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补充练习题下册的全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补充练习题下册的全答案
《现代汉语》(增订四版)课后补充练习答案
第五章语法
(⼀)语法补充练习答案⼀
为什么要学习语法?有⼈说:“不学语法,也能说话写⽂章。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从孩提时代就学会了说话,也学会了理解别⼈所说的话,也就是说已经学到了感性的语法知识,不⾃觉地运⽤语法规律了。
因⽽才有“不学语法,也能说话写⽂章”的论调。
其实这种说法是很⽚⾯的。
因为你所说的不学语法,也能说话写⽂章的现象是建⽴在语法知识的感性阶段上的,只有对语法提⾼到理性认识的⾼度,⾃觉地运⽤它,才能把话说得更好,把⽂章写得更好。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交往的发展,学习汉语的外国⼈越来越多,为了适应这种迅速发展的新形势,我们也应该学好⾃⼰的母语语法。
尤其是21世纪是⼀个电⼦计算机在社会⽣活中发挥巨⼤作⽤的时代,为了提⾼⼯作效率,使计算机真正做到处理汉语的程序化、⾃动化,就必须深⼊研究汉语的语法规则,使之有效地为汉语的计算机处理服务。
⽽且学会了汉语语法,还可以有效地提⾼语⾔教学的效果,在学习其它语⾔时,还可以⾃觉地进⾏对照和⽐较,较快地学会⼀门或⼏门外语。
学会了分析语法的⽅法,对训练科学的思维⽅法也是⼤有益处的。
(⼆)语法补充练习答案⼆
1.指出下⾯各组内的词的词性,并说明它们在功能上的区别。
(1)组:“⾼级”是形容词,“初级”是区别词。
在功能上的区别是:“⾼级”可“说“⾮常⾼级”;“初级”不⾏。
尽管它们都能修饰名词。
(2)组:“⼀概”是副词,“⼀致”是形容词。
“⼀概”“⼀致”虽然都能修饰、限制动词,但“⼀致”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可以作谓语、定语,“⼀概”不⾏。
(3)组:“家务”是名词,“医务”是区别词。
“家务”可作主语、宾语,(家务繁重/操
持家务)“医务”只能修饰名词(医务⼈员、医务部门),否定时⽤“⾮”(⾮医务⼈员)。
(4)组:“常常”是时间副词,“往常”是时间名词。
“常常”修饰、限制动词(常常出去),“往常”可以⽤在介词的后⾯(因为有事,所以⽐往常回来得晚。
)
2.指出下列各句副词“都”的语义指向。
(1)句“都”指向“这些画册”。
(2)句脱离语境是有歧义的,“都”可以同时指向“这些
画册”和“我们”,也可以只指向“这些书”和“我们”中的⼀项。
(3)句“都”指向“我们”。
3.有的书把形容词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类。
有的书则把状态形容词不叫形容词,⽽叫状态词。
因为形容词能
受“不、很”的修饰,状态词不能。
(如:不⽩—*不雪⽩,很⽩—*很雪⽩)形容词都能带补语,状态词不能。
(如:红得很—*通红得很,⽩得耀眼—*⽩茫茫得耀眼)谈谈你对这两种说法的看法。
答案略
4.⽬前,对叹词、拟声词的看法不⼀。
有的把它们看作实词,有的把它们看作虚词,有的
既不把它们归⼊实词,也不把它们归⼊虚词,⽽归⼊特殊词类。
你是怎样看的?请说明理由。
答案略
5.怎样认识根据语法特征给词定性归类时必须分清⼀般规律和特殊现象呢?
