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化实验
生化实验

实验一基本技术操作及吸光光度法*********************************************实验须知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验证生化的基本理论,巩固所学知识。
2、掌握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基本实验方法。
3、培养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正确的思维方法。
二、实验要求1、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做笔记。
2、按照实验室要求规范操作,如实记录实验结果。
3、认真,按时(当堂)完成实验报告。
三、试剂使用1、核对标签,切勿拿错试剂。
2、刻度吸管或移液器头(Tip头)与试剂必需一一对应,以免引起试剂的交叉污染。
3、用后盖好瓶盖,归还原处。
切勿张冠李戴。
四、仪器使用1、爱护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注意安全。
2、精密仪器,未经允许,不得动用。
3、仪器出现故障,应立即关闭电源,报告老师。
五、实验室规则1、穿工作服进入实验室,遵守课堂纪律。
2、节约水、电、试剂,实验完毕后,清洗所用器材。
3、注意安全,若发生酸碱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4、值日生负责实验室卫生,倒尽垃圾,关好水电、门窗,收齐实验报告。
基本技术操作一:玻璃仪器的洗涤及干燥:(一)意义:去除干扰物,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常用洗涤剂:1.洗衣粉,肥皂,洗洁精,去污粉----用于一般去污。
2.强酸,强碱,尿素------去除蛋白质,核酸。
3.铬酸洗液------见附2。
4.水(自来水,蒸馏水)------用来冲洗容器。
(三)洗涤方法:* 洗涤程序:泡→洗(→泡)→冲→漱1.新仪器的洗涤:2%的盐酸浸泡数小时→自来水冲净→洗涤剂溶液中浸泡过夜→试管刷蘸肥皂、洗衣粉或去污粉擦洗容器内外壁→自来水冲10遍→蒸馏水漱洗内壁3遍→包装、消毒→干燥备用。
2.非定量敞口仪器的洗涤(试管、烧杯等)用后立即放入洗涤剂溶液或清水中浸泡过夜→试管刷蘸肥皂、洗衣粉或去污粉擦洗容器内外壁→自来水冲10遍→检查是否洗净→蒸馏水漱洗内壁3遍→包装、消毒→干燥备用。
生化实验操作方法

生化实验操作方法生化实验操作方法是进行生化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流程的总称。
生化实验通常用于研究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结构、组成、功能以及生物反应等方面的变化。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生化实验的操作方法。
首先,实验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实验所需的试剂和仪器设备,并检查仪器设备的工作情况。
同时,要进行实验场地的清洁和消毒,以确保实验的严密性和安全性。
接下来,进行实验前的样品处理。
样品可以是生物体的组织、细胞或者生物体内的某种物质。
样品处理的目的是提取和纯化所需的生物大分子或物质,使其达到实验所需的浓度和纯度要求。
常用的样品处理方法有离心、超声波破碎、酶解等。
然后,进行实验的具体操作。
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选择相应的实验方法和技术进行操作。
常见的生化实验方法包括蛋白质分离与纯化、核酸提取与分析、酶活性分析、分子克隆、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等。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掌握好技术细节。
操作时要注意消毒、洗手、穿戴实验服和手套等个人防护措施,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实验中要保持实验器皿和工作台的清洁,并避免交叉污染。
实验后,要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实验结果一般通过测定生物大分子的浓度、活性或者结构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实验数据的记录可以通过手动记录、仪器记录或电脑记录等方式进行,同时要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得到科学可靠的结论。
最后,进行实验材料和实验场地的清理工作。
彻底清洗和消毒实验器皿和设备,将废液和废弃物妥善处理。
同时对实验室进行清洁,保持环境整洁。
总结起来,生化实验操作方法包括实验准备、样品处理、实验操作、数据记录与分析以及实验清理等步骤。
准确掌握操作方法,合理选用适当的实验技术,严格遵循实验操作的规范和安全要求,才能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并为科研工作或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生化实验讲义

实验一糖的颜色反应及还原性检验A. 莫氏试验①一、目的掌握莫氏(Molisch)试验鉴定糖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糖经浓无机酸(浓硫酸、浓盐酸)脱水产生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后者在浓无机酸作用下,能与α-萘酚②生成紫红色缩合物。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定糖。
三、实验器材棉花或滤纸;吸管1.0ml(×5)、2ml(×1);试管1.5cm×15cm(×5);容量瓶50ml (×5);烧杯50ml(×5);棕色瓶50ml(×5);玻璃棒多根、电炉(配石棉网)多个。
四、实验试剂莫氏试剂:称取α-萘酚2.5g,溶于95%乙醇并稀释至50ml。
此试剂需新鲜配制,并贮于棕色试剂瓶中。
1%蔗糖溶液:称取蔗糖0.5g,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50ml。
1%葡萄糖溶液:称取葡萄糖0.5g,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50ml。
1%果糖溶液:称取果糖0.5g,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50ml。
1%淀粉溶液:将0.5g可溶性淀粉与少量冷蒸馏水混和成薄浆状物,然后缓缓倾入沸蒸馏水中,边加边搅,最后以沸蒸馏水稀释至50ml。
五、操作于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蔗糖溶液、1%果糖溶液与1%淀粉溶液1 mL和少许纤维素(棉花或滤纸少量浸在1ml水中),然后各加莫氏试剂2-3滴①,摇匀,将试管倾斜,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 1.5ml(切勿振摇!!!),硫酸层沉于试管底部与糖溶液分成两层,观察液面交界处有无紫红色环出现。
注意:①一些非糖物质(如糠醛、糖醛酸等)亦呈阳性反应。
此外,样液中如含高浓度有机化合物,将因浓硫酸的焦化作用,而出现红色,故试样浓度不宜过高。
②亦可用麝香草酚或其他苯酚化合物代替α-萘酚,麝香草酚的优点是溶液比较稳定,且灵敏度与萘酚一样。
B. 塞氏试验一、目的掌握塞氏(Seliwanoff)试验鉴定酮糖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酮糖在浓酸的作用下,脱水生成5-羟甲基糠醛,后者与间苯二酚作用,呈红色反应;有时亦同时产生棕色沉淀,此沉淀溶于乙醇,成鲜红色溶液②。
实验动物血液生理生化参考手册

