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频RFID读写器模块匹配网络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RFID技术的高频读卡器设计与研究

基于RFID技术的高频读卡器设计与研究

基于RFID技术的高频读卡器设计与研究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自动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其中,高频读卡器作为RFID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读取高频RFID标签信息的功能,在物流、仓储、车辆管理、智能门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针对高频RFID读卡器的设计与研究进行探讨。

首先,介绍了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以及高频RFID读卡器的工作原理。

RFID技术通过无线电波将信息传递给读卡器,读卡器通过解码和处理这些信息,实现对RFID标签的读取。

高频RFID读卡器通常采用13.56MHz频段进行通信,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较短的通信距离。

接下来,本文详细介绍了高频RFID读卡器的硬件设计。

高频RFID读卡器的硬件包括射频模块、天线、控制芯片等组成部分。

射频模块负责与RFID标签进行通信,天线用于接收和发射射频信号,控制芯片则负责解码和处理读取到的数据。

本文重点讨论了射频模块的设计和天线的选择,并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优化的高频RFID读卡器硬件设计方案。

最后,本文对高频RFID读卡器的软件设计进行了探讨。

高频RFID读卡器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射频通信协议、数据解码与处理、界面设计等方面。

本文重点介绍了射频通信协议的设计和实现,以及读卡器与上位机的通信接口设计。

综上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高频读卡器设计与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它涉及到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与实际应用场景的结合。

通过对高频RFID读卡器的设计与研究,可以为物流、仓储、车辆管理、智能门禁等领域的自动识别系统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进一步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超高频射频识别读写器的研究与设计

超高频射频识别读写器的研究与设计

自动
识别 技术 的一 种 ,通过无线耦合的方式进行非接触
h t l  ̄ . ima c m tp: wv vc c g.o l


【国集成电路 l h 】 i
n t r t d Ci ut aI e ae r i n g c
应用 j
” ’
具有 读 写距 离远 , 同时识别 多标 签 , 写速度 快 等优 读
提 出 了一种基 于 AM的超 高频射 频 识别 系统读 写 器 的设 计 方案 。从硬 件 和软 件 两个方 面对 读写 器 的设 R
计进行 了阐述 , 出 了读 写器 的设计 结构 、 给 工作 流程 以及相 关的软件 流程 图。实际应 用结 果表 明 , 该读 写
器具有读写速度快、 读写效率高、 识别距 离远等优点 , 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ARM. n t i p r t s c so r wa e a d s f r e in o e i e o a o r s rb d t e d sg ie h I h spa e ,woa pe t f ha d r n ot ed sg f h r g t ra ede c i e , h e i gv st e wa t nt n sr cu e o t ro ao , wo k p o e s sa d t e r lt d fo c a to o wa e T a tc lr s lss o t tt tu t r fi e g t r n r r c s e n h eae w h r fs f r . hepr ci a e ut h w ha he l t it ro ao a h d a t g so e d a i p e efce t e d— i , e o iin d sa e a d S n wh c a n e g t rh st e a v n a e fr a ndwrt s e d, fi in a wrt r c g to itnc Oo , i h c n e r e n n

900MHzRFID读写器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900MHzRFID读写器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900MHzRFID读写器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题目:900MHz RFID读写器研究与实现一、选题背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RFID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RFID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对物品的追踪、识别和管理。

而900MHz RFID技术可以在更远距离、更高速度、更复杂环境下实现对物品的追踪和管理,具有更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因此,本课题以900MHz RFID技术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和实现一种基于900MHz RFID技术的读写器,为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做出贡献。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1. 研究900MHz 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研究900MHz RFID读写器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

3. 设计和实现一种基于900MHz RFID技术的读写器,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

4. 对研制的读写器进行测试和评估,比较其与现有读写器的性能差异。

5. 提出优化和改进措施,为进一步完善900MHz RFID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研究900MHz 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包括频率调制、信号传输、天线设计等方面,通过文献资料和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2. 研究900MHz RFID读写器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包括读写器的硬件、软件和算法设计,通过仿真和实验方法进行验证。

3. 设计和实现一种基于900MHz RFID技术的读写器,包括电路设计、PCB设计、编程等方面,通过仿真、实验和测试方法进行验证。

4. 对研制的读写器进行测试和评估,包括性能测试、系统集成测试等方面,比较其与现有读写器的性能差异。

5. 提出优化和改进措施,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改进,为进一步完善900MHz RFID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四、预期成果1. 研究900MHz 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深入了解该技术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2. 研究900MHz RFID读写器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了解读写器的硬件、软件和算法设计。

