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8题;共20分)
1. (2分) (2019高二下·浙江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钱钟书的作品被质疑只是炫学的吊书袋,是碎片化的感悟而没有宏大理论框架,甚至某些引用不规范也被拎(līn)出来大加鞭笞(chī)。
B . 这是一个以快为尺度的时代,张慌失措忙碌之后,回归心灵,缓铺纸砚,细细品咂(zā),喘息不是精神懈怠,不是时光虚抛,而是厚积薄(bó)发。
C . 所谓的挫(cuō)折教育,演化成了对新一代幸福孩子的忌(jí)妒。
很多家长局限在自己的经验里:“我以前吃了很多苦,所以现在的小孩不吃苦是错的。
”
D . 西域古国龟(qiū)兹,在战马嘶鸣中,成为安西都护府治所所在地;在动荡岁月中,为中原文明奉献出鸠摩罗什、龟兹乐舞等文化瑰(guī)宝。
2. (2分) (2019高一下·中山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全部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①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②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③这家自己开办的农村阅览室图书流动很快,从未发生久假不归的现象,大家对书籍的渴望可见一般。
④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A . ①②③
B . ①④⑥
C . ③⑤⑥
D . ④⑤⑥
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他像疯子一样到处寻找墨尔基阿德斯,想让他来揭示一下这场神话般的噩梦中的无穷。
B . 贝克特的创作从一开始就走的是远离现实主义传统的一条创作道路。
C . 这个斑点打断了我这个幻觉,我觉得松了一口气,因为这是过去的幻觉,是一种无意识的幻觉,可能是在孩童时期产生的。
D . 小说所叙述的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的故事,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4. (6分)(2019·揭阳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日前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8)》显示,在所有年龄段中,21—30岁的年轻人在“当前获得体验”一项得分最高。
这澄清了社会对青年的一些误读,也显示出中国青年的锐意进取和________,不禁让人________。
根据蓝皮书定义,获得感主要是指在社会中通过努力,进而获得提升、肯定和奖赏。
青年在这一项上的高分,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社会________的变化,给予青年的成长空间更加广阔。
同时,《社会心态蓝皮书》还显示,“90后”青年个人普遍持有正向、积极的社会价值观,重视集体主义、人文关怀和权利平等。
这与我们平时对90后懒散的印象________。
不过,报告也显示,()。
这其中,有一些是工作的压力,有一些是生活中的困扰,还有一些是未来的不确定因素,等等。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生气勃勃刮目相看翻天覆地大相径庭
B . 生机勃勃另眼相看石破天惊泾渭分明
C . 生气勃勃另眼相看翻天覆地泾渭分明
D . 生机勃勃刮目相看石破天惊大相径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 . 获得感主要是指社会中通过努力,进而获得提升、肯定和奖赏的认知体验。
B . 获得感主要是指社会中通过努力,从而获得提升、肯定和奖赏。
C . 获得感主要是指民众社会中通过努力,从而获得提升、肯定和奖赏的认知体验。
D . 获得感主要是指民众社会中通过努力,进而获得提升、肯定和奖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 . 获得感主要是指社会中通过努力,进而获得提升、肯定和奖赏的认知体验。
B . 获得感主要是指社会中通过努力,从而获得提升、肯定和奖赏。
C . 获得感主要是指民众社会中通过努力,从而获得提升、肯定和奖赏的认知体验。
D . 获得感主要是指民众社会中通过努力,进而获得提升、肯定和奖赏。
(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青年也潜藏着一定程度的压力,虽然获得感数值在稳步提升,
B . 青年虽然获得感数值在稳步提升,但也潜藏着一定程度的压力
C . 青年即使获得感数值在稳步提升,也仍埋藏着一定程度的压力
D . 青年也潜藏着一定程度的压力,即使获得感数值在稳步提升
(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青年也潜藏着一定程度的压力,虽然获得感数值在稳步提升,
B . 青年虽然获得感数值在稳步提升,但也潜藏着一定程度的压力
C . 青年即使获得感数值在稳步提升,也仍埋藏着一定程度的压力
D . 青年也潜藏着一定程度的压力,即使获得感数值在稳步提升
