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逆向教学设计 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特色作业
将《自相矛盾》改为话剧,演一演。
教学
后记
学 科
语文
单 元
第六单元
备课者
课 型
学时课
课 题
16田忌赛马
执教者及时间
教学
目标

评价
检测
教学目标
评价检测方式
1.认识“策、荐”2个生字,会写“赢、拳”等5个字,会写“常识、脚力”等8个词语。
学 科
语文
单 元
第六单元
备课者
课 型
单元课
课 题
思维的火花
执教者及时间
教学
目标

评价
检测
教学目标
评价检测方式
1.浏览单元内容,明确单元主题要素及知识结构。
1.出示课件,学生填空。
2.速读主题课文和语文天地,初步认识了解单元内容。
1.小组互学时,人人发言交流,组长评价。
2.群学交流时,小组汇报,教师评价。
(2)引导学生思考:读了第三、四句,你知道了什么?
(3)思考:“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的场面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描绘?这个词又是什么意思?那个人为什么会那样?请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用原文回答。
5.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内容。
6.想一想: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
总结
提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想好后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2.指导学生汇报交流。
(1)引导学生交流易错的字或读不准的词语。
(2)引导学生汇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句子,多元感悟
1.默读课文,交流课前质疑的问题,圈画出相关句子,和小组同学交流。
板书
设计
田忌赛马
齐威王 田忌 结果
第一场 上等马 下等马 齐威王赢了
第二场 中等马 上等马 田忌赢了
第三场 下等马 中等马 田忌赢了
善于观察 创新思维
作业
设计
前置作业练习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看拼音,写词语。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mó quán cā zhǎng yuè yuè yù shì
资源
运用
《拓展阅读书 》《同步进阶阅读》、课件
教学与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激趣
创境
开启
探究
思维预热(导入)
一、成语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掩耳盗铃 揠苗助长
守株待兔 画蛇添足
亡羊补牢 刻舟求剑
(1)指名让学生朗读。
(2)引导学生观察成语的特点。
2.引导学生回顾: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3.揭题,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梳理结构
1.浏览六单元,说说这个单元有哪些内容?
2.你知道本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是什么吗?
3.说一说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基础检测,读写结合。
1.随机抽读课文,认读生字
2.听写检测,抽查易错字词。
3.教师或学生着重强调几个易错字词。
四、分享交流,人物故事
1.你还了解哪些历史人物的思维过程呢?说说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 ) ( )( )
xìng zhì bó bó yáo yáo lǐng xiān bú dòng shēng sè
( )( )( )
4.查字典填空。
(1)用音序查字法查“忌”,应先查( ),再查音节( ),它是个( )结构的字。
(2)用数笔画查字法查“丧”气,应查( )画,读音( ),组词( )。
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就飞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丫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
1.预习单中自主学习字词,初步掌握。
2.课中首学环节朗读课文,指名检测读句子。
3.出示课文生字词,同桌检测学习效果。
2.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胸有成竹、兴致勃勃”等词语,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悟孙膑的聪明才智。
1.小组互学时,人人发言交流,组长评价。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巡视时适当指导。
3.汇报交流。
(1)田忌和谁赛马?
①指生读句子谈感受。
②重点指导学生抓住“一定”品读。
③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2)孙膑为什么胸有成竹?比赛前他发现了什么?
4.指导学生学习故事的起因,比赛前孙膑的发现和办法。
(1)出示自学提纲,指导学生自学:赛马之前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了什么。
开创
拓展
三、尝试背诵,布置作业
1.班级交流讨论:你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说话不顾事实,把事实夸大到绝对的程度,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尴尬境地的人。告诉我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讲究分寸,不能自相矛盾。)
2.楚人这样做会导致什么后果?(矛和盾都卖不出去)
我们来想办法帮帮他,帮他卖出这些东西。(引导学生为楚人想办法,自由发言。)
学习
重难点
结合对阵图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冷静、仔细地分析局面,把握时机,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资源
运用
《拓展阅读书 》《同步进阶阅读》、课件
教学与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激趣
创境.播放赛马视频。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引导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精讲
展练
开放
研讨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逆向教学设计 教案
单元主题:思维的火花
单元教学计划表
课 型
课 时
计划内容
单元课
1课时
本组教材以“思维的火花”为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以及习作、语文园地等项教学内容。三篇课文有选自《韩非子.难一》中的《自相矛盾》;有 根据汉代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改变的《田忌赛马》;还有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跳水》。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掘于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其邻之子非变也,已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1)视其行步
(2)掘于谷而得其斧
2.群学交流时,小组汇报,教师评价。
3.结合对阵图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冷静、仔细地分析局面,把握时机,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1.小组互学时,人人发言交流,组长评价。
2.群学交流时,小组汇报,教师评价。
3.指名学生朗读,老师评价指导后齐读。
思维目标:培养语文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鉴赏能力。
见上述目标2.3的评价
(3)“羸”的读音是( ),“赢”的读音是( ),它们可以分别组词为( )、( )。
课中练习
1.赛马之前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了什么。
2.把下面的词语和对应的意思用线连一连。
赏识 对人的推荐、荐举的意思。
信任 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等的价值而给予重视或赞扬。
对阵 相信并加以任用。
好奇 指两军摆开作战阵势,现也比喻摆开比赛阵势。
3.说话不要前后矛盾,说话要有逻辑性。说话之前先思考这样说是否合适。
板书
设计
作业
设计
前置作业练习
1.读课文至少两遍,自学生字,抄写词语表中本课的词语2遍。
2.初步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给下面横线上的字注音。
楚人有鬻( )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 )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 )曰:“吾( )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 )子之盾,何如?”其人弗( )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引荐 流露或显示出好奇的(尤指对他人之事) ;对还不了解的新鲜事物有兴趣的。
四、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孙膑,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 )
2.这篇课文主要是批评齐威王没有谋略,结果导致失败。( )
3.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遇到问题要善于思考,找出最佳办法。( )
课后作业设计
一、基础作业
3.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说说“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并与同学交流生活中类似的事情。
1.小组互学时,人人发言交流,组长评价。
2.群学交流时,小组汇报,教师评价。
3.指名学生朗读,老师评价指导后齐读。
思维目标:培养语文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鉴赏能力。
见上述目标2.3的评价
学习
重难点
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3
1.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指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大意。
3.倾听汇报第一、二句,相机指导。
(1)相机指导学生区分“陷”古今意思的不同。理解“誉、鬻”的意思。
(2)指导学生汇报对第一、二句的理解。
(3)相机指正和补充。
4.指导学生汇报对第三、四句的理解。
(1)相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或”和“弗”的意思。提示: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说些什么?那课文中围观的人又是怎么说的呢?
资源
运用
1.拓展阅读书和同步进阶阅读
2.课件、视频
教学与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激趣
创境
开启
探究
思维预热(导入)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雄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2.再阅读《三国演义》中的相关片段,思考并批注诸葛亮舌战每一个人的思维过程,说说诸葛亮是怎么思考和表达的?
精讲
展练
开放
研讨
历史上有不少像《田忌赛马》这样以弱胜强的故事,找一找,和同学交流。
二、拓展作业:类文阅读