高频RFID读写器的设计与实现

高频RFID读写器的设计与实现

高频RFID读写器的设计与实现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和智能交通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频RFID读写器作为RFID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其设计与实现对于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高频RFID读写器的设计原理、硬件组成和软件实现过程,并探讨如何优化读写器的性能和功能。

高频RFID读写器的设计原理是基于无线电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它通过天线向RFID标签发送电磁信号,然后接收标签反射回来的信号,最终将标签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系统中进行识别和处理。

在设计高频RFID读写器时,需要考虑天线设计、射频信号处理和通信协议等方面。

首先,天线是高频RFID读写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实现较长的传输距离和高效的数据传输,天线的质量和配置需要得到精心设计。

合适的天线材料、形状和尺寸对读写器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同时,天线的布置和定位也需要考虑到RFID标签的方向性和灵敏度要求,以确保高频RFID读写器能够稳定地读取和写入标签信息。

其次,射频信号处理是高频RFID读写器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射频模块负责将计算机产生的信号转换成天线可以接收和发送的射频信号,并将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供计算机处理。

在射频信号处理过程中,需要考虑信号的调节、放大、滤波以及与标签的通信协议等因素,以确保读写器能够稳定高效地与RFID标签进行通信。

最后,高频RFID读写器的软件实现是实现功能和性能的关键。

软件部分通常包括驱动程序、通信协议、数据处理和用户界面等模块。

驱动程序用于控制读写器的硬件操作,确保读写器能够正常工作。

通信协议用于与标签进行交互,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和识别。

数据处理模块负责解析和处理读写器读取到的数据,将其提供给上层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应用。

用户界面模块用于提供友好的图形界面,方便用户操作和配置读写器。

在优化高频RFID读写器的性能和功能方面,可以采取多种策略。

基于FPGA超高频RFID读写器基带编解码的研究与改进

基于FPGA超高频RFID读写器基带编解码的研究与改进

Se pt e mbe r , 2 01 3 Vo 1 . 32, No . 3
第3 2卷 3期
文章编号 : 2 0 9 5— 2 2 9 5 ( 2 0 1 3 ) 0 3— 0 2 6 6— 0 4
基于 F P G A超 高 频 R F I D 读 写 器 基 带 编 解 码 的研 究 与 改 进
L I b a o — s h a n, L U O J i n g
( I n o f r m a t i o n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c h o o l ,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y, g B a o t o u 0 1 4 0 1 0 , C h i n a )
Ke y wo r d s : RF I D; I S O/ I E C1 8 0 0 0—6; F P GA; Ma n c h e s t e r e n c o d i n g ; F MO d e c o d i n g
Ab s t r a c t : T h e b a s e b a n d d e c o d i n g me t h o d b a s e d o n F P G A wa s r e s e a r c h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p r o t o c o l o f I S O/ I EC1 8 0 0 0—6 .A n e w me t h — o d w a s s u g g e s t e d f o r b a s e b a n d p r o c e s s i n g, w h i c h h a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o f s t r o n g a n t i — i n t e fe r r e n c e .T h e n e w me t h o d u s e d T y p e B p r o t o — c o l o f I S 0 / I E C1 8 O o o一6 B t o i mp r o v e b o s h Ma n c h e s t e r e n c o d i n g i n t h e f o r wa r d l i n k a n d F MO d e c o d i n g i n t h e r e v e r s e l i n k .A n d t h e v e r i l o g c o d e wa s s y n t h e s i z e d a n d s i mu l a t e d b y Xi l i n x I S E s o f t wa r e w i t h t h e n e w me t h o d .T h e d e s i r e d e x p e r i me n t a l r e s u l t w a s o b t a i n e d b y a d d i n g s o me r a n d o m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s i g n a l s i n t o t h e t e s t b e n c h b e f o r e t h e I S E s i mu l a t i o n w a s r u n n i n g. wh i c h t u r n s o u t t o b e w i t h a c h a r -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s t r o n g a n t i — i n t e f r e r e n c e .