5. (2分) (2019高一下·吉林期末) 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________不敢出去,________没事可做。
②________在街上瞎逛,________去看看那棵合欢树吧。
③中国的秋天的深味,________在北方,________感受得到。
④唯有从学问中产生的智慧,才________浮光,________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
A . 虽然…但…宁愿…也不…除非…不… 不仅…而且…
B . 如果…就…与其…不如…除非…不… 不但…而且…
C . 即使…也… 宁愿…也不… 只要…就… 不是…就是…
D . 既…又… 与其…不如… 只有…才… 不是…而是…
6. (2分) (2019高三下·唐山模拟)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B . 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C . 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D . “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
7. (2分) (2019高一下·吉林期中)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 第十二届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将于2019年5月15日截稿,请各位同学尽快将你们的文章交给老师,过时不候。
B . 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C . 你家母让我告诉你这个周末一定回家。
D . 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8. (2分) (2019高一上·伊春期末) 下列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 .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散文家、辞赋家,自称“五柳先生”。
C .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 .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
9. (13分) (2019高二上·牡丹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郭守文,字国华,并州太原人。
父晖,从周祖征河中,战死。
守文年十四,居丧哀毁,周祖怜之,召隶帐下。
广顺初,补左班殿直。
宋初,迁西头供奉官。
蜀平,迁知简州。
时剑外多寇,守文悉招来集附。
从曹彬等平金陵,护送李煜归阙下。
时煜以拒命颇自歉不欲生见太祖守文察知之因谓煜曰国家止务恢复疆土以致太平岂复有后至之责耶煜心遂安。
太平兴国初,秦州内附,蕃部骚动,命守文乘传抚谕,西夏悦伏。
三年夏,汴水决于宁陵,发宋、亳丁壮四千五百塞之,命守文董其役。
是冬,又与阁门副使王侁、西八作副使石全振护塞灵河县决河。
八年,滑州房村河决,发卒塞之,命守文董其役。
辽人扰雄州,命守文率禁兵数万人赴援,既至,辽人乃去。
雍熙二年,诏守文率兵屯三交,俄加领武州团练使。
属夏人扰攘,命守文帅师讨之,破夏州盐城镇岌罗腻等十四族。
又破咩嵬族,歼焉。
诸部畏惧,相率来降,西鄙遂宁。
五年春,大举北伐,为幽州道行营前军步军水陆都监。
卒与辽人遇,为流矢所中,气色不挠,督战益急,军中服其量。
端拱初,改南院使、镇州路都部署。
是冬,辽骑南侵,大破之唐河。
端拱二年十月,卒,年五十五。
太宗悼惜之,赠侍中。
谥忠武,追封谯王,遣中使护丧,归葬京师。
先是,将臣戍边者多致寇以邀战功,河朔诸州殆无宁岁。
既败岐沟关,乃命守文以内职总兵镇常山以经略之。
守文既丧月余,中使自北边来言:“守文死,军士皆流涕。
”帝问:“何以得此?”对曰:“守文得奉禄赐赉悉犒劳士卒,死之日,家无余财。
”帝嗟叹久之,赐其家钱五百万,为真宗纳其女为夫人,即章穆皇后也。
(节选自《宋史·郭守文传》)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时煜以拒命颇自歉/不欲生/见太祖/守文察知之/因谓煜曰/国家止务恢复疆土/以致太平/岂复有后至之责耶
B . 时煜以拒命/颇自歉/不欲生见太祖/守文察知之/因谓煜曰/国家止务/恢复疆土/以致太平/岂复有后至之责耶
C . 时煜以拒命/颇自歉/不欲生/见太祖/守文察知之/因谓煜曰/国家止务/恢复疆土/以致太平/岂复有后至之责耶
D . 时煜以拒命颇自歉/不欲生见太祖/守文察知之/因谓煜曰/国家止务恢复疆土/以致太平/岂复有后至之责耶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居丧,古代为直系亲属(父母或祖父母)服丧,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
根据生者和逝者亲疏关系的远近,居丧时的丧服分为五个等级,依次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
