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四年级科学
(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今天云层很厚,可能会下雨,因此,出门要带上雨伞。
()
2.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方时,这时刮的是西风。
()
3.某小组测得水的温度与其他组不一样时,可以肯定是温度计坏了。
()
4.食盐在一杯水中充分溶解后,杯底部分的食盐溶液是最咸的(
)
5.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
6.“可乐”里溶解了大量的氧气。
()
7.人只有在老的时候,才有可能丧失听力。
()
8.当我们潜伏在水里时,就完全听不到水面上的声音了。
()
9.音叉是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一种发声仪器。
()
10用手拿起放在地上的哑铃的时候,只有肌肉参与了活动。
()
11.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加热得更快。
()
12.人的心脏在平静状态下一分钟大约跳动60~ 100次。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30C读作()。
A.摄氏三十度
B.三十度
C.三十摄氏度
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常叫做(
A.天气表
B.气温表
C.天气日历
3.月球上的两个宇航员不能直接听到对方的声音,这是由于月球上没有
A.无线电设备
B.任何物质
C.空气
4.下列关于“把酒精倒入水中时的状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先沉到水底,然后才开始扩散
B.在水面就开始扩散
C到水的中间部位才开始扩散
5,用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
A.水面没有任何变化
B.水面产生水波
C.无法判断
6.下列呼吸器官中,()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A.鼻腔B气管 C.肺
7,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8.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然后再重复一次
8•今天下了暴雨,我知道降水量在()毫米之间。
A. 10.0-24.9
B.25.0 〜49.9
C.50.0-99.9
9.一杯浓盐水底部还有比较多的未溶解的盐。
要使杯底的盐完全溶解的方法是()
A.不断搅拌
B.加水
C.让其自然蒸发
10.小闹钟的声音是这样传播到我们耳朵的()。
才囚食道胃小肠大肠咬碎、磨碎食物
进一步磨碎和分解食物运输食物
堆积食物的残渣
消化、吸收食物的营养
天气情况口晴天口阴天口雨天口多云天早上情况口有雾口有冰口有露口有霜气温情况口炎热口温暖口凉爽口寒冷风向情况口东风口南风口西风口东风风速情况口无风口微风口大风
需要准备实验的材料
不同的条件
实验中需要保持相同条件的
2.实验计划题。
(9分)
3.实验分析题。
(12分)
A.闹钟-空气-耳朵
B.闹铃-空气-闹铃的外壳-耳朵
C.闹铃-闹钟的外壳-空气-耳朵
三、填图题(每空1分,共8分)
看下图,然后回答图下的问题。
(1)这是()实验的装置图
(2)在图中的括号内填上相应实验器材的名称。
(3)通过这个装置的实验知道,沙、面粉、食盐能够溶解的是(
不能溶解的是()。
四、连线题(共10分)
(1)请把耳朵的结构和它的功能用直线连接起来。
耳道传递振动到内耳
听小骨传递声波到中耳
鼓膜将听觉信息传递到大脑听觉神经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2)请把各消化器官与功能用直线连接起
科学试题第3页(共
五、实验分析思考(共38分)
1 .根据小明提供的某一天的天气信息,在分)
早上一-到处都是白茫茫的。
走路很滑,需帽子。
中午――路上变得湿漉漉的,大家都坐在放学一路面变干了,炊烟往东飘去。
请你在下面的表格中,填写“用搅拌的方验计划。
(1)请你拿出尺子,根据下面表格中的
科学试题第4
页(共
尺子伸出桌面的那部分长度越短,振动越(),音高越(4.将下列物体分别填入相应的方框中。
(7分)
11.x解析: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物体受热更加均匀,避免玻璃、陶瓷仪器
受热不均。
氧气酒精番茄酱面粉高锌酸钾塑料肥
我看到的振动的快慢(快、较快、较慢、慢)我听到的音高
(高、较高、较低、低)
慢,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结果, 制成柱状图。
(2分)
:(4分)
部分长度越长,振动越(),音高越(
参考答案
一、17
2.x解析:风向标指向的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因此风向标的箭头方时,刮的是东风。
3.×
4.x解析:食盐溶解在水中之后,是均匀分布在水中的,因此每方的溶液都是一样咸的。
5.×
6.×
7.x解析:人体丧失听力的原因有许多,人体衰老导致听力下降中的一个原因。
8.×9.√
10.x解析:用手拿起哑铃时,肌肉、关节、骨骼都参与了活动
格中。
(4
0 (2 分)
洗手液食用油水银胶水食盐醋二氧化碳
2.C
二、1.C
科学试题第7页(共22页)科学试题第8页(共22页)
12.√
