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谈话活动指导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谈话活动指导策略
((1)一日生活中有话题
由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处于一种放松、自然的状态,教师可以以一日
生活各个环节为主题,让幼儿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中心话题,自由地表达个
人见解。
如入园时请幼儿从怎么做才是文明有礼的好孩子去谈;如进餐时
请幼儿从食物的色、香、味、营养等各个角度去谈;区域活动时,请幼儿
从规则、玩法、活动情况和作品展示等方面展开交谈;离园前可以谈谈一
天的收获和进步等等。
((2)节日活动中有话题
把节日做为谈话的主题是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共鸣的。
如端午节的谈话,可以从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风俗习惯等开展一系列谈话活动,既
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也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意识。
每一次节日谈话都可以分
成二到三次,节日前一天的预热了解,节日当天的热情参与,节日过后的
回忆升华,让幼儿在谈话中把节日深深印在脑海里。
((3)自然环境中有话题
如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实物拟人化谈话,柜子的秘密、小椅子的悄悄话、小花的眼泪等等。
借助于环境创设中的内容,尽量多地让幼儿谈。
无论幼
儿原有经验怎样,无论他们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谈话,都可以在这个范围
里根据个人的感受发表见解,针对谈论主题说自己想说的话,说自己独特
的经验。
((4)社会生活中有主题
幼儿眼中的世界是七彩的、多元的,他们渴望认识了解整个世界,因
此教师可以把社会生活的大主题、职业、场所、活动做为谈话的主题。
内
容丰富多彩,幼儿也可以畅所欲言,鼓励幼儿多听多看多说,增长见识,
竖立自信。
教师在鼓励幼儿积极交谈时不要求他们一定使用准确无误的句子、完
整连贯的语段,致使幼儿感受这种交谈气氛很宽松自由,也就能够无拘无
束地谈论开来。
由于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大胆,因而在他们充满童真与稚气的畅所欲
言中,创造性若隐若现,当他们的一些想法稀奇古怪超越客观现实时,当
他们的描述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特别是当幼儿中出现与老师看法不一致时,教师给予及时肯定,并敏感地捕捉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加以科学
的引导,使幼儿知道教师是非常理解和尊重他的,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安全
感和轻松愉快感,这些积极情感反过来又增强了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进一步激发他们想谈、愿谈、敢谈的兴趣和欲望,并在活动中迸发出更多
的能量和创造性,萌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
2.集体教学中精心设计——学说会说
想谈、愿谈只是一种意识,如何使意识转变为行动,需要教师精心设
计谈话活动,还必须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有目的引导,才能实现双向或多向
交流。
((1)适宜情境,引出话题
可以用实物或直观教具创设谈话情境,如“有营养的早餐”活动中出
示包子、鸡蛋、粥等食物;也可以用游戏或表演的形式创设谈话情境,如
在“我的好朋友”活动中通过游戏《找朋友》来引入。
在《指五官》游戏
中自然而然的引到“保护五官”的话题中,教师一段精彩的广告表演也能
恰如其分的引起幼儿对广告的兴趣。
((2)多种教法,鼓励创造
在谈话活动中,要让幼儿充分地自由讲述内心的真实感受,放手让幼
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注意交谈中的个别差异,鼓励每位幼儿积极参与谈话,真正形成双向或多向交流。
在谈话活动中,老师还要教会幼儿“创造”之法,使幼儿会创造性地谈。
①拼凑组合谈话法
新鲜的话题偶尔断档后,幼儿就觉得无话可谈,然而借助于幼儿较为
丰富的词汇,进行无主题的词汇拼凑谈话法却是幼儿极为感兴趣的,“大
公鸡、熊猫、小狐狸”之间的故事作为成人尚可想象,然而“可爱、狡猾、雄壮”这些毫无关联的形容词也能让幼儿谈得津津乐道,在一拼一凑中幼
儿谈出了自己的思想,谈出了自己意愿,更谈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聪明才
智和创造潜能。
②想象谈话法
在谈话活动中,有一种比学习语言、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
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是发明的翅膀,是成功的摇蓝。
幼儿期是想象力最活跃、最丰富的阶段,幼儿的想象力越丰富,对谈
话主题的理解就越有创见,谈话就显得越新异和与众不同。
因此,教师应
正确引导他们在想象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和构思。
③情境设问谈话法
④多角度谈话法
幼儿期是思维模式处于逐渐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
法来加强幼儿创新思维的训练,引导幼儿从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从
定式思维向开放性、独创性思维迈进,充分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掌握全
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的学习方法。
3.角色中正确定位——引导支持
((1)智慧发问,多元讨论
陶行知先生曾写过一首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一问。
”教师在组织谈话活动中的角色
就是发问者。
事实上,能提出问题就其意义来讲,确实不亚于解决问题,
因为幼儿的问题在某
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状况和水平,同时幼儿的
主体性也得到了发展和弘扬。
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的、开
放式的、能引发幼儿思考和讨论的好问题。
而回答可以是多元的,允许幼
儿做出多样的回答,尊重幼儿的不同见解,并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讨论,使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2)隐性示范,间接指导
在谈话活动中,变直接示范为间接指导的方式出现,表现在教师以参
与者的身份参加谈话,用平行谈话的方式对幼儿做隐形示范,如在谈“我
爱吃的水果”时,教师通过谈论自己的经验,如自己喜欢的水果和喜欢的
原因等。
这时,教师并不明确要求幼儿观察教师的示范,而是通过主导活
动的方向和进程,向幼儿暗示谈话时组织交流内容的方法,鼓励幼儿在模
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3)面向全体,个别指导
((4)提供机会,说得漂亮
每个人都有表现自我和与人交往的需要,幼儿最喜欢通过语言充分地
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各种表达想法
和交流信息的机会,提供表现自我的舞台。
比如开辟“我是小记者”栏目,利用每天晨间谈话的时间,请幼儿自由地谈论一些热点新闻,内容包罗万象,信息量大,思路开阔,使幼儿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与创造力,尽情地
表现自己的才能,这些反映幼儿近日生活中共同关注点
的栏目成了幼儿每天的渴望。
为了能充分表现自我,获得同伴的赞同、喝彩,幼儿不断在内容、方法、形式上创新,将自我表现得淋漓尽致。
((5)耐心倾听,随机调控
在谈话活动中,尊重幼儿,注重幼儿自主发展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
应能随机调控,促进幼儿语言逻辑性、切题性的发展。
①把握价值探讨中分析引导。
②适时等待生生互动中解决。
③善意商量,在交流中取得共识。
相信在这样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谈话氛围中,在教师有效的策略
引导下,幼儿会在不断的积累中想说就说、越说越好,从而通过谈话活动
真正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