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地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示坡线:指向坡度降低方向
在凸坡的A点上不能观测到B点,因视线会被凸坡阻挡。 而在凹坡上的A´点则能观测到B´点。
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 ( A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等高线地形图
4、地表形态分析
山 体 的 不 同 部 位
鞍部 山顶
4、地表形态分析
(1)山顶\山峰
【注意】 ①一幅地图往往用两种以上形式表示比例尺
②三种形式的互换
比
170° 180° 170°
例
尺
A
50°的Biblioteka 计B60°
算
练习1:若图中A、B两点的图上距离为2.22cm, 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1:5000000。0
东亚地图
北京
图 A
北京地图
图 B
0 1000km
0 100km
【思考】 两图图幅相等,哪幅地图的比例尺大? 图B 哪幅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大? 图A 哪幅地图的内容详细? 图B
盆 地
四周等高线密集,海拔高;中部等高线稀疏,海拔低
5、地形类型判读
丘 陵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等高线较稀, 弯折部分较和缓
5、地形类型判读
山 地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等高线密集,河 谷转折呈V字形为
5、地形类型判读
平原
海拔200米以下, 等高线稀疏
高原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 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 而顶部明显稀疏
1500m
500m
500m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 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绘 制 原 理
(1)同线等高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是闭合曲线 (4)等高线决不相交,
陡崖处可以重合 (5)同一等高线两侧数值
变化趋势相反
3、地势高低判读
①判读海拔高度: B
两条等高线间的闭
合等高线内部数值为
例2、读下图为我国某省 的地形等高线示意图, 据此回答12—14题。
12.该省自东往西排列的地形依次是(
A.山地、丘陵、平原、湿地 B.湿地、山地、丘陵、平原
C.山地、湿地、丘陵、平原 D.丘陵、山地、平原、湿地
A)
6、海底地形判读
(1)海岸线: 0米等高线
(2)岛屿: 0米等高线闭合, 中间数值大
②避开不利地形。如尽量避免通过高山、河流、 陡崖、高寒、沙漠、沼泽等
3、选择地理区位
(3)选面
•工业区: 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对 居民区环境污染小(河流、风向)
•农业区: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 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条件和水源条 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的合理布局 方案。如平原以种植业为主,山区以林业为 主、丘陵地区可以开辟梯田等。
长短、污染程度。
(5)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6)等高线密的河谷水能丰,陡崖处河谷形成瀑布 (7)影响流量的因素有降水量、流域面积、山坡坡向 (8)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流入海洋常成三角洲
2、判断气候特征:
•地势高低: 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C/100m
•山坡坡向: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 阳坡气温高,蒸发强 阴坡气温低,蒸发弱
“高于高的、低于低的”
A
②计算相对高度:
读下面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 b,读图回答:
(1)有关M、N两处地
C 形的正确叙述是( )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若b海拔高度为200m, a海拔高度为300m,
3.比例尺的大小
(1)比例尺是个分数,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 愈小;比例尺的分母愈小,比例尺愈大。
(2)同样图幅的地图,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 小,内容愈详细,地图精度越高;反之,表示的范围 愈大,内容愈粗略,地图精度越低。
【例题】
D 下边A、B、C、D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解析:由于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升高而缩短, 因此,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 所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
地图三要素
