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复习地理常识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行测复习地理常识知识点
行测考试主要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
每个部分题目类型都多,数量也多,答题时间有限。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公务员行测复习地理常识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复习地理常识知识点
我国的地理位置
1.位置:从半球位置看:位于东/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周围国家:我国共有14个陆上邻国,从东北向西再到西南,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老挝和越南。
(顺口溜: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泊和不丹。
缅甸老挝接越南,陆上邻国依次连。
)
隔海相望邻国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顺口溜:日韩菲马,印尼文莱。
)
3.边界点
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4.领土领海面积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
毗邻中国的海域总面积约为470万平方千米,其中,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这其中包括了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例题例题
我国海域广阔,有四大海域,从南到北排列依次为()
A.南海、黄海、渤海、东海
B.南海、黄海、东海、渤海
C.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D.南海、东海、渤海、黄海
【解析】C。
我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面向太平洋,拥有辽阔的海域,濒临的四大海域从南到北排列依次为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行政区划
我国基本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行政区划。
目前,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域。
(顺口溜:一,两湖两广两河山:1.两湖:湖南、湖北;2. 两广:广东、广西;3. 两河山: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二,五江云贵福吉安:1. 五江:新疆、黒龙江、江西、江苏、浙江;2.云贵:云南、贵州;3. 福吉安:福建、吉林、安徽。
三,四西二宁青甘陕1. 四西:四川、西藏;2. 二宁:
宁夏、辽宁;3. 青甘陕:青海、甘肃、陕西。
四,海内台北上重天1. 海内:海南、内蒙古;2. 台北:台湾、北京;3. 上重天:上海、重庆、天津。
五,港澳特别行政区港澳:香港、澳门,台湾。
)
人口民族
(一)人口
1、数量:根据2020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突破14亿人,约占世界人口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分布: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画一条直线,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二)民族
1、构成:在我们伟大祖国的辽阔土地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
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2、分布特点: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我国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例题
我国人口分布有一条明显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西北部人口少。
这条分界线是( )。
A.漠河——腾冲连线
B.黑河——腾冲连线
C.秦岭——淮河连线
D.天山——阴山连线
【解析】B。
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故此选B。
拓展: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识别“首句”的方法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片段阅读一直都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所在,很多考生感觉这一块很难有大的突破,再加之考试时间比较紧张,很难全篇仔细阅读完毕再去答题,这就导致准确率必然会下降,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又会发现有的时候首句就是文段的重点,有的时候又是尾句,那么就跟大家讲解一下,首句是重点的题目有些什么特征。
例1
日前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过大学生群体严重浪费粮食的问题,他们每年倒掉的食物足以养活1000万人口一年。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如遇红白喜事,人们都以大摆宴席、铺张浪费为荣,似乎吃剩下的饭菜越多,越能表明其热情好客和慷慨大方。
相反,如果谁家的宴席刚刚够吃,会被认为是小气鬼,
丢人现眼。
这段文字最能说明的是:
A.红白喜事和大学生食物浪费严重
B.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C.红白喜事宴请铺张有社会心理认同
D.中国人舌头上的浪费现象严重
【解析】D。
文段首句指出了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粮食过多,第二句话给我们介绍了大学生食物浪费严重。
第三、第四句话给我们介绍了农村红白喜事食物浪费严重的现象进行说明。
我们会发现文段中的大学生,和农村的浪费现象都是对首句的举例说明。
所以文段重点为首句,故文段主要说的是中国人在食物上浪费严重,D项正确,当选。
这个题目,我们会发现首句提出观点,然后后面进行举例论证,那么重点就是我们的首句。
常见的举例子类型主要有三种:1.标志词,如比如、例如、诸如等等。
2.具体的人名、地名、年份、事件名。
3.出现实验、调查、数据、统计等。
都属于举例子的范畴,举例子一般本身不重要,重要的举例子论证的部分。
例2例2
生命意义的问题不可能还原为经验研究。
如果所有认识论上的问题都可以由科学探究在实践中得到解决,那么,我们可能会觉得,即使所有这些问题在一觉醒来都得到了解决,这仍然与生命的意义这一问题毫无瓜葛,与美好的人类生活究竟包含着什么这个问题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