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刑事保护视域下“复制”行为的司法认定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刑事保护视域下“复制”行为的司法认定张佳华
【期刊名称】《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2()3
【摘要】在涉计算机软件侵犯著作权罪的司法认定中,“复制”行为的认定一直是困扰司法实践的难题。
从法教义学分析,涉计算机软件的“复制”意涵理解与界定
有其独特性。
尽管现行立法没有规定“接触+实质性相似”规则,其却成为认定“复制”行为的普遍遵循。
因难以取得直接证据予以证明,司法机关对“接触”的判定
多适用推定规则,但应区别于民事案件且应当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对“实质性相似”的认定缺乏统一裁判标准。
“实质性相似”不限于计算机软件的整体比对,相似的
比例应否具有刑事追诉门槛存在争议。
需要通过司法解释或指导性案例进一步明确“接触+实质性相似”的判定标准,统一“复制”行为司法认定的裁判尺度,加强计
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刑事保护。
【总页数】11页(P61-71)
【作者】张佳华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F73
【相关文献】
1.侵犯著作权罪发行行为的司法认定——涨乐、黄谦、梁文宇侵犯著作权、阮晓霞、刘阳销售侵权复制品案
2.著作权法视域下复制行为的界定
3.微博著作权认定及其
保护之路——微博时代的“热现象”与法律视域下的“冷思考”4.3D打印热现象在法律解释视域下的“冷思考”——以著作权与专利权的认定与保护为视角5.3D 打印热现象在法律解释视域下的“冷思考”——以著作权与专利权的认定与保护
为视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