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分)
1.五代十国出现在哪一朝代灭亡后()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
2.电影《大刀王五》是以戊戌变法运动为历史背景的。

其中有一镜头,侠客大刀王五秘密进入监狱,准备营救被关押的好友,但他的好友执意不走,表示甘愿为变法而流血牺牲。

他的好友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杨深秀
3.“庚子(1900年)和辛丑(1901年)之交,是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它意味着旧式的民族反抗和斗争难以改变中国的命运,民主革命的涛声已经隐约可闻。


下列选项中能够印证“民主革命的涛声”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太平天国运动
4.中国共产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开辟始于()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北伐战争的进行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5.“东北人民更陷入水深火热的亡国惨痛之中,马占山率部在嫩江桥抵抗多日,终因孤立无援而失败,成为民众心目中的抗日英雄。

各族民众相继组织抗日义勇军,奋战在白山黑水之间。

”这段材料表明()
A.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B.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政策
C.日军加强对广大占领区的经济掠夺
D.学生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阴谋
6.看到右边电影海报后,你会联想到的历史人物是()
A.叶挺、贺龙B.彭德怀、林彪
C.张学良、杨虎城D.刘伯承、邓小平
7.鲁迅先生深刻地指出:“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是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

”这里的“一炮”指的是()
A.辛亥革命B.武昌起义C.北伐战争D.五四运动
8.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

你认为1953年,各种媒体中出现高频率的词汇是()
A.土地农民新解放区
B.志愿军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
C.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国歌
D.西藏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
9.对照1978年与1982年安徽农业生产发展情况比较表,你认为,农业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B.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对外开放格局最终形成
10.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在这次“最大胆行动”中,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的是()
A.厦门B.珠海C.深圳D.汕头
11.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是()
A.《十二铜表法》B.《查士丁尼法典》
C.美国1787年宪法D.《拿破仑法典》
12.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初期的英国,你无法享受到的生活方式是()A.穿印度的棉衣B.打电话聊天
C.吃美洲产的玉米D.喝中国产的茶叶
13.《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阐述“两个学说”的是()
A.《神曲》、《哈姆雷特》
B.《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C.《物种起源》、《共产党宣言》
D.相对论、《美国的悲剧》
14.《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的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到()
A.地中海沿岸B.大西洋沿岸C.太平洋沿岸D.北美东海岸15.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到:“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

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这段材料反映出
()
①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在客观上具有进步作用
②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的一面
③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觉醒
④拿破仑战争防止了封建王朝的复辟。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6.下列示意图,比较符合“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A.B.
C.D.
17.1950年艾奇逊在谈到美国政策时说,美国的防线是从“阿留申群岛起,经日本直至琉球群岛,直到菲律宾”。

并说“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就是美国的安全”,对这一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①调整对日政策是美国远东战略的重要一环
②是二战后美国冷战政策在亚太地区的反映
③遏制日本成为世界强国
④缓和与日本矛盾,减轻日本与美国竞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8.如表反映的是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变化情况。

表中失失业率不断攀升并达到最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A.美国内战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经济大危机D.美苏“冷战”
19.如图中,日本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快速发展的外部原因是()
A.美国的大力扶持B.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C.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D.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
20.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是()
A.联合国的成立B.欧盟的成立
C.世贸组织的成立D.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让我们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

【工业起步】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1)我国制定了哪一计划改变了材料一中的落后现象?列举这一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建设成就。

(至少两项)
【制度确立】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一组图片反映的是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什么事件?
【出现失误】
材料三:公社的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过的哪一严重失误?
(这一失误没有得到彻底纠正,后来又发生了更为严重的失误是什么?
【拨乱反正】
材料四: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的“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指什么?党的工作重心有什么变化?
【以史为鉴】
(5)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22.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屈辱、抗争和自强史的缩影,北大、清华自诞生起,就担负起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在北大校园中有一座金属雕像,石基上摆放着两个螺旋状的大写英文字母D和S,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它的校风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材料二清华大学始建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一百年前的1911年,当时它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学校建在惨遭侵略者洗劫过的圆明园附近的清华园。

多难兴邦,知耻而后勇,一百年来,清华大学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国英才和治国栋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京师大学堂”创办于什么时期?由北大的校风,你能联想到中国近代史上哪两件大事?
(2)材料二中最早洗劫圆明园的侵略者是谁?“庚子赔款”是指哪一条约中规定的赔款?
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注:此庚子年即1900年)
(3)青年学生为了捍卫祖国的利益和尊严,掀起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为我们留下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宝贵精神财富。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如何坚定这种信念?
2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独立的美国】
材料一1775年4月,北美民兵与英军在来克星顿交火,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1776年7月4日,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

美国人民经过数年艰苦奋战,终于取得胜利。

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联邦政府正式成立。

(1)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是哪一年?美国第一届总统是谁?
【发展的美国】
材料二1861年4月,美国爆发南北战争。

为扭转战争局面,美国政府先后颁布了《宅
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美国的统一最终得到维护。

之后,美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2)美国南北战争领导者是谁?他为什么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变化的美国】
材料三如图是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示意图。

(3)通过分析材料三,判断并答出失业率从顶峰下降的时间及原因。

【繁荣的美国】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遭到日本的偷袭。

此后,美国参战并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经济虽有波动,但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总体上经济持续发展,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

(4)请答出日本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的时间(年月)和影响。

【霸道的美国】
材料五经济上的繁荣和强大,使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它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直接影响着整个世界。

