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注射室输液安全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诊注射室输液安全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门诊注射室输液风险以及护理安全管理方法,以提高门诊注
射室输液患者的安全性与满意度。

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2019年1月期间
门诊注射室输液患者(n=200),结合护理方法不同进行1:1比例分组。

对照组100例门诊注射室输液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100例门诊注射室输液患
者接受输液护理安全管理。

对比2组门诊注射室输液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安
全事件发生率。

结果:试验组患者护士态度、护理问题解决、健康教育、环境管
理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交叉感染、身份核对失误、用药失误、穿刺
不当皮下淤血等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强化输液期间护理安全
管理可以提高门诊注射室输液患者安全、护理工作满意度,从而促进患者预后。

【关键词】:门诊注射室输液安全性护理满意度安全管理护理效果
静脉输液是有效治疗方法,具有治疗时间短、见效快等优势,社会大众接受
度高[1]。

但是,由于门诊部门人流量大、医护工作人员任务重,所以安全问题易
被忽视,从而导致输液安全工作执行不到位、感染等风险[2]。

为了提高门诊输液
患者的安全性,需重视门诊注射室输液安全问题的预防工作。

基于此,本文就我
院门诊注射室输液的200例患者为例,总结输液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与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输液对象选自2018年7月-2019年1月,总计200例。

纳入标准:(1)门
诊输液治疗患者;(2)患者具有配合能力;(3)患者或家属知情参与。

排除标准:(1)合并先天性疾病患者;(2)合并语言、精神、意识障碍患者。

进行
200例门诊输液患者分组,采取1:1比例法。

对照组:男性59例,女性41例;
患者年龄介于8-72岁,年龄中位数(33.55±3.50)岁。

试验组:男性60例,女性40例;患者年龄介于8-75岁,年龄中位数(34.30±4.05)岁。

2组门诊注射室输
液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本组100例门诊注射室输液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即输液前常规
问询、输液观察、输液后处理以及注意事项告知等。

试验组:以上基础上落实输液护理安全管理。

(1)护理责任制。

输液护理安全管理告知执行实名制,以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以便及时查找工作责任人。

进行注射室护理人员皮试、配药、输液流程线划分,并严格把关,要求反复检查
核对用药单,询问患者病史、过敏史,进行用药皮试。

输液期间配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原则,仔细核对医嘱、患者与用药信息等并签字。

(2)严格无菌操作。

输液前严格执行六步洗手法,药品配置、穿刺、拔针等操作严格无菌,穿刺失败
时换掉针头,注射室定期消毒,以确保输液环境的安全性。

(3)医患沟通。


视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有效沟通,沟通中了解其心理负担、原因与疾病认知等,
主动且耐心地为讲解相关注意事项、解答疑问、疏导情绪,从而提高身心是适度、配合度、满意度。

(4)健康教育。

进行输液注射之前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疾病知识、注射注意事项,教育形式包括发放健康知识小册子、播放视频、张贴海报等,调动患者参与性的基础上提高依从性、预防和降低不利结局。

1.3观察指标
记录门诊注射输液治疗患者对护士态度、护理问题解决、健康教育、环境管
理的满意度评分均以及事件发生情况(交叉感染、身份核对失误、用药失误、穿
刺不当皮下淤血)。

1.4统计学数据分析
200例门诊注射输液治疗患者试验观察指标采取SPSS19.0版本统计学软件建
立数据分析模型处理。

交叉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等一系列计数型指标以例(n)、率(%)表示,护士态度等护理满意度评分等一系列计量型指标以(±s)的形式
描述,分别行(x2)、(t)检验。

P<0.05,表示2组门诊注射输液治疗患者指标
对比差异明显。

2 结果
2.1计数型指标对比
试验组、对照组200例门诊注射输液治疗患者交叉感染、身份核对失误等不
良事件发生情况见表1。

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P<0.05。

2.2计量型指标对比
试验组、对照组200例门诊注射输液治疗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评分情况见表2。

各指标满意度评分比较,P<0.05。

3 讨论
门诊注射室人流量大,面对患者较多,治疗、护理工作中易发生混乱、疏忽,从而增加
了医疗安全风险,影响患者安全性[3]。

为了提高门诊注射室患者输液安全性,需重视风险预
防工作,通过划分工作责任制、健康教育、医患沟通以及严格无菌操作等安全护理管理,可
以在进一步规范工作、落实工作细节的基础上提高工作质量,进而保障患者安全性[4]。

姜敏
研究指出,门诊注射室输液护理安全直接影响患者安全性、满意度,需重视并有效落实护理
安全管理工作[5]。

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2%vs10%)以及满意度评分比较,P均<0.05。

综上所述,门诊注射室患者输液期间强化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

参考文献:
[1]闫艳芳.影响门诊注射室静脉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因素与相应护理[J].首都食品与医
药,2018,25(21):147-148.
[2]陈小芸.优化流程工作方式在门诊注射室工作中的实施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
子杂志,2018,6(15):176-177.
[3]杨月彩,陆燕琼.门诊注射室输液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对策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
报,2016,32(01):130-131.
[4]龙小星,李惠群,徐雪华.影响门诊注射室静脉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因素与相应护理措施[J].中国
现代药物应用,2015,9(14):233-234.
[5]姜敏.门诊注射室输液护理安全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1):227-2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