根据语法特征给词定性归类时必须分清⼀般规律和特殊现象。
不能以⼀般⽽抹煞特殊,也不能以特殊来否定⼀般。
如名词受数量词组修饰,⼀般不受副词修饰,这两个特点都只是⼀般。
专有名词、集合名词则不能,这是特殊。
名词也有受副词修饰的,如“屋⾥光书”,这也是特殊。
这说明不管哪⼀类词的语法特征,都不能完全对外具有封闭性,对内具有普遍性。
重要的是,⾸先要掌握⼀般,在这个基础上,进⼀步了解特殊。
实际上只要掌握语法特征综合运⽤的分析⽅法,所谓的“特殊”,也是不难解决的。
例如“激情”这个名词,不受数量词组修饰,这可以说是特殊,但是,能不能因为它特殊,就不能确定词性呢?不是的。
因为综合起来看,尽管它不受数量词组修饰,但是它有名词的其它语法特征:不能肯定否定相叠表⽰疑问,说成:“激情不激情?”不能受副词修饰,说成“很激情,都激情”,不能直接作谓语,说成“我激
情”,但能作主语或宾语,说成“他⼼⾥充满着激情”。
可是,从总的⽅⾯衡量,“澈情”还是名词的语法特征多,应属于名词。
6.把⼈称代词、疑问代词、指⽰代词以卫它们相当于哪类词的语法功能⽤图表标⽰出来。
(三)语法补充练习答案三
1.⽐较下⾯每组中的虚词在⽤法上的不同。
—组“只有”、“除⾮”虽然都是连词,但⽤法上有不同:(⼀)“只有”从正⾯提出某个唯⼀的条件;“除⾮”从反⾯强调不能缺少某个唯⼀的条件,语⽓更重。
如①只有到了春天,才有满⼭遍野的杜鹃花。
②除⾮到了春天,才有满⼭遍野的杜鹃花。
(⼆)“除⾮”可以⽤在“是…”前;“只有”不能。
如:除⾮是你才那样想。
(三)“除⾮…,才…”也可以说“除⾮…,不…”;“只有…,才…”不能说成“只有…,不…”。
如“除⾮你去,他才会去”,也可以说“除⾮你去,他不会去”。
⼆组“向”、“朝”都兼属动词、介词,⽤“朝”的句⼦也可以⽤“向”。
如:“这间屋⼦坐北朝南”也可以说成“这间屋⼦坐北向南”。
但⽤法上也有不同:(⼀)“向”可以⽤在动词后,“朝”不能。
如:奔向远⽅,从胜利⾛向胜利。
(⼆)引进指⼈的名词时,“朝”只能⽤于指⾝体动作、姿态等具体动词(如朝腿上踹)不能⽤于抽象动词。
下例都不能⽤“朝”。
如:向⼈民负责,向群众学习。
三组“从⽽”、“进⽽”都是连词。
它们的区别在于:“进⽽”强调进⼀步的⾏动;“从⽽”除表⽰进⼀步的⾏动外,还跟上⽂有条件或因果的关系。
如:①我们进⾏了合理的分⼯,进⽽建⽴了岗位责任制。
②我们进⾏了合理的分⼯,从⽽⼤⼤提⾼了⼯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组“因⽽”、“因此”、“所以”都是连词,都可⽤于因果复句,但在⽤法上存在⼀定的差别:(⼀)“所以”⼀般跟“因为、由于”搭配使⽤;“因此”、“因⽽”⼀般只跟“由于”搭配使⽤。
(⼆)“所以”、“因⽽”承接上⽂,表结果或结论,如语汇联系⼈们的⽣活最为紧密,因⽽变化也最快,最显著。
“因此”不仅可表结果或结论,还有复指上⽂的作⽤,即“因为这样,所以……”。
如:由于得到⼴⼤群众的呼吁,因此他的案件重新审理。
(三)“所以”连接的分句可以在前,表⽰由结果推断原因的因果关系;“因⽽”、“因此”连接的分句只能在后,表⽰由原因推出结果的因果关系。
2.指出下⾯五组句⼦中“在”、“给”、“⽐”、“拿”、“连”的词性,并说明理由。
(1)组的例①“在”是动词,例②“在”是介词。
因为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不能⽤肯定否定相叠的⽅式表⽰疑问;动词可以。
例
③“在”是副词,因为它是修饰、限制动词性词语“看书”的。
(2)组例①的“给”是介词,例②的“给”是动词。
因为介词后⾯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般可以。
(3)组例①的“⽐”是介词,例②的“⽐”是动词。
因为介词不能重叠,动词可以。
(4)组例①的“拿”是介词,例②的“拿”是动词。
因为动词“拿”的后⾯带了动态助词“着”,⽽介词“拿”则不⾏。
(5)组例①的“连”是动词。
因为“连”可带动态助词“着”,“⼼连⼼”就是“⼼连着⼼”。
例②的“连”是语⽓助词,去掉它并不影响句⼦的原意,只是语⽓减弱罢了。
例③的“连”是介词,它引进了批评的对象“我”。
例④的“连”是语⽓助词。
“连”字前可加“甚⾄”,表⽰强调。
这个“连”字去掉后,句⼦基本意思不变,但语⽓减弱了。
3.分析下列句⼦中的“和、跟、同、与”的词性,并说明理由。
