币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B. 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
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
C.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D. 经过60年的发展,我市城区建设日新月异,百姓生活蒸蒸日上,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
5.与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A.梅花没有雪花那么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B.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C.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D.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1法国浪漫派大师热里柯1791-1824年的"赛马"早已成为世界名画,人们赞扬那奔腾的马的英姿。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五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默写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赤壁赋》中,侧面描写箫声魅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的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解析】(1)根据“侧面描写箫声魅力”可推知答案,注意“嫠”的书写。
【答案】(2)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解析】(2)根据“写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的心态”可推知答案,注意“苟”的书写。
【答案】(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解析】(3)根据“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可推知答案,注意“祗”的书写。
2.(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在中军营里设置酒宴,用有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来增添苍凉、悲壮、豪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2.(3)《陋室铭》中表现室中人交友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下载】高三人教版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键入文字]
高三人教版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生活中我们从语文中品味语言的魅力。
为大家推荐了高三人教版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测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下乘(chénɡ)烟榻(tà)逻辑(jí)锱铢必较(zì)
B.流弊(bì)箭镞(zú)辞藻(zǎo)不离不即(jì)
C.蕴藉(jiè)倒涎(xián)斟酌(zhuó)清沁肺腑(xīn)
D.窸窣(sū)憎恶(zēnɡ)精髓(suǐ)轻鸢剪掠(yuān)
2.下列词语都出自典故,请查阅有关词典,找到其出处,并解释其意思。
①学富五车:
②才高八斗:
③端木遗风:
1。
【人教版单元测试卷】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检测(提升卷)(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卷(提升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唐诗的特色谈起林庚唐诗为历代广大读者所喜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朱彝尊说得好:“唐诗色泽鲜妍,如旦晚脱笔砚者;今诗才脱笔砚已是陈言。
”这里所谓的“今诗”指的是明诗。
明代以七子为代表的诗坛专意摹仿唐诗,但摹仿是陈陈相因没有生气的,所以“才脱笔砚”便“已是陈言”。
至于唐诗本身呢,则千载之下仍是那么“色泽鲜妍,如旦晚脱笔砚者”。
我们今天学习唐诗,当然就更不是要去摹仿唐诗,而是要从中感受到那“色泽鲜妍,如旦晚脱笔砚者”的新鲜活力。
正是这种新鲜的活力,带着蓬勃的朝气,形成为盛唐之音,展现为绚丽壮观的广阔天地,使我们感受到饱满的艺术享受。
优秀的诗篇总是不断地激发着、唤醒着人们新鲜的感受,又以这方面的素养促进了诗歌的创作发展。
这乃是一个辩证的历史过程。
唐诗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出现的,又以它全新的创作不断地启发着人们。
我们一方面欣赏着那些最富于生活气息的名章秀句,一方面探索着那蓬勃涌现的过程和法则;唐诗由于它具有最鲜明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就成为我们最好的学习的典范。
唐诗的语言明白易懂。
它不但比起唐以前的诗坛来是如此的,而且比起它以后的诗坛来也是如此的。
