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二会计假设与会计基础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案二
课 题
第一章概论第二节会计假设与会计基础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会计四大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
难点
理解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掌握权责发生制
教学过程
内 容
复 习
提问: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对象;会计的任务;会计的定义
(它是客观存在的)
(三)会计分期
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中期:半年度、季度、月度
我国会计年度从公历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规范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四)货币计量
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中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为什么?100头猪和100张桌子的价值)
导入新课(引言)
讲授新课
一、会计的基本假设(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一)会计主体
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部门。界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区别:法律主体都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通过图形讲解)
(二)持续经营
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清算或破产,其经营活动将正常、持续的进行下去。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背诵重点内容
教学反思
对本节课做出反思,目的是总结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次上好课做准备
货币计量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可以选定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记账本位币:会计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中统一使用的记账货币。
二、会计基础(即会计核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
课 题
第一章概论第二节会计假设与会计基础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会计四大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
难点
理解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掌握权责发生制
教学过程
内 容
复 习
提问: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对象;会计的任务;会计的定义
(它是客观存在的)
(三)会计分期
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中期:半年度、季度、月度
我国会计年度从公历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规范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四)货币计量
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中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为什么?100头猪和100张桌子的价值)
导入新课(引言)
讲授新课
一、会计的基本假设(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一)会计主体
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部门。界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区别:法律主体都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通过图形讲解)
(二)持续经营
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清算或破产,其经营活动将正常、持续的进行下去。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背诵重点内容
教学反思
对本节课做出反思,目的是总结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次上好课做准备
货币计量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可以选定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记账本位币:会计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中统一使用的记账货币。
二、会计基础(即会计核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