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现代散文史复习重点(2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中国现代散文史复习重点(29)
第四节解放区新生活的颂诗
抗战八年中,国统区文学以抗战文学为主流;沦陷区文学,周作人一派的知性随笔和《画梦录》一路的诗化散文较为流行;解放区文学则表示“新的世界、新的人物”,开辟了现代文学的一个新天地。
解放区散文作品出现了崭新的题材:①反映边区劳动人民和人民军队在中国******领导下的生产和战斗的业绩;②歌颂人民群众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新生活;③表示知识分子深入工农兵生活后的思想发展。
这些散文,无论是叙事记人或状物抒情,都描摹出这一历史时代风云特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解放区散文的时代性、战斗性和群众性得到加强。
丁玲的《陕北风光》:
《陕北风光》大部分是报告文学作品,《三日杂记》则是她记叙抒情散文的代表作。
《三日杂记》中对新生活感受的咏叹是不由自主的,新的生活中的诗意,使解放区的散文富有崭新的特色。
即使作者以叙述的笔调为主,用着极朴素的语言,有时甚至渗入少量方言土语,然而它牵引读者的心,从中获得了崇高的美的感受。
何其芳的《星火集》:
《一个平常的故事》是一篇典型的自叙传作品;《论“土地之盐”》、《论快乐》、《高尔基纪念》、《饥饿》等文,表示否定旧我、发展新我的思想要求;《还乡杂记附记二》、《夜歌和白日的歌初版跋文》、《星火集跋文一》,严肃剔除旧作中流露出来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
何其芳散文从《画梦录》到《还乡杂记》,再到《星火集》正续篇,走的是从个人到社会、从画梦到纪实、从重文到重质的路子。
吴伯箫的《出发集》:
这时的散文不只是《羽书》时的联翩浮想,而是战斗生活的真实纪录,弥漫着硝烟风尘,散发着新的生活气息。
杨朔的《潼关之夜》:
杨朔把生活中接触的动人片断,用散文的形式抒写出来。
他的这些散文,以记叙为主,带着报导的色彩,但又具散文的鲜明特色。
《潼关之夜》(写的是投奔解放区的知识分子)、《铁骑兵》(写兵士)。
他的散文写投奔革命的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写善良、率直、质朴、具有古代游侠的豪爽性格的北方农民,写机智、果断、临危不惧的英勇兵士,都是战争时期的奇人、能人。
在《我的改造》中说到本身从抗战初期在敌后几年,直到日寇投降,他所经历的生活、思想、感情上的变化。
卞之琳的《沧桑集》:
《沧桑集》是杂类散文,其中第二、三、四辑,记述他在解放区的生活和所见所闻。
卞之琳散文在进延安前后有了很大变化。
第一辑抒写他在日本和他乡的这客子思归情怀,情思曲折,文字旖旎,联想广泛,引用不少中外文史材料,并且具有幽玄的哲理性。
第二辑和第四辑就不同了。
第二辑《坦曲风光》、《煤窑探胜》和《村公所夜话》,展现解放区群众沸腾的战斗生活。
第三辑《军帽的来访》、《进城,出城》、《钢盔的新内容》等,是十分短小的故事。
第四辑《石门阵》、《红裤子》、《一元银币》,近乎短篇小说的写法。
《坦曲风光》表示了作者不雅感的敏锐与奇特,带一点幽默的色调,也保留了一点悲中求喜的闲情。
草明的《解放区散记》:
《解放区散记》、《龙烟的三月》、《沙漠之夜》。
陈学昭的《漫走解放区》:
第一次到延安写了《延安拜候记》,《延安拜候记》和《漫走解放区》这两散记凭藉她的不雅察或拜候,着重介绍延安的日常生活情形和社会面貌,反映延安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况。
孙犁的《荷花淀》:
孙犁散文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内容:
①孙犁描绘敌后抗日按照地人民的战争生活的篇章,并不充满战火硝烟,而两样洋溢着英雄主义气概和战斗气息,如《游击队生活一星期》、《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彩蒲台的苇》、《塔记》。
②描写解放区的民主建设、生产劳动、新生事物和新人成长,是孙犁散文的又一主要内容,如《二月通讯》、《山里的春天》、《识字班》、《投宿》、《张秋阁》。
③参加土改运动,亲身体验到农民翻身解放的喜悦表情,亲眼看到他们焕发出来的生产热情,写下了一组《农村速写》,来反映这一场伟大变化。
如《一别十年同口镇》、《王香菊》、《抱怨翻心》、《张金花纺织组》、《曹蜜田和李素忍》、《“帅府”巡礼》、《天灯》等。
他善于截取斗争生活的感人断片来反映大时代,从家务事中写出新风尚,从日常生活中显示时代的脉搏。
他常把刀光剑影、战火硝烟推到背景地位上,把日常活动的人事场景突现出来,从这些更为普通、平凡、朴实的人物精神上看出解放区实实在在的变化和发展,这是他40年代散文突出的特色之一。
艺术特色:散文大多带有速写的特征,记叙简洁,白描逼真,语言精练通俗,在叙写中富抒情笔调。
在记人叙事中渗透着作者真挚、亲切、欢快的感情,在平淡朴实的叙说中反映作者文字锺炼的贴切和优美。
孙犁以本地人的生活优势,加上大时代赐予的机遇和自身的文学造诣,创作出特别真实深切、清新明丽的解放区新生活的散文画卷,成为解放区散文的杰出代表,为我国的现代散文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萧也牧的《山村纪事》:
萧也牧写农民,孙犁写农村妇女,都给现代散文人物画廊增添了新的艺术光彩。
解放区记叙抒情散文的特色:①文章所描写的是许多读者所陌生、所向往的新事物,题材极富于诗意;②作者在反映新生活的时候,抒发他们新的感受和激情。
在表示手法上,作者善于截取富有深意、新意的生活断片,运用小说再现场景和心境的手法,吸收了丰富的群众语言,遍及形成了朴素、清新的文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