背靠美国的日本,右翼势力蠢蠢欲动。

2013年4月安倍晋三扬言“侵略无定论”,并企图修改日本“和平宪法”。

他们成为世界或局部地区不安定因素的制造者。

(5)请你至少举二例史实说明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和祸华的铁证。

24.资本主义发展是要求不同资本对不同资源发挥的各自作用和价值来推动社会进步。

某兴趣小组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进行探究,把它分为五个阶段,请回答有关问题。

第一阶段封建社会瓦解,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时间:15世纪﹣16世纪
(1)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兴起,东西方的交流逐步加强,世界发展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

推动世界出现这两大变化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第二阶段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时间:17﹣18世纪
(2)这一时期,在启蒙思想运动的影响下,欧洲发生了一件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个事件发展过程中推动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第三阶段:蒸汽时代(进入工业化时代)(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时间:18世纪六十年代一19世纪七十年代
(3)“蒸汽时代”到来的标志是什么?在这个阶段交通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出现了新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第四阶段: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20世纪四十年代(4)进入电气时代,各国经济均有很大发展,其中走在最前面的两个国家是?
(5)在这个阶段发生了两次带给人们灾难的世界大战。

哪一事件直接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重建了国际秩序,这个新的国际秩序被称为?(6)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哪次战役后这场战争出现了转机?“接踵而来的“冷战”中的“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分)
1.【分析】本题考查了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解答】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五代十国的相关史实。

2.【分析】本题考查了戊戌变法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其中谭嗣同表示中国自古没有为变法而流血者,如果有,自我开始,为变法慷慨就义.
【解答】依据题意“以戊戌变法运动为历史背景”和“甘愿为变法而流血”和所学知识可知,戊戌政变时,慷慨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派人物是谭嗣同。

故选:C。

【点评】学生应系统掌握戊戌变法运动的背景、时间、内容及结果影响,掌握戊戌变法领导人及其主要事迹.
3.【分析】本题以印证“民主革命的涛声”的事件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解答】据题干可知,能够印证“民主革命的涛声”的选项是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识记并掌握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4.【分析】本题以中国共产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开辟为切入点,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解答】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保存革命力量,放弃攻打长沙,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故选:D。

【点评】本题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的相关史实。

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东北人民更陷入水深火热的亡国惨痛之中,马占山率部在嫩江桥抵抗多日,终因孤立无援而失败,成为民众心目中的抗日英雄。

各族民众相继组织抗日义勇军,奋战在白山黑水之间。

”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段材料表明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九一八事变爆发,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张学良下令将20万东北军撤出东北,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敌手。

“九一八”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由部分原东北军、中共抗日游击队、农民暴动武装、义勇军等组成的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斗争。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史实。

6.【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电影海报可知,该电影响反映的是《西安事变》,我们会联想到的历史人物是张学良、杨虎城。

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故选:C。

【点评】本题以一张电影海报为背景,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

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伐战争。

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27年,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解答】据“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是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
就把孙传芳轰走了。

”这里的“一炮”指的是北伐战争。

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

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27年,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

8.【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沉重打击了美帝的侵略气焰,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维护了远东和世界的和平,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抗美援朝的时间、领导人、英雄人物、意义等有关内容.9.【分析】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答】观察数据表格可知安徽农业生产在1982年比1978年有大幅度的增长,说明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故选:C。

【点评】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影响。

10.【分析】本题以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开始起步。

1980年,我国最先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它利用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短短几年,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

11.【分析】本题考查美国制订了1787宪法。

美国制订了1787宪法,确定美国是一个联邦
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

【解答】独立战争后,美国制订了1787宪法,确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三权分立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由三者互相制衡,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美国的《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故选:C。

【点评】注意识记《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知识。

12.【分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解答】据所学知,19世纪初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而电话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当时的英国人不可能打电话聊天。

从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ACD三项都是可以的实现的。

故选:B。

【点评】识记两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及其各自主要的成果.
13.【分析】本题考查《物种起源》和《共产党宣言》。

生物进化学说出自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解答】据题干“生存竞争”指的是生物进化学说,出自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据题干“阶级斗争”出自《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故选:C。

【点评】本题以《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的评述为依托,考查学生对题干信息准确解读、分析、判断的能力。

14.【分析】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

新航路探索的根本原因是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要求拓展海外市场。

【解答】《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的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15.【分析】本题考查拿破仑,知道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对外征服客观上起到了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被压迫民族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对外征服具有侵略性.
【解答】据题干“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它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

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并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于1804年11月6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

对外,他五破反法联盟的入侵,沉重反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在客观上具有进步作用,同时拿破仑战争也防止了封建王朝的复辟。

拿破仑对外战争,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具有侵略性的一面,但同时拿破仑战争促也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防止了封建王朝的复辟。

故选:A。

【点评】本题对拿破仑的个人评价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史学中争论的一个焦点,如何正确评价这位历史人物也成为我们高考中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对此我们还是应该坚持生产力标准作为评判历史人物的主要依据,当然还应该注意的是要结合道德评判标准.16.【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

1948年至1949年间,美国工业总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以上,而黄金储备则占3/4左右。

【解答】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尤其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弊端日益显露;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1974﹣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

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美国经济缓慢回升,但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政府调整统治政策,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在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同时,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同时,也完成了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在此期间,美国经济逐渐有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在保持低通胀、低失业率、财政赤字减少的同时,发展速度名列西方发展国家前列,进入了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历了繁荣﹣危机﹣调整﹣持续稳定的周期性发展过程。

比较符合“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特点的是A选项中的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