3.C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此声音是无法在真空中传播的,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即使是面对
面的两个人,也需要通过电子设备进行交流
4.B
5.B解析:打击过的音叉是在不断振动的,轻轻接触水面,音叉上的振动会带动水一起振动,水的振在我们观察者看来就是连续的水波
6.C
7.C解析: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另一盏点燃的酒精灯对火;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
灭,火焰熄灭之后,还要重盖一次,以免下次使用的时候无法打开。
8.C 9,B 10.C
三、(1)过滤(2)玻璃棒铁架台漏斗烧杯(3)食盐面粉和沙四、(1)耳道——传递声波到中耳;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觉神经——将听觉信息传递到大脑;耳蜗一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2)牙齿一咬碎、磨碎食物;食道——运输食物;胃——进一步磨碎和分解食物;
小肠一一消化、吸收食物的营养;大肠——堆积食物的残渣
五、1.天气:多云天;早上:有霜;气温:寒冷;风向:西风;风速:
微风
2.玻璃棒、食盐、烧杯、水是否搅拌食盐颗粒大小、食盐的量、
水的温度、水量
3. (1)6厘米——快——高;10厘米——较快——较高;
14厘米——较慢——较低;18厘米——慢一低(2)略(3)略(4)
慢低快高
4.溶解:氧气、酒精、高镒酸钾、肥皂、洗手液、胶水、食盐、醋、二
氧化碳;不溶解:番茄酱、面粉、塑料、食用油、水银
教科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
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
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南,那么风向是风;用飘动的旗子
来判断风向,发现旗子向西南方向飘动,那么这时的风向是
风。
2.人体的活动由骨骼、和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组合形式也不同。
3.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常见的降水形式有、、冰雹等。
4.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并能以的形式传播。
5.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
6.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卷云和三类。
7.加快糖溶解的方法有切碎、和o 8.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交换,使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二、判断(每小题2分,共24分)
L身体工作时,需要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
)
3.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
)
4.轻轻打击大音叉与重一点打击大音叉时发出的声音音高完全一样。
()
5.实验时,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外灯燃烧,可以用水扑灭。
(
)
6.我们在天气日历中记录风力的时候,用数字“2”表示微风。
(
)
7.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是不一样的。
()
8.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
9.我们做雨量器的杯子只要是透明的就可以了。
()
10.食物进入人体后,先后经过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
(
)
11.食物中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胃里吸收的。
(
)
四年级科学
12.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放松心情,所以我们可以长时间戴着耳塞听音乐。
()
三、选择(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用()来记录天气情况。
A.气象符号
B.气温符号
C.天气符号
2.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火
B.用嘴吹灭酒精灯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3.下列呼吸器官中,()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A.鼻腔
B.气管
C.肺
4.下列物质中,不能溶于水的是( A.食用油
B.食盐
C.高镒酸钾
5.在实验中,抽掉玻璃钟罩内的空气使铃声慢慢变弱,证明了( A.空气不能传声
B.空气能传声
C 过滤
12.在公共场所,我们(
)。
A.可以大声讲话
B.控制自己讲话声音
C.无所谓
四、看图填空(共12分)
