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网络教学2012年9月份考试法学概论第三次作业.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9月份考试法学概论第三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5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5 分)
1. 政治避难
2. 具体行政行为
3. 知识产权
4. 社会保障
5. 国家性质
6. 行政诉讼的原告
7. 缓刑
8. 诉讼时效
9. 仲裁
10. 国际法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5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
1.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和种类?
2. 简述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重要条件
3. 简述法律的基本特征?
4. 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有效条件
5. 简述我国刑罚主刑和附加刑的种类。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
1. 犯罪嫌疑人黄某,男,四川成都市人,2002年前后流窜到湖南、湖北等地,盗窃财物数万元。
2003年8月15日,黄某流窜至江苏省苏州市,在夜间入室盗窃时被户主章某发现。
而后黄某即行抢劫。
户主章某在阻挡时被其用菜刀砍死。
此案被苏州市公安局侦破,黄某被依法逮捕。
问题:(1)该案由哪一级人民法院管辖?(2)该案由哪一个人民法院管辖?
2. 陈某、周某均为某大学90级西语系学生。
一日晚间宿舍熄灯后,周某在床上蚊帐内点燃蜡烛看书,蜡烛引发火灾,将周某上铺睡觉的陈某烧伤,经法医鉴定为伤残一级。
事发后,陈某以周某和某大学为被告向法院起诉,要求人身损害赔偿。
问:法院应如何处理此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0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
1. 试述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标准、种类和意义。
2. 试述国家行政与一般行政的区别。
3. 试述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
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25分,共 10 题,每小题 2.5 分)
1.
参考答案:
政治避难指国家对于因政治原因被外国当局通缉或受迫害而来避难的外国人,准许其入境和居留,并给予保护。
解题方案:
注意避难、庇护的同一性和区别。
评分标准:
回答出指国家对于因政治原因被外国当局通缉或受迫害而来避难的外国人,得3分,回答出准许其入境和居留,并给予保护得2分。
2.
参考答案: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人或事采取的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解题方案:
注意区别于抽象行政行为。
评分标准:
回答出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人或事,得3分;回答出采取的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得2分。
3.
参考答案:
知识产权指智力劳动者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解题方案:
注意知识产权的客体。
评分标准:
回答出指智力劳动者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得2分;回答出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得3分。
4.
参考答案: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为了保障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而依法建立的,在公民由于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灾害、战争等原因而生活发生困难的情况下,由国家和社会提供物质帮助,以满足公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
解题方案:
注意与社会保险的区别。
评分标准:
回答出指国家为了保障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而依法建立的,在公民由于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灾害、战争等原因而生活发生困难的情况下,得3分;回答出由国家和社会提供物质帮助,以满足公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得2分。
5.
参考答案:
国家性质即国家的阶级本质,或称国体,指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解题方案:
注意区别于政体。
评分标准:
回答出国家性质即国家的阶级本质,或称国体得2分,回答出指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得3分。
6.
参考答案:
行政诉讼的原告,是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相对人。
解题方案:
注意区别三大诉讼的原告。
评分标准:
回答出是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得3分。
回答出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相对人得2分
7.
参考答案:
缓刑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又附条件地决定不执行原判刑罚(如果被判有附加刑,附加刑仍然应当执行)的一种制度。
解题方案:
注意和假释的区别。
评分标准:
回答出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得2分,回答出又附条件地决定不执行原判刑罚(如果被判有附加刑,附加刑仍然应当执行)得3分。
8.
参考答案:
诉讼时效指民事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请求权,法律规定消灭其胜诉权(即人民法院对其民事权益不再予以保护)的制度。
解题方案:
注意消灭的不是整个权利,而是胜诉权。
评分标准:
回答出指民事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请求权,得2分,回答出法律规定消灭其胜诉权(即人民法院对其民事权益不再予以保护)的制度得3分9.
参考答案:
仲裁亦称公断,是平等主体之间达成协议,自愿将其合同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提交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作出判断或裁决,以解决其纠纷。
解题方案:
注意与诉讼的区别。
评分标准:
回答出是平等主体之间达成协议,得2分,回答出自愿将其合同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提交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作出判断或裁决,以解决其纠纷。
得3分。
10.
参考答案:
国际法即国际公法,旧称“万国公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即以国家之间关系(包括国家一国际组织间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解题方案:
注意和国际私法的区别。
评分标准:
回答出国际法,即国际公法,旧称“万国公法”,得1分,回答出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即以国家之音质关系(包括国家一国际组织间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得4分。
二、简答题(25分,共 5 题,每小题 5 分)
1.
