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 湘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页,共20页。
(2)知识点迁移 综合题更注重的是考查课本的基本知识,这需要综合课本的 知识点去回答,就是把课本上的知识(基本理论)用到相关的实际 问题中去。这是一种知识点的迁移。
第七页,共20页。
2.知识迁移的注意点 (1)认真审题 地理综合题常以地图的形式或材料阅读形式呈现,学生必须 先把地图或材料读懂,弄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才能根据问题所 涉及的知识或技能要点从课本迁移相关的知识点,这样对答案才 能把握得比较准。事实上,有些问题的答案就潜藏在图表或材料 里,从图表或材料里就能直接找到答案。
第十三页,共20页。
(1)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2)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
(3)北京香山红叶最佳观赏期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那
么,赴喇叭沟门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美景宜选在( )
第十八页,共20页。
(1)该森林带分布( )
A.最南界线为 25°S
B.最北界线为 60°N
C.上限海拔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D.上限海拔最高可达 5000 m 以上
(2)自沿海向内陆,引起该森林带分布上限海拔高度逐渐变
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地形
C.水分
D.土壤
第十九页,共20页。
【解题三步走】 依照“解题三步走”方法,结合设问和图 像信息,调动大脑储备信息,运用有效信息整合解题思路,严密 推导,探寻结论。
审图像
审设问
审图像,掌握基础信 息。显性信息:香 山、喇叭沟门的位置 和海拔。隐性信息: 两地海拔差异在1000 m以上,气温存在差 异,喇叭沟门一带有 气温低于香山的地 带,气候类似于东北 地区。
审设问,明确思维方向。 题目(1),“……属于” 要求指出北京的地带性植 被并分类。题目(2),核 心词“主导因素”,限定 词“喇叭沟门”(空间限 定)、“有天然白桦林分 布”(地理事物分布),指 令词“……是”。题目 (3),“……选在”问的 是观赏时机的选择。
第十一页,共20页。
解答选择题的思维模板
图表型选择题的解题技法
题型 特点
思维 模板
该类选择题设问中多出现“……(成因、原因、主导因 素)是”(原因判断)、“属于……”(分类判断)、“…… 出现在”(时间、空间判断)、“……位于”(空间判 断)、“……可能正确的是”(地理事象判断)。这类问题 主要考查对地理原理、规律(特征)、地理事象的认知能 力和分析能力。
A.9月中旬
B.10月上旬
C.10月下旬
D.11月中旬第十四Fra bibliotek,共20页。【解题三步走】 一、严密审题,获取题目信息
审题 内容
审题干
信息 解读
审题干,找出隐 含信息。显性信 息:天然白桦林 一般分布与特殊 分布状况。隐性 信息:天然白桦 林生长习性,东 北的气候特征; 北京有具备东北 气候特征的地 带。
第十页,共20页。
(3)精心组织答案。 另外,在答题时思路要开阔、流畅、灵活,在确定了答题的 方向后,从不同角度、多方面进行思考,确保答案全面、完整; 语言要精练专业,语言不要过于生活化,要用专业语言回答问题 (一般用课本上的语言即可),不说废话、要点明确,对某一要点 不要解释过多、避免条理不清。
第八页,共20页。
(2)善于应用地理原理或地理规律,学以致用。 为了保证知识迁移的准确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在头脑 中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即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气 候、水文、植被、土壤等),人文地理要素包括(资源、劳力、 技术、市场、交通、政策、经济、工农业基础、文化等),以及 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等知识体系。
①题干、图像、设问、选项中获取、解读信息。②从大 脑中调动题目相关规律(特征)、原理。③按一定方法, 将题目信息与大脑信息对接起来,整合好。整理思路, 严谨思维,大胆判断,得出答案。
第十二页,共20页。
(2013·海南卷)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 叭沟门口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 据此完成(1)~(3)题。
解说知识迁移能力 知识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学习 这个连续过程中,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 和认知结构、已获得的动作技能、习得的态度等基础上进行 的。这种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就形成了知识的迁 移。
第四页,共20页。
1.知识迁移在解地理综合题中的几种情况 学科内迁移又分两种情况: (1)案例迁移 课本上案例可以直接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内蒙古畜牧业 为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应采取那些措施?
【答案】 (1)C (2)C
第二十页,共20页。
第五页,共20页。
解析:该题就是迁移阿根廷为发展畜牧业所采取的措施这 一具体案例,参考答案: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③开辟水 源;④种植饲料。
这种知识迁移能力,就是遇到实际地理事物应结合课本中 对某一具体相似案例的分析,将课本案例的经验借鉴到实际地 理事物中去,也就是学以致用。学到鲁尔区的综合整治措施可 联系对我国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有哪些借鉴意义;学习了长江中 下游的洪涝成因可以联系淮河下游地区等。
第九页,共20页。
例如我们可以概况出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地形、气候、 水源、土壤、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机械、科技等;影 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原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土 地、水源、科技、资金等。还有城市区位因素、交通建设的区 位因素等。答题时结合实际问题从以上几方面逐一分析,找出 属于该地区的优势区位条件或限制性因素,这样就不容易漏掉 得分点。
第一页,共20页。
第二页,共20页。
启迪 学生甲:做过一些习题以后,有时遇到同类的试题 还是有些发懵,一时找不到解题思路。等老师讲了以后自己才 豁然开朗。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名师甲:这是常见的问题,说穿了就是知识迁移对接能力 不足。这就要求平时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第三页,共20页。
第十五页,共20页。
二、严谨思维,整合信息推理。 结合设问和图像信息,调动大脑储备信息,运用有效信息 整合解题思路,严密推导,探寻结论。
第十六页,共20页。
三、规范表达,推出完美答案。 【答案】 (1)C (2)D (3)B
第十七页,共20页。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森林带分布上限海拔高度与经纬度的关 系。据图回答(1)~(2) 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