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常见职业病及防治(三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常见职业病及防治
专家们认为,绝大多数职业病具有不可逆转性,但同时也是可以预防的。

因此,记者咨询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陈曙旸教授和朝阳医院职业病科的郝凤桐主任,将卫生部公布的近年来危害比较大的病种收集起来,介绍给读者。

尘肺病:
包括矽肺、石棉肺、滑石肺、煤肺、水泥尘肺、炭黑尘肺等12种。

其中,石棉肺、矽肺的临床状况比较差。

尘肺病的典型症状是:胸闷、气结、咳嗽、胸痛。

粉尘有致纤维性,即原来弹性很好的肺泡组织被粉尘中的一些纤维斑组织所取代。

纤维组织弹性很差,造成病人呼吸困难。

因此尘肺病人比常人容易感冒。

而感冒又会破坏肺部功能,造成恶性循环。

因此,对尘肺病防治的重点就是预防这类并发症的发病几率,减少对病人肺部的损害,延缓病情的发展。

尘肺病具有迟发性特点,它的形成时间有7年、xx年或20年。

但是某些粉尘含量较高的工种(如筑路工),同时不注意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甚至可以在四个月内形成。

所有的尘肺病种类都是不可治愈的。

一旦被确诊为尘肺病,工人就应该调离粉尘作业。

一氧化碳中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吸入较高浓度一氧化碳后引起的急性脑缺氧性疾病;少数患者可有迟发的神经精神症状。

部分患者亦可有其他脏器的缺氧性改变。

它的接触反应是头痛、头昏、心悸、恶心等症状。

轻中度中毒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恢复健康,并可从事原工作。

重度中毒患者可出现迟发性脑病(如器质性神经损害,临床表现为:精神及意识障碍呈痴呆状态,谵妄状态或出现继发性癫痫)。

则不能从事接触一氧化碳和其他神经毒物的作业。

硫化氢中毒:
急性硫化氢中毒是在生产环境中短期内接触大量硫化氢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眼结膜和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它的接触反应为:流泪、眼刺痛、流涕、咽喉部灼热感等。

重度硫化氢中毒恢复不全会遗留神经衰弱综合症、精神障碍、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等。

苯中毒
苯中毒是接触苯蒸气或液体所致的急性或慢性疾病。

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为主要表现。

慢性中毒则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

作业工龄一般在半年以上,如车间苯浓度明显高于最高允许浓度时亦可不足半年即可致病。

典型症状:头晕、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综合症的表现。

在短期内吸入大量的苯蒸气可迅速引起急性苯中毒。

较轻者主要表现为兴奋或酒醉状态,伴有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蹒跚等。

严重时发生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以及呼吸和循环衰竭。

严重者可导致白血病。

这些新化学品大多用作有机溶剂,主要种类有:
正己烷中毒:主要是对人体周围神经的损伤。

典型症状为四肢麻木、感觉减退,也有的表现为痛觉过敏;走路不稳,脚尖离不开地面。

三氯甲烷中毒:对心脏血管产生抑制作用。

三氯甲烷可经由呼吸道、皮肤接触或误食而使人体中毒,早期中毒征候为晕眩、头痛、困倦与呕吐,严重者造成心跳停止。

对肝扇羽神经组织具强烈毒性。

对肾脏具中度毒性。

三氯乙烷中毒,症状同三氯甲烷相似。

三氯乙烯中毒,工作中接触高浓度的三氯乙烯蒸气或液体引起的神经系统改变。

此外,心、肝、肾等脏器亦可受到影响。

它的典型症状为头晕、头痛、乏力、心悸、恶心等症状,或有眼及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现象。

2024年常见职业病及防治(二)
2024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持续变化,职业病也在不断演变和出现新的形式。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2024年常见的职业病及其防治措施。

一、电子设备工人的职业病及防治
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和生产,电子设备工人成为一个相对较新的职业群体,他们面临着辐射、静电、噪声等多种职业病的风险。

1. 辐射病:电子设备工人长时间接触电磁辐射,可能导致辐射病。

防治措施包括佩戴防辐射服、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使用防辐射设备等。

2. 静电病:电子设备工人经常使用高静电压设备,容易导致静电病。

防治措施包括穿戴静电防护服、使用防静电设备、加强静电防护教育等。

3. 噪声病:电子设备工厂噪声污染较大,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噪声病。

防治措施包括佩戴耳塞或耳罩、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加强噪声控制等。

二、医护人员的职业病及防治
医护人员由于长期接触病人和各种病原体,容易受到感染和其他职业病的影响。

1. 传染病:医护人员经常接触病人,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病。

防治措施包括佩戴口罩、手套、隔离衣等个人防护用具,规范操作程序,加强卫生消毒等。

2. 腰椎病:医护人员长时间站立或低头工作,容易导致腰椎病。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调整工作姿势,使用腰椎支撑器,加强锻炼等。