实验动物血液生理生化参考手册实验动物血液生理生化参考手册第一章:实验动物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实验动物的血液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
红细胞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则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血小板则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血浆则包含了多种蛋白质、激素、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
第二章:实验动物血液的采集方法实验动物血液的采集方法包括尾静脉、颈静脉和心脏穿刺等方法。
其中,尾静脉采血是最为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小鼠和大鼠等小型实验动物。
颈静脉采血适用于中大型实验动物,如兔子和猫等。
心脏穿刺则适用于大型实验动物,如狗和猪等。
第三章:实验动物血液的生理指标实验动物血液的生理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糖浓度、血脂浓度、血清蛋白质浓度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代谢水平和免疫功能等。
第四章:实验动物血液生化指标实验动物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心肌酶谱、血清电解质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实验动物的器官功能状态、代谢水平和电解质平衡等。
第五章:实验动物血液疾病模型实验动物血液疾病模型包括贫血模型、白血病模型、血栓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用于研究血液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等。
第六章:实验动物血液检测技术实验动物血液检测技术包括血常规、生化分析、凝血功能检测等。
这些技术可以用于对实验动物血液的生理和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总结:实验动物血液生理生化参考手册介绍了实验动物血液的组成和功能、采集方法、生理指标、生化指标、疾病模型和检测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对于进行实验动物研究和临床诊断都具有重要意义。
生化反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生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常见生化试剂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生化反应的现象,加深对生化反应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生化反应是指生物体内或生物体外,生物分子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包括酶促反应、非酶促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等。
本实验主要涉及酶促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菌种: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 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 试剂: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酚酞指示剂、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葡萄糖、蛋白质、淀粉2. 实验仪器:- 酒精灯、试管、试管架、烧杯、量筒、移液枪、滴管、试管夹、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四、实验步骤1. 酶促反应实验:(1)将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分别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2)取培养好的菌液,加入斐林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3)取培养好的菌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2.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1)取淀粉溶液,加入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2)取淀粉溶液,加入葡萄糖,观察颜色变化。
(3)取蛋白质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3. 酸碱反应实验:(1)取一定量的葡萄糖溶液,加入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酶促反应实验结果:- 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变为红色,表明其含有葡萄糖氧化酶。
- 大肠杆菌菌液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无明显变化,表明其不含葡萄糖氧化酶。
- 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溶液变为紫色,表明其含有蛋白质。
2.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结果:- 淀粉溶液加入碘液后,溶液变为蓝色,表明淀粉存在。
- 淀粉溶液加入葡萄糖后,蓝色消失,表明葡萄糖与淀粉发生反应,生成葡萄糖淀粉。
- 蛋白质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后,溶液变为蓝色,表明蛋白质存在。
生化第五章

12.今有一种植物的毒素蛋白,直接用SDS凝胶电泳分析(见第7章)时,它的区带位于肌红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6900)和β-乳球蛋白(相对分子质量37100)良种蛋白之间,当这个毒素蛋白用β-巯基乙醇和碘乙酸处理后,在SDS凝胶电泳中仍得到一条区带,但其位置靠近标记蛋白细胞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3370),进一步实验表明,该毒素蛋白与FDNB反应并酸水解后,释放出游离的DNP-Gly和DNP-Tyr。关于此蛋白的结构,你能做出什么结论?[该毒素蛋白由两条不同的多肽链通过链间二硫键交联而成,每条多肽链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在13000左右。]
2.某一蛋白质的多肽链除一些区段为α螺旋构想外,其他区段均为β折叠片构象。该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240000,多肽链外姓的长度为5.06×10-5cm。试计算:α螺旋占该多肽链的百分数。(假设β折叠构象中每氨基酸残疾的长度为0.35nm)[59%]
解:一般来讲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0Da,此蛋白质的分子量为240000Da,所以氨基酸残基数为240000÷120=2000个。设有X个氨基酸残基呈α螺旋结构,则:
4.多聚甘氨酸是一个简单的多肽,能形成一个具有φ=-80°ψ=+120°的螺旋,根据拉氏构象图(图5-13),描述该螺旋的(a)手性;(b)每圈的碱基数。[(a)左手;(b)3.0]
解:据P206图5-13拉氏构象图, =φ-80°ψ=+120°时可知该螺旋为左手性,每圈残基数为3.0。
5.α螺旋的稳定性不仅取决于肽链间的氢键形成,而且还取决于肽链的氨基酸侧链的性质。试预测在室温下的溶液中下列多聚氨基酸那些种将形成α螺旋,那些种形成其他的有规则的结构,那些种不能形成有规则的结构?并说明理由。(1)多聚亮氨酸,pH=7.0;(2)多聚异亮氨酸,pH=7.0;(3)多聚精氨酸,pH=7.0;(4)多聚精氨酸,pH=13;(5)多聚谷氨酸,pH=1.5;(6)多聚苏氨酸,pH=7.0;(7)多聚脯氨酸,pH=7.0;[(1)(4)和(5)能形成α螺旋;(2)(3)和(6)不能形成有规则的结构;(7)有规则,但不是α螺旋]
生化实训