超高频RFID技术的应用研究

超高频RFID技术的应用研究

超高频RFID技术的应用研究RFID技术全称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中文名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利用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

通过无线射频来获取物品的信息,实现了物品的追踪、监管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物流、零售、医疗等各个领域。

其中,超高频RFID技术是一种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的技术。

一、超高频RFID技术概述超高频RFID技术就是在UHF频段上实现RFID技术应用。

它是指频率范围在860MHz到960MHz之间的一类RFID技术,与低频RFID和高频RFID技术相比,它具有通信距离远、数据传输速率快、标签容量高等优点。

超高频RFID技术一般采用双向通信,即标签与读写器之间可以相互通信,这使得RFID技术应用更加稳定和可靠。

二、超高频RFID技术的应用超高频RFID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物流管理在物流管理中,通过超高频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物品的追踪和监控,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和准确度。

物流企业可以给每个物品贴上超高频RFID标签,通过读写器读取标签上的信息,并将信息上传到后台管理系统,实现对物品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如此一来,企业可以清晰了解物流中每一个环节的情况,从而督促各环节保持良好的效率和质量。

2、零售业在零售业中,超高频RFID技术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零售企业可以给每个商品贴上超高频RFID标签,并通过读写器实时读取商品的信息,比如库存量、销售情况等。

这种方式可以较好地避免商品过期、损坏等问题,同时也可以准确记录每个商品的销售情况,为企业后续的管理和战略制定提供依据。

3、生产制造在生产制造中,超高频RFID技术也有广泛的应用。

制造企业可以给每个产品、零部件等贴上超高频RFID标签,通过读写器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实时传递给生产设备,从而实现生产流程的高效、自动化。

同时,由于超高频RFID技术的高容量性,标签上还可以存储更多的产品信息,比如质检报告、生产工艺等等,方便企业随时查看产品的相关信息和历史记录。

远距离高频段RFID读写器系统研究与设计实现.

远距离高频段RFID读写器系统研究与设计实现.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远距离高频段RFID读写器系统研究与设计实现姓名:黎飞鸿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指导教师:刘锦高20070501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摘要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

它利用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对象的目的。

本课题源于与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上海科委项目一一“远距离非接触IC卡读写机具”,是该项目在高频段(13.56MHz)的后续研究课题。

本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为13.56MHz,采用了近距离RFID阅读器前端模拟AsIC来实现远距离读写器设计。

另外,系统所使用的两种射频标签(Tag—it和Mifarel)均为无源标签,其中Tag-it标签符合ISOl5693标准,Mifarel标签卡符合ISO14443标准。

根据设计的参数要求,在硬件方面进行了射频读写模块电路设计、微控制单元电路设计(微控制器选用ATmegal28)、通信接口电路设计、射频输出功放电路设计、射频输入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其中功放电路和射频读写模块电路为硬件电路设计的关键部分。

功率放大器采用AB类单级功率放大电路,实现对两种射频标签卡的射频信号放大,并且设计了合理的阻抗匹配网络来匹配输入/输出端,保证功率放大器工作稳定。

在远距离应用中,由于副载波负载调制在天线上产生的波动幅度与发射信号幅度相比小得多,因而射频ASIC内部的解调电路由于受到信噪比的限制,无法对该接收信号解调并解码,所以设计中首先使用二极管检波电路解调出副载波调制信号,然后将副载波调制信号进行放大再调制到13.56MHz的载波上,从而使处理后信号的强度和调制度满足射频ASIC的要求。

在软件方面,采用了嵌入式C语言进行射频物理层软件的设计,主要包括射频AsIc编解码模块、防碰撞算法、与后端数据库通信模块。

超高频RFID读写器射频前端的研究与设计

超高频RFID读写器射频前端的研究与设计

超高频RFID读写器射频前端的研究与设计摘要:RFID 超高频读写器不仅可以在高频段和跳频中正常运行,它的发送通路和接收回路则分别利用的是:射频发送芯片及相关的解调,而且它的成本很低,其结构也非常简易,可以在各种环境下进行标签识别。

文章通过介绍 RFID 超高频读写器,对 RFID 超高频读写器的构成和原理及主要标准体系进行分析,并进行RFID 超高频读写器的设计。

关键词:RFID;超高频;读写器设计一、RFID 超高频读写器UHF 频段 RFID 系统具有读写距离远、多标签识读速度快、抗干扰及穿透能力强以及标签尺寸小等优点,已成为全球RFID 产业和研究部门关注的热点。