例如明、清的诗歌,它离我们的时代比唐诗要近得多,那么为什么反而不如唐诗那么明白易懂呢?这难道不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吗?明白易懂也并不难,难得的是以那么浅近的语言却能取得那么精湛的艺术成就;这深入浅出的诗歌造诣,又正是唐诗为人们赞赏的一个缘故。
明白易懂自然更不等于一览无余,一览无余又怎能百读不厌呢?而唐诗却正是以其明白易懂而更为人们所百读不厌。
这之间既有统一又有矛盾。
唐诗中有一些人人传诵的名篇,其间的诗歌语言就不一定都那么明白易懂。
诗歌语言本来是允许有一定跳跃性的,有时跳跃得比较突出了些,就可能感到不那么平易;可是如果它因此却取得了强烈的艺术实感,那么人们就会爱不忍释。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将进酒测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卷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赏析示例将进酒一、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奔.流(bèn)朝.暮(zhāo)烹.羊宰牛(pēng)B.金樽.(zūn) 寂.寞(jì) 钟鼓馔.玉(zhuàn)C.欢谑.(nüě) 恣.意(zì) 相.时而动(xiàng)D.沽酒(kū) 颓.废(tuí) 得鱼忘筌.(quán)解析:A项,“奔”应读“bēn”;C项,“谑”应读“xuè”;D项,“沽”应读“gū”。
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坚持承担一份社会责任,让自己最大程度地实现自身价值,创造人生辉煌!B.如果说法国菜是风姿卓约的贵妇,日本料理是久居海上的渔夫,中餐是花样百出的魔术师,那么韩式烤肉则是似李白一般不拘小节的豪客,有着“人生得意须尽欢”的豪气。
C.李白最嬗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
李白的七言歌行采用大开大合、跳跃跌宕的结构。
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
D.李白以布衣之身藐视权贵,肆无忌殚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解析:B项,“卓”应为“绰”;C项,“嬗”应为“擅”;D项,“殚”应为“惮”。
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须.一饮三百杯须:必须。
B.斗酒十千恣欢谑.谑:玩笑。
C.径.须沽取对君酌径:即、就。
D.呼儿将.出换美酒将:拿。
项,“须”意为“应当”。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全唐诗》是清初编修的唐代诗歌总集,共收录四万多首诗歌,洋洋大观,波澜壮阔....,成为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B.现在许多人一提起知识经济,就以为只要有了知识,经济就能发展起来。
事实上,知识经济并非海市蜃楼....,还要以资本为基础。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花瓣开成什么颜色并非由它自己说了算而是由花瓣细胞内所含的色素决定的①________ 第一类是类胡萝卜素它一旦霸占了花瓣就会“命令”花瓣开出红色、橙色或黄色等颜色第二类是花色素它们以花青甙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细胞液中②________ 因而“指挥”花朵开出的颜色也很多如当细胞液呈酸性时可表现出红色、粉色、橙色等呈中性时为紫色呈碱性时则为蓝色第三类是类黄酮这类色素也“势力强大” “兄弟众多” 常以糖甙的形式存在于花瓣细胞液中开花时可“命令”花朵开放出浅黄至深黄的各种花色③________ 其黄色变得越深反之如酸性越强其黄色变得就越浅【答案】这些色素可归为三类, 由于花色素种类众多, 细胞液碱性越强【解析】本语段说明的是花的颜色由所含色素决定按总分的结构①依据“花瓣开成什么颜色并非由它自己说了算陈述的是色素分三类的情况②依据“第二类是花色素它们以花青甙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细胞液中”“因而‘指挥’花朵开出的颜色也很多可表现出红色、橙色等为紫色则为蓝色”可知用“由于”和后文的“因而”搭配③依据“其黄色变得越深反之其黄色变得就越浅”可知陈述对象是“细胞液”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闭眼单腿站立并不复杂它通过测量人体在没有任何可视参照物的情况下仅依靠大脑前庭器官的平衡感受器和全身肌肉的协调运动来维持身体重心在单脚支撑面上的时间以反映平衡能力的强弱这虽然是一个很简单的小动作①________ 如果你坚持不了6秒代表你的平衡力已经相当于快70岁的人如果能够保持在一分钟以上说明平衡感是优秀的平衡能力好身体的协调和反应能力会越强身体更健康随着年纪的增加②________ 需要注意及时地进行锻炼来维持好的平衡感延长自己的寿命该动作在练习的时候③________ 慢慢延长站立时间还须要闭上眼睛因为调节平衡并不能靠眼睛来协调而是调动大脑来对身体各个器官进行调节(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请从第一段中提取相关信息以“人体”为开头为“闭眼单脚站立”下一个定义【答案】(1)①却反应了你的平衡能力②人的平衡力会下降③要循序渐进, (2)人体在没有任何可视参照物的情况下仅依靠大脑前庭器官的平衡感受器和全身肌肉的协调运动来维持身体重心处在单脚支撑面上的动作叫做闭眼单腿站立【解析】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②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3.(5)皇上升任熊概为大理寺卿的原因具体有哪些?请简要说明A. 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B. 