《生物化学》课程实验大纲一、实验目的与任务生物化学实验是配合生物化学教学开设的一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实验课程。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解有关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及运用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细致踏实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基本要求1、知识能力要求要求学生具备相关实验的基本理论知识,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要求,熟知实验操作步骤和方法,了解实验中所用仪器设备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理解并记住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注意事项。
2、实验过程要求(1)保持安静,不许喧哗,认真听实验老师的讲解;(2)按要求认真操作,独立完成实验;(3)保持桌面干净整洁,取放试剂、物品有序;(4)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并随时分析,如有疑问要及时提出;(5)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主要内容序号单元主要内容实验要求时间1 实验一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定糖法掌握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定糖法的原理及方法。
熟悉72型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22 实验二卵磷脂的提取和鉴定了解用乙醇作为溶剂提取卵磷脂的原理和方法 23 实验三蛋白质的呈色反应实验了解蛋白质和某些氨基酸的呈色反应原理 24 实验四蛋白质的等电点测定和沉淀反应了解蛋白质的两性解离性质学习测定蛋白质等电点的一种方法加深对蛋白质体溶液稳定因素的认识25 实验五唾液淀粉酶活力测定掌握唾液淀粉酶活力测定的方法 26 实验六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了解过氧化物酶的性质和作用 27 实验七氨基酸分离氨基酸纸层析法;掌握分配层析的原理;掌握氨基酸纸上层析法的操作技术(包括点样、平衡、展层、显色、鉴定),能够学会操作方法。
4四、实验方式与安排首先由实验教师讲解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实验过程中的重要步骤进行演示,然后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不断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
生化实验的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从生物组织中提取DNA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使用酚-氯仿法进行DNA的粗提取和纯化。
3. 熟悉DNA的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DNA是生物体内的重要遗传物质,具有独特的碱基序列。
在提取过程中,利用DNA与蛋白质、RNA等物质的溶解性差异,通过适当的化学试剂和操作步骤,将DNA从细胞中分离出来。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鸡血、无菌生理盐水、无水乙醇、氯化钠、酚-氯仿、NaCl溶液、DNA标准样品等。
2. 仪器:离心机、玻璃棒、量筒、烧杯、滴管、吸管、移液器、酒精灯、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鸡血采集:取鸡血2ml,加入10ml无菌生理盐水,充分混匀。
2. 细胞裂解:取2ml鸡血混合液,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充分混匀后静置5分钟。
3. DNA沉淀:取上述混合液,加入2.5倍体积的无水乙醇,充分混匀后静置10分钟。
4. DNA纯化:将上述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离心5分钟(8000r/min),弃去上清液。
5. DNA溶解:将沉淀用50μl NaCl溶液溶解,混匀。
6. DNA鉴定:取少量溶解后的DNA溶液,加入2μl DNA标准样品,观察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1.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鸡血混合液与酚-氯仿混合后分层,上层为红色,下层为无色。
2. 在DNA沉淀过程中,观察到白色沉淀形成。
3. 在DNA溶解过程中,观察到溶液颜色由白色变为无色。
4. 在DNA鉴定过程中,观察到溶液颜色与DNA标准样品颜色相似。
六、实验结论1. 成功从鸡血中提取了DNA。
2. 酚-氯仿法是提取DNA的有效方法。
3. DNA在生物组织中的提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酚-氯仿的加入有助于细胞裂解和DNA的提取。
2. 无水乙醇的加入有助于DNA的沉淀。
3. NaCl溶液的加入有助于DNA的溶解。
4. 实验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污染。
5. DNA提取过程中,温度、pH值等条件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生化实验报告

生化实验报告生化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生化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其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生化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技巧,并通过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生化实验在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引言:生化实验是一种通过分析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来研究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方法。
它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本实验将通过模拟常见的生化实验,探索其原理和方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所需材料包括:试剂、培养基、培养皿、显微镜、离心机等。
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样本:收集需要研究的生物体样本,如血液、尿液等。
2. 提取样本中的生化成分:使用适当的试剂,将样本中的生化成分提取出来。
3. 分离和纯化生化成分:使用离心机等设备,将提取的生化成分分离和纯化。
4. 测定生化成分的浓度:使用光谱仪等设备,测定生化成分的浓度。
5.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样本中的生化成分含量和活性。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可以通过测定血液样本中的葡萄糖含量来确定,这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 尿液中的尿素浓度可以通过测定尿液样本中的尿素含量来确定,这对肾脏功能的评估和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 蛋白质的浓度可以通过测定样本中的吸光度来确定,这对疾病的诊断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生化实验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测定血液中的生化指标,可以诊断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此外,生化实验还可以用于药物研发。
通过测定药物对特定生化成分的影响,可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然而,生化实验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实验结果受到实验条件和操作技巧的影响。
其次,某些生化实验需要大量的样本和设备,成本较高。
此外,一些生化指标的测定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结论:生化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药物的研发。
生化实验报告

生化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对不同生物体进行生化实验,探索其生物学特性和生化反应规律。
实验材料,小鼠、果蝇、大豆、细菌培养基、生化试剂等。
实验方法:1. 对小鼠进行实验,将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一定剂量的葡萄糖溶液,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小鼠的血糖水平变化和生化指标的变化。
2. 对果蝇进行实验,将果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饲养在高温环境下,对照组饲养在常温环境下,观察果蝇的生长发育和生化代谢的差异。
3. 对大豆进行实验,将大豆种子浸泡在不同浓度的盐水中,观察大豆的生长情况和生化成分的变化。
4. 对细菌进行实验,将细菌接种在不同营养基上,观察其生长速度和代谢产物的差异。
实验结果:1. 小鼠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的血糖水平显著升高,血清中的胰岛素水平下降,对照组小鼠的血糖水平无显著变化。
说明葡萄糖溶液注射导致小鼠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升高。
2. 果蝇实验结果显示,高温环境下果蝇的寿命显著缩短,生化代谢速率加快,对照组果蝇的寿命正常,生化代谢速率稳定。
说明高温环境对果蝇的生化代谢产生负面影响。
3. 大豆实验结果显示,在高盐浓度环境下,大豆的生长受到抑制,生化成分中的蛋白质含量下降,对照组大豆的生长和生化成分无显著变化。
说明高盐浓度对大豆的生化代谢产生不利影响。
4. 细菌实验结果显示,不同营养基对细菌的生长和代谢产物有显著影响,说明细菌的生化代谢对营养基的需求存在差异。
实验结论,通过对不同生物体进行生化实验,我们发现生物体的生化代谢受到环境因素和营养因子的影响,不同生物体对外界环境和营养条件的适应能力不同,生化反应规律也存在差异。
这些实验结果为我们深入了解生物体的生化特性和生物学规律提供了重要参考。
实验展望,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生物体的生化代谢机制,研究生物体在不同环境和营养条件下的适应策略,为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
结语,生化实验是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不同生物体的生化特性进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为生物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生化实验教案