1 .看图填出身体的结构。
C.声音传播与空气无关 6.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分为( )等级。
A.11
B.12
C.13 7 .击打首叉后,
迅速将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我们看见水面(
A.没有变化
B.出现一圈圈的波纹
C.动一下就不动/ 8.下列容器中, 适合用来制作雨量器的是(
A. B. C.
9.口腔中起着消化淀粉作用的是( A 牙齿B.舌头
C.唾液
10.上课时,即使老师背着你讲课,也能听到声音,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
方向是(
A.向着一个方向的
B.向着前后的 C 向着四面八方的 11 .用(
)方法不能分离食盐和水。
A.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 五、连线(共9
分)
科学试题第12页(共22页)
B.把盐水放在太阳下
科学试题第II 页(共22页)
1 .把耳朵的结构和它的功能用线连起来。
耳道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鼓膜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听小骨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耳蜗传递声波到中耳
听觉神经传递振动到内耳
2 .用连线表示下列气象仪器的作用
温度计降雨量
雨量器风向
风速仪气温
风向标风速
六、实验与应用(共15分)
1.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运动起来会怎样》一课时进行的记录。
(5分)
(1)从上面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请你做出合理的解释。
(2)具体写写经常锻炼对我们身体的一些好处。
(至少写两点)2."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计划。
(6分)
研究的问题:
需要准备的材料:
实验步骤:(请给实验步骤排序,填序号)
)取一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 )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食盐的份数。
( )通过计算,得出总共溶解的食盐的量。
( )食盐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食盐继续搅拌。
( )在烧杯里倒入100毫升冷水,用天平把食盐分成2克一份。
实验结果: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克食盐。
3.以下是一位四年级同学记录的某一天气温变化的数据,请根据此制成气温数据柱状图。
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4分)
①。
②o
参考答案
一、1.东南东北2.关节肌肉3.雨雪4.振动波
5.不同的强
6.积云层云
7.加热搅拌
8.气体氧气
二、1.√
2W解析:氧气可以溶解在水中,水中的许多动物和植物都是依靠水中的溶解氧生存的
3.√
4.Y解析:用不同的力敲击同样的音叉,改变的是声音的音量,声音的音高不会改变。
5.x解析:酒精起火时,我们应该用抹布或者沙子盖灭,用水可能会使火势蔓延。
6.x解析:我们在天气日历中记录风力的时候,用“0”代表无风,用“1”代表微风,用“2”代表大风。
7.√8.√9.×lθ∙x解析:食物进入人体后,先后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11.×
12.×解析:长时间戴着耳塞听音乐会对耳朵产生损害,可能导致听力下降。
三、1.C
2.C解析:在使用酒精灯的时候,不能用已经点燃的酒精灯对火;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要用灯帽盖灭,熄灭后要重盖一次。
3.C 4,A 5,B
6.C 解析:气象学家将风速分为0~12级,共有13级。
7.B 8.A
9.C解析: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这种物质可以消化淀粉
10.C
11.C解析:食盐是可以溶于水的,不能通过自行沉降或
者过滤的方法分
离。
12.B
四、头颈躯干2.鼻气管肺 3.玻璃棒铁架台
烧杯外焰内焰焰心
五、1•耳道——传递声波到中耳;鼓膜一一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
——传递振动到内耳;
听觉神经--将听觉信息传递到大脑;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2.温度计——气温;雨量器一一降雨量;风速仪——风速;风向标-一
风向
六、1. (1)运动后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明显增加。
说明:人在运动时, 人体对氧气和营养的需求量增加,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也增加。
为适应人体运动时的情况,泵送的血液量就必须增加,因此心跳的速度也就必须加快。
为了获取更多的氧气,呼吸的次数也增加了。
(2)锻炼心肌功能,增加肺活量,延缓衰老
2.10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100毫升水、烧
杯、玻璃棒、食
盐排序:24531 36
3.图略①一天中的气温清晨最低②一天中的气温
先上升后又下
降
