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瑞雪图》教案
《瑞雪图》教学设计

《瑞雪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汉字学习。
通过比较或分析汉字结构等方法,学习本课的15个生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用。
重点掌握“瑞、籁、妆、晶、柏、渗、壤、茸”8个生字。
2.词语学习。
通过查词典、联系已学过的词语、同义词比较、词语例释等多种方式,学习本课的34个新词语,要求会读、懂意思。
重点掌握“骤然、毛茸茸、融化”3个词语,要求会读、会写、会用。
3.句型学习。
学习本课“……并不是……”“……尤其………”“把……比做……”3个句型,要求能结合语境使用。
4.课文学习。
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
学会真实交际,从文中描写的雪景中获得美的享受。
课文——《瑞雪图》课内自读课文——《喀纳斯湖的风光》(二)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自己查字、词典来了解课文中生字和词语的意见和用法。
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全班分享和交流。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文介绍了雪以及瑞雪兆丰年这则谚语,老师应通过讲授课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的情怀。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课文的结构、叙述顺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
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词的预习情况。
(请学生解释本课重点词语并造句)2.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
(先请学生朗读课文,再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提问)3.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找出问题答案。
三、课文导入导入1:冬天到了,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整个世界穿上了白色的外衣,一片片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不一会儿,地上、树上、房顶上都变成白色的了。
洁白的雪花,就像是被谁撕碎的小纸屑,又恰似春天空中飞扬的柳絮。
它是那样的纯洁元瑕,又是那样的美丽晶莹。
人们好像来到了一个幽雅恬静的世界,来到了一个晶莹剔透的童话般的世界。
下面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欣赏一幅美丽的《瑞雪图》。
小学语文《瑞雪图》教案

小学语文《瑞雪图》教案课题瑞雪图课型讲读设计者所在学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瑞雪的大而美丽,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2.标画重点词句、品味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纷纷扬扬,万籁俱寂、极目远眺、粉妆玉砌、幻映”等词语的意思。
3.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以动衬静的写法,体会作者观察、写景的顺序。
4.联系时代背景,理解“瑞雪”的含义。
学习重点通过品词析句,了解雪大、雪美的特点,感受作者的喜悦之情。
学习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瑞雪”的含义,并拓展看图说话和写话训练。
学前准备教师课件学生1.认识生字。
2.读通课文。
3.思考课后问题。
流程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不想猜一猜?师:课件出示谜语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有关雪的文章。
3.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漫天飞雪,走进如诗如画的雪景,去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
请看大屏幕。
4.雪景美不美?你能否用学过的有关雪的词语或诗句来描述这份美吗?1.猜谜语。
谜语: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千万片,乱入梅花看不见。
2.齐读课题。
3.观看视频。
4.汇报关于雪的词语或诗句板书:瑞雪图播放视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24页,走进《瑞雪图》,去看一看那里的雪花,那里的雪景。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作者是按照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这幅雪景的?雪前,雪中,雪后,感叹(按时间顺序)1.汇报文章的线索。
雪前,雪中,雪后,感叹(按时间顺序)三、精读感悟,指导朗读(一)体会骤冷变天快速浏览1、2自然段,找出最能(一)体会骤冷变天快速浏览1、2自然段,找突出天气变化的词语,画下来。
(二)感悟夜静雪大1.天气突然变冷预示着一场大雪即将降临。
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场雪下得怎么样?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雪大的?不久,雨住了,风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飘将下来。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瑞雪图》教案及原文