生化实验全套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1.1.1 生化实验是生物科学领域的重要实践活动,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理论知识。
1.1.2 生化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1.1.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基本的生化实验原理和方法,为今后的生物学研究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知识点讲解2.1 生化实验的基本原理2.1.1 生化实验是基于生物化学反应的原理进行的,学生需要了解各种生化反应的基本原理。
2.1.2 学生需要了解生化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2.1.3 学生需要掌握生化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如标准曲线法、酶活性计算等。
第三章:教学内容3.1 实验一:蛋白质的提取与鉴定3.1.1 实验原理:通过盐析法提取蛋白质,使用SDSPAGE电泳鉴定蛋白质。
3.1.2 实验材料:鸡蛋白、盐、SDS、PAGE胶等。
3.1.3 实验步骤:包括蛋白提取、蛋白分离、蛋白鉴定等步骤。
第四章:教学目标4.1 知识目标4.1.1 学生能够理解生化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1.2 学生能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如蛋白提取、电泳等。
4.1.3 学生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第五章:教学难点与重点5.1.1 学生需要掌握生化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1.2 学生需要熟练操作实验仪器,掌握实验步骤。
5.1.3 学生需要学会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后续章节待补充。
第六章: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6.1.1 生化实验室所需的仪器设备,如显微镜、离心机、PCR仪器等。
6.1.2 实验所需的化学试剂和生物材料,如蛋白酶、底物等。
6.1.3 实验讲义和相关参考书籍,供学生参考学习。
6.2 学具准备6.2.1 学生实验室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6.2.2 实验报告表格,用于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6.2.3 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用于展示实验相关资料或软件操作。
第五章细菌的生理生化实验基本知识

2.糖类分解试验
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糖类的能力有很大差异,或能利用或不 能利用,能利用者,或产气或不产气。可用指示剂及发酵管检 验。 试验方法:以无菌操作,用接种针或环移取纯培养物少许,接 种于发酵液体培养基管,若为半固体培养基,则用接种针作穿 刺接种。接种后,置36±1.0°C培养,每天观察结果,检视培 养基颜色有无改变(产酸),小倒管中有无气泡,微小气泡亦 为产气阳性。 指示剂为酚红、溴甲酚紫,溴百里蓝和An-drade指示剂。
原理 : 本试验是检测细菌有无触酶的存在。过氧化氢的形成看作 是糖需氧.分解的氧化终末产物,因为H202的存在对细菌是有毒性 的,细菌产生酶将其分解,这些酶为触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 酶。
试剂 3%H202(新配)。 试验方法: 可用接种环将一菌落放于载玻片的中央,加l滴3% H202于菌落上,立即观察有无气泡出现,也可在菌落和H202混合 物之上放一张盖玻片,可帮助检出轻度反 应,还可降低细胞的气溶
丙酮酸,进一步分解中,由于糖代谢的途径不同,可产生乳酸, 琥珀酸、醋酸和甲酸等大量酸性产物,可使培养基PH值下降 至pH4.5以下,使甲基红指示剂变红。
大肠杆菌:MR + /VP -
5、吲哚(靛基质)试验
某些细菌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吲哚 的存在可用显色反应表现出来。吲哚与对二甲基氨基 苯醛结合,形成玫瑰吲哚,为红色化合物
食品质量检测技术
一 生理生化试验 微生物生化反应是指用化学反应来测定微生物的代谢产
物,生化反应常用来鉴别一些在形态和其它方面不易区别的 微生物。因此微生物生化反应是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重要依 据之一。
1.氧化型与发酵型(O/F)的测定
《生化实验基本操作》课件

