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第13周)组合阅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第13周)组合阅读
【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塞上”又做“塞土”。

1.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文言文阅读】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3—6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

吾朝臣千人,发豉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苦其心志苦:⑵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
⑶至于鄙鄙:⑷卒得反国卒:
4.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喟然叹曰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B.被服以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故宋昭公亡而能悟温故而知新
D.孙叔敖举于海所恶有甚于死者
5.翻译句子。

⑴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⑵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6.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

【现代文阅读】
①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信在任何时代都是不可或缺的,随着人类活动和交往范围的扩大,其发挥规范功能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并且由于范围的扩大而成为社会有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性规范,所以说,诚信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道德基石。

②首先,诚信是现代社会合作有序开展的必要前提。

一方面,在过去自然经济条件下主要是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在内容和空间范围上都是非常有限的;另一方面,在自然经济中,人们是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组织生产和经济活动,其信任是建立在天然的家族和乡亲基础上。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拓展自己的脚步,中国快步从熟人社会进入陌生人社会,人们也从“单位人”到独立的个体人,我们不仅建立了全国的大市场而且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世界贸易大国,在这样的范围内进行交往与合作,与以往相比,诚信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为有效合作的关键性规范。

③第二,。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在创新引领、创新驱动的进程中,也就是说,创新驱动就成为中国强起来的必然要求。

在知识经济过程中,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就成为必要的动力。

如果没有诚信体系的保障,试想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很难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进行创新性活动。

④第三,诚信是社会道德素养提升的必然要求。

社会越是发展就越需要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信任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尺,社会越是相互信任文明程度也越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诚信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把诚信要求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加以考虑。

⑤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大力提倡的。

除了培养人们的诚信美德,还要对失信行为予以谴责和惩罚,因此加强诚信建设就必须对诚信与失信有制度性安排。

7. 请在图表中补全本文的论证思路。

首先,通过①,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②
诚信是现代社会合作有序开展的必要前提
然后,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③
诚信是社会道德素养提升的必然要求
最后,作者强调“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大力提倡的”,“加强诚信建设就必须对诚信与失信有制度性安排”。

8.这篇文章长于说理,但缺少必要的举例论证。

请围绕诚信的重要性用简洁的语言从正反两方面补充一组事实论据。

9.为了使文章图文并茂,更形象生动,请为本文选一幅插图,并说说你的理由。

图A 图B
我选:理由:
阅读《中国园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中国园林绝大部分四周都有墙垣,景物藏之于内。

可是园外有些景物还要组合到园内来,使空间推展极远,给人以不尽之意,此即所谓“借景”。

颐和园借近处的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景,每当夕阳西下时,在颐和园“真意亭”处凭栏,二山仿佛移置园中,确是妙法。

②中国园林,往往大园包小园,如颐和园的谐趣园、北海的静,心斋、苏州拙政园的枇杷园、留园的揖峰轩等,它们不但给园林以开朗与收敛的不同境界,同时又巧妙地把大小不同、结构各异的建筑物与山石树木安排得十分恰当。

至于大湖包小湖,要推西湖的三潭映月最妙了。

这些小湖多数是园中精华所在,无论建筑处理、山石堆叠、盆景配置等,都是工笔
细描,耐人寻味。

游园的时候,对于小园、小湖这些小境界,宜静态观赏。

它与廊引人随的动态看景,恰好相反。

③中国园林,除山石树木外,建筑物的巧妙安排,十分重要,如花间隐榭、水边安亭。

还可利用长廊云墙、曲桥漏窗等,构成各种画面,使空间更扩大,景物的层次更分明。

因此,游过中国园林的人会感到庭园虽小,却曲折有致。

这就是景物组合成不同的空间感觉,有开朗、有收敛、有幽深、有明畅。

游园观景,如看中国画的长卷一样,次第接于眼帘,观之不尽。

④“好花须映好楼台”,到过北海团城的人,没有一个不说团城承光殿前的松柏布置得妥帖宜人。

这是什么道理?其实是松柏的姿态极好地映衬了附近的建筑,又利用了“树池”将它参差散植,加以适当的组合,使疏密有致,掩映成趣。

苍翠虬枝,与红墙碧瓦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极好的画面,怎不令人流连忘返呢?颐和园乐寿堂前的海棠,同样与四周的廊屋形成了玲珑绚烂的构图,这些都是绿化中的佳作。

江南的园林利用白墙作背景,配以雅致的花木、清拔的竹石,明洁悦目,而又别具一格。

10.文章第②段的说明层次是:先说明中国园林______(5个字概括)的特点,再说明中国园林______(5个字概括)的特点,最后说明____________(不超过15各字)。

11.第④段中,作者引用“好花须映好楼台”,意在说明什么?
12.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借助文中相关知识,说说拙政园在景物的安排上有何特点。

拙政园中的长廊,曲折逶迤。

如果缓行廊间看景,就宛如在观赏变化无穷的画廊。

如果坐在“远香堂”中看景,室内的一个个漏窗,仿佛是一只只取景框,人们从室内不同角度可以欣赏到有景深、有层次且无限丰富的画面。

设计师还在“远香堂”中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这样就把景致几乎翻了一番。

【参考答案】
【诗词鉴赏】
1.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表现了战争形势的紧迫。

示例一: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把敌军比作黑云,既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而且“黑”字突出敌人的猖獗、军情险恶;“城欲摧”表现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示例二: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淳尽致地揭示出来。

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示例三:在色彩运用上,“黑”字突出敌人的猖獗、军情险恶;“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一个“金”字表现出我军将士雄姿英发、高昂迎战的状态。

两相比照,表现出战争形势的紧迫。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赞颂了边关战士的战斗意志和誓死为国的壮志豪情。

【文言文阅读】
3.⑴使……痛苦⑵通“横”,梗塞、不顺
⑶边境(边远的地方)⑷最终(终于,最后)
4.C
5.⑴从脸色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征”,表现,显露;“喻”,了解,明白)
⑵朝内朝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失.因此到了这个地步!(“闻”,使……听到;“是以”,因此)
6.“谄谀者众”;无“法家拂士”
【参考译文】
宋昭公亡国后出逃,到达了边境,感慨说道:“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

我朝做官的千百人,施政做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圣明!'侍从妃子数百人,披着衣服站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长得英俊!'朝内朝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失,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在宋昭公看来,做君王的离开国家失掉社稷,是因为说谄媚的话人太多。

所以宋昭公逃出了国家后能够醒悟,最后得以返回国家。

【现代文阅读】
7.①引用孟子的话②诚信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道德基石③诚信是社会创新特别是知识创新的必要规范。

8. 商鞅立木取信于民,终助大秦迅速崛起,留下千古佳话;周幽王千金买笑,“烽火戏诸侯”,失信终失天下,沦为千古笑柄。

9.示例一:图A,诚信被坑蒙拐骗追得落荒而逃,寡不敌众,讽刺了社会诚信的缺失,更突出了讲诚信的重要性。

示例二:图B,失信企业被相关部门列入黑名单,是对失信行为的有力惩罚,也是对讲诚信人们的有力保障,插入文章第⑤段非常贴切。

(仅答选择哪幅图,没有理由,不得分)10.大园包小园大湖包小湖观赏小园、小湖这些小境界的方法
11.植物的布置,极好地映衬了园林中的建筑。

12.利用长廊、漏窗、镜子构成各种画面,使景物更有层次,空间更扩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