B . 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所取,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所取,以供长辈称呼。
C . 阙下,阙本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阙下则一般指帝王所居之处,后来又常常借指朝廷。
D . 谥号,古代帝后、诸侯、卿大夫等死后,朝廷会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称号以褒贬善恶。
文中的“忠武”和“章穆”都是表示褒扬的谥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守文讨贼平寇,有军事才能。
守文担任简州知州时,招降了剑门外的很多贼寇;辽兵袭扰雄州时,听闻守文要率禁兵增援就赶紧逃遁。
B . 守文年少从军,为朝廷出力。
14岁时其父就随周祖征战而死,守文居丧尽礼,悲伤异常身形毁损。
周祖怜悯其丧父之痛,将其召至军中,不久补任左班殿直的职务。
C . 守文善于治水,能造福一方。
汴河决口时,郭守文受命负责监督管理宋州、亳州堵塞决口任务,之后又两次参与负责其他河流决口任务。
D . 守文关爱士卒,受皇帝褒奖。
守文得到的俸禄赏赐全部用来犒赏慰劳士卒,到去世的时候家里都没有余财。
皇帝感怀良久,并对守文的家人进行嘉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卒与辽人遇,为流矢所中,气色不挠,督战益急,军中服其量。
②先是,将臣戍边者多致寇以邀战功,河朔诸州殆无宁岁。
10. (17分) (2018高三上·佛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宇文之邵,字公南,汉州绵竹人。
举进士,为文州曲水令。
转运以轻缣高其价,使县鬻于民。
之邵言县下江上山地狭人贫耕者亡几方岁俭饥羌夷数入寇不可复困之以求利运使怒。
会神宗即位求言,乃上疏曰:“天下一家也。
祖宗创业、守成之法具在。
陛下方居谅阴,谄谀奸佞之人屏伏未动,正可念五圣之功德,常若左右前后。
京师者,诸夏之视效,俗宜敦厚,而勿憸(xiān)薄浮侈是尚。
公卿大夫,民之表也,宜以名节自励,而势利合杂是先。
愿以节义廉耻风导之,使人知自重。
千里之郡,有利未必兴,有害未必除者,转运使、提点刑狱制之也。
百里之邑,有利未必兴,有害未必除者,郡制之也。
前日赦令,应在公逋负一切蠲除,而有司操之益急,督之愈甚,使上泽不下流,而细民益困。
如择贤才以为三司之官,稍假郡县以权,则民瘼除矣。
然后监番、棸、蹶、楀之盛以保安外戚,考《棠棣》、《角弓》之义以亲睦九族,兴坠典,拔滞淹,远夸毗,来忠谠。
凡所建置,必与大臣共议以广其善,号令威福则专制之。
如此,则天下之人思见太平可拱而俟也。
”疏奏不报。
喟然曰:“吾不可仕矣。
”遂致仕,以太子中允归,时年未四十。
自强于学,不易其志,日与交友为经史琴酒之乐,退居十五年而终。
司马光曰:“吾闻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
今于之邵见之矣。
”范镇亦曰:“之邵位下而言高,学富而行笃,少我二十一岁而先我挂冠,使吾慊然。
”其为两贤所推尚如此。
(节选自《宋史﹒宇文之邵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之邵言/县下江上山/地狭人贫/耕者亡几/方岁俭饥/羌夷数入/寇不可复困之/以求利运使怒
B . 之邵言/县下江上山/地狭人贫/耕者亡几/方岁俭饥/羌夷数入寇/不可复困之以求利/运使怒
C . 之邵言县下/江上山地狭/人贫耕者亡/几方岁俭饥/羌夷数入/寇不可复/困之以求/利运使怒
D . 之邵言县下/江上山地狭/人贫耕者亡/几方岁俭饥/羌夷数入寇/不可复困之/以求利运使怒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提点刑狱,掌管所辖地区司法,刑狱,审问囚徒,复查有关文牍,并负有监察地方官吏的职责。
B . 九族,古代多指高祖、曾祖、祖父、父、己身、子、孙、曾孙、玄孙九代,今泛指亲戚。
C . 致仕,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仕,即做官,任官职,如“学而优则仕”。
D . 挂冠,楚国龚舍、汉逢萌均有解衣冠,挂东都城门而去的事。
后因以“挂冠”指辞官、弃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宇文之邵为官爱民,不畏强权。
他担任曲水县令时,体谅民情艰难;面对转运使擅自提价强卖轻缣行为,敢于据理直言拒绝。
B . 宇文之邵进谏忠言,言之有据。
他劝谏神宗应崇尚节义廉耻,勉励公卿大夫做百姓的表率;奏疏用语能引经据典,条理清晰。
C . 字文之邵胸有韬略,明于治理。
他认为朝廷在吏治方面未能真正做到选拔贤才;且上级部门对地方监管过严,造成政令不通。
D . 宇文之邵位低言高,学富行笃。
他虽深处下位,但敢进良言;有学识,生性厌弃官场,辞官后过着勤做学问、乐于琴酒的生活。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京师者,诸夏之视效,俗宜敦厚,而勿憸薄浮侈是尚。
②吾闻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9分)
11. (9分)(2017·南通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寒食
李山甫
