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届辽宁沈阳二中高三阶段测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届辽宁省沈阳市二中高三阶段测试试卷
(测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栈.道(zhàn) 吮.吸(shǔn) 巉.岩(chán) 扪.心自问(mén)
B.烹.饪(pēng) 恣.意(zī) 戏谑.(xuè) 义愤填膺.(yīng)
C.云霄.(xiāo) 戍.守(shù) 荆杞.(qǐ) 急索租税.(suǐ)
D.花径.(jǐng) 桅.樯(wēi) 戎.马(róng) 天崩地坼.(chè)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
然后从而刑.之刑:处罚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请
武皇开边意未已.已:停止
B.哭声直上干.云霄干:冲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信:确实
县官
..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县县官:地方官员
蓬门今始.为君开始:才
C.宜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爱:吝啬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视力
则牛羊何择.焉择:区别
俯足以畜.妻子畜:养活
D.彼恶.知之? 恶:疑问代词,怎么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盍:何不
殆.有甚焉殆:大概、可能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或:或许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车辚辚,马萧萧,行人
..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弓箭各在腰 B.长者
C.声音
....不足听于耳与? D.故推恩足以保四海
4.下列语句中加点俗语不能用括号中的成语代替的一项是( )
A.陈教授这个人其实蛮好的,虽然有时候生起气来有点凶,但我们都知道他是刀子嘴豆腐心
......。

(心直口快)
B.当记者提出要采访的时候,领队出来发话了:“希望大家不要再为难他了,不要再对为什
么受伤这件事打破沙锅问到底了
........。

”(刨根问底)
C.而分析人士称,如果这笔资金未能如期足额到账,该公司的收购计划可能只是竹篮打水一
.....
场空
..。

(镜花水月)
D.做学问最忌心浮气躁和三天打鱼
....,要想学有所成,就必须耐得住性子和做得住
....、两天晒网
板凳。

(一曝十寒)
5.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的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B.用花木装点居室时,相对矮小的五针松、文竹、吊兰以及微型盆景等,最好放在茶几、案头或博古架处较合适。

C.经过几个世纪发展建立起来的古典芭蕾舞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舞蹈动作的技巧性、表现力和协调性。

D.“MM组合”对一般人不太熟悉,但对NBA球迷来说,它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话题。

二、(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一个观念:主流的社会文化范式认为人类的文化造成这样的文化变迁——环境危机、生态冲突等问题,这跟西方式的社会文化理念有着密切关联,这种西方所主导的观念,不仅在西方社会发展,而且慢慢传染到全世界。

这种观点至少有三个特点:强调竞争与征服;漠视和谐,不仅漠视与自然的和谐,还漠视与其他社会、其他文化的和谐;无限制地利用物质,认为资源永远无限,这是最大的错误。

工业革命只是这些观念比较特别的发展,而这些观念是来自最早期的西方文化理念——两河流域下游的苏末文化。

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说:“中国与西方两大文明从肇基已基本为不同的原则所支配。

”所谓不同的原则,就是不同的基本文化理念,即连续性的宇宙观和断裂性的宇宙观。

他还说:“中国文明社会的产生,不是生产技术革命的结果,也不是商业贸易的起飞,而是逐渐通过政治程序所造成的财富极度集中的结果。

”他认为,中国文化从新石器时代进入金
属时代的过程中,就表现了一种特别的文化理念,叫做“延续”或“连续”;以苏末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老祖,从新石器进入金属石器时代开始,其基本的文化理念则是一种“断裂”的理念。

这两种文化现象在文明初始阶段已经形成,并延续至今。

最明显的“连续”表现在生产工具上,从夏朝转入商朝开始利用青铜器的时候。

南朝的青铜器都是用来作为礼器、酒器和兵器,如“鼎”“爵”和“戈”等等;而商朝所用的农器是延续了新石器时代所用的石头、木头、蚌器和骨头。

但苏末不同,它的青铜器最早是用来种植小麦,用青铜刀来收割成熟的麦穗。

从新石器进入青铜器时代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跟前面关系的断裂。

西方学者常常笑话说,你们中国人好笨,有青铜器却不用来生产。

我们当
然知道用青铜器来生产更有效,生产更多,但多不一定好
......。

从那个时代开始我们就希望跟自然和谐,互相尊重;不愿意用很有效的东西来破坏自然;我们认为自己跟宇宙是一体的、连续的,这一点从那时候开始就是我们整个宇宙观念的基本原则。