科学试题第15页(共22页)科学试题第16页(共22页)
教科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四年级科学
(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
一、知识展示台(每空2分,共30分)
1.通常把风吹来的方向称为,可用来测量。
2.水除了能溶解固体、液体外,还能溶解()。
3.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并能以的形式传播。
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粗壮、发达、
关节更加灵活。
5.人体的呼吸器官有鼻腔、____________ 和肺。
6.测量雨量的仪器叫o
7.过强的声音会损伤我们的听力,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要立即、,保护我们的听力。
8.人体的骨骼的作用是:支撑,保护,进行
各种各样的活动。
9.熄灭酒精灯要用,不能用嘴吹灭火。
二、对错审判厅(每小题2分,共20分)
10.同一时间,阳光下和背阴处的温度是相同的。
()
11.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
12.黑压压的乌云实际上就是卷云。
()
13.屈臂、伸臂时,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
14.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
15.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会使听力减弱。
()
16.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
()
17.搅拌、切成小块、放进热水都可以加快肥皂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
18.弯曲钢尺,没有发出声音,说明钢尺没有发生变化。
()
19.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
三、选择大乐园(每小题3分,共30分)
20.巧克力在水中溶解后,分布在水的()。
A.上部
B.下部
C.各个部分
21.()放入水中后,会沉到水底。
A.胶水
B.酒精
C.食用油
22.小明看到雨量器中的雨水24小时内达到17毫米,这一天的雨量等级是()。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23.人说话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A.嘴唇
B.咽喉
C.声带
24.将闹钟放在钟罩内,不断抽出钟罩内空气,听到的闹钟声将()。
A.越来越大
B.越来越小
C.没有变化
D.无法确定
25.在我们记录风力的时候,数字T”表示()
A.无风
B.微风
C.大风
26.21℃读作()。
A.摄氏二H■•一度
B.二H∙^一度 c.二H■•一摄氏度
I 」。
(1)根据“某地区下半年的降水量情况记录表”画出降水量变化
(2)从降水量变化柱形图看,半年中降水量最大的是哪个月,半
总降水量是多少?这个地区下半年的降水量是怎么变化的? 33. (4分)回想一下这学期老师指导我们做了哪些实验?
一、1 .【答案】
2.【答案】气体 【解析】
【详解】
略 3 .【答
案】
4 .【答
案】
5 .【答
案】
参考答案
(1).风向 (2).风向标
(1).振动 (1).骨骼
(1).气管 (2).波
⑵.肌肉
(2).支气管 6.【答案】雨量器
7 .【答案】 (1).捂住耳朵 (2).张开嘴巴 8 .【答案】 (1).身体 (2).内脏器官
9.【答案】灯帽盖灭
二、10.【答案】x
【解析】 【详解】同一时间,阳光下和背阴处的温度是不相同
的。
科学试题第20页(共22页)
11.【答案】X
12.【答案】×
13•【答案】×
14.【答案】√
15.【答案】√
16.【答案】×
【解析】
【详解】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17.【答案】√
18.【答案】x
19.【答案】√
【解析】
【详解】我们在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时候会变化,需要等温度计稳定之后才能进行读数
三、20.【答案】C
【解析】
【详解】略
21.【答案】A
【解析】
【详解】胶水虽然能够溶于水,但是不搅拌的话,胶水一开始会沉在水22.【答案】B
23.【答案】C
【解析】
【详解】人说话的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
答案:C o
24.【答案】B
25.【答案】B
26.【答案】C
27.【答案】C
28.【答案】A
29.【答案】C
30.【答案】(从上往下)玻璃棒漏斗铁架台烧杯
31.【答案】(1)∙ 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2). 一小袋
食盐、筷子、100毫升水,天平一架(3).①用天平把食盐按每2克一份称好。
②在水杯中放入一份食盐,搅拌至溶解。
③再重复第二个步骤,加食盐。
④到不能继续溶解时停止放食盐,统计溶解的食盐数量。
(4). 100毫升水中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32.【答案】(1)略。
(2)半年中降水量最大的是7月,半年的总降水量是270毫米。
这个地区下半年的降水量是逐渐减小的。
33.【答案】测量气温,观察风向和风力,物质的溶解,声音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