掌握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3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学习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和紧急事故应急预案,保障实验人员安全。
实验结果分析
展示实验结果的图像,分析并解释数据,介绍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
1
实验结果的图像展示和解析
使用图像和图表向观众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详细解析。
PCR扩增
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DNA片段的基本操 作步骤。
Western blotting
了解Western blotting技术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和 操作流程。
实验注意事项
掌握实验前准备工作、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操作顺利进行。
1 实验前准备工作
了解实验前的材料准备、设备检查和实验环境准备等重要步骤。
《生化实验基本操作》 PPT课件
生化实验基本操作PPT课件
实验原理介绍
了解生物分子的基本组成、化学性质和特点,以及生化实验的实验原理。
生物分子的基本组成
探索DNA、R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生物分子的化学性质和特点
研究生物分子的化学特性,如酶的催化作用和蛋白质的折叠。
生化实验的实验原理
生化实验的应用前景
介绍生化实验在医学、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推荐一些生化实验相关的书籍,以及在线可获取的生化实验资源。 • 生化实验教程 - 张三,ISBN 978-1234567890 • 实验技术手册 - 李四,ISBN 978-0987654321 • 生化实验资源网站
2
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
介绍常见的生化实验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如t检验和方差分析。
生化实验报告实验的操作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生化实验的基本操作流程;2. 掌握常见生化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3. 学习并掌握相关生化实验的操作技巧;4.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生化实验:1. 血液生化检测:通过测定血液中的生化指标,了解人体健康状况;2. 蛋白质定量分析:通过测定蛋白质浓度,了解蛋白质含量;3. 糖类定量分析:通过测定糖类含量,了解糖代谢情况;4. 酶活性测定:通过测定酶活性,了解酶的催化能力。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血液样本;- 蛋白质标准品;- 糖类标准品;- 酶活性测定试剂盒;- 试剂:缓冲液、显色剂、终止剂等。
2. 实验仪器:- 酶标仪;- 恒温水浴箱;- 移液器;- 离心机;- 烧杯、试管等。
四、实验步骤1. 血液生化检测(1)采集血液样本,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处理;(2)使用移液器将处理后的血液样本分别加入不同的试剂中,进行检测;(3)将加入试剂的样本放入酶标仪中,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检测;(4)记录检测结果,绘制曲线图。
2. 蛋白质定量分析(1)称取一定量的蛋白质标准品,按照实验要求进行稀释;(2)使用移液器将稀释后的蛋白质标准品和待测样品分别加入不同的试剂中,进行检测;(3)将加入试剂的样本放入酶标仪中,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检测;(4)记录检测结果,绘制曲线图。
3. 糖类定量分析(1)称取一定量的糖类标准品,按照实验要求进行稀释;(2)使用移液器将稀释后的糖类标准品和待测样品分别加入不同的试剂中,进行检测;(3)将加入试剂的样本放入酶标仪中,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检测;(4)记录检测结果,绘制曲线图。
4. 酶活性测定(1)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试剂配制;(2)使用移液器将试剂和待测样品分别加入不同的试管中,进行反应;(3)将加入试剂的样本放入酶标仪中,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检测;(4)记录检测结果,绘制曲线图。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血液生化检测结果分析:根据曲线图,计算血液样本中的生化指标,与正常值进行比较,判断样本是否异常。
生化实验报告

生化实验报告引言本实验旨在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和生化过程。
通过对不同生物体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将探索生物体内的基本生化反应以及其对生物体功能和健康的影响。
本报告将详细描述实验设计、实验过程、结果分析和结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实验设计本实验选择了两种不同的生物体:植物和动物。
我们分别对这两种生物体进行了以下实验设计:实验一:植物生化反应观察1. 准备不同种类的植物标本,包括叶片、茎和根部。
2. 将标本分别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
3.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观察标本的生化反应,如光照、温度和湿度等。
4. 记录观察到的生化反应现象,如色素变化、气体释放等。
实验二:动物生化反应观察1. 准备不同种类的动物标本,包括血液、肌肉和器官组织。
2. 将标本分别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
3.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观察标本的生化反应,如温度、pH值和添加特定物质等。
4. 记录观察到的生化反应现象,如酶活性变化、蛋白质分解等。
实验过程以下是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操作:实验一:植物生化反应观察1. 准备好所需的植物标本,并确保其新鲜度和完整性。
2. 将标本分别放置于不同的试管中,并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
3. 将试管放置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光照箱、恒温箱和湿度控制器中。
4. 观察标本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化反应现象,并记录下来。
实验二:动物生化反应观察1. 准备好所需的动物标本,并确保其新鲜度和完整性。
2. 将标本分别放置于不同的试管中,并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
3. 将试管放置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恒温水浴、酸碱平衡溶液中。
4. 观察标本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化反应现象,并记录下来。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实验一:植物生化反应观察1. 不同植物标本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生化反应。
2. 光照条件对植物叶片的色素合成和光合作用有显著影响。
3. 温度和湿度条件对植物的新陈代谢和生长速率有一定影响。
生化实验报告

生化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生物体在特定环境下的生化反应及其影响。
实验材料,小鼠、试剂、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 将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放置在不同的环境中。
2. 实验组小鼠放置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对照组小鼠放置在常温常湿的环境中。
3. 每天记录小鼠的体温、体重、行为活动等指标。
4. 持续观察一周后,取样分析小鼠的血液、组织等生化指标。
实验结果:
实验组小鼠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体温明显升高,体重下降,行为活动减少。
血
液中的生化指标如血糖、血脂等均出现异常变化。
组织样本中也发现了一些生化反应的异常情况。
对照组小鼠在常温常湿环境中,体温、体重、行为活动等指标均保持正常水平。
血液和组织样本的生化指标也未出现异常。
实验结论:
高温高湿环境对小鼠的生化指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导致体温升高、体重下降,并引起了血液和组织样本中的生化反应异常。
这表明环境因素对生物体的生化反应有着重要影响,高温高湿环境可能会诱发生物体的生化紊乱,甚至引发疾病。
实验意义:
本实验结果提示我们应该重视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要注意生物体的生化反应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生物体的健康。
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生化实验中要注意控制环境因素,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
本实验通过对小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化指标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得出了环境对生物体生化反应的重要影响。
这对于我们深入了解生物体的生化特性,保护生物体健康,以及开展生化实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希望本实验结果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生化实验报告