我们的人际关系也是如此。

从夏朝到商朝,一直到后来的封建时代,我们都是以民族、宗教为主体的延伸。

但是苏末文化一开始就放弃了氏族、宗族的团体,而以地缘的团体来代替。

因此,在人际关系上,我们延续了宗教关系,而苏末断裂了,代之以地缘关系。

其他,如文字应用、城乡关系、财富累积等差别都是如此。

(选自《新华文摘》2005年第2期)
6.对“多不一定好”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明社会的产生,不是技术革命的结果,因此“多”不利于社会文明产生。

B.中国文明社会的产生,不是商业贸易的起飞,当时社会还没有这样的商业贸易需要,因此没有“多”的必要。

C.“多”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度集中,不符合中国文明社会产生的要求。

D.“多”会破坏自然的和谐与平衡,这种不尊重自然的做法会影响人类的永续发展。

7.对“延续”这一中国文化的理念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延续”包含着这样的思想:人与自然,与其他人,与整个宇宙是连成一体的。

B.“延续”即保持一种原始的生活状态,因此商朝所用的农具延续了新石器时代所用的石头、木头、蚌器跟骨头。

C.“延续”是一种连续性的宇宙观,意味着应该维持和谐、平衡的关系。

D.“延续”这一中国的文化现象从文明初始阶段就已经形成,它体现在生产工具、人际关系、文字应用、城乡关系、财富累积等方面。

8.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
A.两河流域下游的苏末文化促使工业革命的产生,推进了西方文化理念的发展。

B.西方式的社会文化理念是现代社会主流的社会文化范式,它影响全世界。

C.西方文明较之中国文明,就其特点看,更多地包含着一些错误的理念。

D.西方式的社会文化理念不仅影响着西方社会,也给发展中的中国带来影响。

9.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连续与断裂是中西文明理念的差异之所在,这两种文化是可以互补的。

B.一个民族的文化理念,不是后期才产生的,而是从文明一开始出现就形成了。

C.人类文化造成今天这样的环境变迁,是西方社会的发展所造成的,因此我们应引以为戒。

D.作者对工业革命导致环境危机、生态危机等问题的观点持否定态度。

三、(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

员父曰伍奢。

员兄曰伍尚。

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

楚平王有太子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

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娶妇于秦,秦女好.,无忌弛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

”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

生子轸。

更为太子取妇。

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乃因谗太子建。

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

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且欲入为乱矣。

”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

伍奢曰:“王独奈何以谗间小臣疏骨肉之亲乎?”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太子建亡奔宋。

无忌言于平王曰:“伍著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

”王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

”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

俱灭,无为也。

”伍尚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

”尚既就.执,子胥遂亡。

至韶关,韶关欲执之,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

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值百金,以.与父。

”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宝剑邪不受。

至于吴,
吴王僚方用事
..,公子光为将。

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五年而楚平王卒,轸立,是为昭王。

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以自立,是为吴王阖闾。

阖闾既立,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四年,吴伐楚,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

九年,阖闾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五战,遂至郢。

昭王出亡。

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太史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

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史记·伍子胥列传》)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秦女好.
,无忌弛归报平王 好:美丽 B.尚既就.
执,子胥遂亡 就:接受 C.不能无怨望.
望:盼望 D.吴王僚方用事..
,公子光为将 用事:执政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为不用力焉不举之一羽非欲以生我父也召我兄弟之楚,,
B .⎪⎩⎪⎨⎧∙
∙因无恒心无恒产则父子俱死则二子到,, C .⎪⎩
⎪⎨⎧∙∙亡赵走燕乃今君掘楚平王墓乃既不得, D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钟磬置水中以今与父以此剑值百金,, 1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伍子胥“胆识才干”的一组是( )
①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
②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
③此剑值百金,以与父
④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⑤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
⑥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1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对伍子胥掘楚平王墓并鞭尸的做法,太史公是不赞成的,认为这样做太过“怨毒”,非“烈丈夫”之所为。