教案一、學生分析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講,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是《課程標準》對本學段的要求。
《瑞雪圖》一文所描繪的美麗雪景是我所教的這些南方孩子不曾見到過的,如何讓他們通過閱讀作品與作者產生共鳴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
因此,我將現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品讀課文、課外延伸相結合,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使之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教學要求1.識記本課13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
2.通過學文,感受雪後的美麗景象,體會瑞雪給人們帶來豐收的希望。
3.嘗試著給課文所描繪的圖景加上小標題。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優美片段。
三、教學重點1.理清文章的脈絡,知道本文是按照“下雪前――下雪中――下雪後”的順序來展開描寫的。
2.品讀佳段,在讀中感悟,體會瑞雪給人們帶來的喜悅與希望。
四、教學難點1.嘗試著給課文所描繪的圖景加上小標題。
2.學習作者有序地進行觀察、描寫的寫作特點。
五、課時安排2課時六、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播放雪景圖片,師邊解說)每到冬天,孩子們最盼望的就是能下場大雪,好痛痛快快地玩玩。
而農民伯伯們更是滿心歡喜,因為瑞雪兆豐年呵!你們瞧,畫面上的孩子們玩得多開心啊!今天老師想帶同學們一起來欣賞一幅美麗的《瑞雪圖》。
(揭示課題並板書)(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脈絡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記敘的?2.開火車分節朗讀課文,糾正讀音。
3.師:課文是按什麼順序記敘的?(指名回答)4.請按照時間順序將課文分成四個部分。
(指名回答,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5.師:你能從文中找出關鍵字詞給這四部分內容分別加上一個合適的小標題嗎?6.學生自主閱讀、學習,嘗試概括。
7.四人小組交流討論,整合意見,確定小標題。
8.小組派代表回答,推選出加得既生動又貼切的小標題作為該部分內容的題目。
(三)檢查、交流預習情況,質疑、解疑1.師:通過預習,我想同學們一定對這場瑞雪有獨特的感受,誰願意先來說一說?(學生用一兩句談談自己預習後的感受)2.師:在預習中你遇到什麼問題需要大家幫助解答的,先在四人小組中交流,簡單的問題可以由同組夥伴幫助解答,確實無法解答的再請老師幫忙。
《瑞雪图》的教学设计

《瑞雪图》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瑞雪图》的作者、创作背景及艺术特点;2.能够正确理解、阐释《瑞雪图》的意义;3.能够运用《瑞雪图》的元素进行艺术创作。
二、教学内容1. 《瑞雪图》的基本介绍《瑞雪图》是明代著名画家汤恩伯于1402年所绘,它是一幅轴画,采用设色法。
《瑞雪图》描绘了江南丘陵地区白雪皑皑,云雾缭绕的冬景。
画面上树木、屋宇都被雪覆盖,小船停泊在江岸旁。
图中的人物疏而不漏、随处可见,表现出节气活动的真实感。
2. 《瑞雪图》的艺术特点《瑞雪图》为中国世界性地表现了山水画的魅力和功力,具有浓郁的中国意趣,台阁学派画风明显。
画面的人物、屋宇、动植物的描绘精细真实,尤其是各种植物的栩栩如生的表现让人赞叹不已。
同时,《瑞雪图》的色彩搭配也比较新奇,将冬天的素雅之美表现的非常到位。
3. 运用《瑞雪图》元素进行艺术创作通过介绍《瑞雪图》的艺术特点,在学生对于《瑞雪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可以让学生使用元素进行艺术创作。
例如,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理解中的《瑞雪图》,或者让学生在画纸上使用水彩/颜料展现画中各个元素的色彩之美,以及整幅画所表现出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多媒体或者是板书的形式,将《瑞雪图》的作者、创作背景及艺术特点进行讲解。
2. 观摩法将《瑞雪图》的图片进行展示,让学生观看,观看过程中,老师可以辅助讲解。
通过观摩,学生可以感受到《瑞雪图》所展现出来的魅力和意境。
3. 实践法在学生掌握了《瑞雪图》的一定知识后,采用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瑞雪图》元素进行艺术创作。
四、教学过程1.先通过讲解、观摩,让学生了解《瑞雪图》的基本信息;2.接下来运用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实践。
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定制。
整个实践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在一旁不断地指导、解释和引导;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分为两类:1. 教师评价老师能够根据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表现,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多方位的考察学生的成功与进步,对于每个学生都要进行具体的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关于《瑞雪图》的教案设计