风烟放荡花披猖①,秋千女儿飞短墙。
绣袍驰马拾遗翠,锦袖斗鸡喧广场。
天地气和融霁色,池台日暖烧春光。
自怜尘土无他事,空脱荷衣②泥醉乡。
【注】①披猖:这里是飞扬的意思。
荷衣:出自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诗句。
(1)
这首诗前两联描写了寒食节哪些景象?
(2)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诗人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
四、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8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述了自己早年穿着破旧的衣服出入于那些衣着光鲜的同学之间,而心中毫无羡慕之情的状态。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述了自己早年穿着破旧的衣服出入于那些衣着光鲜的同学之间,而心中毫无羡慕之情的状态。
(3)《三峡》中直接描写夏季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三峡》中直接描写夏季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马说》中,表明愚妄无知、资质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待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马说》中,表明愚妄无知、资质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待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爱莲说》中,周敦颐运用正衬手法塑造莲花的形象,评价菊花是“花之隐逸者也”,莲花是“________”,更突出了对莲花的喜爱。
(8)《爱莲说》中,周敦颐运用正衬手法塑造莲花的形象,评价菊花是“花之隐逸者也”,莲花是“________”,更突出了对莲花的喜爱。
(9)《出师表》中,诸葛亮阐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
(10)《出师表》中,诸葛亮阐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
13. (9分) (2018高三上·广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是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的。
为保护人类文化与自然遗产,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该公约规定保护的时象是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到的“文化遗产”只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三类,显然不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
直到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作了界定。
这是人类历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与此同时,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加紧了步伐,特别是立法保护进程加快。
2003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形成;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也有望于近期出台。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迈入了有法可依、依法保护和实施的阶段。
(摘编自中新网)
材料二:
我国一些地方现在已经制订了“非遗”保护的法规,最早的是云南。
但是,国家立法由于牵涉的面比较广,有一些波折,这里面存在学界和文化主管部门沟通不够的原因,还有认识上的原因,比如该立什么样的法,是行政法规还是基本法,认识上一直存在分歧。
此外,社会各界对于传统文化也存在不同意见,比如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有优秀、糟粕之分,不能立法统统保护起来。
其实,这是认识上的误区。
从文化学的角度讲,很少会粗暴地将文化分成优秀的部分和糟粕的部分。
客观上说,传统文化中确实有些东西需要扬弃,但不能因为一个文化中有这样或那样的与当代伦理价值现不相契合的部分,就认为这一文化存在诸多问题。
我国是一个文化传统深厚、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文化具有多元的特点,各民族呈现的文化面貌丰富多彩。
