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研究
摘要:动画专业培养具备动画、电影、电视、创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及理论,能在动画、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动画原画、动画创意设计和编导及三维电脑动画创作理论研究方面的专业人才。

文章分析和思考了传统动画和数字艺术类专业培养目标的不足,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进步的现实要求,以及学生基础和来源多样性的特点,从学校的各类资源储备出发,提出分类性的本科学生毕业能力指标,以明确分类培养、错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动画专业毕业生指导研究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动画的发展也略见起色,在这种特殊环境下成长的动画片,虽然效果比不了美国,但是在那个特殊时期,这种动画就是起着宣传、鼓舞的作用。

[周越,《动画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28页]地方性经济和行业发展迫切需要高校输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动画专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却与市场需求形成了较大的反差。

动画专业应用型人才是以本科教育为主题,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以地方性行业服务为宗旨的一种新型高校。

毕业生是学校教育传导文化科学思想、专业知识,完成既定目标专业训练的教育产品,其质量备受社会关注。

学生毕业进入社会的被接纳率,以及未来发展所处的社会阶层高度,都会反过来影响专业的品牌、招生、就读、就业等后续效应。

因此,我们不能仅限于按计划教完课程,而是要从专门人才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了解不同层面的工作岗位要求,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智力商情,制定多样性而具体的能力培养指标,让教师和学生都明确未来的就业、发展道路和具备能力的关系。

并以此来制订我们的规划,检验我们的计划,反思我们的作为,不断提高每一个细节的质量,最终达到我们追求高质量毕业生的教育产出目标。

随着时代进步,动画的领域和风格不再局限顶在梦幻、可爱、幽默等风格,一些另类的影片风格逐步出现。

[周越,场景设计在动画中的重要性,锦绣文化,2012(12),31页]动画专业的毕业生的能力描述,可以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各项指标、内涵潜力和社会近期需求等各方面来定义。

本文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进步的现实要求,提出分类性的本科学生毕业能力指标,以补充通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不足之处。

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门类,是工业社会人类寻求精神解脱的产物,它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

[周越,《动画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7页]现在动画行业在我中国发展的速度很快,我们在电视广告、动画片、电影中经常能看到三维动画设计的元素。

动画专业培养具备动画、电影、电视、创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及理论,能在动画、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动画原画、动画创意设计和编导及三维电脑动画创作理论研究方面的专业人才。

三维技术与二维技术的结合制作手法的发展,正是从侧面进一步的说明了随
着动画事业的发展,动画的制作形式也从单一式向多元化发展。

制作观念上的创新、制作手法上的开拓才可以开辟出动画行业的另一片新天地。

[蒋小汀,卡通渲染技术特点及艺术风格浅析,美苑,2012(6),33卷175期,104-105页]动画制作对于技法要求很高,相对于专业的美术院校,理工类大学的毕业生在动画技法上没有竞争力。

学校本身缺少良好的艺术氛围与环境,学生中普遍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多数更关注的不是专业本身而是就业的问题。

解决现阶段动画教育与就业市场的矛盾,要跟据当地的就业市场另辟蹊径,动画本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适应性比较强,应用面广,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有工科背景的学校能更好的融合两者,帮助学生选择更宽泛的就业渠道。

笔者认为,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应改变专业教育的思路,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就业开展相关的拓展教育与实习。

从我国的现实出发,大多数院校应当是以培养专门性实用人才为重点,量力而行,正确定位,培养特色人才。

所以,这种宽泛的能力定义,并不能具体地指导一个地方院校,要根据自己的生源、师资、设备、信息、管理等客观条件,面向地方文化、教育、经济建设,制定与其他兄弟院校错位发展的、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规格。

所以,各类院校的动画或数字媒体艺术类专业,应该吸取其他工程学科发展中的经验教训,除了努力达成通用能力定义的人才规格要求,还要建立一套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个体差异来定制的毕业能力指标。

让动画或数字媒体艺术类专业教育者,努力而脚踏实地工作,明确实用性目标的效用,分阶段、分步骤在积累经验和实践过程中探索提高。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偏好做出选择,明确既定岗位前程,学校据此分层次、分类培养打造其适业能力,以达到多层次、多渠道就业的共赢格局。

虽然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其特殊性,但是在现阶段,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学院派实验艺术思维已经不适合当下普及型的艺术教育状态以及不乐观的就业现状,要搞专业艺术,必须先解决生存。

特别在高年级期间,在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与技法的同时,必须强调专业的实践应用性,多学些社会实际需要的知识.事实上动画就业市场的竞争是残酷的,与学历无关,与资历无关,入门起点低,做到高端的极少,学生必须摆正心态,做到某个制作环节的优秀,才有可能在专业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

教师在专业的教授过程中,要务必让高年级学生能够务实的进行专业实践,为进入市场进行提前的演练。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使其自身能力扩大化,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具备更广泛的应用价值,扩宽就业之路。

利用本地的市场资源,积极开发本地动画制作的消费市场,除去与常规的电台,广告公司的进行实践项目的合作之外,争取与本地各个行业有需求的企业合作,与区县级政府宣传部、旅游部、科委等部门合作,开拓新的实践基地。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让本地就业市场消化动画行业多余的专业人员,拓展动画的就业市场。

动画毕业生的就业之路,与市场有关,也于学校教育的引导有关。

本文基于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提出了以上具有具体操作性的对策,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
方式,构建实用性更强的教育方法,着力发展动画行业的多元性,时代性,创新性,保障西部理工大学动画的招生与就业能够良性、持续性发展,也有利于增强社会对动画教育的信心。

动画专业的毕业生能力指标的研究,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它源于人才市场需求和社会日益发展进步提出来的要求,是每一个从事动画或数字艺术教育的工作者面临的实际问题。

几年后,为解决动画和数字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大量就业时的结构性矛盾,这个问题的提前关注和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

本文抛砖引玉,期待同行学者一同在这方面做出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汗青吕杰锋.数码设计艺术.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焚水.影视动画短片制作基础.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3] 周越,《动画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7-28页
[4] 蒋小汀,卡通渲染技术特点及艺术风格浅析,美苑,2012(6),33卷175期,104-105页
[5] 周越,场景设计在动画中的重要性,锦绣文化,2012(12),31页
[6] 周越,室外课堂教学研究,文教资料,2010,(1),第一期中旬刊,10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