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C. 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D. 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答案】B【解析】(1)“宣宗召福还”的意思是“宣宗召岳福回来” “还”作“福”的谓语二者不可断开排除A、D两项“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的意思是“南畿、浙江设巡抚之职自此而始” “南畿浙江”为该句主语应在其前断开排除C项故选B【答案】D【解析】(2)D项“悬壶”表示中医不是对百姓的常见称呼【答案】B【解析】(3)B项“以布政使的身份”错原官是“按察使”【答案】(4)①熊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发放各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供给部队然后再上报朝廷(使朝廷听闻)②皇上没有过问只暗中派御史去调查但一无所得由此更加信任熊概【解析】(4)①便宜根据实际情况发发放闻听闻赡供给、供应②问过问阴暗中、暗地里廉调查任信任【答案】(5)①前几任官员在江南治水无功不体恤百姓还有的欺骗皇上每年都上报说丰收②熊概以御史之衔代理刑部事务仁宗知道他贤能③有关部门多任用非人当地豪强肆意作恶而岳福又不管事【解析】(5)根据“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可概括为前几任官员在江南治水无功不体恤百姓还有的欺骗皇上每年都上报说丰收根据“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可概括为熊概以御史之衔代理刑部事务仁宗知道他贤能根据“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可概括为有关部门多任用非人当地豪强肆意作恶而岳福又不管事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2)“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两句如何表达怀人之情?请简要分析A. 诗歌开篇写景“岩岩”“汤汤”摹写山的高峻、水的浩荡为表达怀人之情作铺垫B. 作者游历襄阳思念孟浩然不禁感叹当地山水的灵秀之气涵养了孟诗的独特气韵C. 最后四句作者展开想象鹿门山云树苍茫孟浩然归隐之处无从寻觅不由感慨万千D. 这首五言古诗融写景、叙事、抒情为一体语言清新自然于平白之中见古朴【答案】C【解析】(1)C项“最后四句作者展开想象”错误最后四句实写鹿门山的景色鹿门山云树苍茫孟浩然归隐之处无从寻觅作者不由感慨万千【答案】(2)①前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无人继承孟浩然情操、诗风的感伤②用“清风”喻孟浩然之风韵表达了诗人对孟浩然的钦慕景仰之情③后句借景抒情表现了前贤不再的落寞【解析】(2)“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意为清风没有人继承日暮下只留下襄阳前一句诗人用“清风”比喻孟浩然的风韵表达了诗人对孟浩然的钦慕景仰之情孟浩然的遗风“无人继” 再也没有谁的作品能如他的诗文那般散发出清淡畅逸之气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无人继承孟浩然情操、诗风的感伤诗人这样的心境有些苍凉和无望就像日暮时分所带给人的感觉一般无人继承孟浩然遗风的诗坛也像夕阳中空荡的襄阳城那样清冷后句借景抒情以带有空凉之气的日暮景色烘托心境表现了前贤不再的落寞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5.(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5.(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5.(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运河区域社会研究范畴的一项是()5.(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5.(5)请依据材料二简要阐述建立运河学的文化意义A. 开挖运河的直接目的是便于交通运输但在客观上对运河区域的水文改变、自然水系变化、湖泊形成与消长等产生了影响B. 运河区域社会的研究不是社会史、经济史或文化史研究而是注入了运河因素的多学科交叉融会的综合研究C. 目前人们对运河的正面作用了解较多对其负面影响则知之甚少因此运河学应主要研究运河带来的历史教训D. 通过加强对现存运河遗产资源的摸底调查整合优化大运河优质文化资源可以弥补大运河文化还没有总结归纳的不足【答案】A【解析】(1)B项“不是社会史、经济史或文化史研究”错误材料一第二段的表述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史、经济史或文化史研究”C项“运河学应主要研究运河带来的历史教训”错误总结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都是运河学的社会功能没有主次之分D项“还没有总结归纳”错误材料二的表述为“并没有被系统地总结归纳”故选A【答案】C【解析】(2)C项选项内容强加因果“运河学研究能够推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彰显运河的文化功能”与“中国大运河是一条文化之河”无因果关系【答案】B【解析】(3)B项“对运河区域地质构造的研究”属于“运河与区域自然环境”研究不属于运河区域社会研究范畴【答案】(4)首先指明了运河学的研究内容(对象)接着论述了运河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最后揭示了运河学的研究功能【解析】(4)材料一的第一段首先介绍了“运河与区域自然环境的研究” 第二段介绍了“运河区域社会的研究” 