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与突破教学中重、难点的有效学习.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把握与突破教学中重、难点的有效学习.doc
把握与突破教学中重、难点的有效学习小学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
新知识的形成有其固定的知识生长点,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每一个新课时都会有自己的重、难点,而所谓重、难点是指教学过程中,学习上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某些关节点,也就是学生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的课题角色由演员向导演转变,要求教师充分发挥教学主导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要牢记自己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
这就更加要求教师要把握好重、难点,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标。
本学期的教科节上数学要展示一堂同课异构的课堂,上课的内容是年月日的第一课时。
年月日的教学属于常见量中的一个内容,是一节典型的常识性内容教学课。
此课的教学重点是时间单位年、月、日,各月的天数,教学难点是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而要把握好这重、难点是有点难度的,因为年、月、日的知识包含着许多规律,它虽然包含很多天文知识,但与数学密不可分。
1 / 5
因为是常识性的内容,所以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经验,但是学生的经验往往是零碎的、表层的、联系不紧密的,而且越是这样的常识性经验,学生间的差异越大。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思考的是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知的、明确的,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展开教学?哪些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究获取?如何整合多而散的知识点,增强教学的整体性?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要如何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思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初步设计教学课件,让学生自己得到信息由于年、月、日是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在课件设计中出示一张 2003 年的年历表,让学生自己观察,得到信息。
学生能够说出年历表中一年的月数和每个月的天数,在这些学生自己完成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总结和归纳,把 31 天的月份称为大月,把 30 天的月份称为小月。
再出示 2000 年和 2002 年的年历表,让学生观察发现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从而让学生自己明白大月和小月的天数是不变的。
在教学 2 月这个特殊月的时候,根据刚才几张不同的年历表,问学生 2 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有些学生说是大月,有些说是小月,有些说都不是。
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学生对于大、小月的理解还不是很明白,没有真正掌握。
---------------------------------------------------------------最新资料推荐------------------------------------------------------ 通过几张年历表的对比,学生发现 2 月份有的是 28 天,有的是 29 天,这时学生心中有了疑问,迫切想要去探究,教师可以适时提出 2 月是特殊月,当是 28 天的时候这一年就是平年,当是 29 天的时候这一年就是闰年。
建立平年和闰年的概念后,让学生计算平年一年的天数,从课堂教学反映情况来看,学生计算的方法有 3 种。
第一种:
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 天,第二种:
317+314+28=365 天,第 3 种:
2812=336 天。
从学生的计算方式来看,学生对于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掌握得不是很好,还是不能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经过反思,发现学生不能掌握课堂的重、难点,主要是在课堂上学生自我探究的机会很少,设计的教学活动不能很好地让学生进行探究获取知识,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究都是学生学习的方式。
二、立足问题解决,促进主动探究出示一张 2019 年 4 月的月历表,先从月历表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整合,把学生积累的数学生活经验进行整理并展开教学。
设计的问题有:
(1)这个月有几天?(2)有几个星期?下个月 1 号是星期几?点点今天的日子。
3 / 5
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知识。
随后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年历表,第一组的是 2019 年的年历表,第二组的是 2019 年的年历表,第三组的是 2019 年的年历表,第四组的是 2019 年的年历表,让学生同桌合作记录这一年每月的天数。
这种合作记录的方式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能记住每月的天数。
通过交流汇总,学生很快发现一年是 12 个月,每年的 1、3、5、7、8、10、12 月都是 31 天,每年的 4、6、9、11 月都是 30 天,只有二月份的天数是有区别的。
而 2019、2019、2019 年的二月份都是 28 天,只有 2019年的二月份是 29 天,从学生的探究中教师适时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学平年与闰年的概念,在计算一年的天数时,由于有了刚才的自主探究记录和对比,学生能够准确地计算出自己那一年的天数,而没有出现上次的 2812 的计算方法,学生真正懂得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有效的活动设计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教师每备一节课,要动一番脑筋,花一番心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教材内容,弄清教学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教材意图,精心设计课堂设问,不断实践探索。
如何把握重点、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难点,是教学活动中永恒的主题。
教师只有把握重点、突破教学上的难点,才会扫除学生学习上的
---------------------------------------------------------------最新资料推荐------------------------------------------------------ 障碍,解除学生心理上的困惑,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