关于《瑞雪图》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对《瑞雪图》的兴趣和好奇心。
帮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1.2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1.3 教学内容:向学生展示《瑞雪图》的图片或实物。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瑞雪图》的特点和美感。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瑞雪图》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章:作品欣赏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欣赏和理解《瑞雪图》的艺术特色。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2.2 教学方法:采用分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
2.3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瑞雪图》的作者和相关背景。
引导学生欣赏《瑞雪图》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特点。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瑞雪图》的感受和理解。
第三章:创作指导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瑞雪图》的创作兴趣和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创作出自己的《瑞雪图》。
3.2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和练习法,引导学生动手创作。
3.3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绘画材料和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示范如何创作《瑞雪图》,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技巧。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创作,提供指导和反馈。
第四章:作品展示与评价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帮助学生从作品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4.2 教学方法: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的方式进行。
4.3 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我介绍和表达。
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5.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瑞雪图》和相关艺术领域的进一步兴趣。
5.2 教学方法:采用问答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5.3 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瑞雪图》在艺术和文化中的意义和价值。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和学习相关的艺术作品,进行艺术创作实践。
第六章:艺术背景与文化意义6.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瑞雪图》在艺术史上的地位。
四年级语文《瑞雪图》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瑞雪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瑞雪图的景色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学会通过描绘事物的细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3)学会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敏感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通过课文描绘的瑞雪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练习纸。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与瑞雪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瑞雪有什么印象或感受?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并进行朗读练习。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述,如雪花的样子、飘落的情景等。
3. 讨论与思考:(1)分组讨论:你们认为瑞雪图中的景色寓意着什么?(2)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瑞雪的感受和想象。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和表达方法。
(2)布置课后作业:请学生尝试自己描绘一幅瑞雪图,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完成练习纸上的相关练习题。
2. 拓展作业:(1)观察大自然中的雪景,拍摄或绘制一幅瑞雪图。
(2)写下自己对瑞雪的感受和想象,可以尝试使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练习等。
《瑞雪图》教学教案设计

《瑞雪图》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瑞雪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让学生了解《瑞雪图》的历史背景和创作意图。
1.2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能够欣赏和分析《瑞雪图》。
2. 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能够绘制一幅简单的《瑞雪图》。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1. 介绍《瑞雪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介绍《瑞雪图》的历史背景和创作意图。
3. 分析《瑞雪图》的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的技巧。
4. 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瑞雪图》。
2.2 教学资源:1. 《瑞雪图》挂图或投影仪。
2. 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3. 绘画材料和工具。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雪景,引发学生对《瑞雪图》的兴趣。
2. 向学生简单介绍《瑞雪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2 讲解:1. 详细讲解《瑞雪图》的历史背景和创作意图。
2. 分析《瑞雪图》的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的技巧。
3. 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瑞雪图》。
3.3 实践:1. 让学生分组合作,绘制一幅简单的《瑞雪图》。
2.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雪景的细节,运用适当的绘画技巧。
3.4 展示和评价:1. 让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瑞雪图》,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
2. 让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第四章:教学策略4.1 观察和分析:1. 引导学生观察《瑞雪图》的细节,分析其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的技巧。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4.2 合作和交流:1. 让学生分组合作,绘制一幅简单的《瑞雪图》。
2.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创作。
4.3 评价和反馈:1. 让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具体的反馈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1. 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反思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瑞雪图》教学教案设计

《瑞雪图》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瑞雪图》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创作年代、历史背景等。
让学生掌握《瑞雪图》的主要内容,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让学生理解《瑞雪图》的主题思想,包括对生活、人性、情感等方面的探讨。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分析《瑞雪图》中的情节和人物。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能够欣赏并评价《瑞雪图》的艺术特色。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瑞雪图》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分析。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
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瑞雪图》的主要内容,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瑞雪图》的主题思想,包括对生活、人性、情感等方面的探讨。
《瑞雪图》的艺术特色,包括文学手法、语言表达等。
2.2 教学难点对《瑞雪图》中的复杂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
对《瑞雪图》中的深刻主题和思想内涵的理解。
对《瑞雪图》中的文学手法和语言表达的鉴赏。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对《瑞雪图》的背景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年代、历史背景等。
对《瑞雪图》的主要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对《瑞雪图》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表达。
3.2 互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瑞雪图》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提问和回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瑞雪图》中的情节和人物。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对《瑞雪图》中的文学手法和语言表达进行鉴赏和评价。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引入通过展示《瑞雪图》的图片或相关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瑞雪图》的背景和创作动机。
4.2 讲解对《瑞雪图》的背景知识进行讲解,包括作者、创作年代、历史背景等。
对《瑞雪图》的主要内容进行讲解,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瑞雪图语文教案范文

