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点源污染新课件.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o
非典源污染的分类
• 农业非点源污染 • 城市非点源污染 • 其他非点源污染
ko
农业非点源污染
•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定义 •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要特征 •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现状 •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表现形式 •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来源
ko
农业非点源污染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 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 污染物质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的 水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 集约化养殖场污染等。
ko
非点源污染的定义
非点源污染(Non-point pollution)又称扩散源 污染(Diffuse pollution)或面源污染,是指溶 解性或固体污染物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汇 入受纳水体而引起的水体污染。污染物的主要 来源包括土壤侵蚀、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 畜禽养殖、以及城镇废弃物的无处理排放等等。
ko
3.广泛性和不易监测性
由于非点源污染涉及多个污染者, 在给定的 区域内它们的排放是相互交叉的, 加之不同 的地理、气象、水文条件对污染物的迁移 转化影响很大, 因此很难具体监测到单个污 染源的排放量。
ko
4.滞后性和模糊性
农田中农药和化肥施用造成的污染, 一般在降 雨时才对水环境产生影响, 若施用化肥即遇到 降雨,造成的非点源污染将会十分严重。农药 和化肥在农田存在的时间长短决定非点源污染 形成的滞后性的长短。通常, 一次农药或化肥 的使用所造成的非点源污染将是长期的。
ko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表现形式
①以氮磷等富营养形式污染水体 它主要来自农用化肥、畜禽鱼粪尿和生活污水
②以有机磷、有机氯、重金属等毒害形式污染水体 它主要来自农药、除草剂和部分肥料。
ko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来源
1.化肥施用量大.利用率低
过去十多年中,全国化肥的施用量从1990年的2 590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4 897万吨,占全世界平均消 费量的1/4,达400 kg/hm2,远远超过国际上为防止 水体污染而设置的225kg/hm2的化肥使用安全上限, 中国每年农田养分被植物利用的部分很少,氮肥的利 用率仅为30%一35%,约为发达国家的l/2,磷肥为 10%一25%,钾肥35%一50%,中国化肥的平均施用 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平均利用率仅 为40%左右。剩余的养分通过各种途径,如径流、淋
狭义的非点源污染是指农业非点源污染 。
ko
非点源污染的分类
根据非点源污染发生区域和过程特点,一般将 其分为农业非点源污染、城市非点源污染和其他 非点源污染三类。 根据污染物的来源不同,非点源污染可分为农 业化肥农药污染、农村牲畜粪便污染、林区非点 源污染、城市径流污染、矿区建筑工地非点源污 染以及其他污染源。在这六个方面中,前三个直 接来源于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活动已经成为 最大的非点源。
ko
5.研究和控制难度大
由于非点源污染来源的复杂性, 机理的模糊 性和形成的潜伏性, 需要考虑流域内的地形 条件、土壤类型、农药和化肥的试用量、 农作物生长季节和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 式等等, 因此在研究和控制非点源污染方面 具有较大的难度。
ko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现状
非点源污染己成为水环境的第一大污染源或首要污 染源。自上个世纪 70年代被提出和证实以来,非点 源污染对水体污染所占比重随着对点源污染的大力 治理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全球范围来看, 30%~50% 的地球表面已受到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并且在全世 界不同程度退化的 12亿 hm2耕地中, 约有12% 是 由农业面源污染引起的。据统计, 美国的非点源污 染量占污染问题的 2/3, 其中农业的贡献率为 75% 左右, 美国 60% 的水体污染起源于非点源。欧洲国
ko
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 奥地利北部地区进入水环境 的非点源氮量远比点源大, 丹麦 270条河流 94% 的 氮负荷、52% 的磷负荷由非点源污染引进, 荷兰农 业非点源提供的总氮、总磷分别占流域污染负荷的 60% 和 40% ~ 50%。从 20世纪 60年代起发达国 家开始关注非点源污染, 20世纪 70年代起进行系统 研究, 并付诸管理实践, 而在发展中国家, 相对于点 源污染而言, 非点源污染仍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在 中国河湖的非点源污染也很严重, 北京密云水库、 天津于桥水库、安徽巢湖、云南洱海和滇池、上 海淀山湖、太湖等水域, 非点源污染比例均超过点 源污染, 见表 1。
ko
溶、反硝化、吸附和侵蚀等进入环境。剩余部分 的氮、磷、钾元素随水流进入沟渠,再汇集江、 河、湖、水库及近海域,使水体中的氮、磷等营 养元素富集,导致水质的恶化;进入土壤,改变 原有土壤的结构和特性,造成板结。
ko
2.农药的使用不科学,形成流失
目前,大量使用的农药有杀虫剂、除草剂和除菌 剂。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施用量大,致使害虫和 杂草的抗药性显著增强,因而必须施用更大剂量 的农药,才会取得较好效果。在农田中施用的农 药通过大气、地下水和地表径流迁移,停留在土 壤中的农药受到土壤颗粒的吸附、侵蚀、微生物 降解、挥发、淋溶,其浓度不断下降。农药的不 合理使用和浪费,导致土壤、水体和大量农产品 受到污染,更严重者导致一些地区农田生态平衡 失调,其负面效应愈发明显。
非点源污染
ko
• 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程及定义 • 非点源污染的分类 • 非点源污染的危害 • 非点源污染的防治措施
ko
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程
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关注非点源污染, 20世纪70年代起进行系统研究,并付诸管理实践。 在发展中国家,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非点源污 染仍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非点 源污染研究始于北京城市径流污染的研究及20世 纪80年代初的全国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调查和河 流水质规划研究。但国内非点源污染研究范围较 窄,管理实践进展也较为缓慢。
ko
农业非点源污染主要特征
1.分散性Leabharlann 隐蔽性非点源污染具有分散性的特征, 它随流域内 土地利用状况、地形地貌、水文特征、气候、 天气等不同而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时间上的不 均匀性。排放的分散性导致其地理边界和空 间位置的不易识别。
ko
2. 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大多数非点源污染问题, 包括农业非点源污 染,涉及随机变量和随机影响。区分进入污染 系统中的随机变量和不确定性对非点源污染 的研究是很重要的。例如, 农作物的生产会 受到天气的影响, 因为降雨量的强度、空气 温度、空气湿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化学制品 (农药、化肥等 )对水体的污染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