目前国内对于 UHF 频段RFID 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技术状态与应用要求尚存在很大差距,加之进口读写器的价格昂贵。

因此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用于 UHF 频段的 RFID 读写器具有重要意义。

RFID超高频读写器技术也可以被称之为射频识别技术,并结合了自动识别与无线射频通信两种技术。

它能够进行非接触式的操作和远距离的识别,还能够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中正常工作,不会对机械造成磨损等影响。

同时识别多个标签,读写器也具有很强的安全性,除了拥有密码的保护以外,还可以利用算法加强其安全,通过读写器和标签间的认证,使其完成安全的通信与存储。

一般在物流和零售、医疗和防伪、身份识别和军事,以及交通等方面得到应用。

由于RFID分为低频和高频、超高频,以及微波段,而每个频段的应用不同,因此针对RFID超高频读写器主要以UHF超高频段为主。

二、RFID 超高频读写器的构成及原理RFID超高频读写器主要由主机、天线、读写器标签,以及耦合方式所构成。

其中,耦合方式有电感和电磁反向散射耦合两种,由于两种耦合间的不同是电磁耦合的射频信号以电磁波进行传送,而电感耦合的射频信号则被捆绑在其它的电感线周围,缺乏空间辐射的电磁能量,只适合在低频段进行识别,不适合高频读写器中应用,因此,对于高频段读写器来说,电磁反向散射耦合较为适合;标签有有源和无源两种,由于超高频段极容易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但数据传输率很高,而且通讯好,比较适合远距离,因此,针对RFID超高频的分析,判定可以采用无源标签实现具体操作;而读码器则有控制和导入、解码器,以及控制和射频模块,主要用于对数据和命令的传输交换进行控制与通信,导入和执行指定空间的程序,并利用解码和防撞击等处理方式进行命令的识别。

超高频RFID读写器基带电路技术研究与设计

超高频RFID读写器基带电路技术研究与设计

摘要射频识别技术是近年兴起的采用非接触方式通信的,通过天线耦合信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

该技术利用射频信号的空间传输与耦合特性,通过读写器电磁波向无源标签进行馈电,同时通过对载波进行调制实现读写器与标签的无线通信,从而实现读写器与标签的非接触式信息传递。

其中超高频段RFID系统具有通信距离远,标签与读写器通信速度快,标签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仓储物流管理,车辆人员管理等众多领域,是实现物联网工程应用的一个重要技术方法与手段。

因此,超高频RFID系统的发展成为当今RFID系统发展的一个重点,对作为物联网四大关键技术之一的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本文介绍了一种满足ISO18000-6C标准以及GB/T29768-2013国家标准的UHF RFID读写器数字基带电路设计,完成了超高频段RFID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的空口协议解读,超高频RFID读写器数字基带电路原理分析,电路设计以及基于ZYNQ 平台的数字电路验证与读写器原型机验证,最后完成了数字基带电路的ASIC版图设计与仿真。

本文完成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超高频RFID读写器研究现状以及读写器芯片研发进展,同时对比解读当前超高频RFID主流标准,包括国际标准ISO18000-6C以及国家标准GB/T29768-2013。

2.根据超高频RFID空口协议,同时参考目前已经上市的主流读写器产品如Indy R420,制定出读写器数字收发链路指标并完成链路方案设计。

3.本文依据读写器数字基带方案设计完成了数字电路的功能设计与实现,同时基于FPGA与ZYNQ平台配合射频前端完成了UHF RFID读写器原型机的全功能与多协议的实现和验证。

4.本文提出一种读写器快速码同步的数字同步电路,可稳定快速同步本地时钟与读写器接收链路数据;同时提出一种基带接收链路RSSI算法,可有效增加接收链路动态范围,从而提到读写器对标签的识别距离。

5.本文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基于欧洲航天局下属研究所开发的开源MCU LEON3,完成了读写器数字基带的芯片的设计,仿真与版图输出,实现了在TSMC 0.18um工艺下的读写器低成本,小型化,全功能芯片设计。

《UHFRFID技术的研究》范文

《UHFRFID技术的研究》范文

《UHF RFID技术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无线通信和物联网的不断发展,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以其快速、非接触的读取特点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

UHF RFID(超高频无线频率识别)技术作为RFID技术的一种,具有更高的读取速度、更远的读取距离和更高的标签容量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医疗、身份识别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研究UHF RFID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二、UHF RFID技术原理UHF RFID技术是一种基于电磁场进行信息传输和识别的技术。