瑞雪图语文教案范文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瑞雪图》是一篇描绘雪景的优秀文章,通过对瑞雪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本章将通过学习《瑞雪图》,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提高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学生学会欣赏和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第二章:课文学习2.1 课文朗读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学生个别朗读,老师进行评价。
2.2 生字词学习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通过造句,运用生字词。
2.3 课文解析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第三章:课堂讨论3.1 课文主题讨论学生讨论课文的中心思想,理解作者对瑞雪的感受。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如何欣赏自然美。
3.2 瑞雪描绘讨论学生讨论如何描绘瑞雪,选用合适的词语和句式。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一篇描绘瑞雪的小短文。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作业内容学生回家后,背诵课文,加强语音和语调的掌握。
学生写一篇关于瑞雪的作文,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4.2 作业要求作业要按时完成,保证质量。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高自信。
5.2 教学反思学生提出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第六章:实践活动6.1 活动设计学生分组进行瑞雪主题的绘画活动,将他们对瑞雪的理解和想象通过画笔表现出来。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和场景,如雪中的树木、房屋、人物等。
6.2 活动步骤学生进行草图设计,确定画面构图。
学生上色,注意色彩的搭配和雪景的特殊色调。
学生对作品进行点评,选出最有创意和表现力的作品。
四年级上册《瑞雪图》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瑞雪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理解课文描绘的雪景,感受作者对雪的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雪景的兴趣。
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
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描绘的雪景,感受作者对雪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雪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季节?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3.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描绘了怎样的雪景?4.感悟课文情感(1)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朗读课文,体会情感(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
6.拓展延伸(1)学生回忆自己见过的雪景,互相交流。
四、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对学生的监督。
3.课下收集关于雪的诗歌、文章,进行阅读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作者对雪景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教学过程中,针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这一重点,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请你们用手指着课文,一句一句地读,边读边思考,雪景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觉?”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课文中的雪景吗?”2.针对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对话:“我们刚刚学习了‘洁白’这个词,你们能告诉我,你在哪里见过洁白的东西?”“很好,小华说看到了洁白的云朵。
四年级上册语文《瑞雪图》教案(锦集3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瑞雪图》教案(锦集3篇)【篇一】四年级上册语文《瑞雪图》教案一、学生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
《瑞雪图》一文所描绘的美丽雪景是我所教的这些南方孩子不曾见到过的,如何让他们通过阅读作品与作者产生共鸣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因此,我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品读课文、课外延伸相结合,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使之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教学要求1.识记本课13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
2.通过学文,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瑞雪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希望。
3.尝试着给课文所描绘的图景加上小标题。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优美片段。
三、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脉络,知道本文是按照“下雪前――下雪中――下雪后”的顺序来展开描写的。
2.品读佳段,在读中感悟,体会瑞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与希望。
四、教学难点1.尝试着给课文所描绘的图景加上小标题。
2.学习作者有序地进行观察、描写的写作特点。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雪景图片,师边解说)每到冬天,孩子们最盼望的就是能下场大雪,好痛痛快快地玩玩。
而农民伯伯们更是满心欢喜,因为瑞雪兆丰年呵!你们瞧,画面上的孩子们玩得多开心啊!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瑞雪图》。
(揭示课题并板书)(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2.开火车分节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3.师: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指名回答)4.请按照时间顺序将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5.师:你能从文中找出关键字词给这四部分内容分别加上一个合适的小标题吗6.学生自主阅读、学习,尝试概括。
7.四人小组交流讨论,整合意见,确定小标题。
8.小组派代表回答,推选出加得既生动又贴切的小标题作为该部分内容的题目。
(三)检查、交流预习情况,质疑、解疑1.师:通过预习,我想同学们一定对这场瑞雪有独特的感受,谁愿意先来说一说(学生用一两句谈谈自己预习后的感受)2.师:在预习中你遇到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助解答的,先在四人小组中交流,简单的问题可以由同组伙伴帮助解答,确实无法解答的再请老师帮忙。
《瑞雪图》教学设计6篇

