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 五柳先生传 课文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五柳先生传》学案
一、积累与运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___________ ②不慕.荣利___________
③每有会意,便欣然
..忘食___________ ④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___________
⑤亲旧.知其如此___________ ⑥造.饮辄尽___________
⑦期.在必醉___________ ⑧曾.不吝情去留___________
⑨环堵
..穿结_____________
..萧然___________ ⑩短褐
2.选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
3.“五柳先生”名号来历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生活的情况如何?(用原文回答)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环堵萧.然()②短褐穿.结()
③晏如
..也()④造饮辄.尽()
⑤兹.若人之俦乎()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6.本文一反传记明确交代姓名籍贯的通则,以虚写代实写,有何用意?
7.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表现在哪六个方面?概括出来。

8.“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说说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二)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

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①者也。

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②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③。

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

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

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④志,与道污隆⑤,孰能如此乎!
(萧统《〈陶渊明集〉序》)注:①迹:心迹,内心的真实情况。

②跌宕:文章富于变化。

③莫之与京:没有人能超过他。

京,大。

④笃:坚定。

⑤污隆:沉浮。

污,下降。

隆,上升。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跌宕昭彰.()
②不以躬.耕为耻()
10.萧统高度赞扬了陶渊明的创作和为人,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选文和你的读书积累,从其诗、其文或其人的任一角度发表见解。

(三)
吕蒙正不计人过
吕蒙正相公①不喜记人过。

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A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

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⑤,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因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B时皆服其量⑥。

注:①吕蒙正相公:吕蒙正宰相。

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

吕蒙正,北宋人,曾三任宰相,为人正直敢言。

②参政知事:副宰相。

③朝士:有资格入朝廷的中央官吏。

④同列: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

⑤穷问:彻底追究。

穷,穷尽,完结。

问,追究。

⑥量:度量,气量。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不喜记人过.()
②是.小子亦参政耶()
③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④蒙正遽.止之()
12.下列句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请用直线连接起来。

①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 A同列
②蒙正遽止之. B朝士姓名
③不问之.何损 C吕蒙正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A、B两个句子。

A:
B:
14.本文赞扬了吕蒙正怎样的品格?从吕蒙正身上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三、作文
15.学习《五柳先生传》的写法,写一篇自传。

参考答案
一、
1.①处所②羡慕③高兴的样子④过度喜欢
⑤旧交,旧友⑥往,到⑦希望,愿望⑧并⑨周围环着四堵墙⑩用兽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
2.B
3.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二、(一)4.①清寂②有破洞③安然自若的样子④就⑤此
5.①喜爱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只求领会要旨)。

②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6.突出旨趣,勾勒五柳先生不拘形迹、不慕荣利的特征,表现出五柳先生的精神风貌。

7.少言,好读书,嗜酒,脱略形迹,安于贫贱,以文自娱。

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的“不慕荣利”,宁愿淡泊自处,甘于贫穷,表明了他不求宦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也表现了他对黑暗现实的厌恶,对功名利禄的鄙弃以及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

就这一点来说,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

但是他这样不问世事的隐居态度,也有消极避世的成分,尤其是想回到过去那种小国寡民的状态里去,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二)9.①显著②亲自
10.从陶渊明的诗歌、散文或人品的任一角度来谈均可,但必须体现平日读书积累。

观点可与萧统相同,也可另有创见,但要做到自圆其说和不偏激。

答案举例:①其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开创田园诗派。

如《饮酒》这首诗,名为饮酒,实则表达自己清静淡泊的人生态度。

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耐人寻味的佳句。

②其文语言晓畅,主题深刻。

代表作《桃花源记》,其中虚构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中“豁然开朗”,“乃不知有汉”,“无人问津”等句均具有恒久的魅力。

③其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慕荣利”,不为五斗米折腰,气节高洁傲岸,令人敬仰。

(三)11.①过错②这③假装④立刻,急忙
12.①——C ②——A ③——B
13.A:吕蒙正假装没听见就走过去了。

B:当时的人都佩服他的度量大。

14.赞扬了吕蒙正不记人过的品格。

在日常生活中,对别人应有宽宏大度,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

三、15.提示:要写出自己的特点,注意内容安排的先后和文章的条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