它利用UHF频段的电磁波对标签进行识别,实现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信息交互。

其主要工作原理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 读写器发射射频信号,激活标签并获取标签信息。

2. 标签通过内置天线接收读写器发射的射频信号,并将存储在标签芯片中的信息调制后反射回读写器。

3. 读写器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经过解调和解码等处理后,获取标签中的信息。

三、UHF RFID技术的应用UHF RFID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通过UHF RFID技术对货物进行追踪和追溯,提高物流效率和管理水平。

2. 零售业:在零售领域,UHF RFID技术可实现商品的自动识别和结账,提高结账效率并减少人工成本。

3. 医疗行业:UHF RFID技术可实现对医疗器械和药品的追踪和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4. 身份识别:UHF RFID技术还可用于身份识别领域,如身份证、护照等证件的识别和管理。

四、UHF RFID技术的优势与挑战UHF RFID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读取速度快:可以同时读取多个标签的信息。

2. 读取距离远:相较于其他RFID技术,UHF RFID技术的读取距离更远。

3. 标签容量大:可以存储更多的信息。

4. 非接触式读取:无需人工干预,可实现自动化识别。

然而,UHF RFID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标签价格较高、防碰撞算法的优化、电磁干扰等问题。

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设计毕业论文资料

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设计毕业论文资料

摘要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物联网概念中的核心技术之一,相对于低频段的射频识别系统,工作在860MHz--960MHz的超高频段射频识别系统有着读取距离远,阅读速度快等优点,是目前国际上RFID技术发展的热点。

如今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的系统在国外已经很成熟,在国内也开始大范围的应用。

因此,研究能远距离、快速、准确识别电子标签的RFID系统意义重大。

本论文结合超高频RFID读写器今年来的最新发展和最新技术,主要介绍了基于EPC Gen2标准的不停车自动收费系统。

本论文主要涵盖了一下工作:1.分析了EPC Gen2标准的技术特点和各项指标,主要介绍了RFID系统的分类和特点,详细了解了整个系统的构成。

2.完成了读写器射频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的硬件设计,详细介绍了各类防碰撞算法的定义和基本思想。

3.由于在超高频下的电路板印刷中需要充分考虑到EMC(电磁兼容)的问题,基于这一限制,本设计中主要研究了读写器的最新的技术动态帧防碰撞算法并用Matlab 2012 进行了仿真。

关键词:超高频射频识别读写器防碰撞 EPC Gen2标准Abstrac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core concept of networking technology, relative to the low frequenc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work in 860MHz - 960MHz ultra high frequenc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has a read distance, reading speed, etc., is a hot current international RFID technology.Today, highway toll collection systems in foreign countries has been very mature in the country have begun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Therefore, the study can be remote, rapid and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tag RFID systems is significant. This paper combines UHF RFID reader this year's latest developments and latest technology, introduces the non-stop automatic toll collection system based on EPC Gen2 standard. This paper covers a bit of work:1. Analysis of the EPC Gen2 standar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dicators, mainly introduce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FID systems,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ntire system.2. Completed the hardware design of the reader's RF circuit and a control circuit, detailing the definitions and the basic idea of all kinds of anti-collision algorithm.3. Since the ultra-high frequency printed circuit board under the need to fully take into account the EMC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problems, based on this limited study of the design of the main frame of the latest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reader anti-collision algorithm is carried out with Matlab 2012 simulation.Keywords: UHF、RFID reader、 EPC Gen2 standard 、anti-collision目录引言1第一章 RFID技术的简介 (3)1.1 RFID系统的分类 (3)1.1.1 根据RFID读写器的工作频率可以划分为下述频段 (3)1.2 RFID技术系统的组成 (4)1.3 RFID系统的技术标准 (5)1.3.1 ISO/IEC标准 (5)1.3.2 EPCglobal标准 (6)1.4论文结构安排: (6)第二章 RFID系统的方案设计 (8)2.1 性能指标基本要求 (8)2.2 读写器总体方案设计 (8)2.2.1 RFID读写器的组成结构 (8)2.3 主控器的选择方案 (9)2.3.1 C8051F340 单片机主要特性 (10)2.3.2 C8051F340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图 (10)2.4 射频收发芯片选型方案 (11)2.5 RFID的通信标准方案 EPC Gen-2标准 (12)2.5.1 Gen-2使用特性的概述 (12)2.5.2 物理层通信特性 (12)2.5.3 标签的状态机 (13)第三章硬件电路的设计 (15)3.1控制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15)3.2 射频模块硬件电路的设计 (16)3.3 时钟电路的设计 (17)3.4 USB接口电路 (18)3.5 外部存储电路 (19)3.6 提示电路的设计 (20)3.7 复位电路 (21)3.8 电源电路的设计 (22)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 (24)4.1系统程序结构设计 (24)4.1.1系统软件主流程图 (24)4.2 标签防碰撞算法介绍 (25)4.2.1 基于ALOHA的协议 (25)图4-3 时隙算法示意图 (26)第五章系统防碰撞算法仿真实现 (30)5.1动态帧时隙算法工作过程 (30)5.1.1 标签估算方法如下 (30)5.1.2 动态帧时隙防碰撞算法仿真过程 (31)5.1.3 动态帧时隙防碰撞算法仿真流程图 (32)5.2 吞吐量和吞吐率 (32)5.3 动态帧时隙算法的仿真结果 (33)结论35附录36参考文献39谢辞40引言射频识别技术是无线电频率识别的简称,RFID(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系统常见的频率有低频、高频、超高频和微波等。