《瑞雪图》教学设计6篇《瑞雪图》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局部,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精心的《瑞雪图》教学设计,欢送大家。
本班人数较多,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比拟多,能力也较强,合作学习效果好,但两极分化现象也明显。
生活在南方,对大雪虽缺乏直观,但满怀憧憬。
1、理解课文内容,雪后的美丽景色。
2、学习是怎样在描写景物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
3、有感情地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雪大、景美、人欢,的喜悦之情。
1、变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读书能力,表达以读为本、以学为导、导学结合、提高素质的教学特点。
2、表达两个为主:以课堂为主;课堂上以学生的学为主。
教师要致力于导,学生要致力于学,学会读书思考,掌握学习方法,提高素质。
3、四种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创造性;表达能力――表达有内容、有中心、有顺序、有重点;合作能力――小组合作,互相补充,共同增长知识,提高素质。
(一)谈话导入新课(二)出示课件,欣赏雪景说一说,欣赏了雪景,大家有什么?(三)学习课文,认识这场雪的特点A、雪大。
1、出示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雪大的句子,画上横线,然后组内交流。
2、找得快的同学,尝试读一读,看能不能把雪下得大的气势读出来。
3、汇报交流。
(以中等生、学困生为主)4、指导朗读。
(1)这么大的雪,是运用了哪些观察方法到的?(优等生)板书:听、看(2)雪花飘落,悄无声息,怎么能听到呢?谁能通过朗读把山村夜静的特点表现出来。
(优等生。
评价后介绍方法,全班齐读)(3)指名朗读描写雪大的句子。
(中等生,学生评价)(4)为了把雪大的特点表现出来,我们在朗读时应该突出哪些词语。
(学困生、中等生)(5)分男女生朗读。
《瑞雪图》教案范文

《瑞雪图》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瑞雪图》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模仿和创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瑞雪图》的阅读与理解。
(2)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课文句式和表达方式的模仿和运用。
2. 教学难点:(1)对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的理解和描绘。
(2)对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的领悟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瑞雪纷飞的景象,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2)简介课文作者及其背景,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期待。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解决生字词的学习。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自然景观描绘和哲理表达。
(2)分享成果: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互相交流学习。
四、课堂巩固1. 课堂小测:进行生字词和课文句式的默写练习。
2. 口语表达: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五、课后作业1. 书写练习:让学生书写课后作业,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2. 阅读拓展:推荐与《瑞雪图》相关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拓展。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情况。
3. 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情况。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瑞雪图》语文教案与反思-最新范文

