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一品至九品官的官服图饰(组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一品至九品官的官服图饰(组图)
古代一品至九品官的官服图饰
在中国古代的服饰制度中,最能反映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数文武百官的官服。
各级的官员按照文武品级的不同,装饰在官服上的图案纹样也各不相同。
透过这些形形色色的花纹图案,我们看到了古代官吏等级制度的缩影。
补服是一种饰有品级徽识的官服,或称“补袍”或“补褂”。
它是从明清时期开始出现的。
明清时期的官员所用的补子都是以方补的形式出现的,制作方法有织锦、刺绣和缂丝三种。
明代的官补尺寸较大,制作精良,以素色为多,底子大多为红色,上面用金线盘成各种图案。
明代的文官补子绣有双禽,相伴而飞,而武官补子则绣单兽,或立或蹲。
与明代的补子相比,清代的补子小而简单,前后成对,文官绣飞禽,武官绣猛兽。
补子以青、黑、深红等深色为底,五彩织绣,色彩非常艳丽。
明清时期的补子是随着官职而存在的,因而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制作。
缀有“补子”的中国古代官服。
明代补服的补子是一块约40~50厘米见方的绸料,织绣上不同纹样,再缝缀到官服上,胸背各一,表示品级。
文官的补子用鸟,武官用走兽,各分九等。
清代官服也缀有补子。
补子的鸟兽纹样和等级与明代大同小异。
清代对补子的规定是:一品,文鹤、武麒麟;二品,文锦鸡、武狮;三品,文孔雀、武豹;四品,文雁、武虎;五品,文白鹇、武熊;六品,文鹭鸶、武彪;七品,文鸂鶒、武彪;八品,文鹌鹑、武犀牛;九品,文练雀、武海马。
此外,都御史、按察使等,均绣獬豸。
古代官职简介——自秦至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