例(⼀)的两个“和”是连词,“同”是介词。
例(⼆)的两个“和”也是连词,“同”也是介词。
例(⼆)
的“和”是连词。
例(四)的“和”是介词。
例(五)的“与”是介词。
例(六)的“跟”是介词。
判定它们是连词还是介词的理由是:(⼀)从意义上看“和”字前后两项调换位置,意思不变的是连词,意思变了的是介词。
(⼆)从形式上看,介词“和”的前⾯有能愿动词、趋向动词、连词等,⽽连词前是没有的。
“跟、同、与”的判定标准与“和”相同。
4.汉语的语⽓词在表意上是⾮常丰富的,试就下列三句的语⽓词,分析它们在表意上的差别。
例(⼀)的“了吧”,“了”表⽰确实已然的语⽓,“吧”表⽰半信半疑的猜度。
例(⼆)的“了啊”,“了”表⽰事物的变化,“啊”表⽰对变化的感叹。
例(三)的“的啦”,就是“的了啊”,“啦”是“了啊”的合⾳。
“的、了”分别表⽰确实已然的语⽓,后⾯再接“啊”,表⽰感叹。
5.指出下列各词是同⾳词、兼类词还是词的活⽤。
“共同”是兼类词(区别词、副词)。
“究竟”是同⾳词。
“直”是同⾳词。
“⽭盾”是兼类词(形容词、名词)。
“来”是同⾳词。
“⽩⼲”是词的活⽤,名词⽤如动词。
“⾮法”是兼类词(区别词、副词)。
“感动”是兼类词(形容词、动词)。
(四)语法补充练习答案四
1. 简述短语结构类和功能类的关系。
从短语的结构类和功能类的关系看,⼀类是单功能性的,如:同位短语、的字短语、⽅位短语只具有
体词性功能;动宾短语、中补短语、连谓短语、兼语短语只具有谓词性功能。
另⼀类是多功能性的,如:联合短语、偏正短语、量词短语、主谓短语,这些短语中的⼀部分具有体词(名词)性功能,另⼀部分则具有谓词性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短语的功能类相同,结构类型不⼀定⼀样;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短语的功能类也不⼀定相同。
例如:①他和弟弟....赶快跑过来。
②他弟弟...赶快跑过来。
③弟弟他...
赶快跑过来。
这三个例⼦,就主语来看,例①是联合短语,例②是偏正短语,例③是同位短语,可以说结构类型不同,但它们都是名词短语,功能类是相同的。
再如短语的结构类相同,都是联合短语(⼯⼈和农民、纯洁和⾼尚、讨论并通过)但它们的功能类也不⼀定相同的。
⼯⼈和农民是名词短语,纯洁和⾼尚是形容词短语,讨论并通过是动词短语。
2. 怎样理解有些词或短语加上句调就可独⽴成句?举例说明。
有些词或短语加上句调就可独⽴成句,是正确的。
它说明有些词或短语加上句调也不⼀定就能独⽴成句。
哪些词或短语加上句调能独⽴成句,哪些词或短语加上句调不能独⽴成句呢?请看下⾯的例词或短语:(1)唉啊嗯轰隆隆啪嗒
(2)塔鱼请好红旗飘扬美丽的⼭城买三碗慢⾛学得好好得很
(3)我你他⼀⼆三
(4)关于和不仅所吗被巨浪所想
(5)善于予以主张亮堂堂漆⿊
(6)彩⾊西式袖珍格外最
上述六组词或短语中,加上句调能独⽴成句的,是(1)、(2)、(3)组。
(1)组是叹词和拟声词,这两类词的语法特征就是能独⽴成句。
(2)组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或⼤部分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
(3)组是代词和数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都是实词,这些词加上句调后在⼀定的语境中都能独⽴成句,就是⼤部分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也是如此。
(4)、(5)、(6)组的词或短语加上句调是不能独⽴成句的。
(4)组是虚词⾥的介词、连词、助词、语⽓词以及介词短语、所字短语,这些词或短语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独⽴成句。
(5)组、(6)组虽然都是实词,但它们是实词⾥的谓宾动词和区别词,这些词加上句调是不能独⽴成句的。
因为(5)组谓宾动词“善于”、“予以”“主张”的出现,总是和它们的宾语连在⼀起的,它们通常不能单独使⽤,当然也就不可能独⽴成句了。
(5)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