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大师》影评:跌跌撞撞在国语悬疑片路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忆大师》影评:跌跌撞撞在国语悬疑片路上
编者按:《记忆大师》是一部优点与缺点同样明显的作品。
陈正道利用记忆删除与重新植入这一卖点探究一个杀人犯的内心世界,借助不同的身份与立场,多次解构了家庭暴力与凶案发生的多个层面。
可惜野心不等于实力,仓促的结尾让观众在最后一刻有些不明所以。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记忆大师》影评。
陈正道的类型片
有一种说法很有意思,中国电影没有类型片,却习惯于类型化。
仔细想想不无道理。
当徐峥拍出《泰囧》之后,各种《囧》字头电影就疯了一样上马,哪怕都是垃圾。
《大话西游》余温未了,各种《西游》衍生作层出不穷,根本不管观众是否接受。
至于惊悚悬疑题材,国外已经玩出了花儿,可国内由于各种原因就是迟迟不见动静,近些年干脆借着网大搞出些软色情的垃圾糊弄观众,实在是糟蹋资源,祸国殃民。
但陈正道的出现,给了中国悬疑类型片一次机会,一次有可能翻盘的机会。
《催眠大师》上映时候并没有多少人看好,如果说当时有什么特别的话,那也基本集中在制片人徐峥身上。
可看过《催眠大师》后,观众发现原来这个叫陈正道的家伙还挺用心,逼仄狭窄的空间内,屈指可数的几个演员,竟然玩出了国内惊悚悬疑片的新高度。
一方面大多数同类型电影太烂了,反衬出《催眠大师》的制作精良,另一方面从故事到剧情到演员到专业植入,都尽可能做到了完善和考究,让观众看到了一个负责任的电影人应有的态度。
作为【XX大师】系列第二部,陈正道用《记忆大师》探究一个人的记忆空间,在创作概念上再度延续了《催眠大师》的叙事风格。
利用片段化的信息,多次反转的剧情节奏拼凑出一个相对完整且充满悬念的故事。
小女孩数数,邻居敲门,冷静的镜头下是小女孩冷冰冰的麻木,借着出现的尸体让观众迅速入戏,简单而有效。
记忆与人生
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过去有不同的记忆。
由于立场不同,情境不
同,记忆的准确性也不尽相同。
黄渤饰演的作家江丰和妻子即将离婚,所以心如死灰把自己与妻子的回忆全部删除。
怎料突发意外,他的记忆存储设备与杀手的记忆存储设备无意间相互拿错,就此他的生活与两桩命案挂上了钩。
本次陈正道在催眠基础上再下一城,将记忆玩起了软科幻。
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颇有点吃螃蟹的味道。
可看过本片之后我们发现,除了记忆大师公司的设备,开头那幢高耸的建筑之外,我们看不到任何一点软科幻的味道。
加之取景在泰国曼谷,所以全片的感觉预期说是未来化,不如说是南洋化。
当然这些无伤大雅的机构对剧情推进不会有任何影响。
《记忆大师》同样是拿过去与现在做文章,这点延续了《催眠大师》。
从第一次江丰回忆起家暴丈夫的到来,到第二次去死者家试图带对方走,他的每次睡眠都能“回忆”起凶嫌眼中的世界。
片段化的记忆,让江丰只能在完全不相干的零星片段当中揣测当时的情形,自己的身份,久而久之他个人的情绪,或者说生活也被彻底干扰。
因为被删掉的记忆往往是记忆删除者印象最深刻,最纠结于心的那部分。
这部分的长久存在势必对角色性格以及行为方式起到重要的影响。
所以影片中借他人的眼光看到江丰的眼神从弱到强,从善良到凶恶。
从无杀心到有杀人。
步步为营,却输在了结局的仓促
影片从江丰第一次以凶嫌身份看到死者为切入点,迅速为观众铺开了一层面纱。
72小时的时间内,他依靠睡眠记忆不断与凶嫌产生交集,一方面给警方线索,另一方面也给了观众线索。
这让观众有机会从第三方角度侦破案件,高度的参与感让观众情绪与江丰情绪保持了一致。
可也仅仅如此。
因为所谓的72小时紧迫感并未在之后的故事剧情中起到什么作用。
不知是时间关系来不及铺开,还是资金问题来不及拍摄。
当影片进展到三分之二处时候,大多数人已经和江丰一样将凶嫌身份锁定于法医姗姗身上。
因为所有的矛头都将目标锁定于她。
可结尾江丰即将删除记忆时,再次看到记忆中凶嫌看到镜子里自己的一刻,
之前所有推论(江丰的也是观众的)全部被推翻!这种大反转本该带给观众恍然大悟的惊喜,可节奏上的突兀与情节上的不连贯让观众看得不明所以。
仓促的结尾使得许多细节方面交代甚为潦草,让人怀疑编剧是不是为了结束仓促结尾,为了反转赢过观众而故意牺牲掉剧情角色的可信度。
在此单说最明显的一条:凶嫌打晕江丰后竟然在门口默默的抽起了烟,然后等着江丰两口子和法医姗姗醒来,然后再告诉江丰事情原委,等着警察小弟来把他绳之以法。
这是不是再次犯了电影中反派的错?让凶嫌如此落网实在是对不起之前的机关算尽。
类型是外科,情感是内核
其实陈正道是一个挺感性的导演。
所以他既可以拍出《重返二十岁》,也能拍出《XX大师》。
即便《记忆大师》和《催眠大师》都涉及惊悚悬疑,但我们还是能看到主人公的心理桎梏下包涵着对心上人的爱。
用罪案题材和悬疑惊悚包装下的爱情故事,更符合中国观众柔软的内心。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乐于捧场的原因吧。
本片中陈正道引入了家庭暴力来丰富故事剧情,一方面将这一问题大银幕化,另一方面则要表现出家庭生活对和睦幸福的希冀。
即便是最后凶手跳出幕后,观众还是通过片段记忆看到了TA内心由柔弱到坚强,由迟疑到决绝的过程。
至于本片中主人公江丰则更是一个标准的好人,若不是记忆重载发生错误我们甚至都没有看下去的理由。
对妻子的爱,对比死者的家暴,两种极端的切换让观众看到导演对感情戏的执着。
《记忆大师》是一部不完美的作品。
陈正道愿意在这个本就不好走的类型套路上深耕本就值得鼓励和支持。
更何况他和编剧团队就剧本方面还是下了功夫,有所追求的。
许久未见的黄渤,陈年老GAY感十足的段奕宏,客串出境的杨子珊,都很好的完成了任务。
只有徐静蕾,这个曾经被标榜为才女的演员实在没有存在感。
公众号:燕子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