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高密度行车组织下行车调整方式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高密度行车组织下行车调整方式的
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交通运输业也不例外。
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速度,交通运输方式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其中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地铁这一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
地铁凭借自身的优势逐渐的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与支持,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这篇文章主要是根据目前地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展开探究分析,针对相应的问题给出具体的解决策略,特别是对地铁高密度行车组织地下行车调整方式这一问题进行终点的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地铁高密度行车行车调整方式
1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地铁开始被大范围的使用,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搞笑快捷。
地铁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相应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随着地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列车被投入使用,使得地铁的行车密度变得越来越大。
过多的列车在不断的行驶运转,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对行车的调度工作变得非常困难,很多的安全问题都是由于不合理的行车调度造成的,所以,要想解决这一个棘手的问题,使地铁既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又能够把列车的调度问题处理好,大大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相关的工作部门需要对地铁的列车调整方式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为地铁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2 高密度行车组织下行车调整的意义
2.1 在高密度行车状态下保证安全
在轨道交通列车的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生延迟故障规模大鹅问题,将会导致降级运营的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铁的降低级别运营的问题,从而
影响地铁的运输能力。
在此种类型的情况下,如果能够进行行车调整,对于列车的乘客和整个行车的安全性都有一个相对的保证。
2.2 对行车间隔进行有效的平衡
在地铁轨道交通的行车过程中,如果出现设备延迟故障的问题,影响了不同时段的轨道交通应该有的运行以及安全问题方面的保证。
那么会导致十分严重负面的影响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行车进行调整,针对于相应的路线的特点进行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行车间隔的有效的平衡。
2.3 防止不同类型故障对乘客的影响
由于当前时代,乘客对于轨道交通行车的质量的要求和标准逐渐升
高,对于轨道交通运输途中的安全问题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及时对可能产生故障问题的高密度行车组织进行行车方面的调整可以有效地消除突发情况
故障对于乘客要求的质量方面的不满和消极影响负面影响。
3 地铁分类
当今地铁线路故障主要分为四类:一是一般故障。
当地铁出现2-5分钟的晚点,例如车门故障、屏蔽门故障以及列车复位ATP等情况致使地铁出现短暂晚点时则为一般故障;二是中型故障。
当地铁出现5-10分钟的晚点,例如供电故障以及岔道故障等原因造成较长时间晚点时则为中型故障;三是大型故障。
当地铁出现晚点10-20分钟的晚点,例如ECC故障、列车故障救援以及轨旁ATP故障发生等情况造成地铁出现一段时间晚点则称为大型故障;四是特大型故障。
当地铁出现20分钟以上晚点,例如列车脱轨、挤岔、联锁故障以及感应板变形等故障引起地铁极长一段时间的晚点则称为特大故障。
当发生特大故障时应立即采取应急公交接驳方法对特大故障进行处理。
4 运用合理的应急处置原则
4.1有效沟通的原则
高密度行车环境下地铁列车在运行期间极有可能发生故障,此时调度工作人员应及时收集路况和故障信息,采取针对性的应急处理措施,这就需要调度工作
人员能够掌握信息的准确分析的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询问技巧,才可以快速掌握有用的、关键的、正确的信息,进而对故障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4.2准确发令的原则
调度人员只有仔细观察故障,根据丰富的经验进行判断,才能实现发单的准确性。
调度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对地铁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总结,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充分掌握下达命令的条件和时机,确保现场人员按命令办事。
4.3快速反应原则
地铁列车在高密度的行车环境中容易出现混沌现象,调度人员的响应时间很短。
只有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反应,才能控制全局,这就要求调度人员非常熟练地操作各种工作流。
4.4有效调整原则
如遇突发情况,调度人员应保持冷静,根据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调整,确保应急处理措施的有效性,尽最大努力确保地铁列车的安全。
4.5安全原则
安全原则应始终放在首位。
无论何时何地,调度人员都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尽最大努力保护旅客人身安全,稳定旅客情绪,避免旅客过于激动而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进而造成现场失控。
要为旅客提供人性化服务,赢得旅客的信任,确保旅客的安全,只有这样,工作人员的指令才能迅速得到旅客的认可和接受,现场才会井然有序。
5 应急情况下地铁高密度行车组织下行车调整方式
5.1在一般故障情况下的行车调整方法
当出现地铁线路晚点以及出现故障使得列车延误,此外,又出现列车间距拉大、与后车之间拥堵的现象。
这时可以运用晚发、多停、区间限速
等方法对故障进行调整。
5.2在中型故障情况下的行车调整方法
如果出现中型故障时,这种情况很显然已经不能利用晚发、多
停等方面的措施进行针对性的处理,这时就应该改变相应的策略,以保证故障的
有效排除,这时就应该运用两端终点站组织退车进行排除,这一方法能够很好的
使列车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进而促进整个列车系统的有效运行,给人们带来极
大的便利,同时相应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5.3在大型故障情况下的行车调整方法
在地铁行车过程中如果出现某一地点晚点20min以上的故障,
这一现状就会给整个列车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对于客户服务的质量,还会给
线路运营组织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
为确保故障的影响减小到最低,坚持“安全
第一、梯度运营”的理念,从而能够有效的贯彻全方位的行车调整方法,这样能
够起到控制地铁大型故障的良好效果。
同时防止由于列车临时停车给乘客带来的
影响,相应的列车长必须进行及时的处理,能够及时协调非故障列车快速运行带
来的影响,进一步处理因故障而产生的长时间间隔,可以采用临近线路列车小交
路填补间隔方法进行处理,以便能够起到调整行车的效果。
5.4在特大型故障情况下行车调整方法
尽管存在的这种状况比较少,但是也应该对这种情况进行简单的了解,以便不时
之需,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地铁行车的质量,从而给乘客带来极大的便利。
如果
列车由于一些原因从而造成列车中断以及晚点的情况,出现这些基础地铁行车故障,同时给乘客带来严重的影响,这就是特大型故障。
当这种情况发在时应该坚
持“安全第一、梯度运营”的原则,马上启动公交接驳、网控客流的方法,对地
铁整个运行流程进行有效的控制,要兼顾安全、保障运营为目的,对发生故障的
区域进行排查,进而使故障以及相应的危害降到最低,确保地铁安全稳定的运行。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今我国城市化的建设过程中地铁高密度行车已经俨然发展成了其中
的一个突出特点。
所以一定要避免地铁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任何故障情况,一定要
确保乘客、设备、行车等个方面的安全,要对安全、高校、服务、快速这四个地
铁运行原则始终进行秉持。
若发生地铁故障情况,那么就一定要在确保个方面安
全的情况下快速处理地铁故障,要让地铁运营的损失和故障所带来的的各种影响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要始终努力维持运营及保证安全服务。
参考文献:
[1]林伟东.地铁高密度行车组织下行车调整方式的探讨[J].科技风,2019(6):55~56,58.
[2]张焱.基于地铁高密度行车组织下行车调整方式的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7(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