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A卷(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化学与能源、科技、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 . 水电站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核电站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 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D .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和H2O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
2. (2分) (2016高一下·唐山期中) C60与现代足球有很相似的结构,它与石墨互为()
A . 同位素
B . 同素异形体
C . 同分异构体
D . 同系物
3. (2分) (2015高二下·会宁期中)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 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是:
B . 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是:
C . 硝基的表示方法﹣NO2
D . 饱和烃的通式是CnH2n+2(n≥1)
4. (2分) (2016高一下·枣庄月考) 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A . 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12O3 ,将Al片改成Al粉
B . 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该用浓硫酸
C . 在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 . 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5. (2分) (2018高二上·成都期末) 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 该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 . 该实验要控制MnO2的质量、颗粒大小相同
C . 实验中,H2O2的浓度不宜过大
D . 温度相同时,若用FeCl3代替MnO2,反应速率相同
6. (2分)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NH2COONH4)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 2NH3(g)+CO2(g),下列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 2v(NH3)=v(CO2)
B . 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 . 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D . 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7. (2分) (2016高二上·琼海期中) 一定条件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 υ(正、A2)=υ(逆、AB)
B . 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 .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
D . A2、B2、AB的反应速率比为2:2:1的状态
8. (2分)已知分解1mol H2O2 放出热量98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的分解机理为:
H2O2+I﹣→H2O+IO﹣慢;
H2O2+IO﹣→H2O+O2+I﹣快
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反应的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
B . 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反应活化能不等于98KJ•mol﹣1
D . υ(H2O2)=υ(H2O)=2υ(O2)
9. (2分)处于同一周期的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其气态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所放出的能量A>B>C>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②元素的电负性依次减小;
③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减弱.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10. (2分) (2019高二上·内蒙古期末) 25℃、101 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2H2(g)+O2(g) = 2H2O(1) △H= -285.8kJ/mol
B . 2H2(g)+ O2(g) = 2H2O(1) △H= +571.6 kJ/mol
C . 2H2(g)+O2(g) = 2H2O(g) △H= -571.6 kJ/mol
D . H2(g)+1/2O2(g) = H2O(1) △H= -285.8kJ/mol
11. (2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期末)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实验室制备1molO2 ,转移电子数为4NA
B . 2g由H182O和2H2O组成的物质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A
C . 若溶液中Cl-、Cl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NA ,标准状况下则有11.2LCl2溶于水
D . 2gP4(分子结构: )中含2NA个P-P键
12. (2分)(2020·昌平模拟) CO甲烷化反应为:CO(g)+3H2(g)=CH4(g)+H2O(l)。
如图是使用某种催化剂时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部分物质省略),其中步骤②反应速率最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步骤①只有非极性键断裂
B . 步骤②速率最慢的原因可能是其活化能最高
C . 步骤③需要吸收热量
D . 使用该催化剂不能有效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
13. (2分)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 p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1.9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m+n>p
B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 A的转化率降低
D . C的体积分数增大
14. (2分)已知:
①2CH3OH(g)=CH3OCH3(g)+H2O(g)△H1=﹣23.9kJ/mol
②2CH3OH(g)=C2H4(g)+2H2O(g)△H2=﹣29.1kJ/mol
③C2H5OH(g)=CH3OCH3(g)△H3=+50.7kJ/mol
则C2H4(g)+H2O(g)=C2H5OH(g)的是△H()
A . ﹣45.5kJ/mol
B . +45.5kJ/mol
C . ﹣55.9kJ/mol
D . +55.9kJ/mol
15. (2分) (2016高一下·吉林期中) 在相同的条件下,一定量的氢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并放出热量.若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1 , kJ;若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2kJ.那么Q1与Q2之间的关系是()
A . Q1>Q2
B . Q1<Q2
C . Q1=Q2
D . 不能确定
16. (2分) (2019高二上·中山期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S(g)+O2(g)=S O2(g) △H1;S(s)+O2(g)=SO2(g) △H2 ,则△H1<△H2
B . Zn(s)+CuSO4(aq)=ZnSO4(aq)+Cu(s) △H=-216kJ•mol-1 ,则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C . 己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 . 相同条件下,若1mol氢原子具有的能量为E1 , 1mol氢分子具有的能量为E2 ,则2E1=E2
17. (2分)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X2(g)+Y2(g)⇌2Z(g).已知起始时X2、Y2、Z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2mol•L﹣1 ,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
是()
A . c(Z)=0.3 mol•L﹣1
B . c(Y2)=0.35 mol•L﹣1
C . c(X2)=0.15 mol•L﹣1
D . c(Z)=0.4 mol•L﹣1
18. (2分)为减小CO2对环境的影响,在倡导“低碳”的同时,还需加强对CO2创新利用的研究.已知: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T1℃时,向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l mol CO2和3mol 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且平衡时体系压强为p1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0~3 min内,v(CO2)正=v(CH3OH)正
B . 在T1℃时,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人2 moI CO2和6 mol H2 ,测得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p2 ,则p2<2p1
C . 其他条件不变,若向平衡后的体系中充人1 mol氦气,体系压强增大,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 T2℃时,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4.2,则T2>T1
19. (2分)下列能正确表示反应N2(g)+3H2(g)⇌2NH3(g)建立平衡过程的图象是()
A .
B .
C .
D .