这两段指明了运河学的研究内容接着第三至五段又详细论述了运河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指出“运河学的研究是一项多学科交叉融会的研究所以它的理论和方法是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汇集与综合” 最后第六、七段分别揭示了运河学研究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答案】(5)①可以总结、整合、优化博大精深的运河文化呈现运河文化遗产的价值②可以挖掘运河的优质文化资源更好地传承传播运河文化③可以利用运河文化发展运河文化产业振兴运河经济④可以输出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增添文化动力【解析】(5)阅读材料二找到相关语句简要阐述建立运河学的文化意义①由“运河学的建立可以整合优化这些优质文化资源形成一批论文、丛书等研究成果创造一批反映运河文化的文学影视作品打造一批运河文化展示馆”可知建立运河学可以总结、整合、优化博大精深的运河文化呈现运河文化遗产的价值②由“通过加强对现存运河遗产资源的摸底调查让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呈现在世人面前”可知建立运河学可以挖掘运河的优质文化资源更好地传承传播运河文化③由“可以推出一批文化项目、出版项目、产业项目来振兴运河文化建设一批运河文化旅游小镇打造一批运河文化产业园区来发展运河经济”可知建立运河学可以利用运河文化发展运河文化产业振兴运河经济④由“可以凭借大运河这一世界公认的文化资源对外输出文化产品宣传中华优秀文化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讲好中国大运河文化故事可以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进一步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运河文化推进科学发展和永续发展的集体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文化动力”可知建立运河学可以输出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增添文化动力6.(1)下列关于“网络外卖”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6.(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6.(3)怎样才能有效促进我国在线外卖的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A. 消费者要想足不出户就获得丰富的外卖信息以及便捷的外卖服务都必须借助互联网这个巨大的信息平台B. 外卖行业为餐饮从业者提供了销售和宣传渠道已经使他们实现规模的巨大扩张具有很大的优越性C. 中国网络餐饮外卖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预计到2020年增长率会降至16%D. 如果餐饮店采取开放设计让顾客看到厨房食物加工全过程将会使店家注意每一个细节【答案】B【解析】(1)B项“已经使他们实现规模的巨大扩张”错误把未然当已然原文是“能够”【答案】C【解析】(2)A项“人们不用网络外卖叫早餐”于文无据B项移花接木“曾经推出易撕贴”的是“饿了么”公司在相关环节的探索D项“材料一主要介绍了网络外卖的优越性”概括不全材料一第二段重点介绍了用户的消费习惯故选C【答案】(3)①外卖平台不断提升技术推动外卖送餐系统不断完善优化配送路径借鉴外国先进和成熟的方法提升服务质量防止食品污染提高食品安全加强外卖员的培训及审核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②政府方面要加强法律监督促进平台不断创新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③消费者要对平台进行舆论监督促使其不断提升质量【解析】(3)从原文“使用方便是用户选择网络外卖服务的首要因素平台的优惠与商户菜品的丰富程度也是用户考虑的重要因素”“美团外卖此前表示将加速推进餐盒、餐袋封条工作饿了么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则坦言在相关环节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但在实际推行当中仍存在现实困难”“除了定期对快递设备进行卫生清洁外对于外卖员还有特殊的培训及审核甚至要求每一名外卖员都需要获得国家认证的工作健康证明”“在日本食品安全受到法律和舆论双重严格监督”可以概括归纳得出答案7.(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7.(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7.(3)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7.(4)小说以“阿芳的灯”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A. 小说开头写雨后的小街上门户紧闭和雨滴的声音晴天的小街上老人和小孩的活动这些环境描写表现出小街上人们生活的平和和闲适B. “留着日本娃娃式的头发”“活泼泼的眼睛”“面容十分清秀”“穿的也是红颜色的衣服”等神态外貌描写表现了水果摊女孩的清秀俏丽有诗意美C. “心里不由得升起一股奇异的感觉很惋惜似的又很感动” “惋惜”是因为女孩年轻俏丽身边的男人结实健壮年纪大与她不般配“感动”是因为男人和女孩对人一样的殷切共同为生计操劳颇为美好D. 