一、地图上的方向
1.一般定向法: 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 指向标指向北 面向北方,前北后南,左西右东
3.经纬网定向法: 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二、地图上的比例尺
1.概念: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示形式: 数字式:1:100000、1/100000 文字式:十万分之一 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千米 线段式:
C 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
①200<M<300
②300<M<400
③100<N<200
④200<N<300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地势高低判读
③判读坡度陡缓:
a.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越稀坡度越缓
PM
b.山坡类型 凸坡:等高线高疏低密 匀坡:等高线间隔均匀 凹坡:等高线高密低疏
五.地形剖面图 绘制方法 1.定剖面线 2.绘横纵坐标 3.绘对应点 4.连点成线
1:100000
地形剖面图 绘制方法 1.定剖面线 2.绘横纵坐标 3.绘对应点 4.连点成线
1:100000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8
解决问题
•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3、选择地理区位
(1)选点 •气象观测站:地势平坦开阔,周围障碍少 •水库坝址: 河流峡谷处,上游有口袋形地区作水库库区 •港口建设: 应选择在避风的深水海湾
(2)选线 类型:①交通路线 ②引水路线 ③输油管线
原则:①利用有利地形。如选择坡度缓、弯道少的线路
(2)盆地\洼地
等高线闭合, 外低内高
等高线闭合, 外高内低
4、地表形态分析
(3)山脊与山谷
B D
山脊
CP A
①等高线 凸向低处
B
CP A
②山脊线 即分水线
D 山谷
①等高线 凸向高处
②山谷线即 集水线,往 往形成河流. 河流的流向 与等高线弯 曲方向相反
4、地表形态分析
(4)鞍部:相邻两山顶间呈马鞍形的地形
•城市: 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气候 优越
读下图(图中河谷流水自西向东流),分析判断:
1、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 D )
A.110ºE线 B、30ºN C、a线
D、b线
读下图(图中河谷流水自西向东流),分析判断:
2、图中分水岭两侧(不考虑其它因素)太阳能最丰富
的是( C )
A、a线北坡
三.图例与注记
(1)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2)注记:表示地理事物的文字或数字
【注意】①读地图先读图例
②一般的注记标注方式:从西到东,从北至南. 但河流名称通常从上游往下游写.
一.地面高度的度量
1、海拔高度: 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 指地面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1000m
例1、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
(沿1C)D方沿向AB所方作向的所地作形的剖地面形图剖是面甲图(是甲乙或(乙甲)或乙),
(2)在等高线图上标出山脊和山谷的位置
山谷
山脊
山脊
山谷
4、地表形态分析
(5) 陡崖
①特点:等高线重叠 ②陡崖高度(相对高度):
(n-1)d≤Δh< (n﹢1)d
(n为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B、30ºN线北坡
C、b线北坡
D、b线南坡
下图是某地等值线分布图,读后回答:
(1)C点温度是 6.6 ℃,D点海拔是 900 m (2)若站在C点,能否直接看到D点? 为什么?
否, CD连线通过一道山脊,阻挡了视线
四.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等高线 图的基础上,用 颜色的深浅来表 示海拔的高低, 在分层设色图上 附有高度表可以 查看。
(3)大陆架: >-200米,坡缓 (4)大陆坡: <-200米,坡陡 (5)海沟: 深, 陡 (6)海岭: 巨大的海底山脉
海底地形
例3、读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回答
1.若要完整表示P点附近的海水深度变化,应再
补画几条等深线 D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2 . P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 B
A.海岭 B.海沟 C.海盆 D.大陆架
P 10497
10°N
3000
1000 3000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河(流1)水山系地特常征形主成要有放河射流状的水流系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 其形(态2)、盆河地网常密形度成、向水心系归状属水、系河道(河谷的宽窄、河床深度、河 流流弯(曲水3)系文山数特脊)征、(有源脊河地线流、水)沿位常河、湖形径泊成流补河量给流大关小的系、分。径水流岭量(季分节水变化线、)含沙量、 汛期(、4)有山无谷结(冰谷期线、水)能常资形源成蕴河藏流量和的河集流水航区运(价集值水、凌线汛)有无及
陡崖的判断:该图中崖顶高度、崖底高度 和相对高度 ?