3. 职业性压力病:医护人员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容易导致职业性压力病。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心理辅导,鼓励员工休息休假,提供适当的福利待遇等。

三、环卫工人的职业病及防治
环卫工人长期接触垃圾、毒物,容易受到各种职业病的影响。

1. 重金属中毒:环卫工人长期接触含有重金属的垃圾,可能导致重金属中毒。

防治措施包括佩戴防毒面具、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加强卫生消毒,定期体检等。

2. 呼吸道病:环卫工人长时间在垃圾堆中工作,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

防治措施包括佩戴口罩,定期进行呼吸道检查,加强卫生消毒等。

3. 职业性脊柱病:环卫工人长期弯腰、举重等工作,容易导致脊柱病。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调整工作姿势,使用腰椎支撑器,加强锻炼等。

四、计算机程序员的职业病及防治
计算机程序员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容易受到眼疲劳、颈椎病等职业病的影响。

1. 眼疲劳:计算机程序员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容易导致眼疲劳。

防治措施包括定时休息,远离电脑屏幕,使用防蓝光眼镜等。

2. 颈椎病:计算机程序员长时间低头工作,容易导致颈椎病。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调整工作姿势,使用颈椎支撑器,加强锻炼等。

3. 缺乏运动:计算机程序员工作强度大,容易缺乏运动,导致肌肉萎缩、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锻炼,保持良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等。

五、建筑工人的职业病及防治
建筑工人长时间从事体力活动,容易受到各种职业病的影响。

1. 肌肉骨骼疾病:建筑工人长期搬运重物,容易导致肌肉骨骼疾病。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分配工作负荷,加强锻炼,使用助力工具等。

2. 工伤事故:建筑工人从事高空作业、电焊等危险工作,容易发生工伤事故。

防治措施包括佩戴安全帽、安全绳等个人防护用具,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等。

3. 尘肺病:建筑工人长期暴露在粉尘、有害气体等环境中,容易导致尘肺病。

防治措施包括佩戴口罩、防尘衣等个人防护用具,加强通风换气,定期体检等。

六、驾驶员的职业病及防治
驾驶员长期长时间驾驶机动车,容易受到颈椎病、腰椎病等职业病的影响。

1. 颈椎病:驾驶员长期低头或者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容易导致颈椎病。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调整坐姿,使用颈椎支撑器,加强锻炼等。

2. 腰椎病:驾驶员长期保持一个固定的坐姿,容易导致腰椎病。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调整坐姿,使用腰椎支撑器,加强锻炼等。

3. 疲劳驾驶:驾驶员长时间驾驶,容易出现疲劳驾驶,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防治措施包括定时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驾驶,加强睡眠管理等。

以上是2024年常见的职业病及其防治措施的概述。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病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我们要持续关注和研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2024年常见职业病及防治(三)
职业病是由工作环境和工作特点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种长期暴露于职业危害因素下的劳动者所患的特殊类型的疾病。

随着工业和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职业病也日益增多,给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及其防治措施。

1. 全职妇女肺
全职妇女肺是一种由棉尘引起的职业病,主要在于纺织和棉花加工等行业中的女性劳动者。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棉尘中,会导致呼吸道炎症、支气管扩张和肺功能下降。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环境控制,如
保持车间通风,使用防护设备如口罩等,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并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

2. 尘肺病
尘肺病是一种由长期暴露于尘埃中的矿工或建筑工人等职业劳动者所患的职业病。

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和肺功能损害,严重者还可能引起肺结核等并发症。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环境控制,如湿法作业、尘埃吸附等,佩戴防尘口罩,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肺功能检测,以及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意识。

3.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是一种由于长期反复使用某种肌肉或关节而引起的疾病,包括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预防措施包括改善工作姿势,减少工作强度,进行适当的休息和锻炼,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具,如腰带、手套等,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职业健康教育。

4. 职业性喉咙疾病
职业性喉咙疾病是一种由于长期使用声音过高或不正确的用声习惯而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喉咙疼痛等。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语音习惯,避免过度使用嗓子,适当休息和放松声带,避免嗓子受到寒冷和刺激,如坚持戒烟、避免辛辣食物等。

5. 职业性皮肤病
职业性皮肤病是一种由于职业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或物理因素导致的皮肤损害,包括皮炎、皮肤溃疡等。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工作场所的环境控制,使用防护设备,如皮肤防护用具、防护服等,保持皮肤的清洁和湿润,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和职业健康教育。

总之,预防职业病需要从源头上控制职业危害因素,提供适当的工作环境和设备,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体系,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此外,劳动者也应该自觉遵守职业卫生规定,使用防护设备,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并及时就医治疗。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