20. (2分) (2016高二上·吉林期中) 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起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X Y Z
初始浓度/mol•L﹣10.10.20
平衡浓度/mol•L﹣10.050.050.1
A . 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 . 反应可表示为X+3Y⇌2Z,平衡常数为1600
C .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常数增大
D .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二、填空题 (共5题;共40分)
21. (7分)苯乙烷(C8H10)可生产塑料单体苯乙烯(C8H8),其反应原理是:C8H10(g)⇌C8H8(g)+H2(g)△H=120kJ·mol-1某温度下,将0.40mol苯乙烷,充入2L真空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定不同时间该容器内气体物质的量,得到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010203040
n(C8H10)/mol0.400.300.24n2n3
n(C8H8)/mol0.000.10n10.200.20(1)当反应进行到20min时,该段时间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
(2)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是________。
(3)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用0.40 mol H2(g)和0.40mol C8H8(g)合成C8H10(g),当有30kJ热量放出时,该反应中H2的转化率是________。
此时,该合成反应是否达到了平衡状态?________(填“是”或“否”)。
(4)工业上以高温水蒸气作为反应体系的稀释剂(不参与反应),C8H10(g)的平衡转化率与水蒸气的用量、体系的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Ⅰ、图Ⅱ所示。
①由图Ⅰ可知,T1________T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由图Ⅱ可知,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水蒸气的用量越大,C8H10的平衡转化率将________(填“越大”、“越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
22. (8分)(2017·榆林模拟) 煤的气化主要反应是煤中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H2等,回答下列问题:
(1) CO和H2分别与O2都可以设计成燃料电池,CO与O2设计成燃料电池(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负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
(2)在煤的气化获得的化工原料气中含有少量羰基硫(COS),能引起催化中毒、大气污染等,COS的电子式为________羰基硫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水和两种正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羰基硫的脱硫常用两种方法,其反应式分别为:
①氢解反应:COS(g)+H2(g)═H2S(g)+CO(g)△H1=+7kJ/mol
②水解反应:COS(g)+H2O(g)═H2S(g)+CO2(g)△H2
已知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表
则△H2=________kJ/mol
(3)脱硫处理后的CO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CO2(g)+3H 2(g)⇌CH3OH(g)+H2O(g)△H2=﹣
90.14kJ/mol,该反应能自发的理由是________.
①一定温度下,在两个容积都为V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找如下方式反应物,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若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的0.8倍,要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n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②甲容器保持恒容,欲增大H2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答两点即可).
23. (7分)
(1)有以下各组微粒或物质:A.正丁烷和异丁烷
B.金刚石、石墨和C60
C.冰和干冰
D.35Cl和37Cl
E.NO和NO2;其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填编号,以下同);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________。
(2)现有:①干冰②金刚石③NH4Cl④Na2S四种物质,按下列要求回答(填序号):熔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________;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________。
(3)向一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7 mol SO2和4 mol O2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经4 s后达到平衡状态,测得SO2的物质的量是3 mol,则达到平衡状态时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4) NaBH4(s)与H2O(l)反应生成NaBO2(s)和氢气,在25 ℃、101 kPa下,已知每消耗3.8 g NaBH4(s)放热21.6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4. (11分)现有六种元素,其中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G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根据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
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
I1=738kJ/mol I2=1451kJ/mol I3=7733kJ/mol I4=10540kJ/mol
D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
E元素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差为4
F 是前四周期原子电子轨道表示式中单电子数最多的元素
G在周期表的第十一列
(1) B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________个方向,原子轨道呈________形.
(2) C和与其左右相邻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3)①DE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杂化,该分子中的键角比离子DE4+中的键角小的原因是________
②将E的单质通入到黄血盐{K4[Fe(CN)6]}溶液中,可得到赤血盐{K3[Fe(CN)6]}.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③已知含E的一种化合物与过氧化氢发生如下反应(已配平):H2O2+→________+HE (请写出横线上物质的结构式)
(4) F位于________区,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5) G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如图),则晶胞中每个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假设晶胞边长为a,原子半径为r,列式表示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_.
25. (7分) (2018高二上·潮阳期末) 减少氮的氧化物和碳的氧化物在大气中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1)己知:N2 (g) +O2 (g) =2NO (g) △H=+180.5kJ·mol-1
C (s) +O2 (g) =CO2 (g) △H=-393.5 kJ·mol-1
2C (s) +O2(g) =2CO (g) △H=-221 kJ·mol-1
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污染,若将反应CH4+2NO2=CO2+2H2O+N2设计为原电池,电池内部是掺杂氧化钇的氧化锆晶体,可以传导O2- ,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
(3)利用H2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乙烯:6H2(g)+2CO2(g) CH2=CH2(g)+4H2O(g)己知不同温度对CO2的转化率及催化剂的效率影响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不同条件下反应,N点的速率最大
②M点时平衡常数比N点时平衡常数大
③温度低于250℃时,随温度升高乙烯的产率增大
④实际反应应尽可能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以提高CO2的转化率
(4)在密闭容器中充入5mol CO和4mol NO,发生上述(1)中某反应,如图为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①温度:T1________ T2(填“<”或“>”)。
②某温度下,若反应进行到10分钟达到平衡状态D点时,容器的体积为2L,则此时的平衡常数K=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用CO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
③若在D点对反应容器升温的同时扩大体积至体系压强减小,重新达到的平衡状态可能是图中A~G点中的________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填空题 (共5题;共40分)
21-1、
21-2、
21-3、
21-4、
22-1、
22-2、
22-3、
23-1、
23-2、
23-3、23-4、24-1、24-2、
24-3、24-4、24-5、25-1、25-2、25-3、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