≥500米,<600米
>200米,≤300米 相对高度:≥200米,<400米
4、地表形态分析
(6)峡谷
①成因:外力作用(流 水侵蚀或风蚀)或内 力作用(断裂)
②峡口:水库坝址,交通要塞
4、地表形态分析 (7)特殊形态图
沙丘
梯田
火山口
5、地形类型判读
在凸坡的A点上不能观测到B点,因视线会被凸坡阻挡。 而在凹坡上的A´点则能观测到B´点。
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 ( A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等高线地形图
4、地表形态分析
山 体 的 不 同 部 位
鞍部 山顶
4、地表形态分析
(1)山顶\山峰
【注意】 ①一幅地图往往用两种以上形式表示比例尺
②三种形式的互换
比
170° 180° 170°
例
尺
A
50°的Biblioteka 计B60°
算
练习1:若图中A、B两点的图上距离为2.22cm, 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1:5000000。0
东亚地图
北京
图 A
北京地图
图 B
0 1000km
0 100km
【思考】 两图图幅相等,哪幅地图的比例尺大? 图B 哪幅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大? 图A 哪幅地图的内容详细? 图B
盆 地
四周等高线密集,海拔高;中部等高线稀疏,海拔低
5、地形类型判读
丘 陵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等高线较稀, 弯折部分较和缓
5、地形类型判读
山 地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等高线密集,河 谷转折呈V字形为
5、地形类型判读
平原
海拔200米以下, 等高线稀疏
高原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 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 而顶部明显稀疏
1500m
500m
500m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 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绘 制 原 理
(1)同线等高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是闭合曲线 (4)等高线决不相交,
陡崖处可以重合 (5)同一等高线两侧数值
变化趋势相反
3、地势高低判读
①判读海拔高度: B
两条等高线间的闭
合等高线内部数值为
例2、读下图为我国某省 的地形等高线示意图, 据此回答12—14题。
12.该省自东往西排列的地形依次是(
A.山地、丘陵、平原、湿地 B.湿地、山地、丘陵、平原
C.山地、湿地、丘陵、平原 D.丘陵、山地、平原、湿地
A)
6、海底地形判读
(1)海岸线: 0米等高线
(2)岛屿: 0米等高线闭合, 中间数值大
②避开不利地形。如尽量避免通过高山、河流、 陡崖、高寒、沙漠、沼泽等
3、选择地理区位
(3)选面
•工业区: 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对 居民区环境污染小(河流、风向)
•农业区: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 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条件和水源条 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的合理布局 方案。如平原以种植业为主,山区以林业为 主、丘陵地区可以开辟梯田等。
长短、污染程度。
(5)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6)等高线密的河谷水能丰,陡崖处河谷形成瀑布 (7)影响流量的因素有降水量、流域面积、山坡坡向 (8)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流入海洋常成三角洲
2、判断气候特征:
•地势高低: 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C/100m
•山坡坡向: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 阳坡气温高,蒸发强 阴坡气温低,蒸发弱
“高于高的、低于低的”
A
②计算相对高度:
读下面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 b,读图回答:
(1)有关M、N两处地
C 形的正确叙述是( )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若b海拔高度为200m, a海拔高度为300m,
3.比例尺的大小
(1)比例尺是个分数,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 愈小;比例尺的分母愈小,比例尺愈大。
(2)同样图幅的地图,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 小,内容愈详细,地图精度越高;反之,表示的范围 愈大,内容愈粗略,地图精度越低。
【例题】
D 下边A、B、C、D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解析:由于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升高而缩短, 因此,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 所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
地图三要素
一、地图上的方向
1.一般定向法: 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 指向标指向北 面向北方,前北后南,左西右东