生化实验报告实验一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离提取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一般步骤,熟悉离心的使用及蛋白质提取中的注意事项。
2、了解过氧化物酶的作用。
二、原理:过氧化物酶是植物提内普遍存在、活性较高的一种酶,它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生长素的氧化等都有密切关系,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它的活性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测定这种酶的活性,可以反映某一时期植物体内代谢的变化。
本实验以苜蓿种子为材料,低速离心去除细胞碎片,上清用丙酮或硫酸铵沉淀得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粗品。
三、实验材料、器材及试剂:(一)材料:苜蓿种子(二)器材:研钵、超声波粉碎仪、高速冷冻离心机酸度计(三)实验试剂:1.丙酮2.提取缓冲液PBS。
四、实验步骤1.精确称取4g左右植物样品(若是苜蓿种子,提前用水溶胀好,)加15ml提取缓冲液匀浆;[先将种子称好研碎,再逐渐加入提取缓冲液,匀浆用去10ml,最后洗涤用5ml]2.13000g离心10min;3.取清液(量体积),沉淀弃去(清液少许低温保存测定酶活和含量样1);蛋白质浓度范围内(1~1000μg),蛋白质与色素结合后在595nm吸光值的大小与蛋白质的浓度呈正比,故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考马斯亮蓝G-250与蛋白质的结合十分迅速,2min左右即可达到平衡,其结合物在室温下1小时内保持稳定。
此法灵敏度高,易于操作,干扰物较少,是一种比较好的定量方法。
其缺点是在蛋白质浓度太高时线形偏低,且不同来源蛋白质与色素的结合状况有一定差别。
三、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设备(一)材料苜蓿种子(二)仪器设备722分光光度计烧杯量筒移液管具塞刻度试管(三)试剂1.标准牛血清白蛋白溶液(100μg/ ml)。
2.考马斯亮蓝G-250:四、实验步骤(一)标准曲线的绘制取6支具塞刻度试管,按下表依次加入标准蛋白,向各管中加入考马斯亮蓝G-250溶液5ml,摇匀,放置5min 左右,用1cm 的比色皿在595nm 处测定吸光值,以蛋白的μg 作纵坐标,吸光值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生化实验报告全

实验名称:酶促反应速率测定实验日期:2023年4月10日实验目的:1. 研究酶促反应的速率与底物浓度、温度、pH值等因素的关系。
2. 了解酶促反应的原理及其应用。
实验原理: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可以显著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
在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率与底物浓度、温度、pH值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实验通过测定在不同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率,分析这些因素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实验材料:1. 酶制剂(如过氧化氢酶)2. 底物溶液(如葡萄糖溶液)3. 温度计4. pH计5. 秒表6. 试管若干7. 恒温水浴箱实验方法:1. 将酶制剂、底物溶液、温度计、pH计、秒表等实验材料准备好。
2. 在不同温度下(如20℃、30℃、40℃、50℃)分别测定酶促反应的速率。
3. 在不同pH值下(如pH 5.0、pH 7.0、pH 9.0)分别测定酶促反应的速率。
4. 在不同底物浓度下(如0.1mol/L、0.5mol/L、1.0mol/L、5.0mol/L)分别测定酶促反应的速率。
5. 记录每次实验的起始时间、反应时间、反应速率等数据。
实验步骤:1. 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酶制剂和底物溶液。
2. 将试管放入恒温水浴箱中,调节至设定温度。
3. 使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确保与设定值一致。
4. 记录反应开始时间,使用秒表计时。
5. 观察反应现象,如气泡产生、颜色变化等。
6. 当反应达到预期效果时,记录反应结束时间。
7. 重复上述步骤,分别在不同温度、pH值、底物浓度下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1.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但在一定温度后,反应速率趋于稳定。
2. pH值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在不同pH值下,酶促反应速率存在差异,最适pH值下反应速率最快。
3.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但超过一定浓度后,反应速率趋于稳定。
实验结论:1. 酶促反应速率受温度、pH值、底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生化实验操作