因此,进行适当的保护是必不可少的,出台有关法律的迫切性也就更加强烈了。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湖北宜昌市长阳县80多岁的农妇孙家香,一辈子生活在山村里,从小喜欢从父母乡邻那里听故事,然后按照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消化吸收,用朴实生动的口语转述出来。
老人家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却能讲述600多个故事。
老人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
当地政府请她出山,住进
县“光荣院”,每月补贴200元。
华中师大从事民间文化研究的林继富博士从1997年开始一直“跟踪”研究孙家香,收集了她前后讲过的几百个故事。
他通过比较发现,出山后离开乡土情境和邻里社会的孙家香,口中那些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故事渐渐少了,过去激情讲述故事的场面不再出现。
她开始迎合山外人的口味,讲些比较时尚现代的故事。
不止一个孙家香。
传承人维系着口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衰”,保护传承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按照这一思路,各地纷纷提高传承人的生活待遇,有的甚至将其安排在条件更好的居所。
但是,在研讨会上,专家认为,当前国内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保护策略,有待调整。
“只有活水才能养活鱼”。
透过“孙家香们”的转变,林继富认为,对传承人的保护要特别注意维持“民间文化生态”,让传承者、风俗活动、传承对象处于一个相时稳定的文化小系统内,使他们在一个适宜的环境里传承创新。
(摘编自搜狐网《非遗保护二十年忧思:文化成生活表面油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直到2003年才第一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作了界定。
B . 中国政府一向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自2003年起,多项相关法律相继出台,使非遗保护工作逐步走向有法可依。
C . 传统文化中确实有些东西不符合当代伦理价值观,但是我们不能据此否定这一文化,而应当保护它们,使之存在并传承下去。
D . 各地提高传承人生活待遇的做法出发点没错,但更应该让传承者、风俗活动、传承对象府先后颁发一系列法律法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取得了显著效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直到2003年才第一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作了界定。
B . 中国政府一向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自2003年起,多项相关法律相继出台,使非遗保护工作逐步走向有法可依。
C . 传统文化中确实有些东西不符合当代伦理价值观,但是我们不能据此否定这一文化,而应当保护它们,使之存在并传承下去。
D . 各地提高传承人生活待遇的做法出发点没错,但更应该让传承者、风俗活动、传承对象府先后颁发一系列法律法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取得了显著效果。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先后颁发一系列法律法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取得了显著效果。
B . 从材料二看出,“非遗”保护工作立法出现波折,其原因是学界和主管部门沟通不够,对传统文化存在不同意见。
C . 材料三将同为非遗传承人的孙家香和刘德培进行了对比,清楚地显示出适宜的环境对于非遗传承工作的重要性。
D . 材料一主要说明了相关法律的制定;材料二主要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三用鲜活事例说明问题,作用更大。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先后颁发一系列法律法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取得了显著效果。
B . 从材料二看出,“非遗”保护工作立法出现波折,其原因是学界和主管部门沟通不够,对传统文化存在不同意见。
C . 材料三将同为非遗传承人的孙家香和刘德培进行了对比,清楚地显示出适宜的环境对于非遗传承工作的重要性。
D . 材料一主要说明了相关法律的制定;材料二主要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三用鲜活事例说明问题,作用更大。
(5)根据上述材料,我国文化遗产有什么特点?请概括说明怎样才能有效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6)根据上述材料,我国文化遗产有什么特点?请概括说明怎样才能有效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