超高频RFID读写器基带单元关键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超高频RFID读写器基带单元关键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超高频RFID读写器基带单元关键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RFID技术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在物流、生产制造、库存管理、文物保护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超高频RFID技术具有读取距离远、读取速度快、标签存储容量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领域。

但当前超高频RFID芯片设计难度大、成本高、电路布局困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发展。

因此,开展超高频RFID读写器基带单元关键技术研究,对于RFID技术的全面推广和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1.研究现有超高频RFID基带单元设计方案,分析设计难点,总结存在的问题。

2.针对超高频RFID基带单元设计中的难点问题,综合运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通信原理等专业知识,提出有效、实用的设计方案。

3.基于设计方案,搭建超高频RFID基带单元实验系统,并验证其性能和可靠性。

4.探讨超高频RFID基带单元在其它领域的应用,如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等领域的应用。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文献调研法:收集、整理并研究超高频RFID技术、基带单元设计等方面的文献。

2.理论研究法:针对超高频RFID芯片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通信原理等专业知识的研究和分析,以提供有效的设计方案。

3.仿真实验法:利用仿真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其性能和有效性。

4.实验室测试法:根据设计方案,搭建超高频RFID基带单元实验系统,进行系统测试,验证其性能和可靠性。

四、可行性分析1.研究团队:本研究拟由具有丰富硬件设计经验的工程师负责,可以充分保证研究的可行性。

2.研究条件:本研究需要的仪器设备和软件资源齐备,有实验室和设备保障,研究条件充足。

3.技术支持:本研究所需的技术支持可以通过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等方式获得。

五、预期成果1.超高频RFID读写器基带单元设计方案,解决了超高频RFID芯片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性。

2.超高频RFID基带单元实验系统,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现了读取超高频RFID标签的基本功能。

基于AS3992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设计

基于AS3992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设计
2.2.3 标签状态及状态间转移路径 ........................................................................ 11 2.2.4 标签盘存和访问步骤 .................................................................................... 13 2.2.5 Q 值计算方法 ................................................................................................ 14 2.2.6 EPC Gen2 与 IS0180006A、6B 的比较 ..................................................... 15 2.3 RFID 读写器设计分析 ............................................................................................... 17 2.3.1 RFID 读写器的功能 ..................................................................................... 17 2.3.2 RFID 读写器的组成结构 ............................................................................. 17 第三章 射频收发模块设计 .......................................................................................................... 19 3.1 射频收发模块技术指标 .............................................................................................. 19 3.2 射频收发模块硬件设计 .............................................................................................. 19 3.2.1 AS399x 射频收发芯片 .................................................................................. 20