《瑞雪图》语文教案与反思《瑞雪图》用优美的文字向人们描绘了北国寒冬的美丽雪景,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瑞雪图》语文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瑞雪图》语文教案1《瑞雪图》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上册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瑞雪图: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
以及联想到课文产生的特殊年代——1962年,当时我国连续几年遭受自然灾害,粮食歉收,人们都期盼丰收年的到来。
因而,一场及时的大雪也给胶东半岛上的人们带来了吉祥、幸福和喜悦。
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这场预兆丰年的大雪的喜悦之情。
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
一、创设情境,入情入境。
11月9日,我们这里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所有场景竟与《瑞雪图》一文所描绘的美丽雪景大致一样,我灵机一动,不如提前学习这一单元,于是下雪的第二天正是大雪纷扬时我们学习了本文。
同学们边欣赏雪景边与课文对照,自然的融入雪前、雪中、雪后美景图、嬉雪图,使抽象的语言形象化,形象的语言活现眼前,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时空距离,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景文结合,品词嚼句。
这篇文章是优美的抒情散文,感情溢于言表,在流畅、动人的景物描写中寄予情思。
但这种情思,文中并没有直露地抒发,而是全部寄寓在字里行间。
那么,要把握这种感情,只有读,通过学生感情朗读,让他们在自己的朗读中体会,同时还能起到训练朗读能力的作用。
我主要采用了文本与实景结合、品读文本的方法,让学生在欣赏雪景中品味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情。
三、点拨精讲,析疑解难让学生反复朗读,边读边感悟,捕捉关键词语品读出雪后景象的特点,让学生说出所感,欣赏窗外雪景,欣赏银条儿、雪球儿。
在感悟雪大景美的基础上,自然地引出人欢与及作者联想到“瑞雪兆丰年”的喜悦。
四年级语文《瑞雪图》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瑞雪图》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通过查阅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能够欣赏和感受自然景色的美。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瑞雪图》是一篇描绘雪景的短文,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雪的美丽和神奇。
2.2 生字词学习:雪、瑞、银、装、素、瑶、枝、折、柏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见过的雪景,激发学生对雪景的兴趣。
4.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不准确的地方。
4.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通过查阅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
4.4 理解课文:学生回答关于课文的问题,如: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理解课文的大意。
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评价5.1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用生字词写一段关于雪景的短文。
5.2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字词运用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图片展示:教师展示一些雪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6.2 创作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一幅雪景画。
第七章:课堂小结7.1 回顾课文: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7.2 学生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第八章:家庭作业8.1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用生字词写一篇关于雪景的日记。
四年级语文《瑞雪图》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瑞雪图》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瑞雪图》。
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描述出雪后的景色和气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学会通过观察和描述,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色的感受。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爱护之情。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瑞雪图》的内容简介:《瑞雪图》是一首描绘雪后景色的古诗,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现了雪后世界的美丽和宁静。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难点: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色的感受。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雪景的图片,引起学生对雪景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雪景的特点。
3.2 朗读与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3.3 观察与描述:学生观察窗外的雪景,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观察和描述。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标准: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雪景的特点和感受。
4.2 评价方法: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和描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延伸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天气现象,如雨、雪、风等,并用诗歌的形式描绘出来。
学生互相交流,欣赏和学习彼此的创作。
5.2 教学建议: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创作诗歌。
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雪景的图片和课文的动画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6.2 教学材料:提供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复习。
提供纸和笔,供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第七章:教学步骤7.1 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雪景的图片,引起学生对雪景的兴趣。
四年级语文瑞雪图教学设计(模板18篇)

四年级语文瑞雪图教学设计(模板1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四年级语文瑞雪图教学设计(模板18篇)教学计划是教师对于教学内容、方法、资源等的安排与管理的一种指导性文件。
小学四年级语文《瑞雪图》教案

《瑞雪图》教案四年级语文教案学习目标1、研读课文,感受雪大、雪美的特点,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激发学生对雪的向往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作者交流,感悟作者的感情及表达方法。
3、培养和发展想象力与探究能力。
4、学习给课文加小标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品词析句,了解雪大、雪美、人欢的特点,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记叙顺序,领悟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一起走进作家峻青为我们描绘的《瑞雪图》,和作者一起感雪之情,听雪之声,赏雪之美。
板书课题复习旧知、回顾全文:请大家轻轻打开课本,快速浏览全文,回忆: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这场雪的?根据生回答板书雪前雪中雪后三、品读课文,读文悟情、读文研法1、学习雪前部分(1)下雪前,胶东半岛的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呢?从课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
指名读课文(2)生汇报天气变化的句子:“ 连日来,暖和得如同三月阳春的天气,骤然变得冷起来了。
”“天气骤冷”的原因是什么?“骤然”是什么意思?(快速的)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中每句话的开头,用笔圈出,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时间短语)再看。
这是一天的时间,这一天的时间里天气就有这么多的变化,说明什么?(雪来得很急)用朗读读出你的体会来。
指导个性朗读。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先后顺序)板书2、学习雪中部分引导: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的从空中飘落下来,这场雪究竟下出了怎样的特点呢?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有感情的读一读,看你从中能有怎样的体会?汇报读句子重点指导感悟“簌簌落落”“万籁俱寂”“咯吱声”创设情景感悟语境:“簌簌落落”是什么意思?是形容雪落的样子。
想象:雪那么轻,那么薄,它簌簌落落的是什么样子呢?“粉笔落”是这样吗?不是太重了,“纸落”是这样吗?不是,太轻了!噢!是介于纸和粉笔之间,比纸重一些,因为雪中含有水分,比粉笔轻一些,因为雪很薄,读出雪簌簌落落往下落的样子来。
小学语文北师大四年级上册12雪-瑞雪图