文章写的虽是小街上一个水果摊开了又关、关了又开的小事而女主人公善良热情、勤劳坚韧的形象一家人平静温馨的生活让“我”感动体会到扎实的人生力量和丰富的人生理想【答案】C【解析】(1)C项“‘惋惜’是因为女孩年轻俏丽身边的男人结实健壮年纪大与她不般配”分析有误“我”惋惜的是阿芳这么年轻就已嫁人怀孕而且根据文中描述“男人年纪大”于文无据【答案】B【解析】(2)B项“是因为‘我’害怕证实会出现不是预设的情况整个故事就无法成立”说法有误原文说的是“我怕我忍不住会发问、去证实这是那么多余而愚蠢”【答案】(3)①用“圆润”“俏丽”“多”等形容词用“又”“也”等虚词表现了阿芳家生活质量的提升②多用短句简洁干净富有节奏感③运用排比写出了阿芳家平静的生活状态用比喻、对比赋予水果丰富的意味④语言朴素展示了生活中平淡而和谐的图画【解析】(3)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从用词角度可以分为清新、质朴、豪放、潇洒、舒缓等从句式角度可分为长句、短句整句、散句主动句、被动句陈述句、疑问句从修辞角度可以分为比喻、排比、拟人等本题画线句从用词的角度看运用“圆润”“俏丽”等形容词从容貌上修饰阿芳的美丽以及生活的滋润运用“又”和“也”这两个虚词来强调阿芳脖子上的金项链和腕上的手镯表现了阿芳家生活质量的提升从运用句式的角度看多用“阿芳织毛衣”“阿芳的男人看书”“毛头在学步车里学步”等短句简洁干净富有节奏感从修辞的角度看“阿芳织毛衣阿芳的男人看书毛头在学步车里学步”使用了排比手法将阿芳家平静的生活状态形象地描写出来“时常会有些稀奇而昂贵的水果皇后般地躺在众多平凡的果子中间”使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赋予水果丰富的意味从语言风格来看画线句语言朴素运用接近生活化的语言在素朴平淡中展示了生活中和谐的图画【答案】(4)①阿芳门前的那盏灯照亮了阿芳的水果摊及夜行人②象征着阿芳为改变家境而积极进取的精神③象征着希望给“我”和“我们”以温暖和力量【解析】(4)小说以“阿芳的灯”为标题作者也表达了在这条街上阿芳出现后的感受如“有了阿芳和她的水果摊这条街上似乎有了更多的生机即使在阴霾的日子里”“这一幅朴素而和谐的图画常常使我感动从而体会到一种扎实的人生力量与丰富的人生理想” 可以看出阿芳门前的那盏灯照亮了阿芳的水果摊及夜行人给作者以莫大的慰藉通过作者说“我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想起很多年以前从这里经过有一扇门里的邋遢而颓败的景象” 我们知道阿芳改变了一个家庭让这个家庭向善向好发展着有了孩子也就有了希望“阿芳的男人看书” 家庭和谐而美好这些都是阿芳为改变家境而积极进取的精神从文章整体看“阿芳的灯”象征着希望不但给过去的家庭以希望也给“我”和“我们”以温暖和力量这恰恰是这篇小说最想发表的主旨也是“阿芳的灯”的深层寓意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舞幽壑之潜蛟A.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B.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C.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D. 臣具以表闻【答案】D【解析】例句中的“舞” 使动用法使……起舞A项“渔樵” 名词作动词捕鱼砍柴B项“老” 形容词作名词年老的(旧臣)C项“手” 名词作状语亲手D项“闻” 使动用法使……闻故选D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句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2)下列选项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4)请把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A. 列坐其次次旁边B. 信可乐也信相信C. 虽趣舍万殊趣趋向取向D. 向之所欣向过去【答案】B【解析】(1)B项句意实在值得快乐信实在【答案】D【解析】(2)A项第一个“于” 介词在第二个“于” 介词向B项第一个“其” 代词他第二个“其” 代词代自己C项第一个“以” 介词因为第二个“以” 连词表目的用来D项两句里“之”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故选D【答案】B【解析】(3)B项“及时行乐”错作者触景生情悲痛乐景不常人生短暂无常但不虚妄主张珍惜生命眷恋热爱生命思想乐观旷达但是作者没有表达“及时行乐”的思想【答案】(4)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解析】(4)盛繁盛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对两首古诗的理解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渭城曲[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台城^①[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①台城旧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本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从东晋到南朝结束这里一直是各朝廷台省(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A. 两首诗都写到了“雨”和“柳”的意象它们的作用基本上是相同的都营造出一种朦胧的、凄美的离别氛围B. 《渭城曲》中诗人对“朝雨”和“柳色”稍事描写后便引出下文的劝酒送别结构相对简单《台城》诗将一座古城隐藏于江雨、江草、春鸟、春柳之中一“梦”字道破多少存亡兴衰的历史情与景密切交融C. 王维诗带有盛唐气象全在最后两句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韦庄诗则是晚唐光景“六朝如梦”几个字体现了他浓厚的、悲凉的虚无人生况味和历史观D. 