实验一人类细胞中巴氏小体的观察实验目的1.了解x染色体失活假设及剂量补偿效应的机制。
2.学习人类性染色质的检查方法。
实验原理1. 1949年Barr等在雌猫的神经元细胞中发现一种浓缩小体,而雄猫无。
而且在其他物种的雌性个体组织细胞核中都有。
因此X染色质又称Barr小体。
异固缩的X染色体随机失活。
胚胎发育第16天,出现失活;卵子与精子受精后,其中失活的X染色质变为常染色质恢复活性。
相关概念:剂量补偿效应:指在xy性别决定的生物中,使性连锁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
主要类型:1.X染色体的转录速率不同(果蝇)。
2.雌性体细胞中有一条x染色体是失活的。
(人、哺乳类)Lyon假说:1961年由Lyon提出,又称单个活性X染色体假说。
1.正常雌性哺乳动物的体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中只有一条有活性(activation X, Xa),另一条失活(inactivation X, Xi);2.失活是随机的;3.失活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4.杂合体雌性在伴性基因的作用上是嵌合体(mosaic)。
实验步骤取口腔上皮细胞涂于载玻片上,自然干燥甲醇,冰醋酸(3:1)固定15分钟,干燥依次放入95%乙醇、70%乙醇、50%乙醇,蒸馏水中,每次2-3分钟5NHcl分化5秒钟蒸馏水漂洗3次,每次2-3分钟硫堇染色10分钟冲洗干净,电吹风吹干镜检(油镜)实验结果的观察X染色质的识别方法:一般位于核膜内侧缘,形状多样,多为半圆形,三角形。
可计数细胞的标准:a:核较大,轮廓清除完整,无缺损、皱褶,染色清晰。
b:核质呈细网状或均匀的细颗粒状,无深染大颗粒及细菌污染★X—染色质的形态:1.结构致密的浓染小体,轮廓清楚;2.大小约1u左右,常附着于核膜边缘或靠近内侧;3.其形状有微凸形、三角形、卵形、短棒形及双球形;实验二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植物染色体组型的方法;2 了解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与蛋白质、氨基酸和其他含氮化合物的反应 (包括蛋白水解活性试验)
在生化实验中,通常应通过使用已知细菌的菌株做阳性对照可 以检测每批培养基是否合格。
在每次试验中都应用一个没有接种的试管或培养皿作为对照 ,检测因培养基或试剂不纯或变质而导致假阳性反应。
1 明胶的水解作用
(1)营养明胶 培养基:在营养肉汤中加入10%~15%的明胶, 调节pH至7.2,115℃高压灭菌20min
(2)①蛋白水解酶作用于酪蛋白,使牛乳凝固,石蕊的颜色仍为蓝色 ,这就是常说的甜块。
②蛋白水解酶水解酪蛋白使牛乳培养基变得清澈透明,呈现通常 所说的胨状。蛋白水解生成氨而发生碱性反应。
(3)牛乳培养基中柠檬酸的利用导致碱性反应 石蕊培养基的颜色 变为深蓝色。
二 与碳水化合物和其他含碳化合物的反应
1 淀粉的水解
结果记录:培养基颜色先变黄再变为紫色表明结果为阳性 。对照和阴性反应的培养基颜色应为黄色。
7 产生硫化氢
有机硫化物(例如胱氨酸和半胱氨酸)的分解和无机硫化物的 还原(例如硫化物和硫代硫酸盐)都能产生硫化氢。
(1)胱氨酸和半胱氨酸肉汤培养基 用蛋白胨水或营养肉汤作 为培养基底物,加入0.01%胱氨酸或半胱氨酸。
(2)Frazier明胶琼脂(改良型) 培养基: 在营养琼脂中加入0.4%明胶,调节pH至7.2,110 ℃
高压灭菌20min。 在已倒好干燥培养基的平皿上划线接种或点接种。在
最佳生长温度下培养2—14d。 试剂:1%盐酸。 记录结果:用8~10mL试剂充满培养皿,没有水解的
明胶与试剂慢慢形成不透明的白色沉淀,水解的明胶部分 呈现了一个清晰的环带。以毫米为单位记录从菌落边缘到 环带边缘的清晰带的大小。
阴性结果应进行确证。向试管中加入微量锌粉,将残存的硝 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出现红色表明有硝酸盐存在;如没有颜色 变化,则说明没有硝酸盐存在,硝酸盐已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 盐,发酵管中有气体产生表明有氮气生成
10 石蕊乳的作用
接种: 最佳 温度培养14d 结果记录:每天检查试管,记录培养基的变化情况。许多不同的 反应和反应合成会涉及到(1)乳糖、(2)酪蛋白、(3)牛乳中的其他成分 (1)①石蕊颜色变为粉色,表明有酸产生。 ②如果产生了足够多的酸,牛乳会结块,即常说的酸块。 ③石蕊被还原造成颜色消失,该反应发生在其他变化之前或之后 ④培养基中产生气体或气泡,这种现象在发生牛乳结块时可以看到
接种约0.5mL肉汤培养物,旋转试管使其混合,流水冷却, 放置。在试管中的培养基表面加入已熔化并冷却至50℃的营养琼 脂,深为2~3cm,在最佳 温度培养14d。
结果记录: 如琼脂密封层破裂,且培养基中出现气泡,表明 有二氧化碳产生。必要时可将试管放在热水中以促进气体的释放 。
5 甲基红试验
培养基:磷酸葡萄糖肉汤。 接种后,在最佳生长温度培养2—7d. 试剂:甲基红溶液(将0.1g甲基红溶解于300mL 95 %的乙醇中,用蒸馏水稀释至500mL)。 结果记录:将5滴指示剂加入5mL培养液中,如出 现红色,且pH为4.5或更低,记录为阳性;如出现 黄色则记录为阴性。
结果记录:精氨酸水解后产生氨,使培养基呈碱性, 颜色从肉粉红色变为红色。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在密封的 培养基中可以分解精氨酸产生氨,而肠杆菌科细菌则不能 。前者可厌氧生长,在不需要氧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精氨酸 产生ATP。
6 赖氨酸、鸟氨酸或精氨酸的脱羧
培养基:Molle培养基 , 培养基中含有低浓度的葡萄糖,能够使微生物生长,同
(2)精氨酸肉汤 该培养基主要用于链球菌的鉴定。在精氨酸肉汤试 管中接种后,与一个已灭菌的对照试管在最佳生长温度一起培养2—7d 。
试剂和结果记录:同方法1(蛋白胨水)。