超高频RFID发卡机射频匹配网络研究

超高频RFID发卡机射频匹配网络研究
传输最大;
2) 提高接收机灵敏度;
3) 获得理想的增益、输出功率、效率和动态范
围;
4) 减小馈线中的功率损耗。
2 超高频 RFID 发卡机总体设计
2.1 超高频 RFID 发卡机架构 超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FID 发卡机架构如下所示:1)读写器芯
片 R500;2)主控单元 ARM;3)功率放大器;4)4 天线网络;5)通信模块;6)内置天线。如下图 1 所 示[5] [6] [7]。
1 阻抗匹配
阻抗匹配的目的是为了使的负载阻抗与源阻抗共 轭匹配,从而获得最大的功率传输,并使馈线上功率 损耗最小。要实现阻抗匹配的通常方法是在源和负载 之间插入一个无源网络,也称匹配网络。Smith 圆图 是应用最广泛的匹配电路设计工具之一[4]。
阻抗匹配的主要作用[4]: 1) 从源到器件、从器件到负载或器件之间功率
传输部分的阻抗匹配,满足设计要求。最后通过信号分析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发卡机的输出频谱特
性、阻抗参数进行了实际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超高频 RFID 发卡机阻抗参数满足设计要求,输出功 率最大可达 27dBm 左右。目前该发卡机已可靠运行,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识别距离和标签读、 写性能均满足现场使用要求,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应用效果。
m12
S(2,2) S(1,1)
围为 860MHz-960Mhz,根据国标将超高频 RFID 的工 作频率设置在 920MHz-925MHz 之间,射频信号传输
m2 freq=920.0MHz S(2,2)=0.017 / -86.229 impedance = Z0 * (1.002 - j0.034)
射频匹配网络[5] [6] [7]。
(AD5)
ARM

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不需要触碰、不需要视线的自动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物流、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工厂制造等领域。

而超高频RFID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具前景的RFID技术之一。

超高频RFID是指使用频率在860MHz~960MHz范围内的RFID。

超高频RFID读写器是超高频RFID系统的关键部分,其稳定性、灵敏度、读写距离等特性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为此,本课题选取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研究与实现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目的1. 研究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基本原理与工作机制。

2. 研究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设计方案及硬件电路设计。

3. 研究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软件设计及系统调试。

4. 实现一款具有稳定性、灵敏度、读写距离等优秀特性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

三、研究方法本课题通过文献调研、硬件电路设计、软件开发、系统测试等方式,对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研究与实现进行深入探究。

四、研究内容1. 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工作原理研究。

超高频RFID读写器依靠电磁波与RFID标签通信,本研究将对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工作原理和通信协议进行深度研究。

2. 硬件电路设计。

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电路设计是实现稳定性、灵敏度、读写距离等特性的关键,本研究将对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硬件电路进行设计和优化。

3. 软件设计。

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软件设计涉及到系统架构、通信协议、数据处理等,本研究将对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软件进行设计和开发。

4. 系统测试与优化。

本研究将通过实验室测试,对研发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进行功能验证和性能测试,并进行优化。

五、研究意义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将有助于提高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性能和稳定性,为RFID技术在物流、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技术支持。

浅谈RFID读写器抗冲突研究应用

浅谈RFID读写器抗冲突研究应用

浅谈RFID读写器抗冲突研究应用读写器即射频标签读写设备是射频识别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标签与读写器)之一。

射频标签读写设备根据具体实现功能的特点也有一些其他较为流行的别称,如:阅读器(Reader),查询器(Interrogator),通信器(Communicator),扫描器(Scanner),读写器(ReaderandWriter),编程器(Programmer),读出装置(ReadingDevice),便携式读出器,AEI设备等。

读写器分为接触式读写器,非接触式读写器,单界面读写器和双界面读写器以及多卡座接触式读写器。

读写器从接口上来看主要有:并口读写器、串口读写器材、USB读写器、PCMICA卡读写器和IEEE1394读写器。

前两种读写器由于接口速度慢或者安装不方便已经基本被淘汰了,USB读写器是目前市场上的读写器。

1读写器的干扰读写器环境下的干扰按照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读写器对读写器的干扰,另外一种是读写器对标签的干扰读写器的冲突是指由一个读写器检测到,并且由另一个读写器所引起的干扰。

它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1)读写器与读写器之问的干扰:当一个读写器发射较强的信号与一射频标签反射回的微弱信号相干扰时,就引起了读写器与读写器之间的干扰,其示意图如图1所示。

读写器R1位于读写器R2干扰区。

从射频标签Tl反射回的信号到达读写器R1,很容易被读写器R2发射的信号干扰。

这种干扰即使两个读写器阅读范围没有重叠也有可能产生。

(2)多读写器到标签问的干扰:标签T同时在读写器R1和R2的读写区间内,当两个读写器同时读写标签T时会发生干扰,两个读写器可能都不能准确的渎写该标签,该种情况类似于移动通信中的隐藏终端问题,如图2所示,两个读写器阅读范围重叠。