两首诗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用了叠字用“青青”和“霏霏”分别来形容柳色和江雨不但使得所描绘的景象更生动也造成了一种别有情致的音韵美【答案】A【解析】A项“它们的作用基本上是相同的”错误《渭城曲》描绘的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通过“雨”“柳”等意象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而《台城》一诗中的“雨”营造出一种凄迷的氛围“柳”则成为一种“无情”的意象由此分析“雨”和“柳”的作用完全不同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4.(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近几年国产儿童片数量少质量差很难满足儿童对电影产品的需求影响力小B. 国产儿童片不受欢迎原因在于创作群体与儿童存在代际鸿沟不懂其审美心理C. 儿童演员不专业由其出演电影虽能缩短与受众的心理距离但不能保证质量D. 儿童电影深入课堂、父母与儿童共同观影都是对儿童进行观影引导的有效做法【答案】D【解析】(1)A项“数量少”错误从文中“2018年儿童片产量近百部但真正在院线排片放映或在其他新媒体平台播放、具有评分数据指数的不足10部” 数量并不少但真正优秀的影片数量少B项以偏概全国产儿童片不受欢迎的原因有电影市场及产业大环境的因素有传播规律的因素有传播特征的因素C项“不能保证质量”于文无据故选D【答案】C【解析】(2)C项“尤其是举例论证的方法”错误文中很少运用举例的论证方法【答案】A【解析】(3)A项“就不必再推荐”错误应该在总结经验后改进方法使推荐的影片更加符合儿童的特点5.(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5.(2)小说中老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5.(3)小说在布局谋篇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A. 接到儿女都要他进城的电话后老歪左右为难左邻右舍羡慕不已并为之出谋划策意在表现老歪的人际关系很好B. 老歪最后决定哪里都不去就在家守着妻子的照片表现出老人孤寂的晚景和内心的失望痛楚读来让人心酸C. 老歪的儿女都在大城市安了家生活幸福却对老父亲不闻不问反映出当代部分青年不懂感恩不遵孝道的社会现实D. 文章运用补叙来介绍老歪独自一人拉扯孩子的艰难情形与下文儿女的不孝形成对照很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答案】B【解析】(1)A项“意在表现老歪的人际关系很好”不对开头写老歪接到儿女电话受到邻居的羡慕一方面是为了烘托老歪的兴奋心情突出老歪儿女的孝顺老歪的幸福另一方面也与下文老歪儿女实际上的不孝顺形成对比突出主题C项文中写儿女有寄钱寄东西打来电话所以“不闻不问”不对D项“补叙”错误应是插叙故选B【答案】(2)①疼爱孩子、为了儿女不惜牺牲自己幸福的好父亲怕年幼的孩子受苦决定不再娶妻怕给儿女们增加负担一直没有去过城里②一个勤劳老实、没见过世面的农民一个人含辛茹苦养大孩子连县城都没有去过③隐忍寡言、孤独寂寞的空巢老人老伴去世多年儿女都在外地工作独自一人寂寞生活【解析】(2)解答本题需要找出文中相关句子分析“老歪那时还是小歪挺倔的说啥也不找他说有了后妈不一定是孩子的福气”“尽管老歪也特想去却一直没有成行他怕给孩子们增加负担” 可以看出老歪疼爱孩子、为了儿女不惜牺牲自己幸福“老歪到过最远的地方是镇上赶集时去一趟县城都没有去过”“一把屎一把泪地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大学” 可以看出老歪是一个勤劳老实、没见过世面的农民老伴去世多年儿女都在外地工作老歪独自一人寂寞生活是一位隐忍寡言、孤独寂寞的空巢老人【答案】(3)①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明线是老歪收到儿女邀请后内心的期盼和纠结暗线是儿女在外地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及对待父亲日益疏离的态度②先扬后抑卒章显志(或欧·亨利式的结尾)小说前面极力铺陈老歪收到儿女邀请后的喜悦和村民的羡慕最后才揭出真相极具震撼力很好地表现了主题③伏笔照应巧妙。
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单元测试(一)++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必修5第三单元训练卷语 文 (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
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
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
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
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
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
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
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第五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测试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命题人:胡梅发一、基础知识测控(18分,每小题3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传(zhuàn) 传略列传六艺经传阿Q正传B.识(shí) 识别识破博闻强识见识真高C.横(héng) 横行蛮横妙趣横生专横跋扈D.省(xǐng) 省悟省察省视双亲十分省心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深恶痛绝晦气莫齿不忘前途渺芒B.责无旁代唾骂一张一弛成绩斐然C.恰如其分确凿喋喋不休汗流浃背D.味同嚼蜡刹那束之高搁无人问津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______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