3.经纬网定向法: 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二、地图上的比例尺
1.概念: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示形式: 数字式:1:100000、1/100000 文字式:十万分之一 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千米 线段式:
C 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
①200<M<300
②300<M<400
③100<N<200
④200<N<300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地势高低判读
③判读坡度陡缓:
a.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越稀坡度越缓
PM
b.山坡类型 凸坡:等高线高疏低密 匀坡:等高线间隔均匀 凹坡:等高线高密低疏
五.地形剖面图 绘制方法 1.定剖面线 2.绘横纵坐标 3.绘对应点 4.连点成线
1:100000
地形剖面图 绘制方法 1.定剖面线 2.绘横纵坐标 3.绘对应点 4.连点成线
1:100000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8
解决问题
•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3、选择地理区位
(1)选点 •气象观测站:地势平坦开阔,周围障碍少 •水库坝址: 河流峡谷处,上游有口袋形地区作水库库区 •港口建设: 应选择在避风的深水海湾
(2)选线 类型:①交通路线 ②引水路线 ③输油管线
原则:①利用有利地形。如选择坡度缓、弯道少的线路
(2)盆地\洼地
等高线闭合, 外低内高
等高线闭合, 外高内低
4、地表形态分析
(3)山脊与山谷
B D
山脊
CP A
①等高线 凸向低处
B
CP A
②山脊线 即分水线
D 山谷
①等高线 凸向高处
②山谷线即 集水线,往 往形成河流. 河流的流向 与等高线弯 曲方向相反
4、地表形态分析
(4)鞍部:相邻两山顶间呈马鞍形的地形
•城市: 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气候 优越
读下图(图中河谷流水自西向东流),分析判断:
1、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 D )
A.110ºE线 B、30ºN C、a线
D、b线
读下图(图中河谷流水自西向东流),分析判断:
2、图中分水岭两侧(不考虑其它因素)太阳能最丰富
的是( C )
A、a线北坡
三.图例与注记
(1)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2)注记:表示地理事物的文字或数字
【注意】①读地图先读图例
②一般的注记标注方式:从西到东,从北至南. 但河流名称通常从上游往下游写.
一.地面高度的度量
1、海拔高度: 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 指地面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1000m
例1、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
(沿1C)D方沿向AB所方作向的所地作形的剖地面形图剖是面甲图(是甲乙或(乙甲)或乙),
(2)在等高线图上标出山脊和山谷的位置
山谷
山脊
山脊
山谷
4、地表形态分析
(5) 陡崖
①特点:等高线重叠 ②陡崖高度(相对高度):
(n-1)d≤Δh< (n﹢1)d
(n为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B、30ºN线北坡
C、b线北坡
D、b线南坡
下图是某地等值线分布图,读后回答:
(1)C点温度是 6.6 ℃,D点海拔是 900 m (2)若站在C点,能否直接看到D点? 为什么?
否, CD连线通过一道山脊,阻挡了视线
四.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等高线 图的基础上,用 颜色的深浅来表 示海拔的高低, 在分层设色图上 附有高度表可以 查看。
(3)大陆架: >-200米,坡缓 (4)大陆坡: <-200米,坡陡 (5)海沟: 深, 陡 (6)海岭: 巨大的海底山脉
海底地形
例3、读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回答
1.若要完整表示P点附近的海水深度变化,应再
补画几条等深线 D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2 . P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 B
A.海岭 B.海沟 C.海盆 D.大陆架
P 10497
10°N
3000
1000 3000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河(流1)水山系地特常征形主成要有放河射流状的水流系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 其形(态2)、盆河地网常密形度成、向水心系归状属水、系河道(河谷的宽窄、河床深度、河 流流弯(曲水3)系文山数特脊)征、(有源脊河地线流、水)沿位常河、湖形径泊成流补河量给流大关小的系、分。径水流岭量(季分节水变化线、)含沙量、 汛期(、4)有山无谷结(冰谷期线、水)能常资形源成蕴河藏流量和的河集流水航区运(价集值水、凌线汛)有无及
陡崖的判断:该图中崖顶高度、崖底高度 和相对高度 ?
≥500米,<600米
>200米,≤300米 相对高度:≥200米,<400米
4、地表形态分析
(6)峡谷
①成因:外力作用(流 水侵蚀或风蚀)或内 力作用(断裂)
②峡口:水库坝址,交通要塞
4、地表形态分析 (7)特殊形态图
沙丘
梯田
火山口
5、地形类型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