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MSS移动框架主梁拼装技术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SS移动框架主梁拼装技术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移动模架的结构组成及其在施工中的应用,重点就其现场拼装施工方案进行讲解。

关键词移动模架,主梁拼装,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苏通长江公路大桥2合同段位于南引桥区,起迄点桩号为21+96700~23+61700。

上部构造采用跨径50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连续箱梁,梁高28,单箱单室。

单幅共分三联,每联11孔。

箱梁顶面设有2%的横坡。

桥位处于水陆两地,陆地30孔,水上3孔,最大水深3米,由于地处长江河道入海口,受潮水影响非常大。

墩身高度13725~48344。

根据现场工程实际及投标承诺,该工程上部结构采用与挪威公司联合开发研制的移动模架施工。

2移动模架概况移动支撑系统主要由牛腿、主梁、横梁、后横梁、外模及内模组成。

每一部分都配有相应的液压或机械系统。

各组成部分及结构功能如下1托架托架俗称牛腿、三角结构。

通过墩身预留孔孔径80*100插入墩身,附着在墩身上。

它的作用是支撑主梁,把主梁上的荷载通过牛腿传递到墩身上。

每个牛腿顶部滑面安装有天车。

并配有两对20横向自动移动液压千斤顶。

一个450竖向自动液压千斤顶,一个纵向移动液压千斤顶。

主梁嵌在天车上。

为减少主梁在纵向移动时与天车接触的摩阻,天车上装有聚四氯乙烯滑板,通过三向液压系统使主梁在板桥向、顺桥向及竖向高度上正确就位。

2主梁滑模主梁为一对钢箱梁。

钢箱梁的断面尺寸为1824×3438,长度63,分为六节——85+115*3+11+9。

节间由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

为使主梁在顺桥向由上一孔滑移至下一孔,主梁前、后两端配有桥架式鼻梁,长21。

主梁是整套滑模的承重部件,重约360。

主梁上开有窗口,横梁由此置入主梁,窗口内设有竖向液压千斤顶、机械千斤顶及横向千斤顶。

钢横梁通过压力系统与主梁铰接,主梁承受由横梁传递来的外模、内模及上部结构的施工荷载。

3横梁整套滑模共有18对横梁,横梁为型,钢结构尺寸为35*90*900,每对横梁为销连接,横梁间距36,横梁上没有销孔,以便安置外模支架。

横梁通过主梁内的压力系统,可进行竖向、横向调整。

4.外模外模由底板、腹板、肋板及翼缘板组成。

底板直接铺设两相邻横梁间与横梁相对应。

每对底板沿横梁销接方向由普通螺栓连接。

连接外模板缝实为外模中轴线。

底板总宽65。

腹板、肋板及翼缘板也与横梁相对应,并通过在横梁设置的模板支架及支撑来安装。

5内模本工程模架内模自行设计加工。

3滑模施工原理及工艺流程滑移模架的滑移及模板的安装调整是以"液压"为动力,以液压千斤顶为工作机具,在液压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通过液压千斤顶的顶推,从而完成主梁的就位、横梁的调整及内外模的安装和调整。

施工前,首先编制好施工技术方案。

购置专用设备、机具,租赁大型吊装设备。

滑模按如下工序进行施工托架牛腿的组装,主梁的拼装及有关施工设体机具的就位→托架吊装→主梁吊装及主梁就位→安装横梁→铺设底板、安装模板支架→安装外腹板及翼缘板、底板→内模施工。

滑模现场组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箱梁施工的工程质量、进度及施工安全。

其中移动模架主梁作为系统的主要应力支撑系统,在整套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十分的重要,但是由于移动模架主梁为大截面箱型钢制构件,具有体积大,重量重等特点,对于拼装施工机械设备的要求及现场安全作业的影响相当大。

因而选择一种最佳主梁拼装施工方案尤为重要。

本工程所采用移动模架主梁、前、后鼻梁的分节长及分节重如下表所示图31-1移动模架主梁及前、后鼻梁分节拼装平面布置图图31-2后鼻梁、主梁、前鼻梁分块重心布置示意图主梁及前、后鼻梁加的重心位置距后鼻梁端部5459,与其中心位置相差661。