②能源短缺,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______着这个小镇经济的发展。
③从先前的阿Q看来,小D本来是______的,但他近来挨了饿,又瘦又乏已经不下于小D,所以便成了势均力敌的现象。
A.遏制限制不耻B. 遏止制约不耻C. 遏制制约不齿D. 遏止限制不齿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阿Q这时很吃惊,几乎魂飞魄散了:因为他的手和笔相关,这回是初次。
B. 刚刚兴起跳交谊舞的时候,我和妻极看不惯。
不但自然不入“舞流”,而且还颇有微言。
C. 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D. 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像这一类的问题还有不少,________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动摇我们的方针,影响改革的全局。
城乡改革的政策,________要长期保持稳定。
________,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政策要坚定不移。
________没有新的主意也可以,就是不要变,不要使人们感到政策变了。
有了这一条,中国就大有希望。
A. 假设必定虽然假使B. 如果必定当然假使C. 假使一定虽然即使D. 如果一定当然即使6.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虽然下着雨,气压低得像帘幕低垂。
黄梅季节特有的感觉,________推开半闭的窗,雨丝就悄悄地飞近来,扑到脸上,送来一点并不愉快的凉意。
A. 有如张着纱幕,远山巅水墨画似的逐渐融化,终于跟雨云融合在一处。
B. 仿佛一只枝头的小鸟,叽叽喳喳地掀动着翅膀欢叫。
C. 有如一个娇怯的小姑娘,刚探出头就又匆匆放下了窗帘。
D. 仿佛一只触着蜘网的飞虫,身心都紧贴在那密密的丝缕上。
二、阅读《狂人日记》,完成文后题目(15分)一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
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
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
二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
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
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
又怕我看见。
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
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
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
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
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可就跑了。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
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
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
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
我明白了。
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三晚上总是睡不着。
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①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儿子,嘴里说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他眼睛却看着我。
我出了一惊,遮掩不住;那青面獠牙的一伙人,便都哄笑起来。
陈老五赶上前,硬把我拖回家中了。
拖我回家,家里的人都装作不认识我;他们的眼色,也全同别人一样。
进了书房,便反扣上门,宛然是关了一只鸡鸭。
这一件事,越教我猜不出底细。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②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睛看我。
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7.第“一”部分加黑点的“他”是指( )A. 月夜B. 月光C. 赵家的人D. 赵家的狗8.上文第“二”部分中画横线的句子意在说明( )A. “狂人”曾经是个反封建战士。
B. “古久先生”与“狂人”确有私仇。
C. “狂人”承认自己的狂暴行为。
D.“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是踹不得的。
9.仔细阅读第“三”部分,回答问题。
(1)画横线①的这个些人指的是下面哪一类人?( )A. 受封建势力迫害而不敢反抗的人。
B. 受封建势力迫害而敢于反抗的人。
C. 受封建势力迫害而又不自觉参与迫害“狂人”的人。
D. 受封建势力迫害而又自觉参与“吃人”的人。