从读写器Rl 和R2发射的信号可能在射频标签Tl处产生干扰。

在这种情况下,标签T1不能解密任何查询信号并且读写器R1和R2都不能阅读T1。

因为读写器冲突,读写器Rl能阅读标签T2和T3,但是不能阅读标签Tl,因此,读写器R1指示两个射频标签存在而不是3个。

超高频RFID读写器模块匹配网络研究

超高频RFID读写器模块匹配网络研究

超高频RFID读写器模块匹配网络研究
张亚军;陶怡;胡建晨
【期刊名称】《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年(卷),期】2014(33)11
【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R2000芯片的4天线读写器模块,该模块符合IS0 18000-6C等主流标准,其工作频率范围为860MHz~960MHz可调;如配备高增益天线,读写距离可达10m左右.本文基于ADS仿真软件对该模块的射频部分阻抗匹配特性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射频模块各部分阻抗匹配,满足设计要求.最后通过频谱分析仪、网络分析仪对模块的输出频谱特性、阻抗参数进行实际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可以得到:阻抗参数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模块输出功率可达到
28dBm左右.结果表明:4天线读写器模块输出阻抗特性好、输出功率大,能很好地满足设计指标要求,有助于读写器等相关产品的开发.
【总页数】6页(P43-47,73)
【作者】张亚军;陶怡;胡建晨
【作者单位】西安航天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5;西安航天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5;西安航天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5【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830
【相关文献】
1.适用于UHF RFID读写器射频前端的阻抗自动匹配网络研究 [J], 钟汉;彭锐波;何炜燊
2.超高频RFID发卡机射频匹配网络研究 [J], 郝金平;张建奇;张亚军;陶怡
3.超高频RFID读写器基带模块的原理与设计 [J], 周陈锋;何怡刚;侯周国;阳辉
4.4天线超高频RFID读写器核心模块设计 [J], 张亚军;陶怡;胡建晨
5.超高频RFID读写器调制解调模块的设计 [J], 高天宝;王敬超;张春;李永明;王志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02实验2RFID超高频读写器参数设置及功率频率对标签读取距离影响全解

02实验2RFID超高频读写器参数设置及功率频率对标签读取距离影响全解

实验2 RFID超高频读写器设置及功率频率对标签读取距离影响班级:13物联网工程1班座号学号:20130865129 姓名:王智源任课教师:余文琼课程名称:RFID (射频识别)技术日期:201637实验目的:熟悉RFID超高频读写器设置与使用,了解超高频读写器各参数的含义和设置方法,探究读写器功率及频率对标签读取距离影响实验设备:每2人一组,每组一个RFID实验箱(RF —ST001 )、一台计算机实验材料:1、超高频读写器模块1块、超高频读写器天线1块(白色方块)、超高频标签2条2、连接线:电源线1条、USB转串口线(方口线)1条、超高频馈线1条实验软件:读写器控制软件RFIDReader、安装设置好USB转串口驱动程序软件所在位置:ftp://ywq:123456@218.5.241.13,教师——教学辅助材料一一0RFID (射频识别)技术准备知识:国际上目前还没有统一的RFID编码规则,日本支持的UID标准和欧美支持的EPC标准是当今影响力最大的两大标准。

1. EPC的Gen1 协议Gen1标准是EPCglobal的前身Auto-IDCenter 制定的。

EPC的Gen1是第一代之意,Gen 是gen eratio n(世代)的缩写。

它包括Class0协议和Class1协议,其中Class0协议下的标签是只读的,不可以写入;而Class1协议下的标签虽是可读写的,但是只能写一次,写完后就成为只读标签,这两种协议下的标签都不具有保密性。

Class0和Class1协议都是EPC的标准协议。

2. EPC的Gen2协议Gen2是EPCglobal制定的Class1UHF频段射频识别空中接口的第二代标准。

在Gen2 协议下的标签可以重复读写,并且增加了保密性能。

此后EPCGlobal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合作以该标准为基础出台了ISO18000-6C国际标准。

目前几乎所有的标签厂商停止Gen1协议的超高频芯片的开发和生产,超高频领域市场上主流产品均为符合C1G2协议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