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0八年级地理上册1.1疆域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疆域
一、选择题
1.下列省区与其简称、行政中心的组合,正确的是
A. 陕西一陕一太原
B. 辽宁一辽一长春
C. 福建一闽一福州
D. 青海一青一拉萨
2.鲁菜、川菜、湘菜都是中国著名的菜系,其正宗来源地分别是
A. 山东省四川省湖南省
B. 河北省四川省甘肃省
C. 河北省福建省湖南省
D. 山东省福建省甘肃省
3.以下省区轮廓与名称、简称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 湖南省一湘
B. 黑龙江省一黑
C. 陕西省一晋
D. 山东省一粤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
A. 渤海黄海南海东海
B.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C. 东海渤海黄海南海
D. 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5.“……乡愁是一滩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中所提到的海峡是
A. 琼州海峡
B. 霍尔木兹海峡
C. 马六甲海峡
D. 台湾海峡
6.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叙述错误的是
A. 地跨寒、温、热三带
B. 海陆兼备,有利于对外交往与合作
C.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D. 东半球,北半球
7.我国跨经度最广在省是
A. 内蒙古自治区
B.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 西藏自治区
D. 甘肃省
8.读我国四省轮廓图,叙述正确的是
A. 丙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B. 乙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它同四个国家接壤
C. 图中四省区均有河流,其中汛期最长的是甲
D. 四省中适合种植热带作物的是乙和丁
9.《舌尖上的中国》有这样的描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
我国有丰富的食物原材料是因为
A. 海陆兼备,国土面积广大,
B. 南北跨纬度广,热量差异显著
C. 地形多样,以平原为主
D. 河湖众多,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巨川
10.关于下列四个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两个简称的省有②③
B. 同一条大河流经的省是①③
C. 临海的省有①④
D. 有热带气候分布的是①②
11.下列国家中,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是
A. 日本、越南
B. 马来西亚、文莱
C. 朝鲜、越南
D. 菲律宾、韩国
12.关于我国的自然环境,下列因果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B. 大部分国土位于北温带——自然环境差异大
C. 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季风气候显著
D. 陆上邻国众多——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13.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饮食习惯--南面北米
B. 人口和城市--东疏西密
C. 农业类型--东耕西牧
D. 传统交通工具--南马北船
14.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 内蒙古自治区
B.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 西藏自治区
D. 青海省
15.诗人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这里的“蜀”指的是现在的
A. 贵州省
B. 云南省
C. 甘肃省
D. 四川省
二、解答题
16.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 A 是_____(国家),B 是_____(国家), C
是_____(国家)。
(2)图中,数字①是_____(海),②是_____(海)。
(3)图中,甲是_____(山脉),甲山脉的西侧是_____(地形区),乙是_____(山脉)。
(4)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③是_____,其行中政心是_____。
(5)图中,北回归线共穿过了个省区,其中位置最东的是(简称)_____,位置最西的是_____(名称)。
17.《北纬30°中国行》节目展现了北纬30°沿线的地理风光和地方文化特色。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沿30°N附近的省区有不同的地方文化特色。
我们可以在省感受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壮
观,在省品尝具有当地特色的麻婆豆腐,
在省欣赏布达拉宫建筑艺术的精华。
(填字
母)
(2)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产丰富,其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了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基地。
(3)B省的省会市是长江中游地区的最大城市,地处汉江与长江交汇处,图中主要铁路干线线在此跨越长江,交通便利。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B B D A A D B C C A C B D 16.(1)朝鲜俄罗斯印度(2)东海南海
(3)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4)青海省西宁
(5)4台云南省
17.(1)B D E (2)沪宁杭(或长江三角洲)
(3)武汉京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