齐桓公称霸后国家很强盛。后来到了齐景公做国君的时候,齐国出现了一个很有才干的相国,他的名字叫晏婴,又叫晏平仲。他( )有丰富的知识,( )聪明机敏。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敢于批评国君的错误,是齐景公的主要助手。老百姓都尊敬地叫他“晏子”。
2.小组交流,全班分享
总结
提升
开创
拓展
五、总结概括,拓展升华
1.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
2.推荐关于历史人物的著作阅读。
板书
设计
作业
设计
前置作业练习
提前浏览整个单元内容,带着问题寻找答案:
1.本单元的主题和语文要素是什么?
2.找出每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思考:每个人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课中练习
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后作业设计
1.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
2.积累名言警句
教学
后记
学 科
语文
单 元
第六单元
备课者
课 型
学时课
课 题
15自相矛盾
执教者及时间
教学
目标

评价
检测
教学目标
评价检测方式
1.认识“吾、弗”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4个字。
学时课
5课时
1.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
3.积累名言警句
整合课
1课时
《语文园地》要求了解人物思维的过程,遇事多思考,沉着冷静。
1.能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找出病句的矛盾之处。
2.积累名言警句。《习作——神奇的探索之旅》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3.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选择的场景,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办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并能尽量将心理的变化融入其中。
(2)引导学生汇报交流。
①引导学生抓住“保证”“获胜”“胸有成竹”进行汇报。
②指导学生融情想象:如果你就是孙膑,此时此刻的心情如何?
③指导学生朗读。
总结
提升
开创
拓展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回顾写法,拓展阅读
1.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说一说:作者是如何将人物生动、形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2.拓展阅读:历史上有不少像《田忌赛马》这样以弱胜强的故事,找一找,和同学交流。
精讲
展练
开放
研讨
二、初读古文,学习字词
1.出示学习要求,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2)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想好后先和同桌说一说。
2.出示生字词卡,检查字词掌握情况,相机正音。
3.引导学生再次读文,要求读准字音,尽量把课文读流利。
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课中练习
1.文中楚国人如何卖矛和盾的呢?
2.把下列词语和相应的意思用线连起来。
楚人 卖。
鬻 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誉 楚国人。
陷 锋利。
利 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以 回答。
弗 用。
应 不 。
课后作业设计
一、基础作业
1、尝试背诵和讲故事
2、讲故事给父母听
二、拓展作业:类文阅读
疑邻窃斧
1.预习单中自主学习字词,初步掌握。
2.课中首学环节朗读课文,指名检测读句子。
3.出示课文生字词,同桌检测学习效果。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注释,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寓言的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
1.小组互学时,人人发言交流,组长评价。
2.群学交流时,小组汇报,教师评价。
3.了解语文天地内容和习作,提前让学生为活动做好相关准备。
1.小组互学时,人人发言交流,组长评价。
2.群学交流时,小组汇报,教师评价。
思维目标:培养语文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鉴赏能力。
见上述目标2.3的评价
学习
重难点
1.速读主题课文和语文天地,初步认识了解单元内容。
2.了解语文天地内容和习作,提前让学生为活动做好相关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