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备课素材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三首
备课素材
【教材剖析】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
诗的构想新奇,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写景,用苍莽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衬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显现了诗人爽朗的胸怀和坚毅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方矗立在江天之中
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存心无心的照顾,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正大、表里澄澈的品行。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委婉蕴藉,神韵无量。
《塞下曲》:《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是由唐朝诗人卢纶以汉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言古
体诗。
此诗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绘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分,风格雄劲。
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派豪放。
《墨梅》:《墨梅》是元朝诗人画家王冕的一首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诗中所描绘的墨梅劲秀芳香、卓然不群。
这首诗不单反应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崇高情味和淡泊名利的胸怀,鲜亮地表示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贞洁的操守。
一二两句构想精良,将画中墨梅与池边梅树化而为一,忧如画中之梅的淡淡墨晕,为池头梅树汲取水中墨色所致。
三四句则宕开一笔,欣赏墨梅虽无耀人眼目的色彩,却极富清爽文雅之气,以此表达不肯媚俗的独立人品理想。
全诗以画作真,诗情画意交融无间,意蕴深沉,耐人寻思,应为题画诗中的上乘之作。
【作者介绍】
王昌龄( 698— 757 ),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
(今西安)人。
盛唐有名边塞诗人,后代誉为“七绝圣手”。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以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有名,有“诗家夫子王江宁”
之誉。
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
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代表作有《参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卢纶( 748?- 800?)字允言,籍贯蒲州(今山西永济西)。
唐朝诗人。
大历十才子之一。
天宝( 742 年- 756 年)末曾应进士举,安史乱起,逃难移居江西鄱阳。
代宗大历(766
年- 779 年)初,又数度至长安应举,都未及第。
后因宰相元载、王缙介绍,任阌乡尉、集
贤学士、秘书省正字、督查御史等职。
王冕:(公元 1287 -1359 年),元朝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字元章,号煮石山
农,绍兴诸暨人。
身世农家,幼年丧父,学问深沉,能诗,青团墨梅。
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
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
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所作诗文常表露出对黑暗政治的不满。
元末隐居九里山卖画为生,所画梅花枝繁花密充满生意。
【与文章有关的资料介绍】
《芙蓉楼送辛渐》创作背景
此诗看作于天宝元年(公元742 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
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
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而后在此分手。
这
首诗为在江边分别时所写。
《墨梅》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作者王冕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画作为《墨梅图》,纸本,墨笔,纵 31.9cm ,横 50.9cm。
自题:“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元章为良佐作。
”钤“元章” “文王后代” 。
还有清乾隆皇帝御题诗及鉴藏印。
画面中一枝梅花横出,枝干秀挺,花朵疏朗。
以淡墨点染花瓣,再以浓墨勾点萼蕊,墨色清润,高情
逸趣溢于笔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