B.楚平王是个荒淫昏聩的国君,他不顾廉耻,只顾自己享乐,把本来是儿媳妇的秦女据为已有,还听信谗言,杀害忠臣和骨肉,终于给楚国带来灾难。

C.伍奢是忠于职守的忠臣,他做太子建的太傅,就坚决维护太子建的利益,敢于当面揭露楚平王的罪恶,即使激怒平王,惹来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终于同长子一起被杀害。

D.伍子胥是一个有胆识才干、爱憎分明、敢作敢为的英雄。

在关键时刻,他一眼就看出楚王的阴谋,作出正确的抉择。

在吴国,他帮助阖闾登上王位,取得他的信任,终于实现借力报仇的愿望。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1分)
四、(26分)
14.将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部分用“/”断句。

(4分)
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宝剑邪不受。

1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邹与鲁哄。

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

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其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

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夫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

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1)不诛,则疾其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2)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注】①“老马识途”的故事出自《韩非子·说林上》,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

他接受管仲“老马之智可用”的建议。

放老马而随之,果然“得道”。

②长途,代指驱驰之力。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4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4分)
17.填空。

(8分,每空1分)
(1)杜甫的律诗写得汪洋恣肆,气象雄浑,晚年漂泊西南时所创作的《登岳阳楼》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造了与曹操《观沧海》中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极为相似的意境。

(2)《兵车行》反映了频繁征兵开边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君不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写出了田园荒芜的凄凉景象。

(3)李白是盛唐诗歌的杰出代表,《蜀道难》中写了蜀道的艰险难行,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愁空山”的句子写出了蜀道的凄凉景象。

(4)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杰出代表。

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提出“仁政”的主张,以“王道”与“霸道”相抗衡。

后人尊称他为“___________”。

五、(18分)
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
空中鸟语
郭枫
①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②到山上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的语言吧!
③鸟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么?我想你应该懂得。

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清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

④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

在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聆听两只鸟在头顶上鸣叫。

它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

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反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崩落。

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黄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

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摩着。

⑤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

山雀们短促
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开散来,直把你全身淋透,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

⑥不是么?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无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的太快又太恍惚,谁又能永远像山雀子那样的欢乐呢?想想看,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但山雀们却不管这些,不管你快乐不快乐,不管你忧伤不忧伤,不管你有多少无聊的思想,山雀们什么都不管,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嗳!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

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呢?
⑦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候,高照在千山之上的秋阳,朦胧的光线竟空灵得如同饮醉了的月华:透着微醺,透着温柔,敛起那份耀眼的华彩,任凭幽谷深林去制造秋日的奥秘了。

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

踏一坡金色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

在众鸟默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呢?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

真的是鹧鸪吗?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

“咕——咕——”,我回到了江南。

“咕——咕——”我沐浴着淡烟疏雨。

石头城的苔痕,更加暗绿了哪!长檐飞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里的落日更苍凉了哪!“咕——咕——”,奔驰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马蹄声突然隐去了。

这是梦境,呵!这是在海角孤岛上奇幻的梦境。

是的,我知道这是梦,可是我多么喜欢重温!
⑧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

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么?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⑨还要做些什么呢?
⑩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18.作者在文中说:“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作者所说的“怅然”的内容。

(4分)
19.文章主要写鸟儿的鸣叫,但在第7段却写山林入睡、鸟儿静默的场景,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20.作者说鹧鸪是“鸟中的诗人”,是“诗人的化身”原因何在?(4分)
21.作者在文中说“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请结合全文,分条陈述作者这样写的具体原因。

(6分)
六、(7分)
22.把下面打乱的文字排好顺序,并填到句子的横线处。

(3分)
研究人类音乐的起源不可避免地要研究其他动物。

_________________600万年前与我们有共同祖先的黑猩猩呼哧呼哧地叫时也展示了其音乐天赋。

因此,我们认为,音乐出现于语言之前。

①但从进化方面来看
②从它们身上很难了解我们的音乐才能是如何进化的
③鸟和鲸的叫声毫无疑问都有音乐的特征
④而猴子和类人猿则与我们很相似
⑤尤其是成对的长臂猿会二重唱
⑥这些动物与我们的差距甚大
⑦它们中有些极具音乐天赋
23.阅读下面的漫画,完成题目。

(4分)
(1)为漫画起一个简明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明、连贯的语言写出漫画的含义。

(不超过3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4.作文(60分)
题目:天空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