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三氧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三氧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免疫三氧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在放射性直肠炎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观察组采用免疫三氧直肠注气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0)。
观察组的总复发率为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免疫三氧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能有效提高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免疫三氧;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放射性直肠炎
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并发症[1-2],分别累及小肠、结肠、直肠,故又称放射性直肠、结肠、小肠炎。
放射性肠炎的发生部位主要取决于原发肿瘤部位或放疗部位,由于直肠的移动性差,故70%~90%的放射性肠炎发生于直肠。
移动性较大的结肠,如盲肠、乙状结肠和横结肠在放疗时可坠入盆腔,进入放射野,故也可伴发放射性直肠炎,而比较固定的结肠部分如升、降结肠极少发生[3]。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三氧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进行治疗,探讨其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中,年龄为25~48岁,平均(33.7±14.2)岁;病程为2周~3个月,平均(7.7±2.1)周。
对照组中,年龄为22~46岁,平均(2.8±13.7)岁;病程为3周~4个月,平均(7.9±3.0)周。
本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放射性直肠炎诊断标准》GBZ111-2002[4]。
排除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其他疾病,具体如下:①肝肾疾病患者;②妊娠及哺乳期患者;
③对所选择药品有变态反应者;④心脏疾病患者。
两组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术后进行常规护理,采用由0.9%的氯化钠注射液50 ml+康复新液25 ml混合而成的灌肠液,在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30~60 min进行保留灌肠,一直到患者结束放射治疗。
灌肠后可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体位变换,静卧时间至少为1 h,这有利于肠黏膜和药物成分的结合。
观察
组采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免疫三氧直肠灌注进行治疗,即在每天1次常规康复新液灌肠后,在晚上10时再加用1次免疫三氧直肠灌注。
治疗14 d为1个疗程,两组均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次数为2次/d,粪检未出现红细胞、白细胞,内镜检查显示黏膜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次数为3~4次/d,粪检显示红细胞、白细胞<10个/高倍镜,大便已经成形,内镜检查显示黏膜有轻微的炎症情况;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查均无改善。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0)(表1)。
2.2两组治疗后复发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复发率为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表2)。
3讨论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盆腔恶性肿瘤[5-6],目前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主要采取放射治疗。
放射性直肠炎是宫颈癌根治性放疗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于放疗结束后数周至数年,临床常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便、里急后重、下腹坠痛、排便频繁、便秘及稀便交替、鲜血便及肛周疼痛[7]。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治疗应以局部镇痛、收敛解痉、促进患者损伤的修复及肠黏膜损伤保护为主。
研究显示,康复新液具有通利血脉、养阴生肌及增强免疫等功能[8-9];免疫三氧可杀灭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起到抗感染作用,能够增强免疫及自我
修复功能,因此两者联合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大大提高了治愈率。
放射性直肠炎主要是因为放射所造成的肠上皮细胞增生抑制,患者肠黏膜下的小动脉受到损伤,从而造成静脉内膜炎和闭塞性动脉内膜炎,黏膜溃疡、糜烂和肠壁缺血,此时肠道内病菌侵入加剧了病情的恶化[10];另一方面,肠壁组织受损最终会导致肠管狭窄、纤维化及黏膜面扭曲等[11]。
康复新液是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取美洲大蠊的药用成分精炼而成,是一种纯天然制剂[12-15],有效成分为肽类和多元醇类,富含促进组织生长和细胞增生的成分,有效成分黏氨酸和黏糖氨酸具有增强免疫的功能。
肽类和多元醇类可促进患者肉芽组织的增生及表皮细胞的生长,有效促进患者黏膜毛细血管的增生,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加速患者创面坏死组织的脱落,从而进行创面修复,迅速缓解疼痛。
黏糖氨酸对非特异性细胞的免疫功能有非常好的活化作用,可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病原物质的能力,从而增加机体的免疫作用;黏氨酸可以对白细胞介素、白三烯、前列腺素等起到调节作用,减少局部渗出,迅速消除水肿炎症,促进愈合。
作为一种强氧化剂[16-17],免疫三氧可直接杀灭真菌、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有较好的抗感染作用;能够有效激活患者自由基的清除系统和抗氧化酶,使肠道细胞自我修复功能得到改善。
除此之外,免疫三氧可激活免疫活性细胞,从而提高患者的抵抗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采用免疫三氧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直肠炎,可提高放射性直肠炎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18-19]。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联合治疗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8%,明显高于单独康复新液治疗的86%;观察组的术后复发率仅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提示观察组联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联合用药可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常规康复新液保留灌肠的同时加用免疫三氧直肠注气后能够改善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免疫力,提高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春耕,李淑娟.中药和康复新液交替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100例[J].陕西中医,2013,34(1):32-33.
[2]胡伯虎.大肠肛门病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86-188.
[3]姚丹华,陈勇,李幼生.放射性直肠炎的外科治疗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29(5):542-545.
[4]GBZ111-2002.放射性直肠炎诊断标准[S].2002.
[5]陈涛利,卞翠翠,杨雷,等.早期高危宫颈癌患者术后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55-57.
[6]邱圣红,孔怡琳,梁志娴,等.艾灸防治宫颈癌患者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
效果[J].广东医学,2015,36(6):958-959.
[7]盛竹鸽,郭剑.思密达混合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208-209.
[8]罗能秀,龙文香,刘湘兰,等.康复新液用于射频治疗宫颈糜烂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2):67-68.
[9]刘远锦,陈明松,卢致意,等.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85-87.
[10]朱凤华,刘丽萍.康复新液外用联合创面氧疗治疗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3):177-178,182.
[11]丁金泉,李美丽,张群贵,等.宫颈癌术后应用调强放疗同期化疗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7):44-46.
[12]孙辉,吴海斌,陈华.康复新液在腋皱襞切口大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1):73-75.
[13]徐焕新,黄文光,杨晟胜,等.利巴韦林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3):111-112.
[14]刁攀娅.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0):124-127.
[15]邵海燕.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3):61-62,65.
[16]李小宁,李小燕.免疫三氧直肠注气联合保留灌肠在放射性肠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6):98-99.
[17]李唯一.免疫三氧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8):271-272.
[18]刘辽,杨代喜,蒋丹,等.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成药,2014,36(3):491-497.
[19]黄美华,李菊英.免疫三氧自血回输术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口腔溃疡15例分析[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1):7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