参考答案: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和种类: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我国社会主义法的表现形式,它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国际条约;另外有只适用于民族自治地区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只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特别行政区法。
解题方案:
注意渊源在法学中的特别含义。
评分标准:
回答出渊源得2分,回答出种类得3分
2.
参考答案:
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重要条件:(1)股东符合法定为数(50人以下);(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最低限额(一般3万元,一人公司为10万元);(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5)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解题方案:
只要求回答出条件即可。
评分标准:
每点各为1分,共5分
3.
参考答案:
法律的基本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制或认可的规范。
(2)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3)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4)法律是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5)法律是相对稳定性、科学性和适用标准的唯一性相统一的规范。
解题方案:
将法律和其它社会行为规范进行比较,即可得到法律的基本特征。
评分标准:
每一个基本特征为1分。
4.
参考答案:
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有效条件为:第一,行为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自愿。
第三,行为不得违背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解题方案:
注意是一般有效条件。
评分标准:
回答出两点得3分,三点得5分。
5.
参考答案:
我国刑罚主刑种类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种类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对外国人还可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解题方案:
只要求回答出种类即可。
评分标准:
回答出主刑的种类得3分,附加刑的种类得2分
三、案例分析题(20分,共 2 题,每小题 10 分)
1.
参考答案:
(1)该案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可能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普通刑事案件);(2)该案由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刑事案件主要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解题方案:
从刑事诉讼管辖中的审判管辖中的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角度进行分析。
评分标准:
第一小题为3分,第二小题为4分。
2.
参考答案:
在案例中,周某作为一个完全行为能力人,违反学校学生作息制度,熄灯后仍在床上点燃蜡烛,引发火灾,造成陈某人身伤害的严重后果,周某是直接的过错侵权行为人,对陈某遭受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学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教育和管理关系。
只要学校在预防火灾方面已尽到谨慎义务,则对陈某被烧伤一事不承担经济责任。
解题方案:
从过错责任原则和民事责任的构成条件方面进行分析。
评分标准:
回答出周某是直接的过错侵权行为人,对陈某遭受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得5分;回答出学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教育和管理关系,只要学校在预防火灾方面已尽到谨慎义务,则对陈某被烧伤一事不承担经济责任,得2分。
四、论述题(30分,共 3 题,每小题 10 分)
1.
参考答案:
我国民法通则以自然人的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为标准,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一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精神正常的自然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周
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或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三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或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无民事行为能力。
法律设定行为能力制度,目的在于保护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表达自己意志的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他人损害。
因此,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从事民事活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们的年龄、智力及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活动均由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
但是,不论是哪种行为能力人,只要他们在民事活动中不为自己设立民事义务,应该是允许的,例如接受奖励、赠与等等。
解题方案:
本题三个内容: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标准、民事行为能力的种类、划分民事行为能力的意义。
评分标准:
回答出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标准,得4分;回答出民事行为能力的种类,得6分;回答出划分民事行为能力的意义,得4分。
2.
参考答案:
国家行政与一般行政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⑴性质不同:国家行政具有鲜明的公共性质;一般行政所涉及的组织与管理活动则只具有局部或个别的非公共性质,它只是以其组织内部一般性和勤杂性事务为对象和范围;⑵目的不同:国家行政的目的在于公共利益;一般行政的组织管理活动,则是以追求团体利益为目的;⑶依据不同:国家行政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一般行政以社会组织的章程和相关合同为依据;⑷手段不同:国家行政中行政主体享有许多特权,可以采用许多手段,如命令、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手段等,这些手段可以直接表现为对相对人权利的限制和剥夺;一般行政中,任何一方都不享有优越于他方的特权,更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方;⑸救济方式不同:国家行政中若发生争议,可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一般行政中若发生争议则只能通过申诉或仲裁方式解决。
解题方案:
首先弄清楚国家行政与一般行政的含义,再分析彼此的区别。
评分标准:
除第五点2分外,其余各点均为3分。
3.
参考答案:
⑴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就国体而言,民主是指人民掌握国家的政治权力。
就政体而言,民主是指国家的政治制度或一定的政治形式,即人民通过一定的政治形式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国家。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这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
⑵“法制”是立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内容的有机统一,是依法办事的制度。
社会主义法制是由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创制的、体现工人阶级领导的全体人民意志的法律和制度以及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和公民严格依照这种法律和制度进行活动的统一体。
⑶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⑷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首先,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产生的依据;其次,社会主义民主决定了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再
次,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力量源泉。
⑸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首先,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在法律上的确认;其次,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运用国家权力实现自己意志的体现和保障;再次,社会主义法制是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体现和保障。
解题方案:
此题应包括三个部分: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
评分标准:
回答出第一点得4分;回答出第二点得2分;回答出第三点得2分;回答出第四、第五点各得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