(2)画横线②的这个段话意在表现:( )A. “狂人”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清醒认识和揭露。
B. “狂人”对我国历史本质的寻根究底的钻研精神。
C. “狂人”向中国封建势力宣战的英雄气概和决心。
D. “狂人”在清醒状态下对“仁义道德”的探刻批判。
10.文末“救救孩子……”这句话的确切内涵是( )A. 呼唤人们救救“没有吃过人的孩子”。
B. 呼唤人们起来改变吃人社会,消灭吃人的现象。
C. 呼唤人们救救那些被吃的阶级,消灭吃人的阶级。
D. 呼唤人们救救尚未被吃的阶级,建立被吃阶级的政权。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21分)鲁迅先生记萧红⑴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所见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而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
⑵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我就问过:“这叫什么名字?屋中不生火炉,也不冻死?”⑶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那是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楼下室稍微有一点暗,同时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疮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
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
⑷“这花,叫‘万青年’,永久这样!”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好像一朵小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
⑸“这花不怕冻?”以后,我又问过,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了。
⑹许先生说:“不怕的,最耐久!”而且她还拿着瓶口给我摇着。
⑺我还看到了花瓶的底边是一些圆石子,以后,因为熟识了的缘故,我就自己动手看过一两次,又加上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又加上自己是来在寒带的北方,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着一点惊奇。
⑻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每次到许先生家去,看到那花,有时仍站在那黑色的长桌上,有时站在鲁迅先生照像的前面。
⑼花瓶是换了,用一个玻璃瓶装着,看得到淡黄色的须根,站在瓶底。
⑽有时候许先生一面和我们谈论着,一面检查着房中所有的花草,看一看叶子是不是黄了,该剪掉的剪掉,该洒水的洒水,因为不停地动作是她的习惯。
有时候就检查着这“万年青”,有时候就谈鲁迅先生,就在他的照像前面谈着,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
⑾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而且瓶底已经丢失,虽然丢失了也就让它空空地站在墓边。
我所看到的是从春天一直站到秋天;他一直站到邻旁墓头的石榴树开了花而后结成了石榴。
⑿从开炮以后,只有许先生绕道去过一次,别人就没有去过。
当然那墓草是长得很高了,而且荒了,还说什么花瓶,恐怕鲁迅先生的瓷半身像也要被荒了的草埋没到他的胸口。
⒀我们在这边。
只能写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而谁去努力剪齐墓上的荒草?我们是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么远,那荒草是总要记在心上的。
11.理解作者的思路,划分文章的层次(在下列段前标号中用“‖”划分开),并简述理由。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⑿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果单从表现文章主题的角度来描述万年青的特点,下列哪些项是最合适的?( )A. “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B. “这花不怕冻?”许先生说:“不怕的,最耐久!”C. 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D. 这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着一点惊奇E. 看得到淡黄色的须根,站在瓶底F. 有时候就检查着这“万年青”13.理解文章的主题,完成下面填空。
“万年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象征了鲁迅_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崇高形象。
14.文章标题是《鲁迅先生记》,显然目的在于刻画人物,作者却用心写了“万年青”。
文章是怎样处理这种矛盾的?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文章从不同方面写了对鲁迅先生的怀念,这不同的方面可以概括为三点,它们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16分)“站着说!不要跪!”长衫人物都吆喝说。
阿Q虽然似乎懂得,但总觉得站不住,身不由己地蹲了下去,而且终于趁势改为跪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