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庆钻探刷新页岩气井压裂6项纪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东油田
抽油机装“智慧大脑”
前不久,冀东油田首批15口智能控制实验井已稳定运行半年,在日产液量不变的情况下,平均泵效提高14.2个百分点,系统效率提高5.4个百分点,单井平均节电率达32.3%。
冀东油田机采井中低液量井的比例较高,产液波动大,对这类油井实时分析与调整控制的难度大。
冀东油田钻采工艺研究院技术人员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抽油机井智能控制技术攻关,制定基于井口实时量油和电机输出参数控制的智能调整方案。
这个方案以油井产液量为目标,依据油井供液变化实现抽油机井抽吸参数的自动调整。
同时,变电动机匀速运行为随载荷变化而变转速、变功率,有效延长冲程周期内抽油泵的进液时间,缩短提液时间,进而达到提高泵效、降低运行能耗的目的。
2017年12月,技术人员顺利完成首批15口井的智能控制系统安装调试。
经过半年运行和阶段效果评价,单井百米吨液能耗平均减少0.6千瓦时,节电32.3%。
在液量不降的情况下,单井年度减少摩擦行程近3500千米,有效保障了油井平稳长效运行。
(中国石油报 朱米福)
长庆油田
智造一体化集成装置达65种
随着长庆油田新研发的五种油田一体化集成装置在现场应用,长庆油田自主研发的油气开采一体化
装置目前已达65个种类。
为了彻底解决长庆油田规模大费用高、生产周期长等问题,从2008年开始,长庆油田以“小型化、橇装化、系列化”为攻关目标,通过机械技术、电子技术、自控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有机融合,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基础上,将一线场站原来烦琐单一的设备进行合理配置、集中整合为一体,自成系统,独立完成原来需要多个生产单元共同完成的生产任务,让一台设备发挥原来一个站的作用,从根本上缩减设备规模,简化工艺流程,降低建设投资,提高运行效率。
目前,长庆油田的一体化橇装集成装置已覆盖油田集输、气田集输、油气处理、油田供注水和公用工程等5个方面。
研发的一体化集成技术主要包括一体化混输(分输)增压集成装置、一体化增压注水装置、智能移动注水装置、一体化智能接转(脱水)集成装置、天然气集气一体化集成装置、三甘醇(TEG)脱水一体化集成装置等,许多技术在我国油气田开发中属于首创,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水平。
(中国石油报 杨文)
中国石化
成功开发全新结构分子筛
日前,国际分子筛协会网站公布,由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杨为民团队开发的全新结构的分子筛材料SCM-14(SINOPEC
Composite Material 14),正式获得国际分子筛协会(IZA)授予的结构代码SOR。
专家认为,这意味着中国石化成为我国首个获得分子筛结构代码的企业,实现了国内工业企业在新结构分子筛合成领域零的突破。
分子筛是重要的催化材料,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和环保领域。
近年来,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不断加大新型催化材料的研发力度,杨为民教授带领王振东博士、罗翼博士研究生等科研骨干自2013年起,开展新结构分子筛合成的探索研究,利用先进的高通量分子筛合成与表征系统,实现了分子筛材料的高效合成与筛选。
历经5年共计2000余次试验,先后合成出21个以中国石化命名的SCM系列分子筛,其中SCM-14是一种全新结构分子筛,具有独特的12×8×8元环三维孔道体系,且热稳定性优异,在催化与吸附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2014年以来,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SCM系列新催化材料已申请国内外专利34件,其中PCT国际专利申请3件,在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专利布局。
(中国石化报 宋绍兴)
川庆钻探
刷新页岩气井压裂6项纪录
川庆钻探井下作业公司施工的黄202井圆满完成30段加砂压裂,累计注入液量6.02万立方米、支撑剂
20·石油知识 双月刊
资讯/ INFORMATION
4200吨。
目前,这口井正在进行
开井、排液、测试求产作业。
这
口井压裂段数、施工排量、施工
压力、液量、加砂量、加砂强度6
项指标创下中国石油深层页岩气
井压裂新纪录。
黄202井具有埋藏深度大、
地应力绝对值高、水平应力差值
大等特点。
井下作业公司精心安
排、周密筹划,从设备和安全两
个环节强化施工保障。
井下作业
公司参与施工的22台2500型压
裂车在每段施工后立即进行检
泵、排空、试压,强化设备巡回
检查,及时消除设备故障。
这个
公司从地面安装到施工的各个环
节严格按照“三标一规范”的要
求,对高压管汇采用绑带缠绕,
对弯头、井口高压管件安装防护
网,施工中加大巡查力度,保证
了安全生产。
黄202井加砂压裂的顺利完
成,为这个公司深层页岩气水平
井的压裂改造积累了经验。
(中国石油网 毛健)
中国海油
三企业能效国内“领跑”
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与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京发布
了2017年度重点用能行业的19家
能效“领跑者”企业名单。
中国
海油的3家下属企业名列其中,是
入选能效“领跑者”名单数量最
多的公司。
中国海油3家能效“领跑
者”企业的单位能耗远低于行业
平均水平。
在乙烯行业,中海壳
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乙烯单位
产品能耗为511.7千克标油/吨,连
续两年入选能效“领跑者”企业
名单。
在合成氨行业,中海石油
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在8家能效“领
跑者”和入围企业中单位产品能
耗最低,其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
成氨单位产品能耗为1020千克标
煤/吨。
在甲醇行业,中海石油建
滔化工有限公司在6家能效“领跑
者”和入围企业中单位产品能耗
最低,其天然气制甲醇单位产品
能耗为1133千克标煤/吨。
能效“领跑者”企业名单涉
及钢铁、电解铝、铜冶炼、原油
加工、乙烯、合成氨、甲醇、水
泥和平板玻璃等9个重点用能行
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委综
合考虑行业企业能源消费量、能
效指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激
励体系建设、节能潜力等情况,
遴选出达到行业能效领先水平的
“领跑者”企业19家,达到能耗
限额国家标准先进值要求的入围
企业21家。
(中国海油报 牟银滔)
全球首套悬浮床煤焦油
加氢项目试车成功
在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后,
该集团旗下的榆林煤化公司100万
吨/年煤焦油加氢项目(一期)装
置已于日前打通全流程,产出合
格产品,这标志着全球首套悬浮
床高温、高压全馏分煤焦油加氢
项目试车成功。
作为目前获得工业化验证
的先进重油加氢工艺之一,悬浮
床全馏分煤焦油加氢技术解决了
煤焦油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工艺缺
陷,实现了重质煤焦油资源的增
值利用,其工业应用前景广阔,
在石油化工和煤化工行业发展中
开辟了新的路径,实现了重质煤
焦油轻质化的重大技术突破。
据悉,榆林煤化公司100万吨/年
煤焦油加氢项目采用了先进的加氢工
艺技术,以煤焦油代替石油资源生产
优质石脑油、柴油。
试车期间,榆林
煤化公司技术人员攻克了多项技术难
题,通过近半个月的项目试车,提前
完成了试车计划。
目前,项目已成功
产出合格产品,每年可生产石脑油11
万吨、柴油37万吨。
(陕西日报 程靖峰)
2018年第4期·21
2018年第4期
201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