《瑞雪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瑞雪图: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雪前、学中和雪后的美景。
同时,文本产生的特殊年代,还赋予了文本自身独特的人文内涵――本文写于1962年,当时我国连续几年遭受自然灾害,粮食歉收,人们都期盼丰收年的到来。
因而,一场及时的大雪也给胶东半岛上的人们带来了吉祥、幸福和喜悦。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大多十岁左右,他们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
在学习活动中他们思维活跃,接受事物较快,其有意注意和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有所增强,能努力探索问题的结果,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
三、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以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同时,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四、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大及雪后的美丽景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是怎样在描写景物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
五、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雪大、景美、人欢,感受作者的喜悦之情。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下雪前:天气骤冷
瑞雪图下雪时:雪大夜静喜悦、赞美
下雪后:景美人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雪图》
教学内容分析:
《瑞雪图》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小语课本第七册第十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瑞雪图: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以及作者联想到“瑞雪兆丰年”这一喜人景象,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这场预兆丰年的大雪的喜悦之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本课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通过学文,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瑞雪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希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优美片段。
积累课文中的精彩的词句,片段,培养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渗透按一定顺序观察、有条理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读议结合,尝试着给课文所描绘的图景加上小标题。
指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瑞雪的大而美丽,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感悟“瑞雪兆丰年”的丰富内涵。
教学重、难点分析:
1.有感情朗读课文,知道本文是按照“下雪前――下雪中――下雪后”的顺序来展开描写的,体会雪大、景美、人欢,感受作者的喜
悦之情。
2.学习作者有序地进行观察、描写的写作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雪景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雪景图片,指导有顺序地观察,学生说说自己观察的顺序和观察到的内容。
2.激情导入:画面上的孩子们玩得多开心啊!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瑞雪图》。
(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3.汇报: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指名回答)
4.引导:请按照时间顺序将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5.激发:你能从文中找出关键字词给这四部分内容分别加上一个合适的小标题吗?
6.学生浏览全文,四人小组交流讨论,确定小标题。
7.小组派代表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三、检查、交流预习情况,质疑、解疑
1.“我会说”活动:同学们一定对这场瑞雪有独特的感受,谁愿意先来说一说?(学生用一两句谈谈自己预习后的感受)
2.师:在预习中你遇到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助解答?,先在四人小组中交流,简单的问题可以由同组伙伴帮助解答,确实无法解答的再请老师帮忙。
四、学习课文1、2节――下雪前
1.默读课文1、2节,思考:下雪前天气变化有什么特点?
(出示表格,抓住关键字词填写)
时间小标题景物天气特点
第一天白天下雪前寒流袭来,天气骤变布满阴云、寒风呼呼天气变化快、冷
第一天夜里下雪时:
第二天白天下雪后:
2.对学生填写的表格,讲评。
3.出示、品读句子
(1)连日来,暖和得如同三月阳春的气候骤然变得冷起来了。
()(“骤然”是什么意思?你还可以用哪个词语替换它?)(2).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
寒风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
(从这个句子中的哪些词语你看出这更来得猛,来得快?)
(3)指导朗读句子。
(4)齐读1、2自然段。
(5)小结:我们通过“读――思――写――品”的方法学习了课文的1、2自然段。
在学习课文时,我们应该学会抓住关键字、词来品读课文,理解课文。
(课件出示学法小结)
五、写字教学
1.出示“簌”和“籁”,大家认真观察,看发现了什么?
2.师范写两个字的笔顺。
3.生练习书写,师巡视辅导(写字姿势、握笔姿势)。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2.思考课后习题2;.积累ABB和AABB的叠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