图31-3主梁及前、后鼻梁拼装完成后重心与中心相差示意图主梁截面尺寸为1824×3438,前鼻梁截面尺寸为1992×3494,后鼻梁截面尺寸为1812×452,如图31-3所示。

图31-4主梁及前、后鼻梁截面示意图主梁各梁段之间用高强螺栓连接,前鼻梁各梁段之间用高强螺栓连接,主梁、前、后鼻梁之间用销子连接。

牛腿托架加推进小车高5766,全长7822,托架单个重2275,推进小车单个重525。

4方案比选针对此套滑模特点及现场工程实际,移动模架主梁的拼装初步拟有三个方案方案一支架法为现场搭设贝雷支架,采用2台50履带吊分节段拼装主梁、前后鼻梁,然后采用4台100千斤顶调整到位,牛腿托架在前、后鼻梁及主梁拼装前采用吊车吊装就位;方案二为用精扎螺纹钢整体提升前、后鼻梁及主梁到位,牛腿托架采用支架拼装然后横移就位;方案三卷扬机提升法为用卷扬机整体提升已在地面拼装好的前后鼻梁及主梁,牛腿托架采用支架拼装然后横移就位。

三种施工方案优缺点分析表4-1优点缺点方案一支架拼装法1.一次性安装到位,工艺简便。

1.支架材料消耗多;施工时间长;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2.需要大型起吊设备配合作业;台班费用支出大;3.高空拼装作业,施工困难,安全性较差。

4.牛腿安装受支架搭设位置影响较大方案二千斤顶顶升法1.地面拼装,操作方便安全;拼装质量有保证;1.液压千斤顶吨位要求比较高,设备不易获取,工作过程中各千斤顶同步性较难把握,且千斤顶行程有限,主梁安装到位需顶升多次,安全性低;2.横向对拉精扎螺纹钢刚性较大,摇摆或震动都可能造成断裂损坏以及支架系统的倾倒。

3.施工时间长;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方案三卷扬机提升法1.地面拼装,
操作方便安全;质量有保证;2.整体一次性吊装就位,有利于缩短工期;3.利用钢管桩支架设精轧螺纹钢做提升保护装置,安全有保障;4.牛腿采用滑移法就位,避免了与吊装空间位置冲突;5.支架材料可重复利用。

1.由于重心偏位,起吊时有前后摆动现象,施工安全性较低;但准确计算重心位置可以缓解。

2.需另行加工扁担梁、吊架3起吊同步性较难控制。

5现场拼装施工最后通过对以上三个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之后,我部确定采用第三个方案进行主梁的拼装及吊升。

51场地布置与基础处理⑴地基处理在113#、112#、111#墩墩身两侧进行地基处理,地基沿墩身两侧分块处理用于放置贝雷支架,单个分块平面尺寸为15×34。

地面用推土机推平并铲除表面土,用碾压机压实后铺10厚二灰土做垫层,再在硬化后的二灰土上浇注5厚15号混凝土做基础。

在处理好的地基上铺设贝雷桁架用以支撑梁段以便于梁段连接施工,每两片贝雷用90花架组成一组,每段梁下面安放两组,贝雷花架距离梁端距离除前鼻梁第一段为45外,其余为1。

⑵钢管桩吊装平台搭设在112#、113#墩两侧打设φ630×8钢管桩,作为整体吊装主梁的平台基础。

每个吊装平台有四根钢管桩,沿横桥向距墩身05、45,沿纵桥向间距为4,对称布设在墩身中线两侧。

距墩身05的钢管桩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承台上,另外两根钢管桩打入土内。

每根主梁设两个吊点,则需要搭设两个吊装平台,其场地处理如图51-1,吊装平台平面布置及立面布置分别如图51-2和图51-3所示。

图51-1贝雷支架布置图图51-2钢管桩吊装平台平面图在钢管桩顶沿横桥向布设两排2450型钢,单根长5;2450型钢与钢管桩之间焊接,其中一排2450型钢用于安放2台卷扬机的吊勾,另一排2450型钢中间留一定空隙,用钢板联结,其中间能通过精轧螺纹钢以便吊装前、后鼻梁及主梁,以作为卷扬机吊升过程中的保险措施;2450上铺设32做分配梁,单根长5,间距05;在32上铺设6厚钢板,用于布设卷扬机和便于人员行走,注意钢板铺设时让出2450型钢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