(3)Thornley半固体精氨酸培养基 该培养基以酚红作为 pH指不剂;在5mL螺帽瓶中加入Thomley半固体精氨酸培 养基至2cm左右的高度。该培养基主要用于革兰氏阴性杆 菌的鉴定。接种一瓶培养基,然后用已灭菌的液体石蜡或 凡土林石蜡密封表面,与一个已灭菌的对照试管在最佳生 长温度一起培养2—7d。
在 试管中装入5—10mL含有pH指示剂的基础培养基,高压灭 菌。配制10%碳水化合物溶液,高压灭菌或过滤灭菌, 加入到基础 培养基中,使碳水化合物的终含量为1%。
每种碳水化合物各穿刺接种两管。一管用已灭菌的液体石蜡、 凡士林或琼脂覆盖在培养基表面,在最佳生长温度培养14d;另一 管不加其他物质。每天进行观察。
试剂: 使用Kovacs试剂
结果记录:加0.5mLKovacs吲哚试剂,轻轻摇动试管,然后 使其静置。色氨酸代谢后能产生吲哚,3—甲基吲哚(甲基吲哚)或 吲哚乙酸。如有吲哚产生,乙醇层为深红色。试管下层为红色或 粉色(透明)则表明有3—甲基吲哚产生。只有最上层出现红色或粉 色时才会被记录为吲哚试验阳性。
在已倒好干燥培养基的平皿上划线接种,在最佳生长温度培养2 ~14d 试剂:1%盐酸或1%单宁酸溶液;
结果记录:平板培养后出现的清晰环带证明发生了酪蛋白水解 。
但可能会有假阳性结果;为了验证清晰环带是否是酪蛋白水解 的结果,用1%的盐酸溶液铺满平皿,盐酸溶液是蛋白质沉淀剂。以 毫米为单位记录清晰环带宽度 。
结果记录:培养基的颜色由蓝色变为黄色表明有酸产生(如使 用双指示剂,培养基的颜色从蓝绿色变为红色)。两个试管中发酵 的有机物都产生酸,但通常只有在敞口的试管或至少开始是表面敞 开的试管中,有机物才被氧化产生酸。
4 分解葡萄糖中产生二氧化碳
培养基:Gibson半固体番茄汁 。其组成是:4份脱脂牛乳+1份营 养琼脂,再加入0.25%的酵母浸膏、5%的葡萄糖和10%的番茄汁 ,pH为6.5。将培养基分装到试管中,深度为5—6cm
接种,然后在塞子和玻璃之间插入一张试纸,使试纸位于 接近培养基的位置.在最佳 温度培养2—7d,同时做对照试管。
试纸条: 将滤纸浸泡在饱和乙酸铅溶液中,取出干燥、裁成 条、灭菌作成试纸。
结果记录:硫化氢的产生和释放会使乙酸铅试纸变黑。如果 在整个培养期间试纸没有变黑,则加入0.5mL2mol/LHCl溶液 ,立即放上乙酸铅试纸,盖紧塞子,如果已经产生了硫化物但 却保留在溶液中,加入酸会促使硫化氢的释放。用未接种的对 照试管做同样的检测以防止假阳性的发生
时含有高浓度选择性的氨基酸、pH指示剂以及提供厌氧条件的 石蜡层。开始生长时,葡萄糖产生酸,培养基的pH较低,氨基 酸分解后使pH复原。
用接种针将微生物接种于4个装有Moiler脱羧培养基的试管 中。4个试管的培养基分别是对照(不加氨基酸)、加入赖氨酸的 培养基、加入鸟氨酸的培养基和加入精氨酸的培养基。接种时 要确保直线穿透石蜡密封层。在25℃培养,每天检查,连续观 察7d。
(2)氯化亚铁明胶培养基 培养基的制备是在煮沸的营养明胶 中加入刚配制的10%的氯化亚铁溶液,使氯化亚铁在培养基中的 最终含量为0.05%’。然后装入已灭菌的小试管中,快速冷却, 用已灭菌的密封塞(例如橡胶塞)密封。穿刺接种,在20~25℃培 养7d,培养基变黑则表明有硫化氢产生。
注意:该培养基也可指示明胶的液化。这是进行肠杆菌科鉴
5 分解蛋白胨或精氨酸产生氨
(1)蛋白胨水 接种一管蛋白胨水(1%蛋白胨,0.5%氯化钠)和一管 无菌空白对照,在最佳生长温度下培养2—7d
试剂:Nessler试剂。 结果记录:在载玻片或釉面瓷片上将一接种环培养物加入到一环的 Nessler试剂中,或在一个干净试管中加入lmL培养物和lmLNessler试剂 。出现橙色或褐色表明有氨生成。同时检测已灭菌的对照管,对照管 应呈现浅黄色或无颜色反应。
在最佳 温度下培养7d 结果记录:酸的产生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指示:Andrade
氏指示剂变为粉色,酚红变为黄色,溴甲酚紫变为黄色。如有气 体产生,会积聚到发酵管中。
3 碳水化合物的氧化和发酵的鉴别
培养基:本试验使用的是Hugh—Leifson培养基。对于微生物中 一些特殊的属,如乳酸菌 、葡萄球菌和微球菌 ,要将培养基进行 改良。
8 分解尿素产氨
培养基:Christensen尿素琼脂 将基础培养基分装到瓶子或试管中,加热灭菌,冷却到50℃。将 过滤灭菌的20%的尿素溶液加入到培养基中,使其在培养基中的 最终含量为2%。然后制成斜面培养基,放置,备用。
按斜面接种培养方法接种,同时将不加尿素的基础培养基接 种作为对照,以证明氨的产生是来自尿素而非蛋白胨水。在最佳 生长温度培养1~7d。
3 凝固血清水解实验
培养基:Loeffer血清。由3份血清加1份葡萄糖营 养肉汤组成。这种培养基在制备时的要求温度相对较 低,葡萄糖营养肉汤应先高压灭菌,在灭菌三角瓶中 与灭菌血清混合,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无菌分装到灭菌 的螺帽小瓶(5mL)中。缓慢加热到85℃,并摆放成斜 面 。培养基在85℃灭菌20min,连续3d,每天1次。
在装有营养明胶的试管中穿刺接种,于20—25℃培养30d,若菌 种在25℃生长不好,应将试管放在最合适的温度下培养。
结果记录:如果空白对照试管仍是固态而测试培养基被液化, 则表明发生了水解作用,记录下明胶液化的程度和形状。如果试 管在高于25℃进行培养,在检查是否发生水解之前,要将培养物 在冰水中浸泡5 min。
用常规方法在血清斜面上划线接种,在最佳生长 温度培养2—14d。
结果记录:可目视检查凝固血清是否发生了水解 (液化)作用。
4 分解色氨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吲哚
培养基:将胰蛋白胨水(胰蛋白胨1%-2%,NaCl 0.5%,最 终 的 pH 为 7 . 2) 分 装 于 试 管 中 , 每 管 5mL , 121℃ 高 压 灭 菌 15min(胰蛋白胨中色氨酸含量很丰富 )。接种液体培养基,最好选 用琼脂斜面上的幼龄菌株,于最佳生长温度培养2—7d
2 酪蛋白的水解作用
培养基:牛乳琼脂。由琼脂和10%的脱脂牛乳组成,115℃高压 灭菌20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