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复习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理学复习内容
选择题:10-1.5
1. 生物转化的Ⅰ相反应包括下面的:A
A. 氧化
B. 结合
C. 醇化
D. 酯化
2.最常见的吸收途径有: A
A、胃肠吸收、呼吸道和皮肤吸收
B、胃肠吸收、呼吸道和静脉注射部位吸收
C、胃肠吸收、静脉注射部位和皮肤吸收
D、呼吸道、皮肤和注射部位吸收
3毒物的吸收是指:
A、毒物进入胃肠道
B、毒物随血液到达各组织器官
C、毒物从染毒部位进入血循环
D、毒物从血循环进入靶细胞
4外来化合物的排泄过程是指:
A、外来化合物的解毒过程
B、外来化合物的重吸收过程
C、外来化合物的再分布过程
D、外来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向机体外转运的过程:
5下列各种类型自由基中,哪种类型是最主要的:
A、以氢为中心的自由基
B、以碳为中心的自由基C. 以硫为中心的自由基D、以氧为中心的自由基
6.相对毒性是指:
A.将物质的脂水分配系数估计在内的毒性
B.将物质的溶解度估计在内的毒性
C.将物质的挥发度估计在内的毒性
D.将物质的分散度估计在内的毒性
7.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同一种毒物对不同种类的生物其毒性作用相同
B.同一种毒物对不同种类的生物其毒性作用不同
C.同一种毒物对同种类的不同个体其毒性作用相同
D.同一种毒物对同种类的不同个体其毒性作用只有微小差别
8..有些化学物本身不致癌,但是它们与致癌物同时或先后进入机体却成为助癌物或促癌物,这种联合作用属于:
A拮抗作用B 协同作用C 相加作用D 加强作用
9.评价急性毒性最主要的参数为:
A. 半数致死量LD50
B. Zac
C. LD84/LD16
D. LD50和Zac
10.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是:
A. 确定长期接触造成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B. 测试和求出毒物的致死剂量
C. 为制定人类接触式的安全限量标准提供毒理学依据
D. 为受试物毒性机制研究和将研究结果外推到人提供依据
11.急性毒性试验的试验动物一般要求使用:
A. 1个种属的动物
B. 2 个种属的动物
C. 啮齿类
D. 非啮齿类
12.急性毒性试验对实验动物年龄的要求是:
A. 刚出生
B. 初断乳
C. 初成年
D. 成年
E. 老年
13..致畸试验在期处死动物,可准确观察受试物的致畸作用。
A.孕前期
B.孕中期
C.孕后期
D.产后
E.哺乳期
14.日本先天性水俣病属于哪一种化学物质慢性中毒?
A.铅
B.汞
C.甲基汞
D.二溴氯丙烷
13.以下哪项不是体外试验
A.大鼠全胚胎培养B.胚胎细胞微团培养C.生精细胞与间质细胞共培养D.蓄积试验
15、Ames试验的指示微生物为:
A、鼠伤寒沙门菌的野生型菌种
B、鼠伤寒沙门菌的组氨酸缺陷型突变株
C、鼠伤寒沙门菌的色氨酸突变型菌株
D、大肠杆菌的野生型菌株
16、到90年代中期为止,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根据强度将化学致癌物分为: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17.自身免疫是指机体对()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
A、外源化学物
B、外源化学物的代谢产物
C、致敏因子
D、自身成分
判断题:10-1
1. 化学毒经过代谢转化后毒性增强称为代谢活化。
2. 脂水分配系数是物质在脂相中和水相中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在脂相和水相中的溶解度之比值。
3..终毒物是指化学毒物的最终代谢产物。
4.不纯物会降低受检化学物的毒性
5.不纯物有可能会增强受检化学物的毒性
6.不纯物会影响受检化学物的毒性
7.评价化学物的毒性应尽可能采用其纯品
8.水俣病是由慢性铅中毒引起的。
9.生殖毒性不包括对胚胎/胎儿、新生儿,仅指父母双方。
10.化学致癌作用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参与的多阶段过程。
11.毒理学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都是应用活动物进行。
12.选择毒性只是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
13.化学毒物的蓄积作用是发生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
14.整倍体指染色体数目的异常是以染色体为单位的增减。
15.某些I相酶活性特别低或II相酶活性特别高的人是化学毒物易感人群。
16.抗氧化损伤能力特别低的人是化学毒物致癌的易感人群。
名词解释:7-2
毒理学、食品毒理学、外源化学物、内源化学物、首过效应、肠肝循环、Ⅰ相反应、Ⅱ相反应、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功能蓄积、LD100、LD50、脂/水分配系数、自身免疫、蓄积作用超敏反应。
填空题:31
1.生物学标志可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类。
2.毒理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和首要目的能是要对毒性进行定量。
3. 毒理学研究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
管理毒理学
4. 毒理学实验可采用整体动物、游离的动物脏器、组织、细胞进行。
根据所采用的方法不同,可分为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
5. 我国卫生部1994年在《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标准》中将各种物质按其对大鼠经口LD50的大小分为极毒、剧毒、中毒、低毒、实际无毒和无毒6大类。
6. 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7. 人体村子特殊的屏障: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8.化学毒物致突变的类型: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染色体数目异常
9.常用的致突变试验有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 和微核试验等。
10. 毒理学试验常用的对照方法有4种,空白对照、标准对照、同因素不同水平的对照、自身前后对照。
11. 目前我国现行的对食品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和程序分四阶段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理学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90天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12.最常用的染毒途径为经口、经呼吸道、经皮及注射途径。
13.免疫系统由中枢淋巴器官、外周淋巴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是机体免疫机制发生的物质基础。
14.淋巴细胞共有三种类型: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非T非B 淋巴细胞或称裸细胞,最常见的是自然杀伤细胞。
简答题:5-4
1.毒理学的试验中三个基本原则。
2. 化学致癌的三个阶段过程。
3. 染毒途径的选择需考虑的原则。
4. 化学物的联合作用有哪五种类型。
5. 自由基在生物体内来源.。
6. 毒物在组织中的贮存的毒理学意义(双重)。
论述题:1-10
1.在日常饮食中如何预防癌症的发生?
2.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